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丘市文化道南延新建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纵坡设计要求 ( 1)纵坡设计必须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有关纵坡的个项规定。 ( 2)纵坡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或过于频繁,尽量避免采用极限纵坡值,合理安排缓和坡段,不宜连续采用极限长度的陡坡夹最段长度的短坡。 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应避免反复设置反坡段。 ( 3)沿线地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气候和排水等综合考虑。 ( 4)应尽量做到填挖平衡,使挖方就近路段填方,以减少借方和废方,降低造价和节省用地。 ( 5)纵坡除应满足最小纵坡要求 外,还应满足最小填土高度要求,保证路基稳定。 ( 6)对连接段纵坡,对大、中桥引道及隧道;两端连线等,纵坡应和缓、避免柴晟突变。 ( 7)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充分考虑通道、农田水利等方面的要求。 纵断面设计 本次道路纵断面设计主要应为纬地软件进行设计、绘图。 纵断数据输入 河北联合大学建筑学院 12 纵断面动态拉坡设计 菜单:设计 纵断面设计 打开纵断面设计对话框后,第一次点按“计算显示”按钮,程序想在当前屏幕图形中会出全线的纵断面地面线、里程桩号和平曲线变化,同时屏幕图形下方也会对应 显示一栏平曲线变化图,为用户直接在屏幕上进行拉坡设计做准备。 第 3 章 纵断面设计 13 在拉坡设计过程中,系统在屏幕左上角会出现一个动态数据显示框,主要显示边坡点、竖曲线、坡度、坡长的数据变化,随着鼠标的移动,框中数据也随之边度,动态显示设计者拉坡所需的数据一目了然。 在操作过程 完成后,注意用“存盘”或“另存”命令对纵断面变坡点及竖曲线数据进行存盘。 纵断面图绘制 菜单:设计 纵断面绘图 河北联合大学建筑学院 14 打开纵断面绘图对话框后,电击“搜索全线”按钮,系统会自动搜索到本项目起终点桩号。 进行绘图控制设置,依次勾选所需的各项绘图栏目, 并绘制网格。 点击区间绘图,系统会生成纵断面图。 第 4 章 横断面设计 15 第 4 章 横断面设计 公路的横断面,是指公路中线各点的法向切面,她是→横断面设计线和店面先所构成的。 其中横断面设计线包括行车道、路肩、分隔带、边沟边坡、截水沟、护坡道以及隔离栅、 环境保护等设施。 公路横断面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尺寸要根据设计交通量、交通组成、设计车速、地形条件等因素。 在保证必要的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与通畅前提下,尽量做到用地省、投资少,使道路发挥其最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横断面设计原则 ( 1)横断面设计应按道路等级、服务功能、交通特性,结合各种控制条件,在规定红线宽度范围内合理布设。 ( 2)横断面首页及应满足远期交通功能需求。 分别修建时应近远期结合,使近期工程成为远期工程的组成部分,并应预留管线位置,控制道路用地,给远期实施留有余地。 城市建成区道路不宜分期修建。 ( 3)改建道路应采取工程措施与道路交通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布设横断面。 横断面布置 ( 1)道路横断采用一块板型式进行布置,机动车道宽 (双向四车道),在双向机动车道之间,采用铁栅栏进行分隔( ),两侧非机动车道宽各 (双向八条自行车),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采用单黄线进行分隔。 ( 2)非机动车外侧各设 3m 人行道(双向八条人行道)及路灯,人行道外侧到建筑红线两侧各有 间距作为管廊和绿化带 ( 3)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路拱横坡采用 %,人行道路拱横坡采用 %。 本路段 全线平曲线均未设置超高加宽。 ( 4)应用 CAD 软件绘制标准横断面图(见施工图文化道 03) 横断面设计 横断面数据输入 河北联合大学建筑学院 16 横断面设计与绘图 菜单:设计 横断面设计绘图 打开对话框后,主要分为三部分:设计控制、土方 控制、绘图控制,分别对三部分进行设置。 ( 1)设计控制 第 4 章 横断面设计 17 ( 2)土方控制 ( 3)绘图控制 ( 4)最后点击设计绘图会生成横断面图(见施工图文化道 04) 河北联合大学建筑学院 18 第 5 章 路基设计 路基设计概述 路基设计原则 ( 1)路基必须密实、均匀,应就要有足 够的强度、稳定性、抗变形能力和耐久性;并应结合当地气候、水文和地址条件,采取防护措施。 ( 2)路基工程应节约用地、保护环境,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 3)路基断面形式应与沿线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相协调,不得深挖、高铁;同时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材料和工业废料修筑路基。 ( 4)路基工程应包括排水系统、放排水施舍和防护设施的设计。 ( 5)对特殊路基,应查明情况,分析危害,结合当地成功经验,采取相应措施,增强工程可靠性。 路基设计回弹模量和湿度状况 ( 1)快速路和主干路路基顶面设计回弹模量值不应 小于 30MPa;次干路和指路不应小于 20MPa;当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措施提高回弹模量。 ( 2)路基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道路运行中的各种不利因素,采取措施减小路基回弹模量的变异性,保证期持久性。 ( 3)道路路基应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对超市或过湿路基,必须采取措施改善其湿度状况或适当提高路基回弹模量。 路基填料及压实度 路基填料 ( 1)填方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 150mm ( 2)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邮寄质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等吧,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 冰冻地区的路床及浸水部分的路堤不应直接采用粉质土填筑。 ( 3)液限大于 50%、塑性指数大于 26 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 ( 4)浸水路堤应选用渗水性好良好的材料填筑。 当采用细砂、粉砂作填料时,应考虑振动液化的影响。 第 5 章 路基设计 19 ( 5)桥涵台背和挡土墙墙被应优先选用渗水性良好的填料。 