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以及加工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便利。 三 、其他条件 中药材为药用植物,对水、温度、土壤、气候等环境要求不高,既能在高寒山区轮歇地和瘠壤地正常生长,也可在一般耕地上栽培,人工规范化种植条件下药材亩产稳定。 中药材种植 效益明显,投资回报率高, 猪苓 、甘草已在 峡联村 试种成功 ,所以该项目易于被当地群众接受和推广。 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预测 一、产品简介 猪苓 (英文名称: grifola) 猪苓别名:野猪粪、地乌桃、猪屎苓、猪茯苓使用提示:内服:煎汤, 9至 15 克,或入丸、散。 本品久服必损肾气,昏人目。 猪苓,非褶菌目多孔菌科树花属药用 真菌。 子实体大或很大, 肉质 、有柄、多分枝、末端生圆形白色至浅褐色菌盖,一丛直径可达 35cm。 菌盖圆形,中部下凹近漏斗形,边缘内卷,被深色细 鳞片 ,宽 14cm。 菌肉白色,孔面白色,干 后草 黄色。 孔口圆形或破裂呈不规则齿状,延生,平均每毫米 24 个。 孢子无色,光滑,圆筒形,一端圆形,一端有歪尖, 710μm。 经济价值:子实体幼嫩时可食用,味道十分鲜美。 其地下 菌核 黑色、形状多样,是著名 中药 ,有利尿治水肿之功效。 含猪苓多糖 11 (glucan),试验抗癌。 猪苓为多菌科真菌猪苓的菌核。 猪苓生于林中树根旁或腐木柱旁,分布于东北及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栽后 4 至 5 年秋冬检查,如果萌发的白头很少,或不再萌发凇芩,并出现腐烂现象时,应于次年 3 至 5 月及时采挖翻栽,收获后选出灰褐色、核体松软的菌核留作芩种。 取色黑质硬的老芩作药用,及时晒 干,除净泥土。 猪苓菌核呈不规则块状、条形、类圆形或扁块状,有的有分枝,长 5至 25 厘米,直径 2至 6厘米。 表面黑色,灰黑色或棕黑色,皱缩或有瘤状突起。 体轻,质硬,断面类白色或黄白色,略呈颗粒性,气微,味淡。 个大,外皮黑色,断面色白,体较重者为佳。 【猪苓】 Zhuling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干燥菌核。 寄生于桦树、枫树、柞树的根上。 主产于陕西、山西、河北、河南、云南等地。 春秋二季采挖,去泥沙,晒干。 切片入药,生用。 甘草 (药材名称: Radi* Glycyrrhiza),是 一种补益中草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呈圆柱形,长 25~ 100cm,直径~。 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 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 具有显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 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 气微味甜而特殊。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 喜阳光充沛,日照长气温低的干燥气候。 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 12 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 它适应性强,抗逆性强,是植物界抗干旱的能手,斗 风沙的先锋。 二、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国家对中药发展的重视,中医药将全面走向世界。 目前,我国中成药的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年销售额已从 1980年近 10亿元增加到现在的 1000多亿元,天然植物药品是目前国际市场的热点,年增长率超过 10%,到 20xx年,天然药物和保健食品的贸易将突破 3000 亿美元,中药市场需求量大。 我国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群体。 本项目产品均属于中成药制品中用量较大品种,其发展空间十分巨大。 近十年来,各中药材价格稳中有升。 据专家预测,随着我国加入 WTO 以及中医药被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人所接 受,地道中药材的需求量将以每年 10%的速度递增。 上述产品作为用量大且野生药材产量下降的大宗药材品种,其增长幅度将会高于平均水平,只要严格按照 GAP 标准生产出绿色、无公害、质量好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景是广阔的。 三 、生态改善 本项目中药材种植采用 GAP 标准生产技术,化肥用量少,农药用量少且为低毒易分解低残留品种,能有效避免土壤、水体、空气污染,故该项目对实施地的生态保护有积极作用。 四 、经济发展 项目建成后与种植 大麦 比较,农民平均每亩地可增收 1000元;基地建设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社会发展、繁荣与 13 稳 定;对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较大的带动作用,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一、建设任务和规模 ( 1)根据市场需要,按照集约化、企业化、市场化、商品化的经营模式,定向建设基地。 ( 2)加工厂要以现有条件为出发点,注意节约,因地制宜。 ( 3)生产工艺的制定,不仅要注意先进性和实用性,并且还要同时企业考虑将来的发展,要求在功能和总平面布置上力求简捷流畅。 ( 4)扶持 专业合作社 ,创造名牌产品,把中药材产业建设成为有数量、有质量、有效益的新型产业。 ( 5)将项目建设与增加 农民收人紧密结合。 ( 6)将项目与示范推广,并辐射、带动中药材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 7)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使之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潜力。 ( 1)基地建设原则: 1)基地要建设在立地条件好,适宜中药材生长的地方。 2)尽量集中连片建设,便于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与管 14 理。 3)基地要建在无公害的立地环境中。 4)交通、供电、供水条件良好。 ( 2)初加工厂建设原则: 1)设计中要广泛采用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工艺技术。 2)按照质量管理体系和国家执行标准进行设计。 3)主要设备的选型以围 绕质量目标和经济目标进行的原则。 4)坚持“少投入,多产出”的原则。 5)环保、消防、安全卫生设施,要贯彻“三同时”原则。 建设规模 ( 1)建成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 1000 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以及加工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现饮片生产企业产业链向资源延伸,有利于推动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形成规模化生产经营模式,最大限度地优化中药饮片加工资源,正确引导中药 饮片加工生产及市场逐步向全国一体化市场和国际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中药材加工行业当前所处的自然经济落后的小农经济状况。 在此基础上,推动中药饮片加工生产企业和优势品牌的快速成长,从而对抗“洋中药”的冲击。 有助于公司走出广东,布控全国网络,打造全国品牌
为保证中药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均一性,当前急需发展先进的中药质量分析检测技术,完善中药材、提取物、中成药质量标准,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现代质量控制体系,攻克中药质量分析与评价难题。 本项目拟建设包括常规分析以及红外分析、紫外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现代成分、检测技术在内的 分析检测平台。 ◆ 信息平台及局域网管理系统、学术研讨培训中心 建立健全计算机网络系统
特聘新药审评专家,在新药的研制开发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并取得多 项重大成果。 目前本项目研发小组由 7 人组成,其中包括一名教授博导、一名副教授、 1 名博士、 3 名硕士,这些都对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二、 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及市场分析预测 [注 ]新技术推广 :技术内容、水平、推广应用范围、前景及市场分析 项目的技术线路 制备工艺是中药新药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
定期对销售人员进行营销技术培训,对产品进行营销策划,建立一支精干的销售队伍。 12 ① 价格 多年来青藏高原所产出的地道中藏药材产品市场行情相对比较确定,价格基本稳定。 从近 年来中藏药材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看,加工下降的可能性不大。 销 售价格在本项目销售方案中定价不高,其价格有上涨的空间。 因此,在项目建设营运期,只要把产品的销售放在突出的位置,就可以避免产品价格对项目建设产生大的影响。 ②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 4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表 41 序号 名 称 单位 数 量 无项目 有项目 1 占地面积 M2 18500 2 总建筑面积 M2 5120 6720 3 建筑占地面积 M2 3714 5314 4 道路、广场面积 M2 4313 3713 5 绿化面积 M2 10515 8500 6 建筑占地系数 7 绿化系数 8 建筑容积率 第五章 工艺技术与设备 工艺技术方案
侧,方可开动。 弯曲成型钢筋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钢筋形状正确,平面无翘曲不平现象;Ⅰ级钢筋末端弯钩的净空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 倍;钢筋弯曲点处不得有裂缝,Ⅱ级及Ⅱ级以上的钢筋不能弯过 头再弯回。 钢筋弯曲成型后的允许偏差:全长177。 10mm;弯起钢筋起弯点位移 20mm;弯起钢筋的弯起高度177。 5mm;箍筋边长177。 3mm。 ⑧钢筋焊接连接要求 热轧钢筋焊接应优先采用闪光对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