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改水防病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000 式中: Q1—— 最高日生活用水量( m3 /d) P —— 设计年限末用水人口数(人) q1 —— 最高日生活用水指标( L/人 d) 则各村计算结果如下表: 表 32 最高日生活用水量计算表 供水点 园艺场 林家戈壁村 大榆数村 太阳沟村 转弯湖村 合 计 P (人 ) 784 968 706 1280 1069 4808 q1 (L/人 .d) 40 40 40 40 40 Q1(m3/D) 第三节 牲畜用 水量计算 一、牲畜发展指标的确定 (一)牲畜自然增长率 牲畜自然增长率根据 某 市统计局提供为 5%。 (二)用水牲畜数 牲畜头数依据下式计算: 15 X= X0(1+ a) n 式中: X—— 设计年限末用水牲畜头数(标准头) X0—— 设计水平年牲畜头数(标准头) a—— 年牲畜平均自然增长率 n—— 设计年限 本工程规划区现有牲畜存栏 15500 头,则: X= 15500( 1+5%) 15 = 32223(头) 各村计算结果如下表: 表 33 用水牲畜数计算表 供水点 园艺场 林家戈壁村 大榆数村 太阳沟村 转弯 湖村 合 计 X0(L/头 .d) 2500 3000 20xx 4500 3500 15500 X(头 ) 5197 6237 4158 9355 7276 32223 二、牲畜用水指标 采用:每标准头按 10 升 /日计算 三、牲畜用水量 牲畜用水量依据下式计算 : Q2 = X q2 / 1000 式中: Q2—— 最高日牲畜用水量( m3 /d) X—— 设计年限末用水牲畜头数(标准头) q2—— 牲畜日用水指标( L/头 d) Q2 =32223 10/1000 = ( m3 /d) 各村计算结果如下表。 16 表 34 牲畜用水量计算表 供水点 园艺场 林家戈壁村 大榆数村 太阳沟村 转弯湖村 合 计 X(头 ) 5197 6237 4158 9355 7276 32223 q2(L/头 .d) 10 10 10 10 10 Q2(m3/D) 第四节 管网漏失水量 管网漏失水量取最高日生活用水量、牲畜用水量之和的 5%计算,即: Q4 = (Q1 + Q2)5% 式中: Q4—— 管网漏失水量( m3/d) Q4 =( +) = ( m3/d) 各村计算结果如下表。 表 35 管网漏失水量计算表 供水点 园艺场 林家戈壁村 大榆数村 太阳沟村 转弯湖村 合 计 Q1(m3/D) Q2(m3/D) Q4(m3/D) 第五节 未预见水量 未预见水量Q 5取最高日生活用水量、牲畜用水量之和的 10%计算,则: Q5 = (Q1 + Q2)10% 式中: Q5—— 未预见水量( m3/d) 17 则:全乡 Q5 =( +) = ( m3/d) 各村计算结果如下表。 表 36 未预见水量计算表 供水点 园艺场 林家戈壁村 大榆数村 太阳沟村 转弯湖村 合 计 Q1(m3/D) Q2(m3/D) Q5(m3/D) 第六节 水厂自用水量 因本工程水源取地下水,无复杂的水处理措施,故水厂自用水量可忽略不计, Q6=0。 第七节 水厂总供水量 水厂总供水量即水厂建成投产后所能提供的最大供水量,为生活用水量 Q牲畜用水量 Q管网漏失水量 Q4及未预见水量Q5之和。 计算公式:Q =Q 1+Q 2+Q 4+ Q5 式中: Q—— 水厂总供水量( m3/d) 项目区分南北两片分别供水,各建一座水厂。 园艺场片水厂包括园艺场、林家戈壁村,转弯湖片水厂包括大榆树村、太阳沟村和转弯湖村,两片水厂总供水量计算结果详见下表。 18 表 37 水厂总供水量计算表 供水点 园艺场片 转弯湖片片 合 计 园艺场 林家戈壁村 小计 大榆数村 太阳沟村 转弯湖村 小计 Q1(m3/D) Q2(m3/D) Q4(m3/D) Q5(m3/D) Q6(m3/D) 0 0 0 0 0 0 0 0 Q (m3/D) 第九节 给水系统各组成部分计算水量 一、取水泵房、输水管道及净化构筑物的计算水量 Q 取 =(Q +Q 6) /T 式中:Q 取 —— 取水泵房计算水量( m3/d) Q —— 水厂总供水量( m3/d) Q 6—— 水厂自用水量( m3/d) T—— 水厂工作时间,取每日 10h。 则:项目区园艺场片:Q 取 =(Q +Q 6) /T =(+0)/10 =( m3/d) 项目区转弯湖片:Q 取 =(Q +Q 6) /T =(+0)/10 =( m3/d) 二、送水泵房及配水管网的计算水量 由于送水泵房及配水管网的工作与用户的用水情况直接关 19 联,所以其供水能 力必须满足用户最高时用水的要求,计算公式如下: Q 送 =Q /24 K 时 式中:Q 送 —— 送水泵房的计算水量( m3/d) Q —— 水厂总供水量( m3/d) K 时 —— 时变化系数,采用 K 时 =。 则:项目区园艺场片:Q 送 = =( m3/h) 项目区转弯湖片:Q 送 = =( m3/h) 具体结果见《用水量计算表》。 