在渗水材料缺乏的地区,采用细粒土填筑时,宜用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无机集合聊进行处治。 表 51 一般路基填料强度及粒径要求 项目分类 路面底面以 下深 (m) 填料最小强度(CBR)(%) 填料最大粒径 (mm) 上 路 床 0~ 6 100 下 路 床 ~ 4 100 上 路 堤 ~ 3 150 下 路 堤 以下 2 150 零填及路堑路床 0~ 6 100 ~ 4 100 压实度 ( 1)路床填料应均匀、密实,并符合表 52规定 表 52 路床土最小强度和压实度要求 项目分类 路面地面以下深度( m) 填料最小强度( CBR)( %) 压实度( %)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二 级 公路 三、四级 公路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二级 公路 三、四级公路 填方路基 8 6 5 ≥ 96 ≥ 95 ≥ 94 5 4 3 ≥ 96 ≥ 95 ≥ 94 零填及挖方路基 8 6 5 ≥ 96 ≥ 95 ≥ 94 5 4 3 ≥ 96 ≥ 95 / 河北联合大学建筑学院 20 ( 2)路堤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压实度应符合表 53的规定 表 53 路基压实度 填挖类型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 m) 压实度( %)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 公路 三、四级 公路 上路堤 ≥ 94 ≥ 94 ≥ 93 下路堤 以下 ≥ 93 ≥ 92 ≥ 90 路基设计 本次路基按重型压实标准:一般路堤,路面底面以下 0~ 95%, ~ 应不小于 94%, 以下应不小于 92%;零填及路堑路面底面以下 0~ 的路床应不小于 95%;填方路堤基底应不小于 90%。 路槽底面土基在不利季节应达到中湿或干燥状态,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措施提高土基强度。 第 6 章 路面设计 21 第 6 章 路面设计 路面概况 路面分层 路面可分为面层、基层、底基层和垫层等多层结构组成。 路面结构层所选材料应满足功能性和结构性的使用性能要求。 ( 1)面层可为单层、双层或三层。 双层结构分为表面层、下面层。 三层结构分为表面层、中面层、下面层。 表面层应具有平整密实、抗滑耐磨、稳定耐久等品质;中下面层应具有密水性,抗剥离性,高温或重载条件下,沥青混合料具有较高的抗剪强度;下面层应具有良好的抗疲劳裂缝的性能和兼顾其他性能的要求。 ( 2)基层是主要承重层,应具有较高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 ( 3)底基层是设置在基层下,并与面层、基层一起承受车 轮荷载反复作用的次承载层。 ( 4)垫层时设置在底基层与土基之间的结构层,具有排水、隔水、防冻等作用。 路面面层类型 路面面层类型的选用应符合表 61 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表 61 路面面层类型及适用范围 面层类型 适用范围 沥青混凝土 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城市广场、停车场 水泥混凝土 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城市广场、停车场 贯入式沥青碎石、上拌下贯式沥青碎石、沥青表面处治和稀浆封层 支路、停车场 砌块路面 支路、城市广场、停车场 ( 1)道路经过景观要求较高的区域 或突出显示道路线形的路段,面层宜采用彩色。 ( 2)综合考虑雨水收集利用的道路,路面结构设计应满足透水性的要求。 河北联合大学建筑学院 22 ( 3)道路经过噪声敏感区域时,宜采用降噪路面。 ( 4)对环保要求较高的路段或隧道内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宜采用温拌沥青混凝土。 路面结构设计 根据公路所在区域的水文地质、气候特点,公路等级与使用要求,交通量组成等因素,结合实践经验,选择沥青混凝土路面。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原则 ( 1)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应包括面层类型选择与结构层组合设计,各结构层材料组成设计,材料与结构层设计参数确 定,结构层厚度计算,路面内部排水设计等。 ( 2)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应选用多种损坏模式作为临界状态,并应选用多想设计指标进行控制。 ( 3)城市广场、停车场、公交车站、路口或通行特种车辆的路段,沥青路面结构应根据车辆运行要求进行特殊设计。 路面结构设计步骤 路面设计采用的软件是 HPDS20xx 道路路面结构辅助设计软件进行设计。 根据实际调查出来的交通情况,在软件中输入相应的参数值,最终得出满足规范要求的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 1)沥青路面设计弯沉值和容许拉应力计算程序( HLS) 第 6 章 路面设计 23 ( 2)沥青路面设计程序( HMPD) 河北联合大学建筑学院 24 ( 3)沥青路面及图及竣工验收弯沉值和曾觌拉应力计算程序( HMPC) ( 4)计算输出文件 轴载换算及设计弯沉值和容许拉应力计算 序号 车型名称 前轴重 (kN) 后轴重 (kN) 后轴数 后轴 轮组数 后轴距 (m) 交通量 1 标准轴载 BZZ100 100 1 双轮组 400 设计年限 15 车道系数 .5 交通量平均年增长率 3 % 当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 : 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当量轴次 : 400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 : 1357721 当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 : 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当量轴次 : 400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 : 1357721 公路等级 二级公路 第 6 章 路面设计 25 公路等级系数 面层类型系数 1 基层类型系数 1 路面设计弯沉值 : () 层位 结 构 层 材 料 名 称 劈裂强度 (MPa) 容许拉应力 (MPa)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77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1 .55 3 石灰粉煤灰碎石 .6 .4 4 石灰土 .2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