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问 卷 102份。 8 通过观察表 2表 22,了解到中等学校的学生对计算机的使用方面没有准确的目标,他们对计算机的兴趣多数停留在上网和娱乐上,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不了解导致他们计算机水平不高,而且从专业的角度来说他们更想学习一些软件的应用和基础操作。 在计算机基础的课堂中, 传统 的 教学 模式 只告诉学 生应该 怎么去做, 并没有考虑到学生 在实践中可能不实用, 而 且 沉闷的课堂 非常乏味无趣,在一定 程度上 降低 了学 生对这么课程学习 的积极性 ,严重影响了学生在课堂的 学习效果。 这样的课堂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对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及原因分析 ( 1)专业班和非专业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衡阳市职业中专计算机专业班和非专业班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同学在初中开始接触计算机,他们对计算机的认识大多数停留在上网、娱乐等方面,很少有同学会利用计算机来进行学习,由于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的认识不够,他们的计算机水平较好的人数占不足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总体有近 60%的同 学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兴趣不足。 而在进一步的理想课堂调查反映中,超过半数以上的同学喜欢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使用动态课件,并希望在课堂上能够使用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与学生产生学习互动,营造出更好的学习氛围。 ( 2)专业班和非专业班的不同点 衡阳市职业中专计算机专业班和非专业班的调查结果显示,计算机专业班的学生较非专业班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计算机水平要较高些,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的自觉性也较强些。 在专业班有 61%的学生表示想学习软件应用的相关知识,而在非专业班仅有 39%的同学想学习此类知识;在专业班,想学习计算 机基础操作的学生占专业班总人数的27%,非专业班占非专业班总人数的 39%。 在课堂的师生互动问题上,专业班有 80%的学生喜欢分组讨论和任务驱动的互动方式,只有 20%的学生喜欢师问生答的互动方式;非专业班则不同,有 33%的学生喜欢师问生答的互动方式,有 67%的学生喜欢分组讨论和任务驱动的互动方式,由此可见,专业班的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更高一些,兴趣更浓一些。 ( 3) 调查结果原因分析 通过对学生的走访和问卷调查,已经了解到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课方式、课堂安排和上课氛围有很大的意见。 据学生反映,他们的计 算机基础课程一般都是传统模式进行,由老师理论讲述后进行指导学习,并且在课后单一的布置课后的 9 理论作业,在课堂上仅有较少的时间去实践操作,这样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几乎让他们感觉到这门课程可有可无。 出现这样现状最主要的原因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任课教师不能够及时抓住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课堂心理,抓不住学生的课堂心理就不能准确的选择教学模式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传授学生应具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基础操作能力,于是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课堂上,出现学生普遍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兴趣不浓厚,课堂气氛沉闷,学 习劲头不足、计算机水平整体不高等问题。 对衡阳市职业中专的计算机基础课堂调查反映的主要问题如下图所示: 上网53%娱乐35%查资料12% 图 51 学生使用计算机的主要目的 Figure51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students use of puters 较好12. 5%一般79% % 图 53 学生的计算机水平 Figure 53 the students39。 puter level 感兴趣39%一般56. 5% % 图 52 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的兴趣 Figure 52 the students39。 interest in puter based 软件应用50%基础操作33%网上操作17% 图 54 学生希望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 Figure 54 students learned in class %自己实践15%讲课上机结合8% 图 55 学生喜欢的上课方式 Figure 55 students like classes %教师讲授22. 5%共同讨论68% 图 56 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 Figure 56 students like learning style 10 ( 4)小结 在以上的问题分析中,得出的主要结论就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现在的计算机基础课堂不满,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学生感觉计算机基础的课堂上没有吸引力,导致课堂上的学习效果不明显。 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 机基础教学的改革中,最初的重点可以放在如何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方面上,只有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有了学习的兴趣,有了好奇心,教师才能更好的起到课堂引导者的作用,帮助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那么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中,可以从多方面来进行,比如从学校方面、从教师方面、从学生方面;再比如从教学思路方面、教学内容方面、教学模式方面、教学方法方面和教学手段方面等等。 多方面的立体改革,可以使学生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可以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的兴趣,并且提高学生自身的动手实践 能力。 11 中等职业学校中的教育教学不仅要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还要兼顾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发展需要。 现在的社会是信息化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全面渗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这样的现实状况要求学校必须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 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必修公共课,它的改革势在必行。 计算机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实时性要求每一位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要对教学改革进行深思。 针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课堂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个人认为造成这样现状最重要的原 因就是作为教师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主动抓住学生的课堂心理,导致教师运用错误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去向学生传授知识,课堂效果不明显,达不到教学目的。 