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传输功能的三相低压电参数测量系统的硬件设计_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结构图西安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8 如图 32 所示。 单 片 机AD转换信 号提 取过 零检 测以 太 网传 输数 码 管显 示按 键 图 32 硬件结构 电压处理模块:将相电压为 220V 的电压处理为 0 到 5V的交流信号一遍进行 A/D 转换。 A/D 转换模块:将 0 到 5V 的交流信号转换为数据信号,这里的 AD 转换器是单片机自带的 10 位的 AD 转换器,已经集成到单片机内部。 过零检测 电路模块:是选定三相电三相中的一相作为 A 相,经过过零检测处理电路送入到单片机中断口,此后电压依次为 0 的相分别为 B 相和 C 相 [4][5]。 两个零之间的时间刚好为三相电的周期(也就是频率)。 数码管模块:对三相电的参数进行显示。 以太网模块:对三相电参数进行传输。 MCU 模块:对三相电参数进行控制。 器件的选择 由于该系统对数据处理速度的要求不是很高,单片机足够用,所以该系统采用的是价格较低的单片机为平台,同时由于以太网控制芯片占用单片机的 I/O 口过多,为了节省 I/O 口,这里采用宏晶公司 推出 的自带 AD 转换的单片机STC90C58AD[7][8]。 STC90C58AD 系列单片机是宏晶科技推出的新一代超强抗干扰 /高速 /低功耗的单片机,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 8051 单片机, 12 时钟 /机器周期和 6 时钟 /西安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9 机器周期可以任意选择。 内部集成 MAX810 专用复位电路,当时钟频率在 6MHz时,该复位电路时可靠的;当时钟频率在 12MHz 时,勉强可用。 在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在复位脚外接电阻电容复位。 8 路 10 位高速 A/D 转换器 (可达 25 万次 /秒 )。 增强型 8051 单片机, 6 时钟 /机器周期和 12 时钟 /机器周期可任意选择,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 8051; 工作电压: (5V 单片机 )/ (3V 单片机 ); 工作频率范围: 0~ 40MHz,相当于普通 8051 的 0~ 80MHz,实际工作频率可达 48MHz.; 用户应用程序空间: 4K / 8K/ 16K / 32K /40K/ 48K/ 56K/ 61K 字节 ; 片上集成 256+4096 字节 RAM; 通用 I/O 口 (35/39 个 ),复位后为: P1/P2/P3/P4 是准双向口 /弱上拉 (普通8051 传统 I/O 口 ); P0 口是开漏输出,作为总线扩展用时,不用加上拉电阻,作为 I/O 口用时,需加上拉电阻 ; ISP(在系统可编程) / IAP(在应用可编程),无需专用编程器,无需专用仿真器,可通过串口( RXD/, TXD/)直接下载用户程序,数秒即可完成一片 ; 有 EEPROM 功能。 EEPROM(电可擦写可编程 只读存储器 )是用户可更改的只读存储器( ROM),其可通过高于普通 电压 的作用来擦除和重编程(重写)。 不像 EPROM 芯片, EEPROM 不需从 计算机 中取出即可修改。 在一个 EEPROM中,当 计算机 在使用的时候可频繁地反复编程,因此 EEPROM 的寿命是一个很重要的设计考虑参数。 EEPROM 是一种特殊形式的 闪存 ,其应用通常是个人电脑中的 电压 来擦写和重编程; 看门狗。 在由 单片机 构成的 微型计算机系统 中,由于单片机的工作常常会受到来自外界电磁场的干扰,造成程序的跑飞,而陷入死循环,程序的正常运行被打断,由单片机控制的系统无法继续工作,会造成整个系统的陷入停滞状态,发生不可预料的后果,所以出于对单片机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的考虑,便产生了一种专门用于监测单片机程序运行状态的芯片,俗称 看门狗 (watchdog); 内部集成 MAX810 专用复位电路,当时钟频率在 6MHz 时该内部简单西安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0 的 MAX810 专用复位电路时可靠的;当时钟频率在 12MHz 时勉强可用。 在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在复位脚外接电阻电容复位 ; 1 共 3 个 16 位定时器 /计数器,其中定时器 0 还可以当成 2 个 8 位定时器使用 ; 1 外部中断 4 路 ,下降沿中断或低电平触发中断, Power Down 模式可由外部中断低电平触发中断方式唤醒 ; 1 8 路 10 位 A/D 转换。 