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红阳猕猴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公里)乡村公路,油化了 公里村级公路,建成了 40 条( 公里)排灌沟渠, 23 条( 公里)机耕路,完成了 2600余亩坡改梯和 1320口沼气池建设。 区内已实现村村通路、通电、通程控电话。 户均电话 、电视机 台、摩托 ,广播电视覆盖率已达 100%以上。 区内水利设施条件较好,水资源丰富,排灌渠网基本形成,交通、电力、 通讯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可满足基地建设所需条件要求。 第 四 节 研究开发队伍及产学研结合情况 项目主持单位为水城县 农业局和 科学技术局,技术依托单位为贵州省园艺研究所,项目实施单位为水城 米萝乡、顺场乡、杨梅乡、发耳乡、鸡场乡、勺米乡、猴场乡、蟠龙乡人民政府。 项目由水城 县人民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充分整合行政、科研、推广及企业资源和优势,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采取分工协同攻关的合作方式,共同为优质红阳猕猴桃产业化基地建设发挥各自所长。 县、乡行政部门负责对果农进行 22 宣传发动工作;贵州省园艺 所 负责开展红阳猕猴桃产业化配套技术的研究和培训指导工作;水城县农业局、科技局共同负责红阳猕猴 桃产业化配套技术大面积的推广工作;水城县政府及有关业务部门 负责产品品牌的宣传和市场开拓,同时承担一定面积的高标准生产示范园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按照“公司 +技术 +基地 +农户 ”的模式,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 ,使水城 3 万亩猕猴桃基地的建设,成为农业 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示范基地,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县域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和加强。 1. 示范推广队伍 示范推广单位为水城县农业局 ,系水城县人民政府直属的主管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部门。 局内机构有农业生产管理股、农业机械管理股、法制股和农业执法大队 4个行政职能股和农业技术推广站、植保、土肥、经作、种子站、良种场、农科所、培训站、农广校、农经站 10 个股级事业单位,管理全县 33 个乡镇农业服力中心,承担着宣传、贯彻和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针、政策和 法律、法规,研究和拟定全县农业生产发展计划和农业农业结构调整规划,撰写农业技术推广实施方案,开展农技培训,指导粮食生产、产业结构调整、植物保护及检疫、测土配方、良种繁育、农村能源建设、农村经营管理、农业产业化指导、农资打假和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工作。 目前我局有职工 37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278人,在 23 专业技术人员中中级职称 57人,初级 164 人,技术员 57人。 2. 技术研究队伍 项目主持单位水城县科学技术局,是水城县的科技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协调管理全县领域 农业和 科技工作,归口管理使用科学技 术经费,引进实施科技项目,组织科技培训、科技推广、协调指导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执法等工作。 现有职工 1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12人,高级职称 1 人,中级职称 3人,初级职称 5 人。 设置办公室、业务管理股、科技服务中心和知识产权管理股四个内设机构。 20xx年以来,水城县科学技术局积极申报实施上级科技项目 53 个,项目资金 万元,分别在蟠龙、纸厂、顺场等乡镇实施,惠及农户 3000 余户,受惠农民纯收入提高 500~ 1000元不等。 近 5 年来,水城县科学技术局还以科技项目为依托,先后组织种植、养殖业实用技术培训班近 70余 次,培训人员达 4000余人,利用科技大集发放资料 1万余份,使农业科技得到广泛的普及和应用,极大的改善了项目区农民落后的科技文化状况和意识,同时也为农村培养了一批乡土人才,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加快小康建设步伐。 