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山栾川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审稿(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xx 1560 √ 02 候车厅 350 1000 35 √ 03 加油站 150 √ 04 汽修站 300 1200 36 √ 05 办公、生 活用房 4200 1000 420 √ 06 四角亭 4 √ 07 双排花架 2 √ 08 洗手间( 2个) 200 1200 24 √ 09 出入口建 筑 6 √ 合计 2237 1621 606 总计 2237 4. 1 项目所在地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项目所在地土地权属农村集体所有,完成权属变更手续后,项目单位通过交付土地出让金获得土地使用权,其中土地面积 30亩,荒坡地及林地 176亩,可以满足本项目建设需要。 4. 2 项目区建设条件 4. 2. 1地形、地貌 项目所在地地势较平坦,背靠荒坡地,可利用空间较大。 伏牛山栾川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xx 年 6 月 19 项目占地区域内主要是非基本农田、荒地等,拆迁任务不大。 目前,土地补偿费及地面建筑物、附属物已全部补偿到位。 4. 2. 2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工程拟建位置的地层构造均为风及洪积、冲积形成 的黄土状粉土及粉质粘土,处于华北小煤窑沟板块断层地带上,地下为石煤、油页石、粉土及粉质粘土、卵砾石。 地基承载力为 1315吨左右。 栾川县城地下水位约 4米以下,受伊河及大气降水补给。 主要是松散类孔隙水、浅层潜水和深层承压水,储量较丰,水质为 HCOCa+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此地域基本符合进行开发建设的条件。 4. 2. 3周边建筑物与环境条件 项目规划选址在县城东部区域,周边环境状况良好,没有明显污染源。 4. 2. 4城镇规划及社会条件 拟建位置均符合栾川县城市规划和栾川乡城区总体规划,且环境优美,为未 来栾川县的重要地段。 本项目建设符合栾川县城区的总体规划,项目的建设为旅游业发展、服务游客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是一个利国利民的项目,得到当地居民的欢迎和政府的支持,有良好的社会基础和条件。 伏牛山栾川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xx 年 6 月 20 4. 2. 5基础设施条件 拟建位置的交通,分别与城区交通干道相连,电力、给排水条件均已完备,已具备了开工建设的配套条件。 4. 2. 6征地条件 备选地块已纳入栾川规划用地范围。 4. 2. 7 气象条件 栾川县地处河南省西部,东经 111176。 11′~ 112176。 02′,北纬 33176。 39′~ 34176。 11′之间,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季风盛行,四 季分明,春季多风,夏季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寒冷。 各项指标如下: 极端最高气温: ○ C 极端最低气温: ○ C 年平均气温: ○ C 年平均相对湿度: 66% 年平均降雨量 615mm 最高气压 最低气压 日照率 52% 年主导风向 西风 最大风速 16m/s 4. 2. 8交通运输条件 伏牛山栾川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xx 年 6 月 21 项目所在区域属栾川县城东新区,交通极为方便。 4. 2. 9公用设施及社会依托条件 项目所在区域基础设施完备,项目将充分利用这些配套公用设施,以降低投资成本;其他的社会服务设施包括行政机关、商业服务、医院等距项目区较近,可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4. 2. 10环境保护要求 本项目建设所在地地域开阔,大气容量大,且项目本身基本没有废渣、废气、废水排放,生活污水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后统一处理,因此,本项目不会对当地环境造成损害。 4. 2. 11 施工条件 本项目所需的主要材料沙石、水泥等可到周边地区采购,通过汽车运输到施工场地。 水、电等可就近引入,条件可满足施工需求。 5. 建设方案 5. 1 建筑指导思想及原则 伏牛山栾川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满足栾川县城区整体规划的要求,并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能充分体现一个现代化的、自然生态良好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建筑风貌。 项目区的规划建设既要从长远考虑,也要从现实出发,项目中心区建设要具有前瞻性,建筑设计依照大气、现代的原则,伏牛山栾川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xx 年 6 月 22 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力求突出个性和特色。 该项目属大型公共场所,设计建设应使物流、人流通 畅,交通便利,并符合国家的有关设计规范和法律法规。 5. 2 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5. 2. 1总平面布置 平面布置力求做到功能分区明确,人流路径便捷顺畅,避免迂回交叉。 建筑布局合理,造型美观,并同时考虑项目区内绿化,使整个项目区整洁有序、环境优美。 根据项目区建筑的建设内容、功能及场址条件,伏牛山游客中心主体建筑宜布置在项目区的中部,其他功能区四周设置绿色隔离带,应以乔木、亚乔木、灌木、花草共生的景象营造隔离带。 整个项目区为开放式设计,项目区道路路面宽度要大于 8米,绕楼呈环状布置,以便于交通运输及消防。 整个布局简洁、明快,功能分区明确,道路贯通、人流顺畅,可满足区内人流、物流、消防等的需要。 开放的布局、顺畅的交通、大片的绿地,整个布局庄重、大方,形成了有机的空间序列,和周围环境浑然一体。 5. 2. 2 总平面主要设计指标 平面布置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01 建设用地面积 平方米 137402m2 伏牛山栾川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xx 年 6 月 23 02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21300m2 03 道路及广场面积 平方米 66700m2 04 绿地面积 平方米 40020m2 05 容积率 % 06 绿地率 % 30 5. 2. 3 综合管线布置 本项目区的供水、排水、供电等管线干管走向和建筑物轴线平行,管线和建筑物及管线之间的间距均按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布置。 5. 3 公用工程 5. 3. 1给排水专业 ( 1)设计依据: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D28298)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D28220xx)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xx)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xx)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xx)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xx) (2)该项目用水由县城市政自来水管网供给,作为整个项目区的生产、生活及消防、绿化用水。 