相比一般的 8 路 8 位 A/D 转换器来说, 8 路 10 位A/D 转换器具有更高的精度,对数据的采集更精确; 1 通用异步串行口 (UART),还可用定时器软件实现多个 UART; 1 工作温度范围: 40 ~ +85℃ (工业级 ) / 0 ~ 75℃ (商业级 ); 1 封装: LQFP44, PDIP40, PLCC44, PQFP44。 由于该系统采用的是价格较低的单片机为平台,所以被测量的三相电必须经过转换为低于 5V 的电压信号,同时相序和频率不能改变 , 这里可以有两个方案,第一,采用电压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第二 , 采用电阻分压。 第二个方案考虑的是信号的提取,所以可行,但用到的电阻的功率要高,至少在 3 W 以上。 该设计采用的是第二个方案。 0 到 5V 的三相低压电信号是经过分压处理得来,考虑到稳定性问题,所以,在信号进入 A/D 转换前得用到前卫电路 [9][10]。 以保护单片机。 在系统原理部分已经说明了,在参数的计算时,要用过零检测电路,首先得将电压三相电转换为脉冲信号,即当三相低压电电压非零时,脉冲信号持续高电平,当三相低压电为零时,脉冲信号为零。 这里采用了光耦 TLP521- 1。 TLP521 是可控制的光电藕合器件,光电耦合器广泛作用在电脑终端机,可控硅系统设备,测量仪器,影印机,自动售票,家用电器,如风扇,加热器等 电路之间的信号传输,使之前端与负载完全隔离,目的在于增加安全性,减小电路干扰,减化电路设计。 东芝 TLP521- 1,- 2 和- 4 组成的砷化镓红外发光二极管耦合到光三极管。 该 TLP521- 2 提供了两个孤立的 光耦 8 引脚塑料封装,而 TLP521- 4 提供了 4个孤立的光耦中 16 引脚塑料 DIP 封装,集电极 发射极电压: 55V(最小值),经常转移的比例: 50%(最小),隔离电压: 2500 Vrms (最小)。 西安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1 该系统带有显示电路,由于数据不是很复杂,并且显示的位数较少,考虑成本,这里用的是四位一体数码管,用译码器 74HC573 驱动。 以太网部分是该系统的特色部分,但是这部分的软件实现比较难,协议栈的问题是一个工作量很大的任务,同时,数据的传输速率与该部分有很大的关系,综合考虑,该系统采用 Silicon 公司的以太网控制芯片 CP2200, Han Run 公司的HR911105A 为网络变压器。 Silicon Laboratories 公司生产的 CP2200 以太网控制器目前是业界里体积最小的单芯片以太 网控制器。 它包括一个集成了 Ether 的媒体访问控制器 (MAC), 10BASET 物理层收发器包括接收器、发送器、自适应、回环、极性纠正、 jabber、智能抑制噪声和连接完整性功能 , 支持自动协商模式和双工模式。 8KB 非易失性 Flash 存储器 , 片内 Flash 存储器可用于存储用户数据、 WEB 服务器内容或作为通用非易失性存储器 , Flash 的最后 6 个存储单元已在出厂前被写入了唯一的 48 位 MAC 地址 , 消除了大多数嵌入式系统的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数列化步奏。 8 位并行主机接口支持 Intel 和 Motorola 总线方式 , 可以使用复用或非复用方式寻址。 有方式选择引脚 ,用于总线接口方式 , 在非复用方式下 , ,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 30Mbps。 具有 14 个中断源 ,CP2200 可以向主机申请中断处理 , 主机可以在响应中断处理后 , 通过读 INT0\INT1 的中断状态寄存器来清除中断。 具有 2KB 的发送缓冲区和 4KB 的接收缓冲区。 CP2200 的基本结构如图 33 所示。 H o s ti n t e r f a c e8 K Bf l a s h2 K BT x B u f f e r4 K BR x F I F OE t h e r n e tM A CC l o c kL E Dc o n t r o lE t h e r n e tP H YR X + / R X T X + / T X 2 0 M H zX T A L并 行 接 口R J 4 5 接 口L E D控 制C P 2 2 0 0 图 33 CP2200 的基本结构 西安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2 系统硬件的详细设计 本节主要介绍了系统硬件的功能、系统硬件的总体设计、硬件的详细设计,其中系统硬件的详细设计包括系统的各个模块的设计理论、计算过程、单片机的概述、器件选择的原因等。 