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含教后反思)(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计算工具的认识 介绍算盘、电子计算器。 用计算器计算 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探索计算规律。 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 1)优化教材结构,集中进行大数认识的教学。 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安排是:先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第七册),再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并对数的理论进行整理(第八册)。 本单元对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的数的认识加以整合,在两部分认数教学中间安排的十进制计数法是对亿以内数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并作为亿以上数的认识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 2)提供丰富的素材,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的渗透。 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 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常常出现错误,这往往与数的概念不清楚、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 教材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不仅为学生认识大数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也为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提供了好素材。 例如 ,科学知识:一个人一年的心跳次数,地球赤道长度,光传播的速度,蜻蜓的眼睛由多少只小眼组成,一小滴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数量等;环保教育:“保护母亲河”活动、每年生产的一次性筷子数量。 国情教育: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公路总长度,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面积等。 ( 3)突出数概念的教学,从数学的高度把握十进制的原理,培养数感。 教材让学生从数的认、读、写、大小比较,计数单位、数位、数级等数概念的多方面来全面地认识数。 介绍了十进制计数法。 十进制是数学的基础,整数、小数、十进分数从数学本质上来讲是一致的,结合各种计量单位 中的十进制,使很多数学知识能够融会贯通。 如小数可以从十进分数引入,也可以从整数引入(如进行单位换算),整、小数的计算法则本质相同。 教材还通过丰富的素材帮助学生形成数感。 如在“你知道吗”中,用直观的素材让学生体会 1 亿有多大。 ( 4)教学内容的呈现留给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经过第一学段数的认识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尤其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有了较深的了解,这就为将数的知识扩充到万级、亿级做好了铺垫。 教材在安排具体内容时,一方面图文并茂地提供教学的丰富素材,另一方面注意留给 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也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思路。 这体现在:①读、写数的法则教材上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到。 ②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由学生自己探索。 ③亿以上数的读、写更多地是让学生利用前面的知识进行迁移类推。 教学建议 ( 1)创设具体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于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大数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读写起来也比较困难。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具体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有关大数的丰富的感受。 教学读写数时,教师应注意放手让学生探索,理解并掌握了读写数的方法后,要通过一定的训练才能 达到熟练的程度。 ( 2)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同时要为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 对于数位、数级、十进关系等知识,应让学生牢固掌握。 但是,不应把现成的结论、法则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要创设问题情境,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 3)密切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收集生活中大数的习惯和能力,如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大数。 通过教学应使学生逐步认识到,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认识数是为了用它来交流,来解决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 4)本单元可用 15 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 亿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万”、“十万”、“百万”、“千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很大的数。 ,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亿以内的数在实际中的应用,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相邻两个单位 之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用具: 活动数字卡片。 课件 教学步骤: (一)复习。 、问答。 (1)10 个一是 ( ), 10 个十是 ( ), 10 个百是 ( )。 (2)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809 4759 6058 7002 9000 (二)新课 1.引入 教师:我们已学过万以内的数。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例如: 20xx年首都北京的人口有一千一百零八万。 光的速度是每秒三十万千米。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像这样比较大的 数。 2.揭示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出示课件) 3.用计数器帮助数数: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一千一千地数,一万一万地数。 提出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即十进关系。 提问:从刚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4.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数 位 顺 序 表(见小黑板) 5.