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东集团扶贫煤矿二采区设计_毕业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为简单~复杂型,含夹矸 11 层,平均 3 层,单层夹矸最大厚度 左右,平均夹矸厚度 ,煤层中夹石平均总厚为 ,岩性为粘土岩、泥岩、碳质泥岩。 煤层顶底板岩性为粘土岩、砂岩和泥岩。 距 9 上 煤层间距 ~ ,一般在 7m 左右,属较稳定煤层。 煤质 (一)物理特性和煤岩特性 宏观特性: 内蒙古工业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6 井田内煤呈黑色,条痕为黑棕色,沥青及弱沥青玻璃光泽,裂隙不发育,呈细条带状。 井田内 6号煤层上段以暗淡煤和半暗淡煤为主,煤质较差,中段和下段煤质较好,以亮煤为主夹有少量镜煤,镜煤多以条带状,属半亮型煤。 9 上 、 9 号煤层以暗煤为主,局部夹亮煤、丝炭、煤岩类型为半暗型―暗淡型。 煤的显微特征 本区煤质特征为丝炭含量高, 6 号煤层平均值为 %, 8 号煤层平均值 %,9 上 煤层平均值 %, 9 号煤层平均 值 %。 镜煤最大反射率;各煤层在 ~ 之间,均属变质Ⅰ阶段,相当于长焰煤。 (二)煤的其它物理特性 煤的比重和容重(见表 121) 表 121 各煤层比重和容重测试结果一览表 煤 层编 号 平均灰分Ad(%) 比 重 (t/m3) 容 重 (t/m3) 煤 层 编 号 平均灰 Ad(%) 比 重 (t/m3) 容 重 (t/m3) 6 9 8 9 上 根据邻区大样测定,静止角 ~ 度,摩擦角 ~ 30 度,散比重 ~,抗压强度(两米落法)为 ~ kg/cm2,可磨性 ~。 (三)煤的化学性质及工艺性能 煤灰成分与灰熔融性:本区煤灰的熔融性很高,各煤层均属难熔灰分煤 ,利于煤的气化和燃烧。 煤的灰成分: SiO2 ~ %, Fe2O3 ~ %, Al2O3 ~ %, CaO ~ %, MgO ~ %, TiO2 ~ %, SO3 ~%。 含及其它有害元素含量 6号煤含硫 ~ %,平均 %,属低硫煤。 8号煤含硫量 ~ %,平均 %,属于中硫煤。 9 上 号煤层为 ~ %,平均 %,属于低硫煤。 9号煤层变化较大,为 ~ %,平均值为 %,属于低硫煤。 区内硫份主要以硫化物为主,有机硫次之,仅有微量硫酸盐硫。 各煤层中磷含量 ~ %,属于低磷煤,氯含量 ~ %,含量低。 砷含量较高, 且变化大, 9 上 及 9内蒙古工业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7 号煤层平均值分别为 , , , 41PPM,不能用于酿酒或食品业燃烧用煤。 煤的工艺性能:洗煤后精煤发热量( Q,d)稳定,可达 ;矿区内主要煤层可磨性系数大于 1,属容易磨碎煤。 各煤层经低温干馏试验,原煤含油率( Tq)一般低于 7%,属于含油煤,主要煤层碳与氢的比值均大于 16,表明矿区内煤层不利于液化。 煤的气化性能测试表明其粘结性、灰分、灰熔融性,均符合“沸腾层发生炉用煤”的质量要求。 热稳定性较好,属于一级。 (四)煤的可选 性及工业用途 可选性评价 普查~勘探阶段,对小鱼沟矿区 9 上 及 9 号煤层经多次简易筛分,浮沉试验及23 套大样试验表明: 6号煤层上段厚度 米,灰分高( %),煤质差、精煤回收率低,当精煤灰分为 10%时,回收率仅 %,精煤灰分为 12%时,回收率可达 %,177。 值很低,分别为 、 ,属于极难选煤。 6煤下段厚 ,原煤灰分 %,灰分控制在 10%、 12%时,精煤回收率分别为 %(良等), 74%(优等),177。 值分别为 (难选)、 (易选)。 上述表明, 6号煤层下段当灰分控制在 12%时,属易选,控制在 10%时,属于难选。 8号、 9 上 、 9号煤层属难选至极难选煤。 煤的工业用途 煤种属于长焰煤。 6 号煤为低硫、低磷、中灰、高砷、中热值煤。 煤的可选性差,属难选煤。 煤的热稳定性和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都较好,煤灰溶融性较高。 灰分、硫分等都可满足“沸腾层发生炉” 气化用煤指标。 煤炭经粗选后可作为火车、船舶等蒸汽机用煤,原煤可用于火力发电,气化和液化用煤。 9 上 、 9 号均属富灰煤,低磷、低硫、砷含量高,经可选性试验属极难选煤,可作为火力发电和民用煤。 