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茶园种植及配套茶叶加工建设项目_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壮大,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因此,项目建设将有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 是振兴传统优势产业,加快 纳雍 茶业发展的需要 茶叶产业是纳雍县的传统优势产业,由于历史原因, 往年 纳雍 县茶叶产业发展相对较为缓慢,远远落后省内其他的主要产茶县份 ,近年来,纳雍县茶叶产业 得到快速 发展,振兴茶叶产业这一传统优势产业,对提高纳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展茶叶种植及加工生产,是充分发挥纳雍资源优势,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应该采取措施,加大力度,促进有机茶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综合效益的需要 纳雍县近年来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导致生态环境日趋严重,旱涝灾害、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 安全,极大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茶树等的大规模种植,不仅可为当地经济房发展做出较大贡献,同时可大幅度改善农田环境,提高森林覆盖率和生物多样性,避免水土流失,对土壤保护起到稳定作用,发展茶叶种植将使当地生态环境日趋改善,步入良性循环,保障当地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稳步持续发展,综合效益显著。 茶文化带动旅游业的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吃饱吃好,更注重娱乐、休闲、尤其是旅游观光。 纳雍是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地区,盲谷、伏流、峰林随处可见。 主要旅游景点有小 山峡之称的总溪河风光,雄奇壮观的吊水岩瀑布,碧波荡漾、杜鹃喷香的过狮河水库以及桃园洞、彭家洞、宣慰洞、白龙洞等离奇古怪的溶洞景观,还有万寿桥、奢香行宫、古战场猴儿关、红军路过枪杆岩等历史遗迹。 11 通过茶文化的传播可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2 第三章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贵州雾翠茗香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 20xx 年 1 月,位于纳雍县鬃岭镇坪箐村,是一家以高山生态有机茶种植加工为主,以养殖业作为循环产业链的综合性农业公司、注册资金 500 万元。 以有机茶种植加工为龙头,拉动中药材 种植、生态猪养殖、屠宰、冷藏、沼气、有机肥为一体 ,公司以 循环农业 为发展方向。 公司采用流转方式向当地群众征用原生态的荒山荒坡 10000 余亩 ,用于发展生态茶园建设。 由于海拔高,雾照时间长,雨量充沛,无工业污染,广阔的酸性土壤,为优质茶叶的种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纳雍县提出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强力推进高山生态有机茶发展给公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机遇,并得到上级政府部门领导和专家的关心支持和指导,更为公司 的 发展指明了方向。 项目 公司 拟建 的茶叶生产基地 10000 亩, 作为循环农业经济园的项目之一, 位于纳雍县鬃岭镇坪箐村 ,海拔在 2200 米以上,山峦叠翠,云雾缭绕,风景秀丽,土壤肥沃,是得天独厚的名优茶产地。 公司进行规模化生态猪养殖, 粪便排泄物用于产生沼气,沼气为农户生活使用,沼渣(沼肥)用于 有机茶种植,形成一条基本完整的循环农业生产链,最终实现园区的生态循环功能。 年出栏销售 1 万头生态猪养殖规模;年供应有机肥 6 万吨;沼气 6 万立方米。 为纳雍高山生态有机茶园提供优质有机肥源。 在公司的发展规划中 ,始终如一地把 “加强质量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企业头等大事来抓,不断加强员工教育培训,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强化产品质量管理意识 和市场竞争意识。 