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坐标机床用两座回转联动工作台的设计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与上转台电机相连的联轴器选为膜片式联轴器,估取其效率 m = ,支撑蜗杆的轴承选为圆锥滚子轴承,其传动效率 g = ,蜗杆传动选为单头蜗杆,其传动效率 w = ,与上主轴相连的轴承选为角接触球轴承,其传动效率为 q = ,因此上工作台的总传动效率根据公式 z = m g q w ( 62) 则 z = = 以上数据选取根据《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表 82。 根据公式 = 1 2 3 ( 63) :上工作台实际总传动效率; 1 :啮合摩擦损耗时的效率, 1 = tg /tg( + V) V :当量摩擦角 V = arctg fV 查《机械设计》(第七版)表 1118,取 V = 4176。 04′,则 1 = 2 :轴承摩擦损耗时效率 3 :溅油损耗时的效率 一般取 2 3 =,则 = 1 2 3 = = 说明设计计算条件是符合要求的。 为便于加工,蜗杆和蜗轮旋线方向取为右旋。 8 根据蜗杆分度圆直径公式 dg = Vd (64) 则 dg = 60 = 由于 V 4 5m/s,则选用蜗杆下置。 选择蜗杆传动类型 根据 GB/T 10085 1988 的推荐,采用渐开线蜗杆( ZI)。 材料选择 考虑蜗杆传动传递的功率不大,速度较低,故蜗杆用 45 钢 ;因希望提高些效率, 耐磨性好些,故蜗杆螺旋齿面要求淬火,硬度为 45 55HRC。 蜗轮用铸锡磷青铜 ZCuSn10P1,金属膜铸造。 为了节约贵重的有色金属,仅齿圈用青铜制造,而轮心则用灰铸铁 HT100 制造。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尺寸设计 根据闭式蜗杆传动的设计准则,先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在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由传动中心距公式 a ≥ 232 EHZZKT (65) 确定作用在蜗杆上的转距 T2 按 Z1 = 1,估取效率 = ,根据公式 T = Pn ( 66) 则 T2 = Pn = = 334250N mm 确定载荷系数 K 因工作载荷较稳定,故取载荷分布不均匀系数 K = 1;由《 机械设计》(第七版)表 115选取使用系数 K = ;由于转速不高,冲击不大,可取动载系数 VK = ;根据公式 K = K K VK ( 67) 则 K = 1 确定弹性影响系数 ZE 因选用的是铸锡磷青铜蜗轮和钢蜗杆相配,故 ZE = 160 1/2MPa。 确定接触系数 Z 先假设蜗杆分度圆直径 d1 和传动中心距 a 的比值 d1/a = ,从《机械设计》(第七版)图 1118 中可查得 Z =。 确定许用接触应力 [ H ] 根据蜗杆材料为铸锡磷青铜 ZCuSn10P1,金属模铸造,蜗杆螺旋齿面硬度 45HRC,可从《机械设计》(第七版)表 117 中查得蜗杆的基本许用应力 [ H ] = 268MPa。 根据应力循环次数公式 N = 60jn2Lh (68) 则 N = 60 1 4 15000 = 9 根据寿命系数公式 KHN = 7810N (69) 则 KHN = 78 = 再根据许用接触应 力公式 [ H ] = KHN [ H ] (610) 则 [ H ] = 268 = 305 MPa 计算中心距 a = 23 1 6 0 2 .91 .2 1 3 3 4 2 5 0 ( )305= 取中心距 a = 125mm,因 i =30,故从《机械设计》(第七版)表 112 中取模数 m = ,蜗杆分度圆直径 d1 = 63mm。 这时 d1/a = ,从《机械设计》(第七版)图 1118 中可查得接触系数 Z = ,因为 Z Z ,因此以上计算结果可用。 蜗杆与蜗轮的主要参数与几何尺寸 蜗杆 轴向齿距 Pa = m = = 直径系数 q = d1 / m = 63 / = 10 齿顶圆直径 da1 = d1 +2ha1 = 齿根圆直径 df1 = d1 2hf1 = 分度圆导程角 = 蜗杆轴向齿厚 sa = 12m = 蜗轮 蜗轮齿数 2z = 31;变位系数 2x = ; 验算传动比 21zi z =311 = 31,这时传动比误差为 313030 = = %,是允许的。 蜗轮分度圆直径 d2 = m 2z = 31 = 195mm 蜗轮喉圆直径 da2 = d2 + 2ha2 = 195 + 2 2 = 199mm 蜗轮齿根圆直径 df2 = d2 2hf2 = 195 2 12 = 171mm 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根据当量齿数公式 2Vz = 23cosz ( 611) 10 则 2Vz = 331(cos 5 )= 根据 2x = , 2Vz = ,从《机械设计》(第七版)图 1119 中可查得齿形系数 YFa2 =。 根据螺旋角系数公式 Y = 1 140 ( 612) 则 Y = 1 140 = 根据许用弯曲应力公式 [ F ] = []F KFN (613) 从《机械设计》(第七版)表 118 中查得由 ZCuSn10P1 制造的基本许用弯曲应力 []F = 40MPa。 根据寿命系数公式 KFN = 6910N ( 614) 则 KFN = 69 10= 因此 [ F ] = 40 = 又根据疲劳强度公式 F = 212 YFa2Y ( 615) 则 F =1 .5 363 = MPa 由于 F [ F ] ,因此弯曲强度是满足的。 