在我看来,中等职业学校主要为社会定向培养人才,学生的心理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要想准确的达到教学目的就要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改革,首先要调整教学思路,然后在甄选出实用的教学内容,最后再改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思路的调整 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已经成为中等职业学校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公共课,但由于各个中等职业学校的师 资力量、办学水平和能力有很大差别,因此,学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水平也必然在不同的层次上。 现在的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在面向国内大、中型企业,培养社会人才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再次学习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的全能型人才。 而中等职业学校则是社会所需人才的最大输出资源地,只有在学校里学习到切合实际的真东西,将来才有机会去为社会做出贡献。 纵观我国各个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我们不难发现,近乎所有学校的教学体系和培养目标都相差无几,这很显然是不合情理的,各个学校应该基于自身基础的办学水平来进行目标定位,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进 一步明确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最后形成自己的特色。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存在明显的时间性,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的调整教学思路。 调整教学思路就要制定新的教学计划,心得教学计划一定要同目前计算机发展及应用现状相适应,并且要有一定的前瞻性。 除此之外,计算机基础教学还要改善老师和学生的教学环境,调整教学模式,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堂新的教学计划应该以现代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中心,充分利用多媒体、投影仪、教学控制软件演示等来进行直观教学,其次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借用国外崭新的计算机教 学方法,实现教学的主体的互换,由学生设计问题再到学生回答问题,把问题作为主 12 线,在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相互探讨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将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行专业方向普及和课程总体系的调整与革新,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学生多角度学习的教学目的,最后保证学生能够适应目前社会对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内容的甄选 21 世纪的教育讲究的是素质教育,而要落实素质教育,就必须实施创新教育。 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当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主旋律。 而到目前为止学校里的课堂教学仍然 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渠道。 无论在哪种课堂中相关的教材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现在的计算机基础教材都普遍存在问题。 主要的问题表现在教材内容单调呆板,教材形式单一、内容千篇一律,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跟不上时代的变更,一些在计算机使用中应用性较强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技术不能及时的体现在课本上。 这些问题不利于当代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严重影响了计算机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发展。 为解决此类问题,我们应该考虑更新教材内容,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体系。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而言,构建课程体系的时候应该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 状,然后再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分析本校学生计算机水平和社会所需人才的计算机水平之间的差异,建立适合本校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材。 我认为在制定计算机基础教材的时候还应遵循三条原则,即学科整合原则、联系学生实际与社会相结合原则、科学技术与人文相结合原则。 在三条大原则的基础下将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的计算机水平将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建设分为三个层次:第一,计算机理论文化基础课程;第二,计算机操作技术基础课程;第三,计算机应用操作基础课程。 在三个层次中,根据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整合,抓住课程中的重点、难点深入浅 出的进行系统学习。 针对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水平不同的学生,教师可以再保证学生实用、够用的前提下,根据不同专业对学生所学的授课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 对以后日常工作和学习中需要且经常使用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重点教授,着重细解。 例如,操作系统中的中文系统、常见的文字处理软件、表处理软件、演示文稿等的使用是很重要的,也是必须学会的,应该重点介绍。 掌握当代社会所必须的计算机应用环境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和学习中正确使用计算机和能够简单维护计算 机,这对培养社会创新型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模式的调整 13 转变教师角色 当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教育改革,教师角色的转变也有了更高的新要求。 因此,教师必须结合实际从观念、自身素质等多个层次做出恰当的调整,保证教学中教师的与时俱进。 在学生眼里教师永远都是高高在上的,作为学生只能顺从教师的指挥,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体意识。 如果教师能够由权威师者转变为学生的学习伙伴,那么这样的学习模式将更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 这种教 师角色的转变是新型教学模式构建与发展的基础。 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与老师平等互动、合作,能够使课堂民主化,那么在教师与学生的心灵碰撞和情感交流上也更为有利,师生之间没有了代沟,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更为明显。 教师的新身份可以有三个:新课程的创造者;学生伙伴式学习的交往者;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促进者。 ( 1)新课程的创造者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要传播者,从以往的角度来看,经常是比较被动地执行通过审定的课程计划。 但是,新课改过后,教师作为课堂的部分主体应对课程主动的介入,对新课程的内容进行研究、分析、设计、实施等。 教师应在明确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后,将新课程的设计渗透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能够取长补短,打破常规的教教科书,将它转向为用教科书。 教师要着力于突破课堂教学的封闭性,重点放在适应社会发展与日常生活方面,做到有创造性的教学。 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提高课堂效率。 ( 2)学生伙伴式学习的交往者 新时期的教育中,教师不再是课程中绝对的权威者,教师应更倾向做学生的学习伙伴。 除了必要的科学知识以外,教师也应该注重于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心灵沟通,只有与学生成为伙伴,才能够更好的了解到学生的需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 做学生伙伴式学习的交往者,突破相互利化、物化的课堂。 