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层电梯plc控制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仪器。 (3) 大部分电器均为常用控制电器,更换方 便,价格便宜。 (4) 多年来我国一直生产这类电梯,技术成熟,已形成系列化产品,技术资料图纸齐全熟悉掌握的人员较多。 电梯继电器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 (1) 系统触点繁多接线线路复杂,且触点容易烧坏磨损,造成接触不良, 因而故障率较高。 (2) 普通控制电器及硬件接线方法难以实现较复杂的控制功能,使系统的 控制功能不易增加,技术水平难以提高。 (3) 电磁机构及触点动作速度比较慢,机械和电磁惯性大,系统控制精度 难以提高。 (4) 系统结构庞大,能耗较高,机械动作噪音大。 (5) 由 于线路复杂,易出现故障,因而保养维修工作量大,费用高;而且检查故障困难,费时费工。 电梯继电器控制系统故障率高,大大降低了电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经常造 成停梯,给乘用人员带来不便和惊扰。 且电梯一旦发生冲顶或蹲底,不但会造成电梯机械部件损坏,还可能出现人身事故。 PLC 及其在电梯控制中的应用特点 PLC 的特点 PLC 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专用计算机,实质上属于计算机控制方式。 PLC 与普通微机一样。 以通用或专用 CPU 作为字处理器,实现字运算和数据存储,另外还有位处理器(布尔 处理器),进行点(位)运算与控制。 PLC 控制一般具有可靠性高、易操作、维修。 编程简单、灵活性强等特点。 可靠性 对可维修的产品,可靠性包括产品的有效性和可维修性。 (1) PLC 不需要大量的活动元件和接线电子元件,它的接线大大减少,与此同时,系统的维修简单,维修时间短。 (2) PLC 采用了一系列可靠性设计的方法进行设计,例如,冗余设计,断电保护,故障诊断和信息保护及恢复等,使可靠性提高。 (3) PLC 有较高的易操作性,它具有编程简单,操作方便,维修容易等特点,一般不易发生操作的错误。 (4) PLC 是为工业生产过程控制而专门设计的控制装置,它具有比通用计算机更简单的编程语言和更可靠的硬件。 采用了精简化的编程语言,编程错误率大大降低,而为工业恶劣操作环境设计的硬件使可靠性大大提高。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7 7 (5) 在 PLC 的硬件方面,采用了一系列提高可靠性的措施。 例如,采用可靠性的元件;采用先进的工艺制造流水线制造;对干扰的屏蔽、隔离和滤波等;对电源的断电保护;对存储器内容的保护等。 (6) PLC 的软件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例如,采用软件滤波等;软件自诊断;简化编程语言等。 易操作性 PLC 的易操作性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 操作方便 PLC 的操作包括程序输入和程序更改的操作。 大多数 PLC 采用编程器进行输入和更改的操作。 编程器至少提供了输入信息的显示,对大中型的 PLC,编程器采用了 CRT 屏幕显示,因此,程序的输入直接可以显示。 更改程序的操作也可直接根据所需要的地址编号或接点号进行搜索或顺序寻找,然后进行更改。 更改的信息可在液晶屏或 CRT 上显示。 (2) 编程方便 PLC 有多种程序设计语言可供使用。 对电气技术人员来说,由于梯形图与电气原理图较为接近, 容易掌握和理解。 采用布尔助记符编程语言,十分有助于编程人员的编程。 (3) 维修方便 PLC 具有的自诊断功能对维修人员维修技能的要求减低。 当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硬件和软件的自诊断,维修人员可以很快的找到故障的部位,以便维修。 灵活性 PLC 的灵活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编程的灵活性。 PLC 采用的编程语言有梯形图、布尔助记符、功能表图、功能模块和语句描述编程语言。 编程方法的多样性使编程方便、应用面拓展。 (2) 扩展的灵活性。 PLC 的扩展灵活性是它的一个重要特点。 它可根据应用的规 模不同,即可进行容量的扩展、功能的扩展、应用和控制范围的扩展。 (3) 操作的灵活性。 操作十分灵活方便,监视和控制变得十分容易。 PLC 控制电梯的优点 (1) 在电梯控制中采用了 PLC,用软件实现对电梯运行的自动控制,可靠性大大提高。 (2) 去掉了选层器及大部分继电器,控制系统结构简单,外部线路简化。 (3) PLC 可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系统,方便地增加或改变控制功能。 (4) PLC 可进行故障自动检测报警显示,提高运行安全性,并便于检修。 (5) 用于群控调配和管理,并 提高电梯运行效率。 (6) 更改控制方案时不需改动硬件接线。 此外,微机控制系统虽在智能控制方面有较强的功能,但也存在抗扰性差,系统设计复杂,一般维修人员难以掌握其维修技术等缺陷而没被广泛采用。 PLC 控制系统由于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8 8 运行可靠性高,使用维修方便,抗干扰性强,设计和调试周期短等优点,倍受人们重视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在电梯控制系统中使用最多的控制方式。 