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与证券市场波动的关联性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国内利率和提高汇率的措施,以鼓励出口减少进口,股价就会下跌;反之 ,股价会上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开放,证券市场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证券市场受汇率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20xx 年 7 月至今,人民币汇率一直在下调,从人民币汇率走势图来看, 20xx 年 12 月至 20xx 年 12 月汇率下调幅度最大, 20xx年 12 月的汇率为美元兑人民币 : 1,当时的上证指数为 5200 点左右。 一年后,20xx 年 12 月,汇率为 (之后汇率一致在 附近)而大盘在 1600 左右,大盘缩水 3600 余点。 不得不承认其中汇率下调是大盘大跌的原因之一。 汇率下调,人民币升值,对于股市来说,本国产品竞争力减弱,出口型企业利润受损,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其中一驾陷入困境,股市自然下跌。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较复杂,它既有刺激股票市场的作用,又有抑制股票市场的作用。 通货膨胀是因货币供应过多造成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在通货膨胀之初,公司会因产品价格的提升和存货的增值而增加利润,从而增加可以分派的股息,并使股票价格上涨。 在物价上涨时,股东实际股息收入下降,股份公司为股东利益着想,会增加股息派发,使股息名义收益有所增加,也会促使股价上 涨。 通货膨胀给其他收益固定的证券带来了不可回避的通货膨胀风险,投资者为了保值,增加购买收益不固定的股票,对股票的需求增加,股价也会上涨。 但是当通货膨胀严重、物价居高不下时,企业因原材料、工资、费用、利息等各项支出增加,使得利润减少,引起股价下降。 严重的通货膨胀会使社会经济秩序紊乱,使企业无法正常地开展经营活动,同时政府也会采取治理通货膨胀的紧缩政策和相应的措施,此时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更大。 GDP 变动与证券市场变化的关系 国内生产总值 (GDP)是一国经济成就的根本反映。 从长期看,股价的变动与GDP 的变化趋势是吻合的,但不能简单地认为 GDP 增长,股市必将伴之上升的走势,必须将 GDP 与经济形势结合起来进行考察。 但是,由于证券市场一般会提前对 GDP 的变动做出反映,实际上证券市场是反映预期的 GDP 变动,所以分析 GDP 的变动,必须着眼于未来,即把握它的超前性。 本章 节 将 切入 宏观经济的 细节内容 ,考察 GDP 的变化对 证券市场 的影响程度,分析 GDP 构成中投资、消费、外贸对 证券市场 的作用力 ,讨论经济周期和通货变动的影响,并 着重分析宏观经济的相关指标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深度影响。 ( 1) 持续、稳定、高速的 GDP 增长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与证券市场波动的关联性研究 6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协调增长,经济结构逐步合理,趋于平衡,经济增长来源于需求刺激并使得闲置的或利用率不高的资源得以更充分的利用,从而表明经济发展的势头良好,这时证券市场将基于下述原因而呈现上升走势。 伴随总体经济成长,上市公司利润持续上升,股息和红利不断增长,企业经营环境不断改善,产销两旺,投资风险也越来越小,从而公司的股票和债券全面得到升值,促使价格上扬。 人们对经济形势形成了良好的预期,投资积极性得以提高,从而增加了对证券的需求,促使证券价格上涨。 随着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持续增长,国民收入 和个人收入都不断得到提高,收入增加也将增加证券投资的需求,从而证券价格上涨。 ( 2) 高通胀下的 GDP 增长 当经济处于严重失衡下的高速增长时,总需求大大超过总供给,这将表现为高的通货膨胀率,这是经济形势恶化的征兆,如不采取调控措施,必将导致未来的 “滞胀 ”(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 )。 此 时经济中的矛盾会突出地表现出来,企业经营将面临困境,居民实际收人也将降低,因而失衡的经济增长必将导致证券价格下跌。 ( 3) 宏观调控下的 GDP 减速增长 当 GDP 呈失衡的高速增长时,政府可能采用宏观调控措施以维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这样必然减缓 GDP 的增长速度。 如果调控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GDP 仍以适当的速度增长而未导致 GDP 的负增长或低增长,说明宏观调控措施十分有效,经济矛盾逐步得以缓解,为进一步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时证券市场亦将反映这种好的形势而呈平稳渐升的态势。 ( 4) 转折性的 GDP 变动 如果 GDP 一段时期以来呈负增长,当负增长速度逐渐减缓并呈现向正增长转变的趋势时,表明恶化的经济环境逐步得到改善,证券市场走势也将由下跌转为上升。 当 GDP 由低速增长转向高速增长时,表明低速增长中,经济结构得到调整,经济的 “瓶颈 ”制约得以改善,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已经来临 ,证券价格亦将伴之以决速上涨之势。 ( 5) GDP 变化和股市波动实例探讨 从“十一五”规划之初开始,我国的 GDP 逐年增长,并且 于 20xx 年全年创纪录地达到平均 %的同比增长值 (见表 22) ,于是我们看见 A 股市场明显的波动(图 21),这符合我们之前探讨的 GDP 在高通胀环境下的不均衡增长 ,上海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7 07 年第四季度到 08 年第四季度上证综指从 6124 点一路下挫至 1664 点,国家经济形势极度恶化。 从 20xx 年开始,国家开始宏观调控抑制经济的“硬着陆”现象,其首要的选择就是控制通货膨胀和放缓 GDP 增速, 与此同时, 从统计数字中我们看到, 20xx 年,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达到绝对的高峰,第一第二季度的GDP 增量仅为 %和 %, 上证综指也在第三季度重新占领 3000 点,不得不说 GDP 的增量变化直接影响到证券市场的强烈波动。 表 22 20xx20xx GDP 变化数据 季度 国内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绝对值(亿元 ) 同比增长 绝对值(亿元 ) 同比增长 绝对值(亿元 ) 同比增长 绝对值(亿元 ) 同比增长 20xx 年第 1季度 107995 % 6922 % 51451 % 49622 % 20xx 年第 4季度 % % % % 20xx 年第 3季度 % % % % 20xx 年第 2季度 % % % % 20xx 年第 1季度 % % % % 20xx 年第 4季度 % % % % 20xx 年第 3季度 % % % % 20xx 年第 2季度 % % % % 20xx 年第 1季度 % % % % 20xx 年第 4季度 % % % % 20xx 年第 3季度 % % % % 20xx 年第 2季度 % % % % 20xx 年第 1季度 % % % % 20xx 年第 4季度 % % % % 20xx 年第 3季度 % % % % 20xx 年第 2季度 % % % % 20xx 年第 1季度 % % % % 20xx 年第 4季度 % % % % 20xx 年第 3季度 % % % % 20xx 年第 2季度 % % % %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与证券市场波动的关联性研究 8 图 21 20xx— 20xx 上证综指月 K 线图 资料来源:东方财富网 根据 GDP 在 20xx 年的总体变化,我们发现国家依然将维稳作为下一步国内生产的重点,仍然与抑制通货膨胀的思路相合,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政策面的特点导致在 20xx 年初股市的缓慢下降,防止经济过快过热发展不可否认地是我国金融行业的主要目标,因而我也可以判断 20xx 年的 A 股市场必然不会有太大的投资潜力,我们可以持长期观望的态度来谨慎投资。 我国宏观经济现状 多年的 高增长主要依赖外贸、投资和消费三驾马车的给力,但金融危机让外贸缩水,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因此减弱,我国应对外部环境危机采取的扩大内需政策让危机之年的中国依然高速增长,但这样做不是没有代价的,在中国本来就有些扭曲的经济环境中,积极的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的后果就是,投资渠道拥堵,通胀压力居高不下。 现在,再次使用积极的政策可能性基本无望,其一:首先经济因素考虑在于通胀压力并不轻松,虽然部分地区菜价下降,但电荒油荒昭示着通胀压力的进一步扩大,继续采取积极政策必然将略有放缓的 CPI 高悬。 其二:政治因素即将到来的明 年换届选举给新的领导班底留下更多的政策决策空间,并且必然现阶段的上海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9 形式会对其在退出宽松的政策态度上谨慎处之。 我国宏观经济 特征 ( 1) 投资 统计局发布的 数据显示, 20xx 年 12 月固定资产同比增长 %,与 20xx年全年增速水平基本持平。 并且 20xx 年全年社会固定资产增长率为 %,与20xx 年基本持平,但如果剔除显著升高的投资品价格因素,则实际增速至少回落了 5 个百分点。 20xx 年 10 月 20 日,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在深圳嘉实基金论坛上表示,目前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在“二次探底”途中,去年全国房地产投资1——5 月增速为 , 10 月则下降至 %,前 10 个月铁路投资下降 25%。 根据有关调查数据,目前铁路工程建设仅有三成正常施工,处于停工、半停工和进展缓慢的占 70%。 铁道部也大幅调整了“十二五”期间的建设规划,每年建成里程碑数已经从 8000 公里下调至 5000 公里,甚至不排除铁道部再进行降速或放缓铁路发展的可能。 