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错并联式双管正激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都由一个功率开关管和一个二极管组成,不会有直通现象。 UiT 1D 2D 5D 7D 6C 1T 2L 1C 2RD 1D 4D 3V 1V 2V 4V 3图 交错并联式双管正激变换器功率电路图 交错 并联式双管正激式 DC/DC变换器有以下特点:第一,任何工作条件下,开关管所承受的电压不会超过输入电压。 第二,与单端正激式 DC/DC变换器相比,它无须复位电路,这有利于简化电路和变压器的设计;其功率器件可选择较低的耐压值;其功率等级也会很大。 第三,两个开关管的工作状态一致,会同时处于通态或断态,其开关管比较容易选择。 第四,本课题采用 两个并联单元以相位相差 180176。 互补方式工作的交错并联结构,该结构能将同频工作下的开 关管 输出电压频率提高一倍,减小了输出滤波电感的大小。 第五,两路并联的结构使输出电压占空比翻倍,整流侧的输出电压占空比可在 0~1之间变化,既提高了电路响应能力,又简化了驱动设计。 同时也将整流侧的峰值电压减小了一半,续流时间缩短,这有利于续流二级管的选择。 第六,该结构可以使每个并联支路流过的功率更小,从而 使热分布均匀,消除变换器的 “ 热点 ” , 减小了功率器件的功率损耗,能充分发挥低功率、高速半导体器件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设计整体的开关频率,缩小了变压器的体积。 综上所述, 交错 并联式双管正激电路结构不需添加其他回路就 能实现励磁能常州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8 量的回馈,结构简洁,损耗低。 同时,主功率管只需承受电源电压,从而选择面更广。 而并联结构缩小了输出滤波电感的体积,降低了器件的应力,从而减小了损耗。 控制电路的选择 本课题的控制电路包括 PWM 控制器电路、电压检测电路、补偿网络、过流保护以及开关管的驱动电路等部分构成。 由于课题指标对变换器的输出电压范围精度要求较高,所以采用电压反馈控制方式。 芯片采用 UC3825 电压型脉宽调制器。 输出电压反馈信号跟随基准电压变化而变化,误差信号经放大、比较后,送给 PWM 控制器,从而调节开关管驱动信号的占空比 ,实现控制输出电压的目的。 系统的控制框图如图 所示。 图 电压控制框图 本 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第一章 叙述 了 本课题研究的 意义,列举并比较了各种拓扑,给出了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章 分析了功率电路的运行模态,计算了元器件的参数。 第三章 详细推导了电路数学模型,设计补偿网络。 第四章对 第三 章所建立的控制电路 ,用Matlab、 Psim 进行 闭环仿真,从仿真 结果验证设计的可行性。 最后第 五 章总结了全文。 本章小结 本章 叙述 了开关电源概 况和 本课题研究的 意义,列举并比较了各种拓扑结构,给出了课题研究方案 及其控制框图。 放大器 PWM 控制器 功率电路 电压检测电路 Vg ~ 过流保护 Ui Uo _ + 常州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9 第 2 章 功率电路状态分析及其参数设置 功率电路结构 及其工作原理 分析 电路结构分析 功率电路拓扑结构 如图 , 电路采用两路并联结构,变压器起隔离和变压的作用。 V V D D2 构成一条支路, V V D D4 构成第二条支路,它们工作频率大小相等,功率管工作相位相差 180176。 因为有能量释放通路,变压器初级无须再有复位绕组,同时 D D D D4 的导通限制了两个调整管关断时所承受的电压。 输出 回路需有两个整流二极管 D D6 和一个续流二极管 D7。 电感器 L1 是滤波电感, C2 是 输出滤波电容。 CV1~CV4 分别为 V1~V4 的漏源结电容,变压器一次侧与二次则匝数比为 N=N1: N2。 功率电路工作原理分析 在进行具体的工程计算之前,先在理想状态下分析电路工作原理。 理想 假设如下: (1)变换器以工作在稳定状态 ; (2)滤波电感足够大 ,以保证在功率开关的一个周期中,其电流基本 不变; (3) 电路中所有元器件均为理想器件。 交错并联式双管正激变换器波形图如图 所示。 其中, UV1,2, UV3 ,4 分别为加在开关管 V V V V4 栅极和源极间的驱动电压, UD1,2, UD3,4 分别为加在 二极管 D D D D4 上的电压。 VV1,2, VV3,4 分别为开关管 VV V V4 两端的电压。 根据波形图,可以把电路的一个工作周期分为 6 个模态, 分别 如图~ 所示。 Ⅰ 模态 1 [t0~t1] 如图 所示,在 t0 时刻,开关管 V V2 导通,二极管 D D2 截止。 电源与变压器 T2 原边线圈接通,电流上升,向 T2 副边传送电能。 副边电路中整流二极管 D6 导通,续流二极管 D7 截止,负载两端电压上升。 与此同时,开关管 V V4 截止,二极管 D D4 导通,储存在变压器 T1 原边的电能通过 D常州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0 D4 形成回路回馈电源,电流减小。 