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水稻原原种扩繁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号”优质水稻品种的数量和质量,推动黑龙江省良种化、标准化水稻生产进程,有利于保障集约化生产的顺利实施,促进黑龙江省粮食加工企业,特别是大米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可满足国内人们对高品质优质大米的需求,还可扩大出口,创收更多外汇,发展黑龙江农业经济。 同时也是实现黑龙江省全面发展优质水稻生产,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抢抓机遇,扩大 稻米 市场份额 ,增强竞争力 的重要举措。 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 该原原种基地 将 建设成黑龙江省南部检验加工仓储设施最齐全、专业技术力量最雄厚, 集科研, 原原种、原种繁育和农业技术推广于一体的综合性原原种基地。 根据生产和市场需要能够及时为生产上提供适应性强的优质 水稻原原种和原种 ,提供 “松粳号”系列 新品种 原原种、原 种的数量达到 60 万公斤以上。 基地核心区位于20xx 年黑龙江省五常市“松粳号”优质水稻原原种扩繁基地建设 项目 11 编制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五常水稻 所试验示范区内,包括 600 ㎡ 的 种子贮藏库建设 、 600 ㎡ 的挂藏考种室建设、 1500 ㎡ 的永久性育秧大棚建设、 20xx ㎡ 原原种基地的水泥晒场 、 2800m 水泥灌溉水渠、 1000m 围栏 、 3500m 道路 、 15公顷 土壤改良 及 160 ㎡ 检验室改造, 变压器、 仪器设备、农机具的更新等,繁殖辐射区设在 五常市民乐乡和安家镇,面 积 100 公顷。 20xx 年黑龙江省五常市“松粳号”优质水稻原原种扩繁基地建设 项目 12 编制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第三章 建设单位 概况 建设单位科技优势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五常水稻研究所是从事水稻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的专业科研机构,始建于 1970 年,位于素有“鱼米之乡”的五常市民乐朝鲜族乡,占地 45 公顷,其中水田面积 20 公顷,泡沼面积 15 公顷,其他用地 10 公顷。 现已发展成为以科研人员为 主体,集研究、生产、精洁米加工、销售、科技服务于一体的经济实体。 20xx年 1月被农业部确立为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五常综合实验站。 自建所以来,共获得国家、省(部)级、厅级奖励 40余项,发表科研论 文 60 余篇,审定推广优良品种 15 个,其中松粳 2 号获黑龙江省优质水稻品种称号,是我国著名优质米水稻品种;松粳 3号、松粳 5 号是黑龙江省有名的高产品种,其最高亩产可达 750 公斤以上;松粳 6号、松粳 7 号、松粳 8 号、松粳 12 号均为黑龙江省良种化工程中标品种; 20xx 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的松粳 9 号, 20xx 年、20xx 年连续两年通过了全国水稻专家组田间实收产量鉴定,亩产超过 700 公斤,被确定为黑龙江省第一个 优质超级稻品种; 选育推广的五优稻 1号长粒优质米品种, 被 老百姓美誉为“长粒香”, 20xx 年荣获 黑龙江省政府重大科技效益 奖 ,并获得美国优质米协会认定,是 目前消费市场最受欢迎 、最畅销的长粒优质米品种,该品种在东北四省区及河北等大面积种植。 选育的松粳 6 号优质水稻品种 20xx年获得了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松粳 9 号、松粳 10 号优质水稻品种分别于 20xx 年和 20xx 年获得了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松20xx 年黑龙江省五常市“松粳号”优质水稻原原种扩繁基地建设 项目 13 编制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粳 7 号、松粳 8 号也分别获得了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 松粳 11 号于 20xx 年获 哈尔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同时该所还拥有丰富的后备优质高产新品系 60 余份,选育基础材料 4000 余份,参加黑龙江省水稻区、生 产 试 验 材料 15 份。 目前 该所育成的优质水稻品种,在适应区域,年推广种植面积 30 余万公顷。 “松粳号”系列优质水稻品种以其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等特点,享誉省内外,为适应区内的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作出了巨大贡献。 建设单位人才优势 该项目建设单位拥有一批多年从事水稻育种、水稻栽培、新品种繁育和推广工作的科技人员,科技队伍梯队结构合理,科研业务能力强,长期工作在基层,事业心强,工作经验丰富。 目前,在职职工 26 人,其中科技人员 20 人,技术工人 6人。 其中研究员 2人,副研究员 4人,助研 9 人,研实员 5人。 建设单位管理和设备使用情况 该项目建设单位 隶属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是独立法人单位。 有健全的管理制度,主要管理人员分工明确,各部门之间分工合作,责、权、利清晰,合作密切。 全所财务公开 ,实行微机管理,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对项目经费实行专款专用。 该 所严格遵守所内制定的各项制度, 职工素质高, 在黑龙江省有很高的信誉,信用等级为 AA 级。 近年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五常水稻 研究 所在科技改革,科研创新,科技开发,科研管理,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都按规章制度办事,实行竞争上岗,采用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奖励机制,实行目标合同管理和所室经济责任制。 