本工程水源采用城市自来水。 在方皮路设有市政给水管道,为市政环状管网。 供水压力 ~ ,可满足项目区正常伏牛山栾川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xx 年 6 月 24 供水压力的要求。 绿化用水:根据规范并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性质,绿地用水量指标为 ~ M3/,根据当地自然经济条件及所处的地理位置,取指标下限即: M3/,绿地面积为 3万 M2,则用水量为 30M3/d。 5. 3. 2 给水系统 项目区内设生活、消防合用给水管网,室内生活给水管网以室外管网为水源。 室外生活、消防合用给水管网沿建筑物呈环状布置,管径为 DN150,满足室外 25L/S,室内 15L/S用水量的要求。 室内消防给水管网引入管为 DN100,立管为 DN80,配备 SN65消火栓及箱。 (1)用水量 本项目用水主要是洗浴中心用水、员工生活用水、绿化用水 及消防用水, 根据项目区最大用水量核定人数为 1500人计算用水量。 具体用水量如下表所示 : 消防用水量:室内消火栓用水量 15L/S;室外消火栓用水量 25L/S。 按同一时间内火灾发生次数一次计,火灾延续时间 用水量 名称 最 大 时 M3/h 平 均 时 M3/h 平 均 日 M3/d 新增用水量 150 伏牛山栾川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xx 年 6 月 25 为 2 小时。 ( 2)给水管材:室内生活给水管采用铝塑复合管,压紧式卡套连接。 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道采用焊接钢管,焊接或丝扣连接。 室外给水管道 DN≤ 50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扣连接; DN50采用给水铸铁管,石棉水泥接口。 5. 3. 3 排水 (1) 排水 本项目排水采用雨水、污水分流制。 雨水、污水通过排水管道分别排入 市政雨水、污水管网。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1997年版),污水排水量按用水定额的 80~ 90%采用。 本项目取 80%,则排水量为: ( 2)排水量 雨水量计算公式: Q=Ψ F q Ψ 综合径流系数 F 汇水面积( ha) q设计降水强度( L⁄S·ha) 其中: Ψ = 重现期: P=1 年 排水量 名称 最 大 时 M3/h 平 均 时 M3/h 平 均 日 M3/d 新增排水量 10 5 120 伏牛山栾川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xx 年 6 月 26 采用的暴雨强度公式为: q=3336( 1+ ) ∕ (t+) 、雨水量: Q= L∕ S ( 3)排水系统 根据项目所在地具体情况,该工程排水系统采用生活污水与雨水合流排水体制。 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项目区的洗浴、粪便污水。 这部分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可排入项目区的排水管网。 屋面及路面雨水经雨、污合流排水管道收集后与污水一并排出。 ( 4)排水管材 室内排水管道采用 UPVC 排水塑料管,粘接连接;室外排水管道 DN200采用排水铸铁管,石棉水泥接口; DN≥ 200 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套环接口或钢丝网抹带接口。 5. 3. 4 供电 设计依据: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GB/502631999) 《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伏牛山栾川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审稿(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 67 本章小结 ........................................................................................................... 68 第七章 建设环境影响分析 .....................................................
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 20xx年 6月,注册资金 200万元),公司重点开发冷泉水鱼,生态休闲度假。 已养殖虹鳟鱼、金鳟鱼、鲟鱼、娃娃鱼等高档冷水鱼,现具有虹鳟鱼全人工采卵、受精、孵化良种选育,良种场占地 26亩,位于金沙县禹谟镇马场村羊古老山下龙洞湾;还有草鱼,鲤鱼等,是金沙县规模最大的冷水鱼养殖基地,现已累计投资 700余万。 现正在规划设计的金沙 县休闲生态养老城,总占地
并焊接满面注意事项及施焊工艺标准。 3)、钢筋的交叉点,应 用铁丝绑扎牢固,每一扎点要拧转二圈半。 4)、单向受力钢筋网,除周边两行钢筋的交叉点应全部绑扎牢外,中间部分可隔一点,扎一点,但铁丝绑扎方向必须互相成八字形,双向受力钢筋网,所有钢筋交叉点必须全部扎牢。 凹陷,焊瘤;接头处不得不得有裂纹,咬边深度,气孔,夹渣数量与大小,以及接头尺寸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 5)、柱筋连接采用气压焊
小企业。 三是优化产 业布局和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体育产业,大力发展体育服务业,提升服务业的比重,改变目前仍以制造业为主的体育产业格局。 四是促进体育与旅游、传媒、会展等业态融合发展,鼓励康体结合,支持金融、地产、交通、信息等企业开发体育领域产品和服务,充分发挥好体育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长的特点。 五是丰富市场供给,建设群众身边的场地、健全群众身边的组织、开展群众身边的活动
、紧急三种状态及以下六个方面: ①向大气排放污染物; ②向水体排放污染物; ③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④对植被土壤的破坏; ⑤对周边环境影响的程度; ⑥各类资源和能源利用情况 b 识别的方法:由项目总工程师主持,主管工程师组织,各有关部门参加,采用现场调查、问卷、观察和过程分析的方法进行,并按精伊霍 新建 铁路 S5标段 第一项目经理部 项目管理计划 第 16 页 共 45 页 编号进行认真填表。
, P=75%)可供水量 、供需水量及预测供需平衡分析 项目区设计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保证率 50%)情况 下,可供12 水量为 10 万立方米 , 4 月、 5 月份播种和植树期为干旱期,故应建塘坝拦蓄雨水,以保证农业及林果业生长的需要。 第五章 规划设计 指导思想 该项目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预防为主,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治管结合,突出效益; 充分利用水土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