贵州省园艺 所 ,隶属于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现有职工 6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39 人,高级职称 12 人,中级职称 8人。 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4人,省政府特殊津贴 2人,研究生2 人在读,出国培训人员 15人 (次 )。 设有果树、蔬菜、园林 24 花卉三个专业学科和一个开发实体(贵州省农科院山茂园艺工程技术中心)。 主要从事园艺作物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及良种、苗木推广等工作; “ 六五 ” 以来,共承担国家、省部和厅级科研项目 70余项,获得研究成果 47项,在国内外专业刊物发表研究论文 200余篇,编著出版科普著作 20余部。 近年来,贵州省园艺所选育出蔬菜优良品种 12 个、引种鉴选出果树优良品种 22 个在生产上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积极开展科技扶贫活动。 科技人员深入基层,结合科研课题的开展,建立示范基地 80 余万亩;举办不同形式的技术培训班,培养了大量的科技二传手、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培训人员达 40 余万人(次) ,发放技术资料 160 余万份,科技成果覆盖了全省 87 个区市(区 ),使许多贫困地区的农民走上致富之路,促进了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五章 攻关总体目标、实施年限,具体考核指标 (含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年度计划安排 第一节 总体目标 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资源优化配置为前提,结构调整为主线,高效、优质、高产为中心,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功能,通过挖掘地方优势资源,引进新品种及新技术,种苗和环境调控,测土配方施肥,高效、优质、高产栽培, 25 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先进技术,组装集成配套形成适合水城县土壤、气候特点的特色无公害红阳猕猴桃的 优质高效种植技术和经营开发体系。 逐步实现农业生产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产品市场竞争力。 把基地建设成为科技含量高,集示范培训、产业化经营等多功能为一体,能展现农业先进技术成果,生产与服务相配套的高效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大幅度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 通过三年的建设,建成优质红阳猕猴桃商品生产基地 30000 亩,年产量达 万吨,实现产值 万元。 第二节 实施年限 项目总体建设期为 6 年,自 20xx 年 2 月至 20xx 年 12月。 第三节 项目考核指标 1 .规划规模 建成猕猴桃商品生产基地 30000 亩,其中猴场乡 3000亩、鸡场乡 5000 亩、蟠龙乡 4000 亩、米箩乡 7000 亩 、勺米乡 3000亩、发耳乡 4000亩、顺场乡 20xx 亩、杨梅乡 20xx亩。 产品达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猕猴桃生产逐步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 26 重点研究、推广应用红阳猕猴桃高效种植生产技术,猕猴桃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猕猴桃产后处理技术;制订猕猴桃果品质量等级标准,建立猕猴桃产销信息化网络等。 在猕猴桃基地,建设和完善农田基础配套设施。 开展技术培训 8000人次 , 发表研究论文 35 篇。 : 建成容量为 1000 吨的气调保鲜库 三座。 第四节 年度计划安排 1. 20xx 年 12 月~ 20xx 年 12 月 以前 组建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基地管委会,完善基地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对生产基地进行科学、合理布局,精心设计、功能定位;完善田间道路、水利设施;加强对现有 56000亩猕猴桃基地进行果园改造,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新建立红阳猕猴桃生产基地 5000亩。 