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一)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 本区属鄂尔多斯黄土高原,因流水作用的冲蚀,地形变的十分复杂,沟谷纵横交错,沟深壁陡,断面多呈 V 字型、树枝状分布,沟谷中有基岩外露。 本井田地形西高东低,海拔标高在 1088m~ 1300m 之间,一般标高 1180m。 本区属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而温长,夏季炎热而短暂,寒署变化剧烈,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蒸发量大,为降水量的四倍多,而降水多集中在七、八、九月,形成集中补给和集中排汇。 由于地下水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但地表冲沟切割很内蒙古工业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8 深,所以不利于地下水富集。 (二)含 、隔水层特征 岩性特征及含(隔)水性:井田位于小鱼沟矿区南部,面积 ,井田北部为脑包沟背斜,南部小鱼沟背斜,矿井处于贺家山向斜之中,井田地形标高1300~ 1088m,相对高差达 212m。 沿北部脑包沟及其支沟、小鱼沟均有泉水溢出,上部地层地下水多以泉水方式排泄。 ( 1)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 Qhal+pl):分布在脑包沟、小鱼沟及其支沟中,以中粗砂、砾为主,厚度不大,水量不丰富,潜水位变化大。 ( 2)上更新统黄土( Q3):全区分布,厚度达 118m,有少量泉水出露,流量为~ ,施工钻探过程中,大多在底部发生严重漏水,为一透水不含水层。 ( 3)志丹群( K1z):钻孔最大厚度 226m,由砾岩、砂砾岩、粉砂岩及砂质泥岩组成;地表有泉水出露,流量一般在 ~ , HCO3~ Ca 型。 根据小鱼沟矿区 ZK14 号抽水孔,该孔水柱高度 ,水位埋深 ,水位标高 ,因水柱高度不足,未能正式抽水实验。 ( 4)石盒子组( P12sh):出露于小鱼沟中上游,钻孔厚度 77m,由砂质泥岩、砂岩、砾岩等组成,在该岩段钻进时严重漏水,未见泉水出露。 ( 5)山西组( P1sx):地表被覆盖,钻孔中厚度 53~ 72m,由砂岩、泥岩、砂质泥岩、粘土岩夹 1~ 5 号煤层组成。 井田内 37 号孔属水位观察孔、 136 号孔 38 号孔做了抽水试验, 37 号孔水柱高度 ,水位标高 , 136 号孔水柱高度,水位深度 ,水位标高 , 38号孔水柱高 ,两孔因水柱高度不足,未能进行抽水试验。 地表未见泉水出露,该含水组为 6号煤层充水含水层。 ( 6)太原组( C2t):厚度 ~ ,砂岩、泥岩夹 6~ 10 煤层,钻孔施工过程中大部分钻孔严 重漏水。 底部有一层铝土质粘土岩、砂质粘土岩全区发育,是一良好隔水层,该层距 9煤层 15~ 47m。 ( 7)中下奥陶统( Q12):矿区内有 19 个钻孔揭露或穿过该层,厚度 ~ ,岩溶不发育,裂隙多被钙质充填。 黄河是迳流矿区东缘唯一地表水体,水位标高 989m,井田内 126 孔孔底标高,底于黄河 149m,孔内无水位,又无大的断裂与黄河沟通。 通过钻探分析,未见黄河水补给井田。 通过上述含水层分析,矿区和井田均属于孔隙裂隙岩层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即一类~二类一型。 内蒙古工业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9 矿井涌水 量预算 在井田外 ZK14 号孔和井田内 3 136 号孔三抽水孔做抽水试验,均因水柱高不足未能正式完成。 原报告对矿井涌水量预算采用邻区(窑沟精查区) 157 孔抽水资料。 该空共计抽了三个试段水;下石盆组、山西组中上部、山西组中下部。 下石盆组抽水试验,因抽水时间仅延续 2小时 45分,其精度较低;山西组中上部的抽水试验仅一次降深,延续时间 12 小时 5 分钟,其精度也较低。 故上述两个试段,在计算中未采用,以山西组中下部抽水资料为依据。 