20xx 年, 所财政补助收入 147 万20xx 年黑龙江省五常市“松粳号”优质水稻原原种扩繁基地建设 项目 14 编制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元,拨入专项款 120 万元,科技开发创收 75 万元,经费收支略有盈余,经济状况运行良好。 现有水田耕地 20 公顷,其中试验用地 5 公顷,种子繁殖用地 15公顷,种子繁殖用地 20 公顷。 房屋及建筑物 5200 平方米。 通用设备 50 台件,包括计算机、化验设备 (食味分析仪、水分测定仪、精密电子天平、稻谷外观品质判定仪、显微镜、人工气候箱、 精米机等) 、农机具设备、水利灌溉设备、电力、动力设备,以及一些辅助设施基本良好,能够正常使用,为扩繁基地的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 现有仪器设备 统计 表 序 号 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及规格 数 量 序 号 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及规格 数量 1 稻谷外观品质判定仪 便携式 HS500 型 1 9 离心式精米机 VP32 1 2 食味分析仪 便携式 PS500 型 1 10 种子清选机 YFS5B 1 3 水分测定仪 Wile65 1 11 投影仪 VPLCX71 1 4 电子精密天平 ARC120 1 12 数码相机 佳能 3000 1 5 显微镜 XJP6A 1 13 电脑 扬天 M4800 1 6 人工气候箱 1 14 打印机 1 7 高压灭菌器 YXQLS75S 1 15 烘干箱 1 8 粉碎机 1 20xx 年黑龙江省五常市“松粳号”优质水稻原原种扩繁基地建设 项目 15 编制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第四章 市场预测与产品方案 市场预测 中国是稻谷的世界第一产量大国。 加入 WTO 后,中国的农产品只有水稻的受冲击力最小,也就是说中国的水稻在农产品中最具有竞争力,而北方粳稻无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都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前景广阔,极具竞争力。 黑龙江省稻区是北方粳稻的主产区, 20xx年种植面积 达 3670 万亩 ,总产达 1835 万吨, 占全国粳稻产量近 %,占东三省产量的%以上, 占北方粳稻种植面积的 50%以上,而且商品率在 60%以上,是全国重要的商品水稻基地,在供应北京、上海、大连、广州、深圳等全国大中城市的同时,还远销俄罗斯、东南亚各国,黑龙江大米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就水稻品种而言,松粳号自主知识产权 水稻品种年推广面积 占黑龙江省水稻面积 10%以上,位居黑龙江省自育品种第 二 位,目前,黑龙江省水稻 品种以 引进日本品种占主导地位,且日本品种抗稻瘟病性差。 20xx 年日本品种空育 131 稻瘟病大面积发生,减产损失 30%左右, 20xx 年黑龙江省的水稻生产发生了较为严重的低温冷害,个别品 种空壳率达 40%以上, 松粳号优质水稻品种抗病性强,米质优,丰产性好,有望在黑龙江省大面积推广应用。 而松粳号优质水稻原原种、原种的数量短缺,特别是能够保证质量的优质品种的种子数量更是不足,此时开展“松粳号”优质水稻品种原原种原种扩繁基地建设尤显必要。 “松粳号”优质水稻品种辐射到黑龙江、吉林、辽20xx 年黑龙江省五常市“松粳号”优质水稻原原种扩繁基地建设 项目 16 编制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宁、河北、内蒙等省份,辐射面积达 65 万公顷,年推广种植 30 万公顷,年需要良种 1500 万 公斤 ,原种 60 万 公斤 ,原原种 万 公斤。 而适宜区域种植“松粳号”优质水稻品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我所“松粳号”优质水稻原原种原种的扩繁 能力和条件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因此“松粳号”优质水稻品种扩繁基地建设,将进一步扩大“松粳号”优质水稻品种的推广种植面积,不但可以加强水稻的标准化生产,促进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而且还能进一步提高区域内稻米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基地建设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将十分可观。 产品及营销方案 产品 生产 “松粳号” 水稻品种 松粳 8号、松粳 9号、松粳 10 号 、松粳 11 号、松粳 12号 等 原原种 和 原种。 销售方案 销售渠道:通过 本所种业公司、适应区内的各省、市、区、 县、农场种子公司、各大种业集团,以及 精米加工企业定单用种。 销售策略: ( 1)、利用自身的研究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做到与优质水稻生产技术咨询服务相结合。 ( 2)、加强同种子部门 、繁育基地间的密切 合作,努力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 树立良好的信誉,促进原原种 原种 的销售。 ( 4)、利用各种 宣传媒体,加强“松粳号”优质水稻品种的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 应用“松粳号” 优质水稻品种。 20xx 年黑龙江省五常市“松粳号”优质水稻原原种扩繁基地建设 项目 17 编制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第五章 项目 选址及 建设条件 项目 选址 项目建设 地点 拟 选定 于黑龙江省五常市民乐乡, 南距五常市 15公里,北距哈尔滨市 100 公里 ,是五常大米的核心产区, 地处黑龙江省的南部,北部同黑龙江省阿城、双城接壤,东部与尚志市相邻,西部、南部与吉林省的榆树市、舒兰市毗邻 ,公路、铁路交通便利。 原种基地,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自流灌溉,温光充足,有利于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 项目建设条件 自然概况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五常水稻研究所位于五常市 民乐朝鲜族乡 , 地处北纬 44176。 03′ 45″~ 45176。 26′ 09″,东经 126176。 3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