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旅游与会展业市场营销拓展旅游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比,无论在品牌的知晓度上,还是在品牌的无形价值或扩张程度上,均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由此可以预见,品牌化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上中国会展业发展的日程。 而且,中国会展业的品牌化应主要围绕三个内容来进行,即培育品牌展会、建设会展名城和扶持领导企业。 5)专业化趋势 : “ 只有 实现专业化才能突出个性,才能扩大规模,才能形成品牌 ” 已成为国内会展界的共识。 专业化是中国会展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几年来,国内会展界已在这方面做了大量有意义的探索:一是展会内容的专题化。 展会必须有明确的主题定位,否则就吸引不了特定的参展商和观众,国内绝大多数展会主办者都意识到了这一点。 二是场馆功能的主导化。 除了会议或展览需要有明确的定位外,场馆也应该有比较清晰的主导功能定位。 三是活动组织的专业化。 随着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尤其是与国际会展市场的进一步接轨,国内会展业必将在展会策划、整体促销、场馆布置、配套服务等方面 走上一个新台阶,各类专业会展人才也会越来越多,组展过程将呈现出专业化、高水平的特点。 6)创新化趋势 : 会展业在中国是一项新兴的经济产业,与会展发达国家相比竞争力明显不足,惟有不断创新才能突出自身的特色,最终达到 “ 以弱胜强 ” 的效果。 中国会展业的创新可分为四个主要方面,即经营观念创新、会展产品创新、运作模式创新和服务方式创新。 7)生态化趋势 : 中国会展业的生态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注重场馆的生态化设计。 投资者在兴建会展场馆时将从会展场馆选址、建筑材料选择到内部功能分区,突出生态化的特色,有关 管理部门也会对此制定相应的规范。 目前, “ 绿色会展场馆 ” 的概念在国内已经相当时兴。 二, 大力倡导绿色营销理念。 会展城市在组织整体促销或展会主办者在对外宣传招徕时,都将更加强调自身的生态特色和环保理念,以迎合参展商和大众的环保需求心理。 三, 强化环境保护意识。 除积极建设绿色场馆外,展会组织者和场馆管会展旅游与会展业市场营销拓展 6 理人员将比以前更加注重节能降耗和三废处理,在布展用品的选用上也应做到易回收的材料优先。 四, 以环保为主题的展览会将倍受欢迎。 随着中国会展业的日益成熟,国内会展产品中必将涌现出大量与环保相关的专业会议或展览,并且这些展会具有 极大的市场潜力。 8)多元化趋势 从整体上看,世界会展业正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具体包括产品类型的多行业化、活动内容的多样化和经营领域的多元化。 首先,会展业的蓬勃发展对会展产品类型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中国会展企业应根据当地的产业经济基础和自身的办展实力,积极开发新的专业性展会。 专业内容可涉及汽车、建筑、电子、房地产、花卉等各个行业,关键是要尽快形成自己的品牌。 其次,会展形式正在从传统的静态陈列转向融商务洽谈、展会参观、旅游观光、文化娱乐等于项目于一体,这是全球会展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最后,面临激烈的 行业市场竞争,我国的绝大多数会展公司都会努力拓展本企业的经营项目,形成 “ 一业为主,多种经营 ” 的格局,以分担经营风险,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 会展旅游与会展业市场营销拓展 7 3 会展业与旅游业 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关系 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共性及其特性 (1)两者的共性 1) 同属第三产业 —— 服务业。 2) 都需要食、住、性、游、购、娱六大 要素的支持。 3) 提供的都是无形的服务产品。 4) 对相关产业的联动性强。 5) 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高收益性。 (2)会展业的特性 1) 会展活动的参与者主要以工 作为目的。 2) 有强烈的经贸属性,架起的是供应商与市场的桥梁。 3) 相当一部分会展活动的主办者和参与者不是旅游者。 4) 会展业发展一定要有相当 规模 的会展设施。 5) 会展业和旅游业的目标市场有所不同。 会展业与旅游业的相互关联 会展业需要食、住、性、游、购、娱六大要素的支持。 可以这样说:举办会议展览就必然涉及到旅游六要素。 如果在任何会展活动的策划与主办过程中,不认识、不重视、不考虑和不落实旅游六大要素,如果不注意客源市场的人气,如果不重视旅游市场的作用和参与,都必然直接影响到会展活动的成功。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所 有在申办、筹办和举办的各个阶段,都要将旅游六大要素一以贯之地放到显著地位来加以考虑,否则必然回影响到会展活动的申办与举办的成功。 同样,旅游业也离不开会展业,因为会展业已经成了旅游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市场。 