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地区创新型基层金融合作组织的风险研究——从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及监管建议的角度出发创新训练项目申报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些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同时,农民群体承担风险的能力又相对较低,针对农民的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能力尤为重要。 因此,解决农村基层金融合作 组织的风险管理问题是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由于国内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在这几年才得到真正地发展,对于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发展现状的研究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并且目前 研究者更多关注的是其贷款机制、融资方式、运营管理、组织体系 、生存发展等问题以及相关政策对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发展的影响,而专门对于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的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分析的还比较少。 然而,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的风险问题已经出现。 20xx 年 10月的 “灌南事件”给“资金互助的合作社” 埋 下了些许阴霾 —— 原本应该用于社员间农业生产的储蓄资金被挪作他用, 2500 多名村民的 亿存款不翼而飞灌南四家资金互助社同时发生挤兑,被迫关闭。 这一事件足以体 13 现农村基层合作金融组织风险防范与风险控制的必要性。 因此,我们课题关注于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的风险管理问题,通过选取国内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研究、实地调研、模型构建、计算机仿真模拟、实践研究等方法,对其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相关研究。 希望通过我们努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合作金融的风险困境,为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 的发展保驾护航,助力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四平 .基于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研究 .湖南长沙 :中南大学 ,20xx. [2]顶友刚 ,胡兴国 .内部控制、风险控制与风险管理 [J].会计研究, 20xx( 12) . [3]范迪军 .农村新型互助金融制度创新与绩效考察 [N].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xx4. [4]何广文 .从系统论视角看农村金融改革 [C].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会暨青年学术委员会会议论文集 ,20xx. [6]何广文 ,冯兴元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制度变迁 [M].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xx. [5]康涌泉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融资问题研究 [J].农业经济 ,20xx(08). [6]李昌平 .农村互助金融发展机制待完善 [N].中国城乡金融报 ,20xx1012. [7]李婷 ,左相国 ,张志清 .金融市场风险评估系统设计 [J]理论新探 ,20xx(7) [8]梁雯 .我国农村金融供给抑制的制度经济学研究 [J].农村经济问题研究 ,20xx(24). [9]思拉恩 ,埃格特森 .新制度经济学(中文版) [M].商务印书馆 ,1996. [10]Colin Mayer. New issues in corporate finance [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88(6):11671183. [11]Fulton, . The Dsibrtiutional Impact of Nonuniform Pricing Schemes for Cooperatives [J].Cooperatives. 1995 (10):1832. [12]John and Gee . A Model of Cooperative Finance [J]. American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83. [13]Mark R. Manfredo, Timothy J. Richards. Cooperative Risk Management, Rationale, and Effectiveness: the Case of Dairy Cooperatives [J]. Agricultural Finance Review, 20xx, 67( 2) : pp. 311~ 339. [14]. Cooperative Banking [M].London: London Press, 1932. [15]Sonnich Sen. Consumer’s Cooperation [M].New York: Elsvier Seienee Publishing Company, 1980. 14 三、研究内容设计 ( 研究目标、 研究内容、研究框架) 一、研究目标 (一) 总体目标: 通过理论探究 和实地调研等途径,分析当前 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的运行模式和风险 情况,在此基础上借助数学建模方法 构建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 的风险评估体系和风险控制模案。 运用该体系及方案对全国范围内多家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进行风险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建议,从而达到。 (这里看余莉的意义怎么写,我最后再加) (二)具体目标: 1. 总结中国 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了解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目前国家的政策导向和帮扶措施。 2. 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研等方式了解目前 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 的发展现状,分析其风险情况以及风险控制相关措施。 3. 总结国内外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依据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的运营机制及其对农村金融系统整体风险的影响,建立针对性的农村基层合作金融组织风险评估体系。 4. 基于风险评估体系 为“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提出风险控制方案,根据具体反馈情况进行修正和完善。 5. 基于本组构建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体系,对我国各典型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进行风险评估和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建议。 6. 基于以上的大量调研,尝试性的为我国农村基层合作金融体系提出风险监管方面的建议。 7. 下乡为村民们普及金融知识,以提高农村整体金融基础素质。 15 二、研究内容 根据国内外文献梳理和对现实问题的分析,本项目 选择对“ 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 的风险评估与控制 ”这一课题进行后续研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部分: 1. 通过查阅书籍资料、采访相关学者等途径,了解 国内外农村 合作 金融体系的发展经验 以及风险评估等理论知识。 重点研究 我国“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的基本定位、运行机制及其对整体农村金融风险的影响。 2. 实地走访 我国多家典型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了解组织发展情况,总结机构运作模式与存在问题,研究其风险现状与风险管理机制,收集得到第一手资料数据。 3. 基于现实情况和理论总结,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建立一套全新的风险评估体系。 通过计算机模拟以及试点实验等方式 验证评估体系的可操作性与可行性,在此过程中 修正 并 完善风险评估体系。 4. 基于风险评估体系以及农村基层合作金融组织特性,建立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方案。 