企业实施 以产品生产质量规范管理体系为基础的名牌战略机制,确立了实施名牌战略的基本思路:以高质量的工作创造高质量的产品,以高质量的产品创造企业名牌;保护、宣传、利用、创造名牌的工作并重并进,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贵州雾翠茗香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为新成立的公司, 在成立的一 13 年时间里,基本上是为纳雍县当地和贵州省内的茶产业公司生产供货,目前还没有自己的品牌,本项目的提出和建设,就是 拟通过项目的实施,创建自己的品牌茶叶产品,使公司得到较快的发展。 14 第四章 市场供求分析及 销售方案 茶叶市 场供需分析 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而且是有益健康的饮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消费将稳步增长。 据统计,过去一个世纪,世界人口从 16 亿增加到 60 亿,人口增长 倍,同期茶叶消费量则增加 倍。 据专家预测,新世纪茶叶是所有饮料中最具竞争力的,预计 2050 年世界人口将达到 96 亿,将比 1999 年增长 50%,人口的增长将是促进茶叶消费增长最主要的因素,由此推算五十年内,世界范围内茶叶消费年增长率将在 2%以上。 茶叶是我国人们的传统饮料,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稳定增长,国内茶叶消费也将进一步增长,特别是名 优茶的消费将明显增加,据专家预计,国内茶叶消费将每年以 2- 3 个百分点的速率增长。 国内茶叶消费量的增加,将有力地促进茶叶生产发展。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有绿茶、红茶等六大茶类,绿茶为我国产量最大的茶类 ,产区分布于各产茶省、市、自治区。 二十个产茶省,八千万茶农,是名副其实的产茶大国。 经过近 20 年的发展,中国茶叶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项经济指标增长幅度较快,令人鼓舞。 20xx 年,中国茶产量 102 万吨,居世界首位。 20xx 年出口茶叶 万吨,出口额 亿美元,为历史最好水平。 20xx 年总产量达到 130 万吨 ,据中国海关统计, 20xx 年中国茶叶出口 万吨,出口金额约 亿美元,均价约每吨 2327 美元,三项指标同比均有小幅增长。 尽管中国茶叶产量已稳居世界第一位,是全球第二大茶叶出口国,但中国茶叶的种植结构与国际市场的消费结构不完全接轨,红茶在竞争对手压力下难以“突围”,特种茶的国际消费潮流尚未形成,出口仍以绿茶为主,多茶类优势未充分体现。 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绿茶占国际贸易量的 70%以上。 行销区遍及北非、西非各国及法、美、阿富汗等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 15 国际市场上绿茶销量占内销总量的 1/3 以上。 贵州是茶树 的原产地之一,也是国内唯一兼具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的省份,出产的高品质绿茶,凭借其优良品质获得朝廷垂青,成为唐、宋、元、明、清五朝的皇家贡品。 具有清香馥郁、甘香醇厚等特点,为国内茶界所公认。 贵州是绿茶大省,但绿茶基地大省并不意味着是必然的绿茶大省,那是茶叶产量、质量、品牌和价格等方面的综合,要建设绿茶大省必须从基地建设这个源头抓起,因此,建设好贵州绿茶基地建设就显得尤为必要。 近年来,贵州省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茶叶产业。 据介绍,目前,全省茶园总面积达到 万亩,五年新增茶园 350 万亩,从全国第 10 位跃升到第 2位,预计“十二五”期间,全省茶园面积将发展到 700万亩,为贵州茶叶在 10 年内实现千亿产值打下坚实基础。 全省茶产业综合产值由 6 亿元增加到 亿元(预计 20xx 年可达 85 亿元)。 据国家经贸委贸易市场局和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茶叶的供求情况分析表明, 20xx 年下半年,我国茶叶供求状况趋好。 供求平衡的品种有:炒青毛茶、烘青毛茶、特种绿茶、精制炒青绿茶、茉莉花茶、珠兰花茶、精制乌龙茶;供过于求的品种:红毛茶、功夫红茶、精制烘青茶坯、玉兰花茶、乌龙毛茶、紧压茶。 叶茶叶市场仍然是需求旺盛,茶叶市场仍然有 较大的开发潜力。 20xx 年国内茶叶消费进一步提升,呈现多茶类、高品质发展趋势。 从茶叶消费种类看,绿茶消费仍占市场大头,其它品种茶类积极跟进。 乌龙茶市场稳步扩大,红茶消费市场不断提升,普洱茶市场总体趋于平稳并呈恢复性增长。 绿茶是我国的主要消费茶类。 20xx 年,全国绿茶价格前期增幅较高,后期回落幅度不明显,名优茶畅销,大宗绿茶消费情况总体变化不大。 绿茶整体平均价格比上年上涨 10%~ 15%。 