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零售企业共同物流模式管理与策略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其他先进设备的普及率和利用率就更低了,国内真正用上 EDI( EDI是英文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缩写,中文译为电子数据交换,它是一个交换商业数据的标准格式。 ) 的零售企业几乎没有。 物流信息化运用层次低,我国大多数零售企业物流信息化的运用主要停留在信息的采集和传输上,对信息的处理、分析、挖掘还很少,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配送中心建设落后 配送中 心是供应商与店铺的桥梁和纽带,对于零售业的物流活动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零售企业配送中心建设相当落后,主要表现为:(1)配送率低。 我国零售企业配送中心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配送中心进行统一配送的比例非常低。 据零点研究集团调查报告显示,在我国 304 家已经开展配送的商业企业中, 20%的企业统一配送率在40%左右, 67%的企业的配送率介于 50%一 70% 之间,配送率达到7O%一 9O%的商业企业不足 15%。 而在零售业高度发达的国家,零售业物流中统一配送率一般在 8O%以上。 物流中心不能实现统一配送,连锁零售企业各门店的 “统一采购” 就无法实现,综合采购成本的优势也无法发挥。 ( 2)配送中心设施陈旧、落后。 我国许多企业的配送中心,设施落后,没有专业的分拣设备和电子扫描装置,作业中手工仍占很大的比例;配送中心功能不完善。 许多企业的配送中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 7 • 心功能相对比较单一,缺乏对商品的深加工能力。 随着我国零售业的完全对外开放,外资零售巨头在我国的扩张必将更加疯狂。 要想在残酷的竞争中生存与发展,我国零售企业必须及时解决物流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3. 零售企业的物流模式 零售企业的物流模式 零售企业可以通过与供应商、物流企业进行合作与协商,采 用不同的物流模式。 在零售企业的交易活动中,零售物流的承担者不同,发生物流的地点及路径也不同。 根据零售物流的承担者(物流费用由谁承担),可以将零售物流分为三种基本模式:供应商主导的物流模式( M1);零售商主导的物流模式( M2);物流商主导的物流模式( M3)。 物流商主导的物流模式又称为“第三方”物流模式。 ( 1)供应商主导的物流模式,包括:①供应商→消费者( M11),即零售物流全部由供应商承担,零售企业只起展览商品、媒介交易的作用;②供应商→零售商→消费者( M12),即由供应商将商品送至零售商,再 由零售商负责将商品送至消费者或消费者自己取回;③供应商→零售商→物流商→消费者( M13),即供应商将商品送至零售商,零售商委托物流商将商品送至消费者。 ( 2)零售商主导的物流模式,主要是①供应商→零售商→消费者( M21),即零售商到供应商处提货,并负责将商品送至消费者或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 8 • 由消费者自己取回。 M12 和 M21 从形式上看是相同的,但实际上有根本区别: M12 物流费用由供应商承担,而 M22 物流费用则由零售商承担;②供应商→零售商→物流商→消费者( M22),即零售商到供应商处提货,然后在需要时委托物流商将商品送至消费 者。 ( 3)物流商主导的物流模式,主要是物流商→消费者( M3),即由供应商或零售商委托第三方物流商承担全部的物流工作,零售商只需将订购与销售信息传递给物流商,物流商则根据要求完成全部的物流任务。 图一 零售企业的物流模式 供应商 消费者 零售商 储存 物流商 储存 物流商 储存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 9 • 物流模式选择对物流绩效的影响 物流系统是零售企业的经营条件,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在中国物流业相对发展滞后但零售业的竞争已经国际化的同时,物流已成为零售业成功的关键。 物流绩效是一定时间内物流活动所创造的价值,是指物流活动过程中一定量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与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 成果的对比。 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是对物流价值的事前计划与控制以及事后的分析与评估,以衡量企业物流运作系统和活动过程的投入与产出状况的分析技术和方法。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分析工具,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成为一个不断分析、控制和修正的动态过程。 物流绩效提供所带来的周转时间缩短使企业能够快速反应,因而更具灵活性。 这种灵活性会增强零售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从而对其整体绩效产生正面影响。 零售企业的物流模式是其为了实现物流战略目标,对零售物流各个要素进行有机组合而形成的物流运作和管理系统。 这一“运作和管理系统”即 为零售业绩效评价的对象,具体而言,零售企业绩效评价的内容就是这一“运作和管理系统”的效率和效果,也就是说 是对整个供应链体系中多个群体利益的协调、平衡和兼顾。 