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县养老度假村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思维和墙角的匠心处理,充分表现出徽派建筑文化的丰富性、艺术性和科学性。 徽派建筑把人类“遮风蔽雨”功能的“住”的文化在徽州地域发挥到了极致,其建构整体设计的宗族理念、风水理念、人文理念已成为徽州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 只有整体地、本质地把握徽派建筑的特色,从内质而不是表面上体会徽派建筑之妙之美,才有可能在新徽派建筑中融入古徽州人那种善待自然、与邻为善、重教化、讲艺术等理念,从根本上弘扬徽派建 14 筑的特色,坚守徽风徽 韵。 在城乡坚持徽派建筑风格,解决古风古韵和现代化相统一,更突现了徽文化创新的现实意义。 ( 2)建筑特征 本项目建筑特征按徽派园林风格建造,马头翘角式房顶,黑色流璃瓦,白色乳胶漆外墙、古典式马头墙,配以塑钢推拉窗、红漆木门,外走廊式建筑,突出皖南民族风情。 三叠马头墙高耸,状若屏风,如奔马嘶鸣,高低纵横,起伏跌落,与屋顶形成黑白、大、小、纵、横的对比,产生极为简约奇妙的形式美 ,使整个大院静穆之中不乏动感,白墙黑瓦与绿水映衬,如水墨般雅致恬淡。 (二)建(构)筑物一览表 表 5- 1 建(构) 筑物一览表 序号 名称 数量 位置 1 庭院 1 2 停车位 1 3 厨房 1 一楼 4 用餐间 2 一楼 5 储藏室 1 一楼 6 服务台 1 一楼 7 卫生间 3 一、三楼 8 仓库 1 二楼 9 休息室 9 二、三楼 10 办公室 1 二楼 11 会议室 1 三楼 12 娱乐活动中心 1 三楼 13 棋牌室 2 三楼 15 (三) 主要设备选择原则 ,产品质量可靠。 、造型美观,物美价廉,注意设备利用率和成本核算。 ,效率高,维 修方便,并能一机多用的设备。 ,操作方便,简单,安全可靠。 (四)配套设施 配套设施总投资。 万元,设备中 节水技术与低指标,对生活用水选用中档标准,做好污水处理。 给水工程 ( 1)规划地给水主干管道沿道路设接入各地点,采用 DN200 的铸铁管,建筑物接入管径根据具体的用水当量和流量决定。 所有管线均沿路敷地铺设,形成环形供水管网,确保用水安全,便于地块用水从多方位开口接入。 在主次干道上设置消防栓,间距不大于 300m,尽 量设在道路交叉口上。 ( 2)给水管道在人行道下覆土深度不小于 ,在车道下不小于。 排水工程 ( 1)养老 服务中心 内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排水系统。 养老服务中心 内污水接入污水处理池统一进行处理,经处理达标排入附近农田及水系。 排水主干管采用 DN300的铸铁管,污水支管采用 DN300的铸铁管。 所有管线均沿路敷设埋地。 16 ( 2)建筑物四周设立排水暗沟;在道路的一侧或两侧开排水暗沟;在停车场周围布设雨水暗沟,以便迅速排除地表水。 汇集的雨水和化粪池处理的污水可直接引入生态养殖园作为肥料,同时各主要建筑物各建 一化粪池。 预测 于都县贡江镇长龙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日均用水人数为 500人次,综合用水量按每人 天指标计算。 消防、绿化等不可预见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 15%,日均变化系数为 2。 开发初期按照住宿率为 50%,则 养老服务中心 日均用水量为:( 500 )( 1+15%) = 吨,日最高用水量 吨。 污水量按总用水量的 80%计算。 电气 用电负荷等级:按本项目性质和供电规程,无特殊要求,其用电按三级负荷考虑; 供电系统:本项目用电均由罗坳镇电站供给,电缆可架空 或埋地引至用电点; 电力线路敷设应考虑生产照明、电力防爆、防腐方面的要求; 设置功率因素自动补偿屏,平均功率因素 COSΦ≥ ; 整个养老服务中心 采用分级计量,低压侧设照明计量装置,各用电回路装设低压计量表,以便加强管理和考核用电指标。 为了使配电房及各用电设备安全运行,在配电房设工作接地及过 17 电压接地保护并连成一体,做成环状接地网,从而降低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 各建筑物进户线距配电房距离大于 50米的均设置重复接地装置。 进户后采用 TNCS系统。 变配电房接地电阻 R≤ 10Ω . 设计 负荷计算 根据各专业所需的用电条件,用电设备分类按需用系数分别计算,然后综合确定本项目用电负荷。 工艺设备安装容量: 生活照明安装容量: 总装机容量: 建配电房 40平方米,安装配电箱一套。 电源及电压 本项目电源由 养老服务中心 外高压线经变压器后,直接引至 养老服务中心 配电房。 养老服务中心 动力及照明均采用三相四线制( 380V/220V)。 供给电源进入度假村后,经总配电柜、各分配电柜引到各用电设备,用电点一般采用放射树干式供电方式,对大容量的用电设备采用降压起动的方式 以减少起动电流对线路电压质量的影响。 度假村内部动力线路采用 BV铜芯穿焊接钢管或 UPVC 管明设或暗设,或沿桥架敷设。 养老服务中心 照明和动力为同一线路,进户后分开铺设。 生活照明电源由变电房照明电柜引出专线。 各建筑物照明采用 PZ30JR型配 18 电箱,照明配线系统均为放射 ― 树干混合系统。 照明线路配线采用BV 铜芯穿钢管或电线管明敷或暗敷。 各建筑物室内照度值的选择依据《建筑 电气设计技术规程》的推荐值并结合具体情况确定。 场地照明采用荧光灯,空间净高超过 6m 时采用高压汞灯和高压钠灯的混光照明。 潮湿场所,采用 防潮型荧光灯。 浴室和淋浴间采用防水型灯具。 办公室、生活用房照明采用日光灯。 路灯一般采用 80- 125W高压汞灯或 100W高压钠灯,集中在传达室控制。 大面积的场地照明控制开关宜分片集中布置。 养老服务中心 内建筑物和构筑物设避雷针或避雷带保护。 