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花园住宅楼5、6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推进,先将梁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楼板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 ( 2) 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允许单独浇筑 , 其施工缝应留设在板底下 20~30mm 处。 第一层下料慢些,使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第二层料。 用“赶浆法”使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时,振捣时要 避免触动钢筋及埋件。 ( 3) 楼板浇筑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动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 注意不断用移动标志以控制混凝土板厚度。 振捣完毕,用刮尺或拖板抹平表面。 ( 4) 在浇筑与柱、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 1~ 小时,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 ( 5) 施工缝设置:宜沿着次梁方向浇筑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 l/3范围内,施工缝表面应与次梁轴线或板面垂直。 单向板的施工缝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结构复杂的部位,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 砼在 浇筑完 12h 内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 遇高温天气,浇筑后 2~ 3 小时即进行覆盖浇水养护。 砌体工程施工 (1) 根据试验提供的砂浆配合比进行配料称量,水泥配料精确度控制在177。 2%以内。 (2) 砂浆应采用机械拌合,投料顺序应先投砂、水泥、掺合料后加水。 拌和时间自投料完毕算起,不得少于。 (3) 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拌成后 3 小时和 4小时内使用完毕。 . 2 砖墙的砌筑方法 (1) 组砌方法 采用主规格砌体为主,镶砖为次 ,砌体应错缝搭接。 搭砌长度不得小于块高的 1/ 3,也不应小于 15cm。 ( 2)排砖撂底 根据墙体施工平面放线和设计图纸上的门、窗位置大小,层高、砌块错缝、搭接的构造要求和灰缝大小,在每片砌块墙砌筑前应按预先绘制好的墙面砌块排列图把各种规格的砌块和需要镶砖的规格尺寸进行排列摆放、调整,把每片墙需要修改部分记录在立面排列图上,以供实砌使用。 (3) 砌筑 砌筑时应采用满铺坐的砌法,满铺砂浆层每边宜缩砖墙边 10~ 15mm(避免砌块坐压砂浆流溢出墙面 ),用摩擦式夹具吊砌块依照立面排列图就位。 校正时可用人力轻微推动或用撬杠轻轻撬动砌块,砌块可用木锤敲击偏高处,镶砖补缺工作与安装坐砌紧密配合进行。 竖向灰缝可用上浆法或加浆法填塞饱满,随后即通线砌筑墙体的中间部分。 (4) 填充墙砌体的灰缝厚度和宽度应正确。 (5) 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的处理:应留一定空隙,待填充墙砌完并应至少间隔 7d 后,再将其补砌挤紧。 (6) 砌块与柱相接 砌块与实心墙柱相接位置,应按设计图纸规定处理。 脚手架工程施工 架体基本参数如下:采用落地架;立杆纵距 La=,立杆横距Lb=,步距 H=,连墙杆为二步三跨设置,连墙件为柔性连墙件,必须软拉 +硬撑。 外架的组成与材料选用: 外架系统由钢管φ ,扣件 (含直角扣、对接扣、旋转扣 )、垫板、脚手板、安全网组成。 架体搭设 ( 1) 落地架立杆基础要平整、密实,并做 100 厚 C15 素砼垫层,每根立杆底部均应垫上厚度大于 50mm 的木板,木板面积不小于 ,也可垫通长脚手板。 ( 2) 立杆纵距 ,横距 (双排架 )。 内排立杆距建筑物距离为 20cm,相邻立杆的接头位置应错开布置在不 同的步距内,与相近大横杆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 1/ 3。 ( 3) 大横杆步距。 