本系统硬件的核心是单片机和以太网传输的设计与实现 , 本系统的硬件设计可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对系统的实现平台的选择,是应用单片机 , ARM还是 FPGA等;第二步是以太网传输方案的确定 , 是选用串行通信还是选用 I/O 口传输;第三步是对外设电路的设计,比如电压处理电路(信号提取电路) ,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显示电路,过零检测电路,前卫电路等。 其中第一步是该系统的关键,第一步要考虑到数据的处理速度,精确度,成本等问题。 而要实现三相电参数测量的功能,要对三相电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三相电的电压有两种说法,一是线电压,即三相电的每两条线之间的电压,另一种是相电压,即三相电一条线与零相 N 之间的电压 [12][13]。 三相电的相位是每相相差 120176。 ,依次为 A、 B、 C相。 三相电的频率是固定的,即为 50Hz。 信号提取的设计 由于考虑到从三相电中提取信号供给单片机,所以可也采用电阻分压 的法案来处理,如果要考虑隔离传输等问题,就必须的使用电压互感器或者电流互感器来处理,本系统采用的是电阻分压的方法。 其电路如图 34 所示。 图 34 信号提取电路 西安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3 由分压公式有: 用此方案依次将 A,B 和 C 相进行处理,得到 0 到 5V 的三相低压电信号,供给单片机控制处理。 过零检测电路的设计 过零检测电路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当交流电压通过零点时取出其脉冲。 其工作过程为:当通过正半周较高电压时,光电管 D1, T1 导通 Vo 为低电平,当正半周电压反向接近零点时 D1 达不到导通电压的值而截止,从而使 T1 截止 Vo 为高电平。 同样当通过负半周较高电压时,光电管 D2, T2 导通 Vo 为低电平,当负半周电压正向接近零点时 D2 达不到导通电压的值而截止,从而使 T2 截止 Vo 为高电平。 通过这个正负交越零点时的正脉冲信号向单片机 STC90C58AD 发出外部中断 INT0,单片机根据该信号,经过一定的延时后控制可控硅导通 [11]。 其电路如图 35 所示。 西安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4 图 35 正负半轴过零检测电路 但是由于该系统的考虑的三相四线制三相电,参考零点位选地线,所以电压的范围为 0 到 5V,没有负半轴,于是只采用一个 TLP5211 即可。 其电路如图36 所示。 图 36 过零检测电路 基于 CP2200 的嵌入式以太网模块设计 近年来 , 计算机技术 ,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 , 使得我们在考虑通过计算机进西安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5 行网络互联的同时 , 也要考虑许多领域的嵌入式设备如智能仪表 、 工业控制 、 数据采集 、 数控机床 、 安防监控等也要接入网络的需求。 伴随着信息家电的出现 ,嵌入式设备的网络化必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以 Silicon 公司的CP2200 以太网控制器为基础 ,着重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网络接口的软硬件设计。 当前 , 嵌入式设计人员在为嵌入式设备提供以太网接入时 , 使用的以太网控制器(RTL8019,CS8900A 等 )都是专为个人计算机系统设计的 , 这些器件不仅接口电路复杂 , 体积较大 , 而且比较昂贵。 CP2200 是 Silicon Laboratories 公司推出的一款 48 引脚的以太网控制器 , 它符合 协议 , 支持 10M 以太网接入 ,而且外围接口电路简单 , 成本较低 , 能够满足嵌入式设备接入以太网的要求。 其硬件设计电路如图 37 所示 [12] 图 37 基于 CP2200 的嵌入式以太网设计 基于 STC90C58AD 单片机的按键电路 由于 STC90C58AD 单片机自带 A/D 转换 , 并且为了节省单片机的 I/O 口 [13],所以其按键电路可以做如图 38 设计。 西安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6 图 38 按键电路 由于 VCC 是 5V。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