用伙伴的身份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让学生的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结合,实现课堂的一次质的飞跃。 ( 3)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促进者 传统的教学观念让教师长期扮演成绩最终的评判者,使学生总是处在一个被动的局面。 新的教育改革要求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多一点的是要发现学生的 14 潜在能力,从而对他们进行督促。 中等职业学校作为社会最大的人才输出学校,更应该注重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培养,这需要教师在课堂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个性学习。 教师应改掉过 去以学习成绩来评判学生的思想,用心灵感化心灵,激发出学生学习的最大潜能。 转变学生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永远是被动听讲教师讲述的内容,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去学,这种被动的听课方式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随着教育的整体改革,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成为一大重点,由此,学生在课堂的地位应该由被动变为主动。 在课堂中,学生可以主动去参与教师的讲课,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给教师提建议和意见,主动参与教师的课堂则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新型的教育改革中,课堂也在要求 以人的发展为本,而以人的发展为本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建立生动的教学环境,主动提供给学生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来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的地位发生变化后,学生的自信心也会随之升高,他们较之前相比能够敢于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敢于对教师的教学提出质疑或进行反驳,是课堂更有生气,更加鲜活。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应该有自己学习的时间,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内,教师可以在边上做学生的咨询者,尊重学生的课堂权利,发散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创新学习,让学生能够长期的保持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能够通过缜密的思维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质疑,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突破以往课堂的条条框框,进而达到提高学生逻辑思维的目的。 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前提下,还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虽然学生有了自学学习的能力,但是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样达不到预期的学习目的。 学生通过教师以经验传授的学习方法来进行课堂的自主学习,掌握科学理论知识,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又享受了自己学习的过程,更能体验学习成功时的喜悦,从而建立自身的自信心,对学生将 来在工作中有着重要意义。 转变教学工具及授课过程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避免不了用一些工具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和演示。 无论是 15 传统的实物、图片,还是现代化的影视、电脑、课件,这些工具都能使学生从中获取所要学习的具体内容。 但现在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只是单纯的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讲解和演示,没充分利用到这些教学工具的潜在价值,作为教师机械的把学习内容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而不是让学生自己去认识去学习,这样就产生了一个弊端:学生不愿自己去理解、思考,不能深入的发现问题,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对学习失去了自主性,使学习变成了死学模式。 之所以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因为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使学生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将所学的知识消化理解,通过演示工具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教师的演示工具转变成学生的学习工具这种媒体的质变会使课堂的学习效果更加明显。 教学双向化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在课堂的地位也日益上升,作为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那么如何在课堂上。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00Mbps 光纤 /非屏蔽铜缆分布数据接口高速局域网标准 ITU ATM 155Mbps/622Mbps 异步传输模式标准 RS23 、 RS422 异步、同步传输标准 EN55022/CLASS B (电磁兼容)标准 三 、设计内容 完成每一个 区域内设备机架的综合布线信息点设计工作,确定每一个信息点在设备机架所在的位置及其安装方式。 水平子系统线缆铺设方式选择及设计;
审周期,可以发现中国的预算编制审议时间短,预算周期以年度预算为主,而相比 美国各级政府预算编制时间跨度较长,年度预算编制、审批工作一般要历时20 个月,其中政府预算编制阶段一般要包括 12 个月,国会审批阶段包括 8 个多月, 而且毕 业 论 文 ( 设计 ) 用 纸 第 6 页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联邦政府的预算程序较为规范,各方机构部门 各自 权力等都被清楚地划分出来。 预算编制直接影响到 其
国家控诉发展中国家。 随着关税的作用在不断减弱,反倾销的成长速度十分迅速。 在本世纪初,反倾销的主要主体,开始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过渡。 如今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已经开始针对反倾销,颁布了相关的法律和制度。 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已然成为了反倾销的主要对象。 3. 中美贸易现状及原因分析 中美贸易现状 美国和中国的贸易关系 , 总体来说十分良好。 虽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 ,
细,大型材料和重量较大的物品由力工统一运至各工作面指定地点。 消防保卫 无论总包单位是否保留消防管道,我方都需准备消防灭火器材。 灭火器材使用干粉灭火器,数量不少于 50 支。 临时水电 临时水电 由甲方或总包指定水源、电源,水电器材根据实际标情况由公司库房调运。 临时用水 :现场施工用水水源为业主指定的供水点。 装修施工阶段主要是在主体施工单位的统一安排的接口处,布置支线管道。 临时用电
施、材料进行回收、管理、上报。 负责对施工现场技术监督并进行指导和协调。 做好施工日志,及时与设计、监理人员沟通, 负责对施工现场设计变更监督实施并及时完成签证工作。 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土建(安装)队长职责: 全面 负责施工队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是本专业施工项目安全、质量、工期第一责任人。 对项目负责人(总工程师)负责。 严格按照项目策划、预订方案、技术工艺要求进行施工;负责
靠近山墙 ,有柱间支撑处 . ( 4) 钢 柱安装 290 钢 柱安装前对构件质量进行检查,变形、缺陷超差时,处理后才能安装。 吊装前清除表面的油污、泥沙、灰尘等杂物。 为消除 钢 柱长度制造误差对立柱标高的影响,吊装前,从立柱顶端向下量出理论标高为1m 的截面,并作一明显标记,便于校正 钢 柱标高时使用。 在 钢 柱下底板上表面,做通过立柱中心的纵横轴十字交叉线。 吊装前复核钢丝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