作业设计 完成练习一的第 2 题。 6.教学例 1。 (1)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二十八万。 (2)让学生拨出三千零七十万,指定学生读数。 (3)完成“做一做”中的练习 7.出示例 2。 (出示课件) ( 1)指名学生读数。 ( 2)引导学生总结亿以内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 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 或连续几个 0,都只读一个“零”。 ( 3)完成第 3 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一的第 4 题。 ( 4)读出下面各数。 (出示课件) 34590 2107800 40056500 ( 5)让学生说出 40056500 是由几个千万、几个百万、几个十万、几个万„„组成的。 ( 6)说出 405600 中的两个“ 5”各在什么数位上,表示什么。 (三)小结: 读亿以内数时,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 0 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 0 或连续几个 0,都只读一个“零”。 (四)作业设计: 做练习一的第 5 题。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认识 数级 数位 计数单位 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作业本》 p1 必做题 :第 题 选做题 :第 3 题 回家作业:《课时》 p1—2 必做题 :第 1— 3 题 选做 题:思维拓展 题 补充题: 100500 读作: 课后反思: 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对大数的认识和学习。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知规律,我在课前对原有知识进行了复习:万以内读数的规则和数的组成,为新知识打基础。 新授课上,运用多媒体显示计数器经历数数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心一计数单位的认识,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强调是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数数是难点,特别是转折点,比如: 5 万 5 万地数,九百九十五万、( )、( )、( )、( )。 多数学生忘了写零。 这跟新学的知识不够熟练有关,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注意渐渐渗透这个知识点。 第二课时 亿以内数的读法 三维目标: 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正确的读出亿以内的数。 通过情景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获得正确读数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实物投影仪、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多媒体课件演示主题图中的中国 6 个省、市、自治区的地理、文化的图片,伴音介绍我国国情,然后通过特写镜头推出 6 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 由学生提出问题,得到了哪些信息。 发现了什么。 揭示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1.以北京市人口数为例,先让学生尝试读一读 13819000 这个数。 2.①先读出下面各数: 2 30 400 3070 这些数都在哪一级。 表示多少。 如果把这些数放在万级,又表示多少呢。 引导学生明确:同一个数在个级时表示多少“个” 在万级时表示多少 个“万” (渗透个级数与万级数读法的内在联系. ) 3.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 1)学习数位。 将 13819000 按数位顺序写出。 说出每个数字所占的数位名称、计数单位,表示有多少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 2)同桌学生互相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 3)学习“数级”。 介绍我国计数的四位分级法。 4.巩固练习,完成第 4 页“做一做”。 5.学习读数。 ( 1)投影出示含两级的数位表,并在相应的数位下面分别呈现教材上的 4 个数,让学生读一读,并写出读作什么。 ( 2)小组讨论: A.含两级的数怎么读。 B.万级的数和个 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 C.数位上出现 0 又该怎么读。 ( 3)反馈交流讨论信息,由学生总结,并订正例题呈现的数的读法。 三、小结 总结本课学习内容,让学生谈谈学习体会、收获。 四、练习 1.判断: (1)4080500 读作:四百八十万零五千 ( ) (2)3706000 这个数中所有的“ 0”都不读出来. ( ) (3)40506000 这个数中有一个零要读出来. ( ) (此题考察学生对难点的掌握情况 ) 270003400 270003040 读出一个零: 读出二个零: 一个零都不读: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读法 2 4 9 6 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 2 4 9 6 0 0 0 0 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万 6 4 0 7 0 0 0 读作 : 六百四十万七千 8 5 0 0 0 3 0 0 读作:八千五百万零三百 8 5 0 0 0 3 0 4 读作:八千五百万零三百零四 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作业本》 p2 必做题 :第 题 选做题 :第 5 题 回家作业:《课时》 p2—3 必做题 :第 1— 2 题 选做题:思维拓展 题 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在学生具备了读万以内数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我先复习万以 内数的读法,回忆和整理万以内数的读法规则,激发学生是不是可以应用于大数的读法;再让学生读整万的数,慢慢过渡到含有两级的数;最后再归纳 0 的读法,突破难点。 有部分学生往往会漏掉万字, 有的忘了把数字写成语文字, 还有个别学生往往记住了写零,但是却没写上计数单位。 这是以后我在教学中要注意的。 第三课时 亿以内数的写法 三维目标: 1.使学生在己有知识基础上,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主动迁移知识的思维习惯。 3.结合显示素材感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 学过程: 一、复习。 1.读出下面各数,并说出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 320xx0 10600000 10060000 34567 20xx60 3050080 2.写出下面各数。 七 七十 七百零八 二千三百五十六 三千零九十 九千 (1)全班练,个别学生板演。 (2)集体订正。 (3)请学生说出万以内数的写法。 二、新授。 1.整万数的写法。 引言:刚才我们已经复习了七、七十 、七百零八等万以内数的写法,现在请大家想一想:七万、七十万、七百零八万应该怎样写呢 ? (1)引导学生思考:①这三个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 ②这三个整万数分别占有几级 ? ③写整万数时,个级的各个数位上应当怎样表示呢 ? (2)全体学生结合数位顺序表和万以内数的写法,试写出这三个数。 请一位学生对着黑板上的数位顺序表写出这三个数。 (3)先检查板演情况,再请全体同学对照看自己写的数正确与否 ?若有差错,要求分析原因。 (4)引导学生把所写的三个数与复习 2 中的前三个数进行比较。 如,七百零八,在个级上按万以 内数的写法写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