年 7 月~ 20xx 年 2 月 集中全县的人力、物力开发鸡场乡的基地,开发面积5000亩、 其中 坪地 村 1500亩 、上营 村 1000 亩 、妥倮 村 1500亩 、红光 村 1000 亩。 3. 20xx年 7月~ 20xx年 2月 集中开发 发耳乡 和杨梅基地,开发面积 6000亩,其中:发耳乡 4000亩、 分布在新平村 1000亩、营昌村 1500亩、新光村 1500亩; 杨梅乡 20xx亩、 分布在群联村 (群联村与营昌村接壤 ), 筹建果品气调库 一座 ;开展配套技术研究,技术培 27 训,完成品种认定; 产品宣传包装,开拓市场。 4. 20xx年 7月~ 20xx年 2月 集中开发 猴场乡 顺场乡基地,开发面积 5000亩,其中猴场乡 3000亩、 分布在猴场 乡 500亩 、 补那 村 1000亩 、红星 村1500亩 ; 顺场乡 20xx亩 分布在大发村 1500亩、法德村 500亩。 5. 20xx年 7月~ 20xx年 2月 集中开发米萝乡,开发面积 5000亩, 其中米萝 村 20xx亩 、草果村 1000亩、倮么村 20xx亩。 6. 20xx年 7月~ 20xx年 2月 集中开发米萝乡和勺米乡基地,开发面积 5000亩,其中米萝乡俄戛村 20xx亩; 勺米乡 3000亩 ,分布在果立普村 1000亩、红布村 1500亩、梭沙村 500亩。 7. 20xx年 7 月~ 20xx年 2 月 集中开发 蟠龙乡 基地,开发面积 4000 亩、 分布在蟠龙1000 亩、闹塘村 1000 亩、法那村 800 亩、木城村 700 亩、官寨村 500 亩 ; 完成容量为 1000 吨的气调保鲜库 一座 ,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深入开展配套技术研究,加强技术培训与指导工作,制定《优质红阳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和《优质红阳猕猴桃无公果品质量标准》。 总结出配套栽培技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建成 20xx0 亩优质红阳猕猴桃基地。 打造无公害产品品牌;资料总结,申请验收。 第六章 规划的 主要研究内容、课题设置方案及承担单 28 位选择方式 第一节 主要研究内容 1. 规划 布局 基地建设主要 在水城县猴场、米箩、鸡场、蟠龙 、杨梅 、顺场、发耳、鸡场 八 个乡 ,建设 优质红阳猕猴桃生产基地30000 亩。 2. 配套技术研究 ① 研究红阳猕猴桃对氮、磷、钾等肥料的吸收规律,以及这些肥料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提出最佳施肥量,为实现合理配方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② 研究不同栽培时期、不同生态区域的光照、湿度、土壤类型对红阳猕猴桃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的影响。 ③ 通过对以上选育品种的不同种植方式、不同密度、施肥水平、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的试验,研究总结出该品种高产栽 培综合技术体系。 ④ 研究和应用贮运保鲜技术,延长供应期及货架期。 ⑤ 研究制定《水城红阳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和《水城红阳猕猴桃无公害果品质量标准》。 3. 产品质量及环境监测,拟对生产区域开展土样成份检测、化肥成份检测、农药残留检测及水质监测等工作,确保果品符合无公害化标准,为市场提供优质、放心产品。 4. 地方无公害果品品牌申报、认证。 5. 开展新品种和技术示范与推广工作。 29 6. 果农的技术培训及指导。 第二节 实施 方案及承担单位 职责方式 1. 项目实施 及承担单位选 职责 项目主持单位为水城县 农业局、 科学技术局,技术依托单位为贵州省园艺研究所,项目实施单位为水城 县 发耳乡 、鸡场乡、杨梅乡、蟠龙乡、米萝乡、猴场乡、勺米乡、顺场乡人民政府。 项目由水城县人民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充分整合行政、科研、推广及 资源优势,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采取分工协同攻关的合作方式,共同为优质红阳猕猴桃产业化基地建设发挥各自所长。 贵州省园艺 所 负责开展红阳猕猴桃产业化配套技术的研究和培训指导工作;水城县农业局、科技局共同负责红阳猕猴桃产业化配套技术大面积的推广工作; 县政府及有关业务 部门负责对 产品品牌的宣传和市场开拓,同时承担 一定面积的高标准生产示范园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并 负责对果农进行宣传发动工作。 2. 项目 主要 实施 人员 ① 项目主持单位: 水城县 农业局 、 科技局。 ② 项目参加 实施 单位: 水城 县 发耳乡 、 鸡场乡、杨梅乡、蟠龙乡、米萝乡、猴场乡、勺米乡、顺场乡人民政府 和项目实施 乡农业服务中心。 ③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 贵州省园艺研究所 、六盘市农业局。 30 项目建设 主要 实施 人员 基本情况 表 姓 名 职称/职务 工 作 单 位 从事专业 分 工 杨昌显 副县长 水城县人民政府 行政 主持 刘学武 农艺师 /局长 水城县农业局 农学 主持 马明安 工程师 /局长 水城县科技局 林学 主持 万明长 高级农艺师 /所长 贵州省园艺研究所 果树 技术 顾问 李西安 农艺师 /副局长 水城县农业局 植保 参加 李真进 农艺师 /站长 水城县农业局 园艺 技术负责 熊 鹰 农艺师 /站长 水城县农业局 植保 参加 李姿义 农艺师 /站长 水城县农业局 植保 参加 毛 锐 农艺师 /站长 水城县农业局 农学 参加 杨美 碧 农艺师 水城县农业局 园艺 参加 郝永昌 农艺师 水城县科技局 园艺 参加 李清国 农艺师 水城县科技局 园艺 参加 赵玉雄 乡 长 水城县米箩乡 政府 农学 参加 李 刚 乡 长 水城县鸡场乡 政府 农学 参加 郭先德 乡 长 水城县蟠龙乡 政府 行政 参加 熊 虎 乡 长 水城县猴场乡 政府 行政 参加 罗登官 乡 长 水城县 杨梅 乡 政府 行政 参加 蒋 彪 乡 长 水城县 发耳 乡 政府 农学 参加 陈德俊 乡 长 水城县 顺。优质红阳猕猴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量 1200吨, 20xx 年继续保持了较大的增长速度。 这些产量几乎全部是用三角帆蚌等淡水蚌类进行育珠生产的,目前,国内池蝶蚌育珠仍未形成产量。 我国正处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时期,急需更多的优良新品种进入生产中。 品种结构调整在淡水珍珠养殖上显得尤为突出。 池蝶蚌具有优异的优质育珠蚌 (池碟蚌 )良种繁育及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21 育珠和繁育性能
可按农户交售给公司的架子牛头数,让农户分享部分利润,即二次返利。 公司在获利欠丰的情况下,风险自负或由各股东承担。 四、经营模式(如下图) 劳力 圈舍 能繁母牛 饲料饲草 畜牧服务体系 农 户 技术服务 繁 育 犊牛饲料 畜牧服务体系 资金 保险 畜牧服务体系 公 司 集中育肥饲养 屠宰加工 牛肉产品 架子牛 优质母牛、犊牛和精饲料 19 五、公司与农户 关系 在按产业化思路发展肉牛饲养业过程中
学作坚强技术后盾,能确保饲料产品质量。 二、 建设地条件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 项目区地处 位于河南省 信阳 市平桥区西北部,西与 南阳 市桐柏县接壤,北与 驻马店 市确山县相毗邻,地理坐标为北纬 32176。 31′ — 32176。 38′,东经 113176。 45′ — 113176。 55′,属北亚 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域,光热资源丰富,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多变
的问题,在“八五”、“九五”期间狠抓农田基本建设,加强了 农业综合开发,商品粮基地建设,滇中现代农业示范工程等,全省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2500 万亩高产稳产农田(地)已建成,稻、麦、玉米良种覆盖率已达 87%。 综合生产能力有了较明显的提高,主要农产品粮、油、糖年年增长,云南省已由一个主要粮食调入省转化为粮食自给率近 90%,云南农业生产登上了新的台阶。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
利用先期造就的品牌效应,在 5 至 10 年打造成为全市生态科技农业一线品牌,形成品牌效应,并在全市乃至全省建立稳定牢固的市场销售 网络。 针对不同人群对健康果蔬的需求,创建自己特色的品牌果蔬连锁超市,如高端的“园 店 户”(会员)健康果蔬配送超市,平价的自选健康果蔬超市等等,并将这种模式推广到全国。 完善相关产业链,做大做强以猕猴桃为中心健康农业产业。 22 八、财务规划 *** 资金筹备 (
广安市除航空外,铁路、公路、水路交通便捷畅达。 襄渝 铁路 纵贯南北,拥有火车站 6个,其中广安站是川东片区重要的物资、客源集散地,可直达成都、重庆、西安、郑州、北京和武汉。 规划建设中的兰 ——渝铁路穿境而过, 将打通广安向北而出的快速通道。 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区内公路通车总里程、平均密度均高于全国和四川省的平均水平。 广渝高速公路全线贯通,由广安 1 小时可达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与空中交通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