设计综合考虑了小鱼沟矿区 量为 202m3/d 以及邻近矿井牛连沟曾发生突水事 故,确定矿井正常涌水量按小鱼沟矿区最大涌水量 202m3/d 计算排水设备能力。 工程地质 井田绝大部被第四系黄土所覆盖,厚度大,固结性差,基岩仅出露在沟谷之中。 矿区和井田内有工程地质孔两个,即 38 号和 112 号钻孔,经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表明,大部分岩石属半坚硬~坚硬岩石,只有煤层、泥岩等抗压强度低于 100kg/cm2。 顶底板特征见表 122。 表 122 顶底板岩石特征 顶、底板 岩石类别 岩 厚 性 质 顶 板 老 顶 黑色炭质岩石 平均厚度 加煤线或煤屑 直接顶 风化粘 土 平均厚度 上部为棕色 ,下部为黑褐色 ,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含大量黑色有机质 ,岩石松软。 底板 炭质泥岩 平均厚度 黑色 ,主要成分为粘土矿物含炭质较高污手阶梯状断口 ,水平薄层节理 发育 井田工地程地质类型属Ⅲ类二型~三型,即层状岩类,工程地质条件中等~复杂。 瓦斯、煤尘、煤的自燃及地温 瓦斯 矿区和井田内瓦斯含量均不高,通过井田北部外围 8 线共 11 个瓦斯样化验, 6号煤层瓦斯平均含量 ,瓦斯成分 CH4 %, CO2 %, N2 %; 9号煤层瓦斯含量 毫升 /克燃,瓦斯成分 CH4 0%, CO2 %, N2 %;为二氧化碳氮气带,通过邻井访问从未发生过瓦斯爆炸事故。 井田属瓦斯风化区。 煤尘 通过对矿区 6 号煤层煤尘爆炸样测定,火焰长度> 300mm,岩粉填加量 30%; 9内蒙古工业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10 号煤层火焰长度为 100mm,岩粉填加量 50%,区内煤的挥发分较高,具有煤尘爆炸危险性,应加强通风管理,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煤的自燃 井田煤种属长焰煤,挥发分含量高,丝炭含量高都是煤的自燃内在因素,经试验表明属“很易自燃煤”,见表 123。 表 123 煤的燃点试验表 煤层 挥发分 Vad(%) 还原样 着火点℃ 氧化样 着火点℃ Δ To ℃ 倾向等级 6 330 281 49 很易自燃 (1) 9 330 284 46 很易自燃 (1) 据相邻煤矿资料表明,自燃发火期为一年。 地温 经钻探施工, 300m 以内尚未发现高温值,均处于正常地温值中。 内蒙古工业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11 第二章 采区储量及生产能力 采区尺寸及储量 采区范围 图 211 采区划分 按照井田内采区划分的基本原则,将井田划分为五个采区, 如图 211 所示。 二采区最大走向长度 ,最小长度 ;倾斜方向最大长度。 煤层最大倾角 10176。 ,最小倾角 0176。 ,平均倾角 4176。 S=L H Cosθ 式中, S— 采区水平面积 ,km2 L— 井田平均走向长度 ,km H— 井田倾斜长度 ,km 因此, S=L H Cosθ =( +) /2 Cos4176。 = km2 参加储量计算的煤层为 6 号煤层,煤容重取 t/m3。 储量计算 工业储量 Zg 计算公式如下: Zg= S M D 104 内蒙古工业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12 式中, Zg— 工业储量, Mt S 面积, Km2 M煤厚, m D容重, t/m3 因此, Zg= S M D 104= 10^6 10^6= 可采储量 Zk=(ZgP) C 式中, Zk— 可采储量, Mt Zg— 工业储量, Mt P永久煤柱损失,按工业储量 5﹪计算 C采区采出率,厚煤层按 计算 因此, Zk=(ZgP) C=4416 95﹪ 75﹪ = Mt 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采区生产能力 根据矿井生产能力及配采的需要,确定 6煤层的生产能力为。 服务年限 采区服务年限=可采储量 /(年产量 备用系数) =( ) =(年) 内蒙古工业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13 第三章 采区布置 采区巷道布置 方案一:巷道布置方式如图 311所示。 