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县待补镇游客服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全国重点实施扶贫开发攻坚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 ” 加大力度扶持,为 当地 加快发展旅游业将奠定更好的基础。 会泽县待补镇游客服务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研编制单位:云南城市规划建筑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12 从会泽自身旅游业发展情况来看,会泽自 20xx 年起大力发展旅游, 20xx~ 20xx 年,会泽旅游初始阶段状态良好,旅游接待量及旅游收入稳步增长; 20xx~ 20xx 年,旅游接待量递减,旅游收入也 呈现不稳定状态; 20xx 年旅游再次呈现快速增长,共接待游客 人次,比去年同期增 %;实现旅游综合服务收入 万元,比去年同期增 %,连续多年保持实现两位数增长,并有整体加速态势。 20xx20xx 年会泽旅游人数及收入与增幅 年度 旅游人数(万人次) 旅游收入(万元) 与上一年同期相比 备注 人数 收入 20xx 2986 20xx 5325 +% +% 20xx 5125 % % 20xx 9180 +% +% 20xx 30 6500 % % 20xx % +% 20xx % +% 20xx +% +% 20xx +% +% 20xx % % 20xx +% +% 合计 根据测算,会泽县 20xx年中期,游客接待总量超过 4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 30余亿元;2020年远期,旅游接待量超过 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约 44亿元,旅游经济平稳发展。 会泽县有多年投资管理建设项目的成熟经验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及专职项目管理人员,当地建筑技术水平较高,地方建材供应充分,外购建材运输方便快捷,加之该项目建设技术 难度不算很大,且有一批项目管理人员,具有一定项目实施的优势,本项目方案符合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及十七大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和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针,符合会泽县政府财政资金非常有限的实际,符合当前中央扩大内需的投资导向,且从技术方面而言,现有的技术完全能够满足项目实施的技术层面要求。 《会泽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将会泽旅游空间规划为“ 一核两轴三片六 组团”。 “一核 ”即城区财富文化体验核,特别是以古城为核心的城市建成区。 “两轴 ”会泽旅游发展 联动轴 , 即交通联动轴和旅游发展轴。 交通联动轴是以南北向贯穿全县的昭待 (昭通 待补) 高速为交通主干,会泽县城为集散核心,拉动沿途乡镇打造特会泽县待补镇游客服务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研编制单位:云南城市规划建筑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13 色节点,发展旅游综合服务。 同时形成与昭通 四川、曲靖 大珠江源、曲靖 昆明三大板块的联动发展。 旅游发展轴是以会泽县城区、娜姑镇、会泽县旅游机场、金乐水库为重要节点整合城区核心资源,联动机场,轴向发展,发挥立体化交通优势,整体打造以生态游憩滨水度假、运动娱乐、文化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旅游发展服务带。 “三片 ”会泽旅游发展三大功能分区 : 即文化体验旅游片区、高原生态休闲片区 和珍禽保护观光片区。 其中的 高原生态休闲片区包括大海乡、雨碌乡、待补镇等地区,有大海草山、雨碌地缝等主要旅游资源。 “六组团 ”会泽旅游发展六大特色组团。 即娜姑名镇旅游组团、库区峡湾休闲组团、大海草山度假组团、雨碌地缝体验组团、大桥珍禽观光组团和者海观光服务组团。 其中 大海草山度假组团:以草山为核心,联动大海乡。 依托独特的高山草甸及畜牧业基础,重点发展特色游牧体验、高端度假、山地运动等产品体系。 雨碌地缝体验组团:以地缝景区为核心,打造观光体验和徒步探险两条主题游线 , 并在周边村镇配套旅游服务设施。 待补镇的金牛 村,可以直接沿陡峭山路直上大海草山的乌蒙主峰 — 牯牛寨( 4017米),仓房村沿红土山路步行 ,沿 213老国道 1小时抵达 雨碌地缝观光体验和徒步探险两条主题游线 组团,又是会泽旅游 交通联动轴是以南北向贯穿全县的昭待 (昭通 待补) 高速为交通主干,会泽县城为集散核心,拉动沿途乡镇打造特色节点,发展旅游综合服务 重点乡镇。 目前该镇 通过农业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全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全镇发展以青花、生菜为主的蔬菜种植 11000亩,以百合鲜切花和种球为主的鲜花 7000亩,全镇特色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 18000亩。 可见 待补镇处于连接 会泽旅游发展联动 两 轴 、 三片 即 文化体验旅游片区、高原生态休闲片区和珍禽保护观光片区 、 六大特色组团 的 大海草山度假组团 和 雨碌地缝体验组团 的“核心节点”,又是 会泽南部中心城镇及现代生态高效农业示范镇的观光农业旅游目的地。 2. 