11 图 61 上蜗杆结构 图 62 上蜗轮结构 上回转台中主轴与轴承的参数确定及几何尺寸计算 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上主轴的功率 P = ; 上主轴的转速 n = 4r/min; 上主轴的转距 T = 9550000 = 334250N mm; 根据公式 d A0 3Pn (616) 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选轴的材料为 45 钢,调质处理。 根据《机械设 计》(第七版)表 153,取 A0 = 112,于是得 mind 112 = 41mm 12 根据公 = (616) 则 = = MPa 根据已选定轴的材料为 45 钢,调质处理,由《机械设计》(第七版)表 151 查得 [ 1 ]=60 MPa。 因此 [ 1 ],故计算得到数据可用。 考虑安全系数,取 mind = 50mm。 与上主轴联接轴承的参数确定和几何尺寸计算 选取轴承预期计算寿命 hL 根据《机械设计》(第七版)表 133 查得 hL = 25000h 确定轴承基本额定动载荷 取轴肩距离为 倍的轴承内径,则轴肩大径 d = 50 + 50 2 = 60mm 当量载荷为 P = (500 + 100) 10 = 6000N,转速 n = 4r/min。 根据基本额定动载荷公式 C = P66010hnL (617) 则 C = 6000 660 4 2500010=10270N 由计算结果选用轴承 32912 型圆锥滚子轴程。 轴承尺寸为: d = 60mm; D = 85mm; T = 17mm; B = 17mm; C = 14mm 轴承重量为 W = 联接上主轴与工作台面的胀紧套的尺寸选择 此处选择为 Z2 型膜片胀紧套,此种胀紧套为圆盘型通过螺纹联接的胀紧套,可以实现紧密联接作用,能够承受较大载荷。 所选用的胀紧套尺寸为: d = 70mm; D = 110mm; l = 24mm; L = 28mm; L1 = 胀紧套重量为。 13 图 63 上主轴结构 下回转台中蜗杆传动的参数确定及几何尺寸计算 下回转台蜗杆传动的初步效率计算 下转台工作台面最大转速: n = 4r/min 根据公式: Pw = 1000FV 其中,工作台面转速 V = m/s,工作台面载荷 F = 500N, 则,下工作台功率为 P = 500 =。五坐标机床用两座回转联动工作台的设计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 “低碳经济 ”“低碳技术 ”“低碳发展 ”“低碳生活方式 ”“低碳社会 ”等一系列 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 20xx 年 6 月 27 日,胡锦涛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要大力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坚持实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20xx 年 8 月
五大连池 市商品混凝土未来市场需求预测分析 2 013 年 五大连池 将新开工住房 10 万平方米。 因此据 五大连池 市有关专家分析预测, 五大连池 市主城区混凝土年需求总量大约在 50万立方米左右,现有预拌混凝供应量为 1 万立方米每年,仅仅占 2%左右,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依照 五大连池 市的发展速度及基本建设中长期规划及投资规模,五大连池市东城贮料场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0
、仪器。 (3) 大部分电器均为常用控制电器,更换方 便,价格便宜。 (4) 多年来我国一直生产这类电梯,技术成熟,已形成系列化产品,技术资料图纸齐全熟悉掌握的人员较多。 电梯继电器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 (1) 系统触点繁多接线线路复杂,且触点容易烧坏磨损,造成接触不良, 因而故障率较高。 (2) 普通控制电器及硬件接线方法难以实现较复杂的控制功能,使系统的 控制功能不易增加,技术水平难以提高。
第 13 页 共 56 页 招标人如不按本投标须知第 款的规定与中标人订立合同,或者招标人、中标人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协议,应改正并处以合同金额的 2%的罚款。 中标人如不按本投标须知第 款的规定与招标人订立合同,则招标人将废除授标,投标担保不予退还,给招标人造成的损失超过投标担保数额的,还应当对超过部分予以赔偿,同时依法 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中标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完成中标项目
................. 55 场地不良地质现象及评价 ..................................................................................................................... 56 2)拟建厂址岩土冻胀性分析及评价 ............................
; c、劳动力组织; d、施工顺序; e、施工操作要点及注 意事项; f、工时计划; g、成品保护措施; h、验收标准等。 ⑵ 各工种、工序交接卡:根据工程质量“三检”制度,达到确保每道工序工程质量符合要求的目的,以责任形式落实到各工种班组和班长身上为具体控制手段。 场内管理 对本工程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本公司保证 切实做到安全生产制度化、文明施工标准化,在实际施工中严格按照梅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