优点:工作面运输、回风巷服务时间短,维护工程量较小,采空区遗失煤炭的自燃发火危险较低,防火防煤炭自燃成本减少。 缺点:初期开拓工程量大,投资高。 方案二:巷道布置图如图 312 所示。 优点 : 开拓系统布置与施工难度小,初期开拓工程量小,投资少。 工作面推进长度较大,工作面搬家次数减少。 缺点:由于工作面推进长度大,准备巷道工程量大,巷道服务年限较长,巷道维护工作量增加,相应的维护成本高。 由于工作面服务时间较长,采空区长时间暴露,而本煤层有自燃发火倾向,发火期约为一年,有自燃的危险。 工作面直接连着运输大巷,有灾害发生时不宜隔绝。 图 311 采区巷道布置方案一 图 312 采区巷道布置方案二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最终选取方案一作为采区巷道布置方案。伊东集团扶贫煤矿二采区设计_毕业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防水保护层施工→绑筏板钢筋→浇筑筏板砼 →绑扎地下室剪力墙、柱钢筋 → 支剪力墙、柱模板 →支地下室 梁、板、楼梯模板→绑扎地下室梁、板、楼梯钢筋→浇筑地下室剪力墙、柱、 梁、板、楼梯砼→地下室防水施工→地下室防水保护墙施工→回填土→地上一层剪力墙、柱钢筋绑扎→一层剪力墙、柱支模→ 一层梁、板、楼梯支模→ 一层梁、板、楼梯钢筋绑扎→ 一层剪力墙、柱、梁、板、楼梯浇 20
工种之间的配合,土建、装修、安装之间各工序之间需做好交叉施工,方能保证工程工期,使工程顺利进行。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力合 .伊水 苑 二 组团 56楼 , 该项目位于洛阳市 拓展 区。 由机械工业部第四设计研究院 设计。 总建筑面积为 ㎡ , 结构为剪力墙结构,层数: 5楼 地下二层,地上二 十六层 ,建筑面积: ㎡ , 6楼 地下二层,地上二十 四 层 ,建筑面积: ㎡。 建筑工程设计等级为
出场 F2 美系瑞士褐牛 (冻精) 鉴定 整群,以产奶性能 为主,达到一级以上者 5%选留 出场 选留,组建核心群,进 行特殊培育,着重观测 适应性能,培育出新疆 褐牛乳用类型 至适应性能出现衰退现象时终止导入美血,进行横交固定 育种方向应和本 牛场 生产经营方针一致,以培育新疆褐牛种畜为主。 在保持和发扬新疆褐牛已有的体质结实、耐粗饲、适应性强、抗病力强、适宜草原放牧同时,导入美国瑞士褐牛血液
120xx 电气、采暖、供水规范 《民用建筑电气规范》 GB5005420xx 《民用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xx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93 《民用建筑采暖设计规范》 GB5017694 22 甲方提供的有关资料、数据 建筑方案 主体建筑:仓储、保鲜库、停车场、大型信息物流中心 设计依据 规范规程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xx
.....................................................75第三节 围场布置 ..............................................................................................................................75第四节
和使用。 同时 ,可以减少由于资金总公司账户 下属 A 公司账户 下属 B 公司账 户 下属 C 公司账户 集团外部账户 1 EugeneFBdhgmaMieheazeEhrllardt ,《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 ,(第十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 840 页。 2 《现金流量管理》英国皇家银行学会 (CIB) 著 ,刘霄仑译 ,20xx 年 5 月第一版。 不断真实转移产生的税务等额外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