贵州是茶树的发源地之一 ,产茶历史悠久 ,但把茶叶作为一项产业来 16 发展 ,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事。 经过 50 多年来的发展 ,全省已 有 84 个县、市、区、特区种植和生产茶叶 , 在全国所占比例分别达到 %,在全国20 多个产茶省、市、自治区中排名分别位居第八和第十。 贵州省茶叶市场由于产量少、单价低 ,茶叶产业的经济总量也较小,全省茶叶产业的经济收入还不及浙江省新昌县的茶叶收入。 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逐步改变,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型高品质茶叶价格有普遍上涨的趋势。 目前,有机茶销售市场正处于快速成长期,国际国内市场都呈供不应求态势。 全世界有机茶销量为每年 6000 吨左右,其中红茶为 4000 吨、绿茶为 20xx 吨。 在有机茶主要销售市场的欧 洲、美国、日本等地,有机茶销售只占茶叶总销量的 1%,但值得注意的是有机茶销量却以 30%的高速度每年递增,国际市场上有机茶价格呈跳跃式上涨,售价高出一般名茶八成甚至一倍以上,有机茶市场空间极为广阔。 在茶叶出口市场上,欧盟国家对我国茶叶的进口采取了更为严格的农残等指标限制,国际市场也对茶叶的健康指标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对有机食品更进一步的认识,对有机食品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 从国际市场来看,欧盟国家虽然是有机农业的发源地,大多数有机农产品基本能满足需要,但是这些国家都不产茶 ,有机茶必须依赖进口。 近几年来,在国际茶叶贸易中,包括茶叶贸易公司,有机食品贸易公司和其他贸易公司在内,都有国外客户求购有机茶,特别是有机绿茶。 在欧美国家有机食品销售量占食品销售总量约 5%~ 10%,而茶叶不到 1%的市场现状下,国际市场将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有机食品在欧美等国家食品市场上,特别是超级市场等主流销售渠道销售出现跳跃上升。 根据欧盟有关有机认证机构和贸易商提供的信息,有机茶市场正处于成长期,有机茶价格也非常有吸引力。 有机茶作为我国第一个颁证出口的有机食品,每年的出口量都呈良好的增长趋势。 但是我 国的有机 17 茶销售市场并不十分畅通,有待开发的国际市场空间十分广阔。 从国内市场看,我国生产有机茶起步较晚,目前只有少数几个省份生产的有机茶符合有关农业标准,有机茶产量占我国茶叶总产量的比重小,且大多是供应出口,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较低。 但随着人们对有机茶认识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红茶类分为工夫红茶、红碎茶、小种红茶。 工夫红茶又称为条红茶,是一种外形成条状的条形红茶。 工夫红茶分为芽形、叶形、碎片末形。 芽形工夫红茶 ,是一种外形细嫩的芽尖形工夫红茶。 红碎茶又称分级红茶,是一种切碎红茶。 红碎茶最适宜调 饮式饮法,是国外最流行,饮用人数最多的红茶品种。 我国红碎茶分四套标准样生产,贵州 大量种植的茶叶适宜于 中小叶型的切碎红茶 ,即 第三套样体型 的 中等,香味鲜浓 的 红碎茶。 小种红茶为我国的特种红茶,主产于福建,有一种松烟香和桂圆汤味,主要有正山小种和外山小种。 中国发明了红茶后的 400 年间,中国人却很少人饮用红茶,而红茶传播至欧美国家后却成为主流饮料,至今不变。 从 20xx 年开始,红茶生产开始回暖。 从 20xx 年开始,有 15 个产茶省份开始重视红茶生产,一些历史名茶得到恢复和发展,一些创新红茶纷纷进入茶叶市场,受到广大消费者 的欢迎,一些高等级名优红茶受到人们的青睐。 20xx 年,中国大陆茶叶总产量 万吨,红茶产量 9 万吨,对比 20xx 年的 47941 吨增长了 %。 估计至 20xx 年可以达到或超过 1989 年历史最高水平的131255 吨,已显现出中国红茶产业发展的曙光。 在广州和深圳举办的 20xx年春季国际茶博会上,红茶成为新的亮点。 安徽祁红、福建坦洋工夫红茶,广东英德红茶、河南信阳红、甚至锡兰红茶等齐亮相,特别是英德红茶设置大摊位,供广大消费者品饮英德红茶,至少有万人前往品茶,消费者品饮英德红茶后赞不绝口,大多数消费者品 饮后踊跃购买,会期四天,至第三天就销售了大部分产品,至第四天全部产品销售一空。 广州茶博会 上, 茶性温和的红茶与黑茶是目前 18 茶叶市场上最闪亮的明星。 专家提出,面对机遇,企业应该走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共同发展之路。 由于红茶热销使市场预期一致看好,尤其在可观的经济效益刺激下,全国各产茶区纷纷 ‘ 绿改红 ’ 、 ‘ 乌改红 ’ ,从而导致了红茶产量的快速上升。 