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所在地、社会经济概况 (1)区位及城市性质 会泽县属于云南曲靖市所辖,县城金钟镇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会泽县城既是会泽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滇东北地区南连昆明,北接昭通;东连宣威、贵州威宁 ,西接四川会东、会理和云南昭通巧家的重要中等交通枢纽;经济既受昆明、曲靖等大中城市的辐射,又具有自身两烟(卷烟名牌小熊猫)、磷、电、建材(大理石)、特色农业会泽县待补镇游客服务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研编制单位:云南城市规划建筑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14 (畜产品、薯类生产加工)的独特经济产业,可以说又是周边川、贵、滇东北的区域经济文化中心;县城由于历史上冶铜业繁荣产生了铜商文明,留下众多会馆寺庙(八省十府)具有特色鲜明的云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据史学家考证它既是彝族“六祖分支”所在地,又是司马迁《史记》所载古夜郎国的经济文化繁荣地,同时拥有广阔旅游前景的山水园林城市。 (2)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会泽县位于 云南省东北部,曲靖市西北部,东邻宣威市和贵州省威宁县,南接沾益、寻甸县,西以昆明东川区、巧家县接壤,北与鲁甸县相邻,地处云贵高原、乌蒙山脉的主峰地段。 会泽县由于直接受金沙江及其支流强烈下切的作用,断块抬升,形成陡峻的山峦,多为南北走向,西南高,东北低;山势巍峨,连绵起伏,岭谷相间。 县境内的大海梁子,南北绵延四十余公里,最高峰牯牛寨,海拔 ,最低点为小江和金沙江汇合口,海拔 695m,相对高差 ,平均海拔 2200m,较为开阔的河谷地带形成三个坝子(金钟、娜姑、者海)和两个槽子(迤车、乐 业),县城地处金钟坝子南部,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海拔 2125m。 本地区属典型的山间盆地, 以旱地为主,局部水田, 东区高差较大,界于 - 米之间,西区高差较小,界于 - 米之间。 会泽县境内西部小江一带是世界著名的小江断裂带和蒋家沟泥石流区,因而地震频繁。 根据国家地震局最新烈度区划资料,会泽县城被划为 8 度区。 自然灾害主要是气候性灾害、地震及泥石流等。 (3)河流水系 会泽县境内河流均属金沙江水系,主要河流有牛栏江、小江、以礼河及硝厂河等。 牛栏江发源于嵩明大马圈梁子 ,流经县境 ,流域面积 708Km2,径流比降 %。 小江发源于寻甸清水海,流经县境 28 Km,径流面积 Km2,径流比降 %。 以礼河发源于会泽县待补镇野马川,全长 122 Km,流域面积 2558 Km2,平均流量 ,最大流量 422m3/s,年平均产水量 亿立方米,干旱年 亿立方米。 硝厂河发源于金钟镇卡郎箐,全长 Km,径流面积 1553 Km2,径流比降 %。 (4)人口与社会经济 会泽县 20xx 年 末全县总人口 万人, 有育龄妇 女 万人。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 人口密度为 171 人 / Km2。 城镇人口 244220人。 20xx 年 全县实现生产总值( GDP)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 人均 GDP9432 元。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 亿元;三个层次产业结构比为 ::。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地方财政支出完成 亿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亿元;会泽县待补镇游客服务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研编制单位:云南城市规划建筑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1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145 元 , 城镇居民人 均消费支出 8193 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 2643 元。 国有单位 在岗 职工年平均工资 41301 元。 20xx 年全年接待游客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 亿元, 20xx 年全年接待游客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 亿元,增速分别达 %及 %。 会泽县 20xx 年城镇化率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13145 元,全年完成生产总值 ) 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 亿 元, 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 亿 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 会泽县地方财政收入来源形势依然严峻,财政支出压力大,同时财政供养人多,历史欠帐包袱重,新财源建设困难,贫困人口基数大的情况,基本上政府财政属于“吃饭”财政的局面将在可预见的较长时期存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财力非常有限。 项目提出的理由 游客接待中心是接待来访客人的地方,是旅游地区对外形象展示的一个主要窗口。 大到一个城市,小到一个公园,一个景区都应该有自己的访客中心。 