配电房设计五防式人工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 4欧姆,各用电点重复接地电阻不大于 10 欧姆。 通讯设施 ,有线电视( CATV),宽带网络和消防监控。 养老服务中心 内装设光缆,通讯设施和宽带传输设施。 ( CATV)系统尽量利用地方电视讯号,同时建立卫星电视接收系统以丰富老年人文娱生活。 内设置消防灭火设施和消防监控中心。 所有房间和娱乐活动场所都装设感烟、感温等火情探测装置和消防设施,设置 19 完善的声光报警讯号和通风排烟、喷淋等自动灭火设施。 内设置有线电视监视系统,在各个建筑的门口、走廊过道等重要地点均装设电视摄像头,并配备录像等监控设备。 、消防费用中。 20 第六章 环境保护 一、编制依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2)国务院( 98)第 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 3)国家计委、国务院环委 [87]国环字第 002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 4)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 86)国环字第 003号文《关于颁发“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通知》 二、设计采用标准 (一) 环境质量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执行: GB30951996《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 (二)污染物排放标准 废污水执行: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二级标准 废气执行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二 级标准 噪声执行 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的二级标准和卫生部、国家劳动总局颁发的《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草案)》 (三)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21 该项目实施后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生活过程产生的废水,固体废物,锅炉房和洗衣房的噪声。 ( 1)废水: 废水来源主要为厨房、餐厅的清洗废水和生活区的卫生用污水。 这类废水无毒、无害。 ( 2)固体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于厨房食物原料处理后的废渣,生活区生活垃圾,废弃的包装材料。 ( 3)灰尘: 生活过程中不产生灰尘,锅炉产生的烟尘。 ( 4)噪声: 根据卫 生部和劳动总局颁发的《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对新建企业的规定, 8小时允许噪声要降为 85DB( A)。 本项目建成后噪声源主要为锅炉房和洗衣房等声压级在 85DB以上,超过规定标准,危害工作人员健康。 三、污染防治原则 (一)遵照( 87)国环字第 002 号所规定的原则。 (二)污染治理方案优先采用国家环保局发布的《国家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国家尚未颁发最佳实用技术的则选用国内普遍采用的成熟工艺。 (三)废水处理 22 本项目的生活废水,主要组成是生物类物质。 设置日处理能力为50m2/d的污水处理装置一套。 通过处理以后,可 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四)废气治理 锅炉产生的烟气拟采取湿式水膜除尘器进行处理后由高 50m的烟囱排放,湿法除尘效率一般为 90%- 95%, SO2去处率约为 15%,处理后的烟尘和 SO2排放浓度分别为。 可满足 GB13271- 2020《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Ⅱ时段二级标准。 (五)噪声污染防治 首先要进行合理的总图分区设计,高噪声房间和设备,应尽量与生活区分开布置。 并远离要求安静的区域;高噪声设备应尽可能低位布置,以减少噪声污染范围;高噪声机器和设备,宜集中布置在单独房 间内,以缩小噪声污染面和便于采取相应措施;采用隔、吸、消音等综合防治措施;并在隔声间的内墙加装隔声和吸声材料,以消除强噪声对生活环境的干扰。 采取上述措施后,一般均可使高噪声设备对环境的影响不超过规定标准的要求。 (六)固体废弃物防治处理 燃煤炉渣出售给砖厂作制砖原料,厨房、餐厅、生活区产生的生活垃圾由环保部门处理。 医务室产生的少量医疗废弃物集中搜集,由于都县医疗废弃物处置中心定期收集处理。 23 四、绿化规划 绿化在防止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方面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它具有较好的调湿、调温、吸尘、净化空气、减弱噪声 和改善小气候的功能。 特别是由于绿化对减弱噪声和吸滞灰尘有明显效果,因此,该项目在建设的同时,必须进行绿化方面的规划设计。 要求其绿化面积应占地总面积的 40%以上。 建议在 改扩建养老服务中心庭院 四周的围墙两侧种植防护林带,并在围墙两壁种植攀缘木本植物形成绿篱。 养老服务中心 前区在绿化布置上应以美化为主,并注意与周围环境和谐协调,讲究艺术效果,力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