在本模态时段中, D D V3 和 V4 上承受输入电压,而 D5 要承受变压器副边电压的两倍。 变压器原边 励磁 电流计算如下: 1 1 ( m a x ) 01( ) ( )iMM MUi t I t tL (21) 202( ) ( )iM MUi t t tL (22) 其中, L1M、 L2M 分别为变压器 T T2 原边线圈的磁化电感。 I1M(max)为 L1M在 S S2 导通那一瞬间的电流值。 图 变换器工作波形图 UV1,2 VV1,2 UD3,4 VV3, 4 UD1,2 UV3,4 i1m i2m UD7 t0 t1 t2 t3 t4 t5 t6 1/2Ui Uin Uin 1/2Ui Uin 1/2Ui 1/2Ui D T 常州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1 C 1C 2D 3D 4D CRD 6L 1T 1T 2 图 [t0~t1] Ⅱ 模态 2 [t1~t2] 如图 所示, 本模态时段中, V V2 仍然导通,向变压器副边供电。 与模态 1 不同的是,在 t1 时刻,变压器 T1 原边励磁电流 i1m(t1)降 为 0, D D4随之截止, V V4 漏源结电容 CV CV4 开始谐振。 由于 CV CV4 的 放电作用,i1M 反向流动 , 在此模态时段内,若 CV CV4 放电完毕, 则 V V4 两端电压降为 0, 此时 因 V V4 体二极管导通, V V4 两端电压 只能 箝位为 0。 因为V V2 的导通,使得副边回路中续流二极管 D7 不工作, D7 上的电压箝位在Ui/N, 变压器 T1 副边 电压略小于 iU /N, T1 原边电压谐振至 2ONUD。 电路 中漏源结电容 CV CV4 与 T1 原边线圈构成 LC 振荡电路 , C 总 为 CVCV4 的等效总电容,则: 341 1 1=VVC C C总 又因为 CV3=CV4, 所以 3= 2VCC总,则: 11 + c o s ( )VV 2 rC C itt U 34 (23) 11( ) s in ( )iMrrUi t t tZ (24) 2 1 0 122( ) ( )iiM MMUUi t t t tLL (25) 其中, 22 2 22 1r r M SLZ L L LCLC 总总 ,。 由公式 (23)~(25),得出在 t2 时刻: 常州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2 1 2 1( ) s in ( )iMrrUi t t tZ (26) 2 2 (m a x ) 2 iM M SMUi I D TL (27) C 1C 2D CRD 6L 1T 1T 2C V 3C V 4 图 [t1~t2] Ⅲ 模态 3 [t2~t3] 如图 所示, 开关管 V V2 截止,随之 D D2 导通, V V2 被箝位在 iU , 该支路开始续流,电能回馈电源。 变压器 T2 原边励磁电流减小。 2 2 ( m a x ) 22( ) ( )iMM MUi t I t tL (28) 本模态持续时间为32 1()2 st t D T ,因此在 t3 时刻: 2 2 1( ) ( 2 )2iMsMUi t D TL (29) C 1C 2D 1D 2D CRD 7L 1T 2 图 [t2~t3] 常州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3 在此时段, D6 截止, D7 开通,副边 iL 通过 D7 续流。 T1 的原边继续谐振,从而线圈同名端电压为正,使得 D D7 同时导通, T1 副边电压箝位于 0,因此T1 原边与 V V4 漏源结电容构成谐振电路,释放漏感储能, T2 原边磁化电流降至 0,。 此刻, V V4 上所加电压为 iU /2,并保持至下一个导通状态。 Ⅳ 模态 4 [t3~t4] 如图 所示,开关管 V V4 导通,二极管 D D4 截止。 电源与变压器 T1 原边线圈接通,励磁电流上升。 副边电路中整流二极管 D5 导通,续流二极管 D7 截止,负载两端电压上升。 与此同时,开关管 V V2 截止,二极管D D2 导通,储存在变压器 T2 原边的电能通过 D D2 形成回路回馈电源,电流减小。 变压器原边电流计算如下: 131( ) ( )iM MUi t t tL (210) 2 2 ( m a x ) 2( ) ( 3 )iMM MUi t I t tL (211) C 1C 2D 1D 2D CRD 5L 1T 1T 2 图 [t3~t4] Ⅴ 模态 5 [t4~t5] 如图 所示,本模态时段中 i2M 重复 i1M 谐振的过程。 1 4 3 411( ) ( )iiM MMUUi t t t tLL (212) 24( ) s in ( )iMrrUi t t tZ (213) 常州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4 C 1C 2D CRD 5L 1T 1T 2C V 1C V 2 图 [t4~t5] Ⅵ 模态 6 [t5~t6] 如图 所示,开关管 V V4 截止,随之 D D4 导通, V V4 被箝位在 iU ,该支路开始续流,电能回馈电源。 变压器 T1 原边励磁电流减小。 1 1 ( m a x ) 51( ) ( )iMM MUi t I t tL (214) C 1C 2D 3D 4D CRD 7L 1T 1 图 [t5~t6] 主电路参数设计 技术指 标 本设计应用目标为车载电源,其输入直流电压在 间波动 , 电路等效 于 全桥整流 电路,实现输出电压为 220V 的 倍,即 264V。 