课题的提出 PLC 以其优越的性能,在很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电梯业也是如此,目前国内 70~ 80 年代安装完成的电梯绝大部分是继电器控制,线路复杂,节点 接线多,故障率高,系统结构庞大,能耗较高,机械动作噪音大,严重地影响电梯运行质量。 应对这些电梯进行更新和改造。 但是更新需要大量资金,对使用单位来说有一定困难,所以对电梯进行局部改造是经济的、实际的。 近年来,采用功能强、故障率低、可靠性高的可编程控制器( PLC)来控制电梯,取得了良好效果。 利用 PLC 和变频器对旧电梯进行改造,不但可以增加电梯的舒适感、安全性、可靠性,还可以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减少运行费用。 电梯的功能要求 (1) 电梯运行到指定位置后应具有手动或自动开 /关门的功能。 (2) 利用指示 灯显示电梯厢外的呼唤信号、电梯厢内的指令信号和电梯的到达信号。 (3) 能自动判断电梯的运行方向,并发出响应的指示信号。 (4) 电梯的上行下行有一台电机牵引。 电机正传,电梯上升;电梯反转,电梯下降。 (5) 电梯轿厢门由另一台小功率电机驱动。 电机正传,轿厢门打开;电机反转,轿厢门关闭。 (6) 每一层楼设有呼叫按钮;轿厢内设有开关轿厢门按钮 、楼层指令按钮。 (7) 电梯启动、运行、到站实现速度的调节。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9 9 2 电梯概述 电梯的出现及发展 说到电梯的起源要从公元前 2600 年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时使用了 最原始的提升系统说起,但这一类起重机的能源均为人力。 到了 1203 年,法国的二修道院安装了一台起重机,所不同者只是该机器是利用驴作为动力,载荷由绕在一个大滚筒上的绳子进行起吊。 此种方法一直沿用到近代直到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约在 1800 年,煤矿主才能利用起重机把矿井中的煤输送上来。 数百年来人们制造过各种类型的升降梯,它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只要起吊绳突然断裂,升降梯便急速地坠落到底层。 1854 年奥的斯设计了一种制动器:在升降梯的平台顶部安装一个货车用的弹簧及一个制动杆与升降梯井道两侧的导轨相连结,起吊绳与货车 弹簧连结,这样仅是起重平台的重量就足以拉开弹簧,避免与制动杆接触。 如果绳子断裂,货车弹簧会将拉力减弱,两端立该与制动杆咬合,即可将平台牢固地原地固定免继续下坠。 “安全的升降梯 ”发明成功了。 一时间,奥的斯成了众人注目的中心。 第一台升降机并非奥的斯所发明,但他却是第一台 “安全 ”升降梯的发明者。 “安全 ”这一概念不仅开创了升降梯工业,而且也为那些想建造更高层建筑物以增加更多可利用空间的设计们打开了通途。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晶闸管变流装置越来越多地用于电梯系统,使电梯的拖动系统简化,性能提高。 同时交流调压调速系 统的研制和开发,使交流电梯的调速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 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通过控制电动机定子供电电压与频率电梯运行速度的调压调频技术研制成功,出现了交流变压变频( VVVF)调速电梯,开拓了电梯拖动的新领域。 电梯发展的今天,在使用需求和新技术应用方面都进入到全面发展时期,随着智能化、信息化建筑的兴起与完善,要求电梯不只是完成垂直运输的基本功能,还应以人为本提高舒适度,特别从电梯运行的控制智能化角度考虑,电梯的优质服务不再是单一的“时间最短 ”问题,而是采用模糊理论、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等方法,以期实现单梯与群控 管理的最佳模式。 合理的配置与使用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节能以及减少环境污染等。 本文中着重电梯的升降控制逻辑,不调节主电动机的升降速度以及电梯的安全保护措施。 电梯设备 电梯的分类 电梯的分类有各式各样: (1) 按速度分类 : 低速电梯 1m/s以下 高速电梯 23m/s 超高速电梯 310m/s (2) 按用途分类 : 乘客电梯 住宅电梯 观光电梯 载货电梯 客货两用电梯 车辆电梯 其他电梯 (3) 按拖动方式分类 : 交流电梯 直流电梯 液压电梯 齿轮齿条电梯 螺杆式电梯 (4) 按有无司机分类 : 有司机电梯 无司机电梯 有 /无司机电梯 (5) 按控制方式分类 : 手柄操纵控制电梯 按钮控制电梯 信号控制电梯 集选控制 (6) 按曳引机结构分类 : 有齿曳引机电梯 无齿曳引机电梯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10 10 电梯的主要组成部分 (1) 曳引部分:通常有曳引机和曳引钢丝绳组成。 电动机带动曳引机旋转使轿厢上下运动。 (2) 轿厢和厅门:轿厢由轿架,轿底,轿壁和轿门组成;厅门一般有封闭式、中分式、双折中分式和直分式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