20xx 全年,红茶总体产量继续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由于红茶受到消费者追捧,经济效益较好,市场前景看好,目前,中国红茶产区已发展至福建、云南、广东、广西、海南、台湾、安徽、浙江、江 苏、山东、湖南、湖北、四川、贵州、重庆、陕西、河南等 17个省、区、市,红茶商品出现了科技含量提高,品牌意识增强,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 国内红茶市场走势强劲,而国际红茶市场对我国红茶有着客观的刚性需求,这对促进中国红茶产业的良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红茶产业经历了 400 余年的历练,红茶已成为世界上生产量、贸易量、消费量最大宗的六大基本茶类之一,世界茶叶市场就是红茶市场,已形成一个宠大、完整、先进的红茶产业。 改革开放 30 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国力日益强大,人民生活水平与文化素质不断提高,追求“天然、环保、健康”已成为国 人的共识,红茶必将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本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后对保健的需求,并适应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客观要求,其市场空间前景非常乐观。 销售策略、方案和营销模式 坚持以消费者为导向,提供优质、价格合理的产品。 采取省内省外市场并举,批发与零售并举,。优质茶园种植及配套茶叶加工建设项目_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技进步二等奖( 20xx 年)等 多项国家、省级奖励。 已完成技术情况 核心技术 分子育种技术 项目申报单位是我国较早开展优质鸡育种的机构之一,在优质鸡重要经济经济性状遗传本质研究的基础上,培育出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优质鸡配套系。 同时在分子育种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基础工作,为本项目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岭南黄鸡不同品系的群体遗传变异分析。 采用岭南黄鸡 A、 B、 E E
全面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 21 世纪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已从过去的 “量 ”向 “质 ”方面转化,不再单纯追求 “量 ”的满足,而更加重视 “质 ”的提高,对食品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和多样化,特别是对纯天然绿色食品和调味品的需求迅猛增长。 而良种产业化可以从生产源头 加以控制,生产无公害、绿色辣椒产品,且以此为主要原料开发的辣椒系列产品,完全能满足人们对食品的营养、方便、安全的要求。 18
思想、安全技术知识、安全标志、安全规章制度以及用电、防碰、防附、防火的教育工作,新工人经培训后才上岗。 按照施工组织方案,落实安全技术措施,负责安全技术交底,组织安全竞赛活 动。 监督职工坚持使用“三宝”。 经常检查施工现场搭设的施工围蔽、支撑、用电及机械设备、防护装置的情况,有防护装置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坚持安全第一原则,若生产和安全矛盾,应服从安全,不违章指挥并监督工人按章作业。
,南与果布戛、野钟、杨梅等乡接交,北与盐井乡毗邻。 境内交通便利 , 玉马公路、水盘公路成纵横成米箩 交通网络, 为米箩乡 的产业发展带来有利条件。 (二) 工作基础 米箩 茶场建于 上世纪 70 年代 , 种植面积 1300 余亩,生产出的 米箩村 富硒茶备受外地客商的青睐。 加上 1998 年组建的水城 县茶叶发展有限公司 、 2020 年成立的 六盘水青龙春茶业开发有限公司 和 2020
20xx多人以上,以花卉苗木生产大户为龙头,发展花卉苗木经纪人 100多人。 近年来由于农民和企业利益双赢,产品供不应求,今年又发展 400 亩花卉苗木 基地,从种苗引进推广到技术服务,均由企业承担,对农民采取合同订单的办法,定出保护价。 科技支撑条件 公司拥有国内一流研发技术人才 、 现代化企业管理人才 和 高素质营销人员 ,建有遍布各大城市的 营销网络。 公司 竭
三是努力打造中药材种植基地 20xx年, 充分利用荒山、荒坡闲置资源,引进企业在翁羊村、凤凰村采取订单农业的形式连片种植太子参、前胡、桔梗等中药材近 4500亩,到“十二五”末将达到 10000 26 亩以上,产值达到 20xx0万元。 四是生态养殖业实现平稳发展 20xx 年,陆坪镇坚持“抓大户,带散户、抓基地,促全局”的畜牧业 发展之路,鼓励养殖大户提升养殖规模,利用全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