上下横杆的接长位置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立杆纵距中,与相近立杆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 1/ 3。 大横杆应设置在立杆的里侧。 ( 4) 小横杆应贴近立杆布置,在大横杆之上并用扣件扣紧。 小横杆伸出外立杆长度不应超过 200mm。 ( 5) 剪刀撑、横向斜撑: (对于总高小于 24M)除在两端设置外,中间每隔15m 设置一道。 剪刀撑应联系 3— 4 根立杆,斜杆与地面夹角为 45176。 ~ 60176。 剪刀撑应沿架高连续布置。 转角及井架开口处设横向斜撑。 ( 6) 连墙件:采取柔性连 墙件,必须软拉 +硬撑方法。 布置按二步三跨布置;装设连墙件应注意掌握撑拉的松紧程度,避免引起杆件和架体的显著变形。 连墙杆应与墙面垂直,不准向上倾斜,下倾角度不宜超过 15176。 ( 7) 脚手板:操作层脚手板应满铺,对接缝隙小于 50mm,底层作业层满铺,作业层以下每 10 米满铺一层,其他各层挂安全平网。 ( 8) 安全网设置:在脚手架外侧设置全封闭密目式安全网,安全网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并具有出厂合格证方可使用。 施工层脚手架内侧与建筑物的空隙要用平网封闭,施工层以下应每隔 3 层封闭一次。 脚手架遇有施工需通行的建筑门 洞口时,可按下列要求处理: 、拆除 脚手架拆除作业应按确定的拆除程序进行,即按搭设作业的相反程序进行。 连墙件应在位于其上的全部可折杆件都拆除之后才能拆除。 拆除过程中,凡已松开连接的杆配件应及时拆除运走,避免误扶和误靠已松脱连接的杆件。 板下的杆配件应以安全的方式运出和吊下,严禁向下抛掷。 在拆除过程中,应做好配合,协调动作,禁止单人进行拆除较重杆件等危险性的作业。 屋面防水施工: 1. 屋面保温隔热层施工 工艺流程:基层清理→堵孔、固定→弹线找坡度→保温层铺设拍平→填补板缝 →检查验收 ( 1) 所用材料的表观密度,含水率、导热系数等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应有质量证明文件。 保温材料的运输、存放应注意防潮,防止损伤和污染,雨天作业要防止水浸或雨淋。 ( 2)铺设前应将基层表面尘土杂物等清理干净。 ( 3)穿过屋面的结构层管根部位,应用豆石混凝土填塞密实,将管根固定。 ( 4) 铺设水泥聚苯板块,应铺平垫稳,分层铺设的板块,其上下两层的接缝应错开,各层板间的缝隙,应用同类材料的碎屑嵌填密实,表面应与相邻两板的高度一致。 ( 5)已铺完的板块保温层要平整,不得在其上行走,运 输小车和堆放重物。 屋面找平层施工工艺流程:基层清理→管根堵孔、固定弹线找坡度→洒水湿润→打底找坡→抹水泥砂浆→养护→验收 ( 1)找平层施工前,屋面保温层应进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办理手续。 ( 2)各种穿过屋面的预埋管件根部,女儿墙根部应按图样及规范要求做好处理。 ( 3)根据设计规定的坡度,弹线找好规矩,并进行彻底清扫。 ( 4) 洒水湿润,在抹找平层之前,应对基层洒水湿润,但不能用水浇透,宜适当掌握,以达到找平层,保温层能牢固结合为度。 ( 5) 冲筋贴灰饼,根据坡度要求拉线找坡贴灰饼,顺排水方向冲筋,冲筋的间 距为 ,在排水沟、雨水口处找出泛水,冲筋后进行找平层抹灰。 ( 6)找平层要分格缝,分格缝兼做排气屋面的排气道,缝宽 20mm,纵缝的最大间距为 6m。 ( 7) 天沟、拐角、根部等处应在大面积抹灰前先做,有坡度要求的部位,必须满足排水要求。 ( 8) 用木抹子压第一遍,铁抹子压第二遍、第三遍,当水泥砂浆开始凝结,人踩上去有脚印但不下陷时,用铁抹子压第二遍,要注意防止漏压,并将死坑、死角、砂眼抹平,当抹子压不出抹纹时,即可找平、压实,完成第三遍抹压,这道工序,宜在砂浆终凝前进行。 砂浆的稠度应控制在 7cm 左右。 ( 9) 找平层抹平、压实后, 24h 后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 7 d, 干燥后即可进行防水层施工。 2. 卷材 防水层施工 ( 1) 所用卷材及其他材料的质量、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设计和要求,产品有合格证,并做复试。 ( 2) 施工前审核图样,编制防水工程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度,屋面防水必须由专业队施工,持证上岗。 ( 3) 铺贴防水层的基层表面,应将尘土、杂物彻底清扫干净,表面残留的灰浆硬块及突出部分应清除干净,不得有空鼓、开裂及起砂、脱皮等缺限。 ( 4)基层放坡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应保持干燥,含水率不大于 9%。 ( 5)防水所用的卷材、胶粘剂、基层处理剂,存放和操作应远离火源,在通风、干燥的室内存放,防止发生意外。 ( 6) 铺贴卷材时,先将卷材摊开在平整、干净的基层上清扫干净,用长把滚刷将底胶均匀涂在卷材表面。 ( 7)基层涂布胶粘剂:已涂的基层底胶干燥后,在其表面涂刷 CX404 胶,涂刷要用力适当,防止形成凝聚块。 ( 8) 铺贴时从流水坡度的下坡开始,先远后近的顺序进行,使卷材长向与流水坡度垂直,搭接顺流水方向。 ( 9) 卷材末端收头:为使卷材末端收头黏贴牢固,防止翘边和渗水漏水,聚氨酯密封膏等密封材料封闭严密后,再 涂刷一层聚氨酯防水涂膜。 ( 10)卷材铺贴完后应做蓄水试验。 其作法是,卷材与基层采用点黏结,要求每平米至少有 5 个黏结点,每点面积不 小于 100mm 100mm,卷材搭接处应满粘,防水层周边一定范围内也应与基层满粘。 4. 补偿收缩砼防水层 隔离层施工 为减少结构变形对防水层不利影响,在防水层下宜设低强度砂浆或卷材隔离层。 铺抹厚度一般为 10~20mm。 如设计没有隔离层则应建议加造。 ( 1)粘土砂浆隔离层按石灰膏:砂:粘土 =1﹕ ﹕ 配比,砂浆以干稠为宜。 要求表面平整、压实 、抹光。 ( 2)水泥砂浆找平层面铺卷材的隔离层:直接在找平层上铺一层塑料薄膜。 也可以在找平层上铺 3~8mm 干细砂滑动层,在其上铺一层卷材,搭缝用热沥青胶。 ( 3)石灰砂浆隔离层:施工方法同( 1),配比为石灰膏:砂 =1﹕ 4。 4. 2 分格缝留置与钢筋网片施工 ( 1)按设计或不大于 6m或“一间分一分格”,用上口宽为 30 mm 下口宽为 20 mm 的木板或泡沫板作为分格板。 ( 2)钢筋网铺设:按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规定时一般配置直径 间距为100~200 mm 的双向钢筋网片。 细石混凝土防水层施工 ( 1)按设 计配合比拌和好细石混凝土,先远后近。 先高后低的原则逐格进行施工。 ( 2) 按分格板高度,摊开刮平,用平板震荡器十字交叉来回震实,直至混凝土表面泛浆后再用木抹子将表面抹平压实,待混凝土初凝以前,再进行第二次压浆抹光。 也可在压浆抹光时再均匀涂刷一层防水水泥浆以增强抗渗性。 ( 3)屋面泛水应严格按设计节点大样要求施工,如设计无要求时,泛水高度不应低于 120mm,并与防水层一次浇捣完成,泛水转角处要做面圆弧或钝角。 ( 4)铺设、振动、震压混凝土时必须严格保证钢筋间距离及位置准确。 ( 5)混凝土初凝后,及时取出分格缝隔 板,用铁抹子二次抹光;并及时修补分格缝缺损部分,做到平直整齐,待混凝土终凝前进行第三次压光。 ( 6)混凝土终凝后,必须立即进行养护,可用蓄水养护法或稻、麦草、锯末、草袋等覆盖后浇水养护不少于 14 天。 也可涂刷混凝土养护剂。 ( 7)分隔缝嵌油膏或盖瓦。 ○ 1 、 分隔缝嵌油膏应于混凝土浇水养护完毕后用水冲洗干净且达到干燥(含水率不大于 6%)时进行,所有纵横分格缝相互贯通,清理干净,缺边损角要补好,用刷缝机或钢丝刷干净,用吹尘机具吹净。 ○ 2 灌嵌油膏的部位混凝土 表面均匀涂刷冷底子油,并于当天灌嵌好油膏。 ○ 3 分格缝采取盖瓦时,缝两侧须做泛水盖瓦要单边坐灰固定。 防水层蓄水试验 屋面防水层完工后,确认做法符合设计要求,将所有雨水口堵住,然后灌水, 水面应高出屋面最高点 2cm, 24h 后进行观察,尤其是管根,不洇不渗为合格,否则应进行返工,直到合格为止。 装饰工程施工: 先做样板,经甲方、监理、乙方质检人员共同检验通过后,方可照样板进行全面施工。 外墙饰面工程 外墙底灰: ( 1) 基 层处理:首先将凸出墙面的剔平,光滑的砼梁、柱面凿毛,并用钢丝刷一遍,再浇水湿润。 ( 2) 吊垂直、套方、找规矩:在四周大角和门窗口边用经纬仪打垂直线找直,然后根据面砖规格尺寸分层设点,做灰饼。 ( 3) 抹底层砂浆:先做 12 厚 1﹕ ﹕ 6 混合砂浆。 后抹 8 厚 1﹕ ﹕ 6 混合砂浆罩面,终凝后浇水养护。 ( 4) 20 厚 EVB 砂浆及 5 厚聚合物抗裂砂浆:见节能施工图。 ( 5) 弹好条形白砖线 — 拉好边线 — 从上往下贴砖 — 勾缝 — 清理。 内墙、天棚抹灰: 施工准备 ( 1) 抹灰前,清除基层表面的灰尘、污垢和油渍等,并洒水湿润,满刷界面剂一道。 ( 2) 在砌体与梁、柱结合处钉挂 300mm 宽 的钢丝网,用射钉每200mm 加铁片固定,挂网应做到平整、牢固。 ( 3) 抹灰用的原材料必须试检合格。 施工要点 ○ 1 找规矩、做灰饼 用一面墙做基准先用方尺规方,在地面上先弹出十字中心线,再按墙面基层的平整度在地面弹出墙角线,随后在距墙阴角 100mm 处吊垂线并弹出垂直线,再按地上弹出的墙角线往墙上翻引,弹出阴角两面墙上的墙面抹灰层厚度控制线,以此确定标准灰饼厚度。 ○ 2 抹底灰 待标筋有了一定强度后,洒水湿润墙面,然后在两筋之间用力抹上底灰,用木抹子压实搓毛。 底灰要略低于标筋。 ○ 3 抹中灰 待底灰干至七成后,即可抹中灰。 抹灰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