第四章 输配水管道 第一节 管道布置的原则及要求 一、管道布置原则 管网系统布置形式选择树枝状管网形式。 树枝状管网管道总长 度短,修建费用省,总造价低,建设期短。 但供水可靠性、安全性较低。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向环状管网与树枝状管网相结合的混合方式过渡,以提高供水的保证率。 20 管道定线时,尽量选择最短线路并考虑供水安全。 为利于施工和维护检修,定线时尽可能沿现状或规划道路铺设。 管道敷设尽量减少逆坡,绕开沟坑等低洼处。 为便于今后管理、维修,在各配水点设置检查井,并建设供水房,以确保供水安全。 该地区最大冻土层深度在 ,为防止管道受冻涨因素破坏,管沟开挖深度控制在 以下。 二、供水系统布置 水源 项 目区受地理条件限制,园艺场、林家戈壁村两个村与转弯湖、太阳沟、大榆树等三个村之间为太阳沟隔断,最宽处可达,因此本次设计将项目区分为两个供水区,即园艺场供水区、转弯湖供水区。 其中,园艺场现有一眼机电井,距园艺场以南,设计选择为该供水区水源;转弯湖供水区水源选择地下水,取水方式为机电井,井位选择在转弯湖村以南 300m 处。 水厂 园艺场片供水水厂设在现有机 电井附近,占地面积 3575m2,设砖围墙东西长 55m,南北宽 65m,厂内建 50m3蓄水池 1 座,建筑面积 144m2办公室 1 座。 转弯湖片供 水水厂设在该供水区拟建水井附近,占地面积4050m2,设砖围墙东西长 90m,南北宽 45m,厂内建 100m3蓄 水池 1 座,建筑面积 54m2办公室 1 座。 管网布置 园艺场供水区自水源井至节点 1,管段长度 250m;输水管网 21 总长 Km,设 3 个节点,由节点 1 2- 3 等管段组成。 转弯湖供水区输水管网总长 Km,设 5 个节点,由节点 4- 5- 6- 5- 8 等管段组成。 具体布置详见平面及管网布置图。 系统供水运行方式确定 由于项目区地势总体坡度较小,不满足自压供水要求,因此设计选择加压 供水方式。 ( 1)园艺场供水区 该供水区共包括有 2 个村队,干管长 3623m,控制流量。 ( 2)转弯湖供水区 该供水区共包括有 3 个村队,干管长 5580m,控制流量。 系统自动化控制操作设备 系统自动化控制操作设备主要由变频调速器、蓄水池液位仪、远传压力表等构成,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机电井 清水池 变频调速 器 液位仪 水泵 远传压力表 加压供水区 22 第二节 管材种类规格与选用 本工程在满足供水安全运行条件下,可选择以下两种管线材料。 ( 1)钢管; ( 2)塑料管; 经分析比较,钢管虽安 全可靠,但价格昂贵,投资大,设计中不予选取,塑料管费用远低于钢管,且施工安装方便。 本工程管线材料确定为塑料管。 管径大于 50mm 的选择无毒硬聚氯乙烯管( UPVC 管),管径小于(包括) 50mm 的选择聚乙烯管( PE 管)。 管材工作强度。 第三节 流量计算 一、沿线流量 龙头当量 由于农村农牧民居住区分散,单位管段用水量不均匀,配水管用水情况(龙头个数)又相对明确,采用单位管长比流量计算沿线流量与实际配水量有很大偏差。 因此,采用龙头当量 qn 计算沿线流量。 本工程计划解决 某 乡园艺场片和 某 乡转弯湖 片的居民和牲畜的饮水问题。 某 乡园艺场片有居民 163 户,共计用水龙头 163 个;转弯湖片有居民 396 户,共计用水龙头 396 个,各村居民户数详 23 见《用水量计算表》。 根据管网起始端计算水量可求出龙头当量qn1。 采用公式: qn =(Q 送 Σ q) /N 式中: qn—— 龙头当量( L/S个); Q 送 —— 管网起端计算水量( L/S); Σ q—— 集中供水点供水量( L/S); N—— 龙头个数(个)。 项目区并无公共建筑及乡镇企业等集中供水点,故Σ q=0。 则:园艺场片龙头当量 qn=( ) /=( L/S个) 转弯湖片龙头当量 qn=( ) /=( L/S个) 沿线流量 沿线流量 qL 即为本管段用水龙头个数 N 同该区域龙头当量qn 的乘积。 qL =qn N 式中: qL—— 沿线流量( L/S); qn—— 龙头当量( L/S个); N—— 龙头个数(个)。 具体管段沿线流量如下: 24 沿线流量计算表 表 41 管网 分区 管段号 沿线流量 龙头个数(个) 龙头当量( L/S*个 ) 流量 qL(L/S) 园艺场片 12 80 23 83 转弯湖片 45 0 56 170 67 86 58 140 二、节点流量 节点流量为与该节点相连各管段沿线流量之和的一半,计算公式为: qi=Σ qL/2 式中: qi—— 某一节点 i 的节点流量( L/S); Σ qL—— 与该节点相连各管段沿线流量之和( L/S)。 节点流量计算表 表 42 管网 分区 管段号 节点流量 (L/S) 起端节点 末端节点 园艺场片 12 23 转弯湖片 45 56 67 58 三、管段的流量计算 在树枝状管网中,水流仅沿一个方向流动,因此,某管段的计算流量等于该管段下游所有节点流量的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