就在全球经济不景气时,会展旅游作为企业拓展业务的重要手段,这方面的开支 丝毫没有减低,反而快速成长。 所以,我们更可见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关系绝不是简单的等同或从属的关系,也不是可以分割和互不相关的两个绝对独立产业;而是相对独立却又相互关联和互相交融的两个产业。 它们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相互推动。 会展业与旅游业的结合 会展业和旅游业所具有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交融的关系,使会展业和旅游业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产业联系,这种内在的联系也就是会展业和旅游业之间的一种天然的和固有的局部结合。 这种结合 由浅入深 一般可分 为以下三个阶段 会展旅游与会展业市场营销拓展 8 1)旅游业的被动收益阶段: 在这一阶段,会展业和旅游业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交融的关系,使两者 有一种固有的内在的局部结合。 这种结合是一种初步阶段的被动结合。 它主要体现在会展业给旅游业带来了大量的客源,即来自异地的会战主办者和参与者,而这些客源所带来的旅游需求又使旅游业中的饭店业和旅游公司得 益丰厚。 但在会展业为旅游业带来的潮水般的客源面前,旅游业没有充分的认识,准备不足,十分被动,无论是旅游业中的饭店业和旅游公,无论是她们的数量、质量还是服务项目,都不能满足会展业发展的需求,更不要说主动推动会战服务 项目或去开发会展业发展所需的产品和服务了。 2)旅游业的积极参与与配合阶段: 这一阶段为结合的第二阶段。 此时, 会展业与旅游业的结合 突破了原有的那种内在的固有的局部联系,会展业的发展给旅游业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使旅游业开始认识到会展业对旅游业的重要性,从而使旅游业从被动消极的局部结合转入积极的参与和 配合阶段。 该 阶段 的主要表现为;会展业发展所产生的 大量特殊需求给旅游业创造了许多的商机,旅游业从仅对来自异地的会展主办者和参与者,即会展旅游者提供服务,转向对各种会展活动的全面接待服务。 会展成为旅游业的兴奋点,旅游业纷纷推出为会展业 服务的产品,既满足了会展业发展过程中的需求,推动了会展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旅游也的自身发展。 3)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完全融合阶段: 这一阶段 为 两者结合 的高级阶段。 在该阶段 旅游企业突破了对异地会展活动举办者和参与者的策划和组织工作 ,成为会展业产业架构的主要组成部分 —— PCO 和 DMC。 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为了提高自己在会展业中的竞争力,开始通过收购兼并走集团化发展 ,发展规模经济,全方位地同会展业结合,并发展会展市场的业务。 会展经济、旅游经济与 房地产经济并称新世纪 “三大无烟产业 ”,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尤其是会展业、旅游业集商务活动、会议展示、观光旅游、对外宣传 “四位一体 ”,通过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聚集效应,对相关产业产生极强的带动作用和辐射力,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和知名度、美誉度的极大提升。 因此,近年来,会展业和旅游业已逐步发展成为不少地方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 会展业与旅游业是互动性很强的产业。 会展品牌的形成可以提升举办地的知名度,为旅游带来更多的客源和巨大商机。 反过来,旅游的繁荣可以为会展业提供更为健全的配套设施,完善的服务体系,良好的对外形象,进而积极地促进会展业的进一步发展。 当知名旅游资源和会展品牌相结合,将产生共振效应,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如海南的博鳌、昆明的世博园、杭州的西湖博览会等。 广西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名扬天下的桂林山水等著名旅游品牌。 而中国- 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又为广西会展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和广阔前景。 把旅游业和会展业做大做强,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就是要注重会展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以便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更全面地展示所在地的经济、文化和社会风貌,扩大对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促进经济发展,谋求1+1>2的效益。 