5. 基于本组构建的 风险评估体系, 对全国各典型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进行风险评估 ,汇总、梳理并分析数据得到评价结果。 6. 基于本组构建的风险控制体系,对 全国各典型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 提出初步建议,将最终修正的方案提交给对应的 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 7. 基于以上的调查研究及实践,尝试 性的为我国农村基层金融风险监管提出建议。 16 三、研究框架 图 2:研究框架图 17 四、研究步骤、研究方法与进度安排 一、 研究方法 图 3:研究方法图 18 二、研究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 在这个阶段,本组主要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实地走访典型机构、采访问询专业人士、发放调查问卷、研究分析典型机构等方法,对我国“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的基本定位、运行机制及其对整体农村金融风险的影响进行透彻、深入的了解与学习。 首先,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各种金融期刊和报纸等资源,广泛搜寻相关内容,归纳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并从其形成原因、造成影响以及与他国对比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以充分了解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及发展走势。 然后,运用经济学原理,对我国“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进行定位分析。 再综合参考 20xx 年银监会颁布的《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关于 “ 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 ” 的相关规定及方针,为其给定一个准确、合理的定位以便能较好的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 ”存在的问题。 最后,采访问询相关专家,探讨分析目前相关政策在“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的实施情况及其成因影响,总结归纳我国“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主要的风险困境及其对整体农村金融风险体系的影响。 本组将依据 “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的发展时长、模式的典型程度、结构的完善性稳定性和组织的规模效应 的选择标准, 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五个达标对象数量较多的地区并在这些区域中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 综合考虑以上四点要求以及现有的农村基层合作金融组织发展情况,我们选择 吉林 省 梨树县 、安徽省凤阳县、浙江省临海市、 江苏省阜宁县以及陕西省渭南市五个地区作为研究对象的选择区域。 这些地区农村基层合作金融组织数量较大,可供选择的研究对象较多;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时间久,可利用数据多;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相对完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一方面,采用问卷调查与随机采访兼顾的方法,研究分析当地村民对“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的认可度、需求、建议与希望等态度。 基于统计学相关知识,运用统计软件 SPSS 对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另一方面,通过机构走访,对实际的“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进行深入调研,基于运营管理、内部控制、公司治理等方法,分析其实际 的运行模式,进一步归纳总结出我国“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及其面临的主要风险。 ( 1) 运营管理 运营管理,就是对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 其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职能是: 财务会计 、 技术 、生产运营、 市场营销 和 人力资源管理。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运营管理是内部控制的分 19 析基础。 为最终推进到本课题的核心 —— 风险评估,首先对“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的运营管理进行分析。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分析其运营状况(财务状况、发展状况、资产结构、资本结构、息差 与报酬率)、运作方式(吸纳资金方式、投放资金方式、控制程序、利率设定)和资金投向,总结出“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存在的优势劣势,使其在运营管理层面得到一个基本的展示。 ( 2) 内部控制 具体定义 内部控制,指组织机构为了合理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经营活动的效率效果以及法律法规遵守执行,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 内部控制的实质就是风险管理。 方法简介 COSO 框架 在分析了“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的运营管理的基础上,本组应用内部审计领域的 COSO 框架对其内部控制进行评价。 COSO 内部控制认为,内部控制系统是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内控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要素组成,它们取决于管理层经营企业的方式,并融入管理过程本身,其相互关系可以用三个维度,即“三目标、五要素、组织机构整体 /单元层面”进行模型表示 (如图 4) : 图 4: COSO 框架图 方法具体应用 : ⅰ关于“三目标” 原框架中的“三目标”指的是:①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②经营活动的效率效果;③法律法规的遵守执行。 然而,由于“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并未上市,不需提供财务报告,因此在分析该资金互助社时将“三目标”调整成“两目标”。 也就是说,只考虑“经营”与“合规”而不分析“财报”。 20 ⅱ关于“五要素” 针对“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的具体特点,基本将所要研究的“五要素”的具体内容确定如下: ①内控环境 作为所有其他组成要素的基础,本组将主要研究“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的组织结构、权限职责、诚信道德、人力资源政策等要素; ②风险评估 基于前期准备所具体确定的“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基本定位,设立更加明晰可行的实际目标,进而根据产业链结构,具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风险识别继而粗略评估风险; ③信息与沟通 鉴于“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是村民,相关信息必须以一种极为清晰明确的、简单易懂的、形式和时限被识别、掌握和沟通,以确保能使社员行使各自职能; 同时,为保证“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真正做到以服务“三农”为首要目标,各层利益相关者之间必须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 ④控制活动 为确保“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管理层的指示得以执行,以及削弱风 险的政策和程序得以实施,“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的所有层次和部门都必须相应进行相应的一系列不同活动,如:批准、 授权 、 查证 、 核对 、复核经营业绩、资产保护以及职责分工等; ⑤监督管理 鉴于“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的基层性和合作性,评估体系在一定时期运行质量的过程需要通过持续监控与独立评估的结合来实现。 ⅲ组织机构整体 /单元层面 由于“农村基层金融合作组织”属于小型组织机构,本组将不对其整体 /单元层面分别分析。 ( 3) 公司治理 经典的公司治理是为了应对“委托 代理”问题应运而生的,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规定了公司的各个参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