则指标如下: 常州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5 输入直流电压 ( Vin ):12VDC(电压范围: )。 输出电压 ( VO ): 264VDC。 输出功率 (PO): 200W。 电源效率 (η): 大于 80%。 主功率管开关频率 : 100kHz。 短路能力 : 输出短路时具有电流限制能力,故障解除后能自然恢复。 保护功能 : 具有输出过压和欠压保护、过流和短路保护、输入反极性保护以及输入欠压保护。 功率电路变压器设计 Ⅰ .变压器 铁芯的工作状态及要求 由于 功率电路变压器的励磁 电压是 单向脉冲 电压 , 从而 铁芯的磁状态工作于局部磁滞回线上。 变压器线圈内电阻压降和 功率开关管的导通压降 先不考虑在内 , 只分析主电路中变压器 铁芯 的内磁通变化规律, 关系式 如下 : TON 期间: 1 CidBN S Udt (215) TOFF 期间 (t2~t3):1 CidBN S Udt (216) 其 中 , N1 为 变压器原边 线圈 匝数, Sc 为 铁芯 截面积 , Ui 为功率电路输入电压。 如图 所示,功率开关管开通 , 就 产生 了 励磁 电流, B 为 磁感应强度 ,其值 由剩磁 Br 开始线性增加, 直到满磁 Bm。 功率 开关 管关断 后 , B 由 Bm 趋向Br, t4 时刻, 漏源结电容 开始谐振, 因此 励磁 电流开始反向流动, 这时, B 由 Br再 进一步减小。 当原边电压为零时, B 达到 最小 值 , 随后 增大至剩磁 Br。 由于双管正激电路谐振现象。交错并联式双管正激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322 177 第三产业 10409 516 14322 999978 82298 2121 5855 数据来源: 20xx~20xx 年《广西年鉴》 从表 1 可以看出,广西的企业类型主要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个体工商业和私营企业为主,国有独 资公司、股份合作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占的比重相对少。 在第二产业中,以制造业为主,从列举的五年数据中可以看出制造业分布的一个明显趋势。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
的 研究表明在区域 经济 一体化的发展 过程中, 一部分产业可能 因为 贸易成本 的 降低 出现 集聚 现象 ,另一部分产业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 (论文) 2 基础理论 6 可能 因 为 要素价格的差异 不发生集聚 ; 20xx 年,汉森等人研究 表明 贸易成本的降低可以增加产业 的 集聚并且 可能会导致产业 集聚中心 转移。 此外
力,根据一个车道的基本通行能力修正确定,对基本通行能力的修正包括车道数、车道宽度、自行车影响及交叉口影响等。 根据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3720xx) ,其它 等级道路一条车道的基本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应符合下表规定。 表 32 其他等级道路路段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 设计 速度( km/h) 60 50 40 30 20 基本通行能力 [pcu/()] 1800 1700 1650
验 入库 GMP 生 产标准生产过程 其中糖衣工艺如下: 片剂 包隔离衣 包粉底衣 糖衣 色糖衣 打光 干燥 糖衣片 设备选型 产品生产工艺要求,新增主要设备 307 台套,供应方式为成套购进。 其中生产及检测设备 138 台套,公用工程设备 9 台套,运输工程设备 12 台套,办公设备 148 台套。 拟新增主要设备详见拟新增主要设备清单。 鱼鳞 、鱼皮 清洗 脱灰 脱脂 热熔 酶解 脱色
意义 《 21 世纪议程》提出之后,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开始针对自己的国情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这些方法主要集中在如何构建建评价指标体系。 传统上评价经济发展的状况主要用的指标是 GNP 和经济指标,其主要反映的也就是经济发展的情况,但在评测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方面还不能符合持续发展的要求。 图 汽车尾气污染 1980 年以来
主路与辅路之间的界限位置,可以有效的避免横向交通干扰,避免由此产生的交通延误或交通事故。 分类: 按照安装位置: 上下行车道之间 快车 道与辅助车道之间 机、非之间 车、人之间 按照材料、外形: • 铸铁格栅式 • 钢管护栏式 • 混凝土墩座 +链条 按照设置时间长短:临时性、永久性 教 师 备 课 纸 视线诱导设施 视线诱导设施 是一种沿车道两侧设置,用以指示道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