完全融合阶段的实现 从实践来看,首届中小企业商机博览(中国 玉林)的成功举办,在促进会展业和旅游业的良性互动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在总结其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促进两者良性互动的对策,笔者认为,应着重把握以下三方面: 1) 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推进会展业和旅游业的互动双赢。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要在加快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发展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加快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发展。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协调发展的要求,用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办法提高科学规划 的能力,把会展产业的发展规划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并与整个经济会展旅游与会展业市场营销拓展 9 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要有效地开发会展资源和旅游资源,把会展设施建设和景区景点建设推向市场,引导会展业和旅游企业走市场化道路,加大促销力度,积极开拓会展市场和旅游市场;要提高综合管理能力,优化整合各种会展资源和旅游资源,不断提高对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市场的管理能力与水平。 2) 坚持市场化运作,实现旅游业与会展业市场主体的有效对接。 会展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其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积极主导,但主导不是包办,要逐步建立起会展业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形成符合国际惯例的会展旅游的运作模式。 一是星级酒店要主动融入会展旅游中,除了为会展参加者提供必要的住宿与餐饮服务外,也可通过进一步的宣传促销带动酒店其他服务的消费,提高会展带来的经济效益。 二是旅行社要发挥自身的优势,主动为会展业提供专业化服务,抢占会展的客源市场。 三是景区、景点要充分认识旅游景区与会展活动的双赢互动关系,充分考虑会展旅游、商务旅游的特点,精心开发一些针对性强的旅游产品,组合一些特色鲜明的旅游线路,主动适时地宣传和促销,将会展活动纳入对外宣传与促销的手段中,力争把大 批的会展参加者转化为旅游参观者。 3)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会展、旅游人才队伍。 会展业和旅游业都是操作性极强的服务行业。 其产品的核心内容均由服务组成,因此,专业人才是其发展的根本。 由于会展业在我国起步迟,开展的时间短,相对而言,旅游业人才队伍优势是明显的。 旅游行业应继续强化旅游服务人才培训的优势,注意加强会展旅游的复合人才的培养,有针对性地安排与会展结合的培训,围绕会展活动提供相应的服务,为积极开拓会展市场奠定人才基础。 要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充分尊重人才的创造 价值,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为加快会展业和旅游业的大力发展提供数量充足、结构优化、高素质的人才保证。 会展旅游与会展业市场营销拓展 10 4 会展旅游 会展旅游的性质 关于概念的界定 会展旅游,国际上通称 MICE( Meeting, Incentives, Conventions, Exhibitions)。 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旅游服务形式,包括举办各种专业会议,博览交易活动,文化体育盛事,科技交流,奖励旅游等等。 目前学术界对“会展旅游”的概念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 从广义的来说,只要旅游业 涉及会展活动,其所有行为就都属于会展旅游。 而狭义的解释认为,会展旅游是指旅游属性结合会展活动特点衍生出来的行为,但不包括旅游业对会展的多元化经营业务。 会展旅游的性质 首先,应该指出中国会展旅游是一种新型的主题式专项旅游产品。 为什么这么说呢。 比如“ 20xx 年上海 APEC 国际会议”等,主题鲜明、市场营销目标客户明确。 会展行业的市场行为是以某个会展项目的举办为特征,活动总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的。 而专项旅游产品通常具有专业性强,行业相关性强两大特点,与普通旅游产品相比,利润更高,但市 场竞争程度也更高,市场规模和范围很有限。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孙刚曾经把会展旅游和滑雪,游船,沙漠,生态,工业,森林等旅游并称为专项旅游产品。 其产品资源,产品开发以及产品供应链、产品营销的方式及其使用产品的客户都有别于休闲、渡假等传统旅游产品。 其次, 我国 20xx 年国务院第 9 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中指出,“积极探索休闲旅游、会展旅游等新型旅游方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