另一个拉动经济建设投资的重点是公路建设, 20xx 年资金到位率比上一年下 降 25 个百分点,实际完成工程可能会比计划下降 20%左右。 不仅如此, 20xx年上半年出台保障建设房、万亿水利投资计划都面临着调整。 ( 2) 消费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20xx 年 1—2 月销售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扣除物价实际增长 %,同比下滑严重。 可见市民对于购买的需求趋向理智和谨慎的态度,这对拉动内需,刺激经济有极为不利的影响。 ( 3) 外贸 截止至 20xx 年 3 月的国家统计数字,显示上海、浙江、广东等中国经济的重要城市的工业增加值仅为 %、 %、 %,远远低于中国各省市的平均水平。 特别是上海, 作为经济核心, 受金融危机蔓延影响,工业生产延续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的下滑态势。 来自上海市统计局的一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下同 )完成工业增加值 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 为确保经济平稳增长,上海各区县已经集中开工建设一批重点产业投资项目,至今年一季度,上海将有 500 余项、总额超过 1000 亿元的产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成套设备制造业和生物医药制造业依然增长 %和 %,成为危机中的亮点。 我国宏观经济 的存在问题 ( 1) 通胀居高不下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与证券市场波动的关联性研究 10 通胀居高不下是导致经济滞涨,消费水平下降的根本因素,这我们也已经在上文中做出了分析,控制货币供应量,收紧财政政策成为现阶段的政策目标,进一步地导致了投资形势的悲观,成为一条纽带关系将国内经济向着合理的方向调整。 统计局数据告诉我们,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中国没有任何一种大宗农产品存在着供不应求的缺口。 包括 20xx 年在内,中国粮食已经连续 8 年创历史新高。 ( 2) 人民币的升值 中国人民银行 授权中国 外汇 交易中心公布, 20xx 年 3 月 26 日银行间外汇市场 人民币 汇率 中间价为: 1 美元 对人民币 元, 1 欧元 对人民币 元,100 日元 对人民币 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较前一交易日涨 33 基点,前一交易日报 ,续创汇改新 高。 从 20xx 年 7 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已经达到近 30%。 随着人民币快速升值,中国企业出口要素优势逐渐在减弱。 图 22 近 5 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曲线图 现在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一是人民币升值会给中国的通货紧缩带来更大的压力;二是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导致对外资吸引力的下降,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三是给中国的外贸出口造成一定伤害;四是人民币汇率升值会降低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增大就业压力;五是财政赤字将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时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 当前,试图诱导人民币大幅升值,不具备现实条件。 受人民币 升值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将会放缓。 ( 3) 重点工业行业发展不均衡 就拿上海来说, 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尚未见底的态势,上海工业生产受影响的行业波及面也不断扩大,大多数行业产值出现下降。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今年前两个月,上海 34 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 28 个行上海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11 业的工业总产值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化学纤维制造等行业降幅甚至超过 20%。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经济年鉴》主编、研究员张兆安表示:“这个下降幅度我觉得是正常的,我们现在不是供给有问题,是需求有问题,在需求下降时减少供给,我觉得是正常的市场反应。 ” 相关数据显示,成套设备制造业和生物医药制造业逆势上涨,分别完成产值 亿元和 亿元,增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