随着《景区(点)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景区提高服务质量的客观要求,旅游服务中 心的建设已逐渐被景区经营者和管理者所重视。 旅游服务中心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给旅游事业将带来新的活力,将会成为展示旅游区文化、形象的窗口”。 近年来,随着宣传开发力度的加大,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来 会泽县 待补镇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加,对待补镇旅游接待能力 、交通承载能力 提出了新 的 要求。 目前会泽县缺少旅游服务中心与之配套,故提出本项目的建设。 游客接待中心必不可少, 不仅可以为来当地旅游观光的游客提供旅游信息咨询、旅游产品展示、游人集散、购物休闲等多功能服务,为旅游业的快速、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障。 提高游客停留时间、提高旅游承 载力也成为了旅游发展的新问题和要求。 通过接待中心、停车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不断提高当地旅游承载力、服务能力,增强旅游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可以 全面促进当地旅游发展和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实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会泽县 古城 距今已有 2100 多 年历史, 县城 保留的传统老街区、传统民风、民俗,老街古巷优美环境,构成了会泽县 古城 独特的风情画,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全社会的共同财富。 会泽古城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娜姑镇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娜姑镇白雾村是国家级历史 文化名村,《斑铜制作技艺》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洞经音乐》进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确立了 会泽古城 地位及对 古城 的保护、恢复、开发的要求。 1935 年,罗炳辉将军、何长工政委率领的红军长征经过会泽, 3000 多名会泽儿女踊跃参会泽县待补镇游客服务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研编制单位:云南城市规划建筑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16 军,是红军长征史上扩红人员最多的一次,展示了在革命处于低潮时期,会泽优秀儿女革命觉悟最高,对革命的贡献最大 , 水城扩红文化生态园是全国 100 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因此,加强待 会泽待补 镇 旅游接待中心、停车场 等基础设施建设 , 保护好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极其迫切的 , 对 于促进 会泽县旅游业发展壮大和 可持续发展 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提高待补镇的旅游承载力和旅游服务能力需要 随着会泽县旅游业发快速发展,同时 随着 周边 雨禄地缝、大海草山 景区的开发, 以及 待补镇小城镇建设 按照 打造特色、 合理布局、集约用地、完善功能的要求, 围绕“一带两轴三片六区” 的发展格局, 将待补逐步发展成为集农产品研发培育、交易、仓储、物流、信息、加工为主 ,服务滇东北、辐射滇川黔的农产品集散中心、农业经济的有效载体和农业服务贸易的重要基地和乡村旅游的主要目的地,打造成以特色农业为载体和统筹城乡山坝结合的会泽南部中 心城镇及现代生态高效农业示范镇的加快推进, 待补 旅游配套设施明显滞后。 项目建设接待中心、停车场是规范 旅游接待业, 提高交通承载能力, 提高游客停留时间和促进旅游消费,有利于提高待补镇的旅游承载力和旅游服务能力,改善 旅游环境, 打造特色旅游住宿、餐饮和休闲 观光旅游 业 , 增强旅游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实现旅游综合开发。 三、是推动会泽县旅游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旅游业作为会泽县正在培育的支柱产业之一,被喻为 “ 朝阳产业 ” 、 “ 无烟工业 ” ,是当前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旅游发展政策 导向,坚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对于推动会泽县旅游业发展,繁荣旅游市场,推动会泽县旅游业发展均有重要的意义。 旅游业的发展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也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 据测算,旅游业一人就业可带动相关行业 5人就业, 据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的测算,在发达国家,旅游消费支出每增加一个单位,工业产值和国民收入可分别增加 个和 个单位;旅游消费在发展中国家所起的作用更加显著,相关数据分别为 倍和 倍。 通过旅游开发能带来直接的旅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