因此,对于不同物流模式的零售企业,其物流绩效的评价体系的构成会有较大差别,或者说,零售物流模式会对零售绩效评价体系各要素的内容产生直接影响。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 10 • 由此可知,零售企业的物流模式选择具有很重大的意义。 结合当期中国零售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实施共同物流模式是提高物流服务的有效手段之一。 实施共同物流有助于中小零售企业整合物流资源,优化物流绩效,创造最大 化顾客价值,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具高价值的物流服务,从而达到改进企业物流服务的目的。 4. 共同物流模式 共同物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组织,为实现物品流通的相关作业能共同执行,共同达到高效的物流管理,它常是通过企业间结合组成的物流体系,或经物流业者的专业能力,以解决个别企业在物流方面的低效率问题。 共同物流是超越行业、企业范围,以物流系统的合理化和降低物流成本为目标的。 一般认为物流共同化是企业间透过物流附加价值活动的共同规划及作业,以及创造参与物流共同化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而提升整体经济与社会效益。 共同物流化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人”为基础的共同化,即共同配送;另一类是以“物”为基础的共同化,即共同使用物流设施 、物流网点与物流工具。 “共同物流化”不仅有利于微观物流主体提高物流效率,更有利于全社会物流效率,特别是社会与环境效应的提高。 “物流共同化”是指企业机构采取储运结盟的方法,处理企业运营中有关物流配送的相关作业。 企业物流共同化可使加盟企业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得到增强、经济效益提高、信息来源增多,从而提高加盟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 11 • 企业的竞争能力,促使企业在更高层次上的竞争,同时共同物流管理着眼于规模经济,可带动经济资源的整合,一方面可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总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共同运输的效率化,可适度改善交通混乱及空气污染等日益严重的社 会问题。 因此中小零售企业共同物流可以是指以“多个企业”为基础的共同化,也可以指以“物” ——共同使用物流设施、物流网点和物流工具的共同物流。 本文认为共同物流是围绕全部物流服务需要,运用供应链系统集成和区域集成工程技术,协调物流服务资源与服务能力,形成物流绩效最优化的基本运行方式。 共同物流体系是以满足整个供应链运作的物流服务需求为目的,由共同物流政策和标准系统、共同物流运作系统和共同物流企业系统构成。 共同物流政策与标准系统主要功能在于构造一个合适于共同物流运作的政策环境,促进共同物流发展。 共同物流运作系统的功 能是协调区域内各种运输方式,并对物流的各种设施设备资源进行整合。 共同物流企业系统是由区域内各个企业构成,在共同的信息平台和市场业务平台上,众多企业寻找合作机会、交流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构成一个自由合作的物流市场。 因此,共同物流模式就是围绕物流系统中全部物流服务需要,运用供应链系统集成或区域集成工程技术,协调物流服务资源与服务能力,构建物流绩效最优化的基本组织系统与运行方式。 共同物流模式的内容 我国在一定市场区域存在许多中小零售企业,为进一步提高和优化物流绩效,就必须要从供应链的全过程进行物流流程 的重组,逻辑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 12 • 上就会提出在区域内开展共同物流并建立相应的共同物流模式,主要包括共同采购、共同库存、共同配送和共同利用物流设施四个内容。 ( 1)共同采购是众多中小零售企业联合起来对其各自所需要的产品进行统一的采购。 其实施的主体可以是零售企业,也可以是第三方物流企业。 随着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中小零售企业共同物流模式管理与策略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青岛农业大学学士论文 中小食品企业金融化改革方案 9 表 1 高层管理人员股权认购条件 Table. 1 The upper manager’s stock subscription conditions 履行 义务 认购条 件 持股比例 任公司 总经 理 公司任 职满 一年后可 认购 公司 额 外 业绩 增 长 500 万以上 公司利 润 不低于 20% 符合 总经 理任 职 要求 计划 :
.............................................. 59 二、雨季施工措施 .......................................................................................................... 59 第七章 劳动力、机械、材料投入计划及保障措施 .......
151 十、铝板幕墙 153 十一、座装大玻璃 156 十二、砌体工程 156 十三、外脚手架工程 160 十四、屋面工程 164 十五、装饰工程及门窗安装 169 (一)楼地面工程 ............................................................................... 169 (二)室内抹灰工程 .............
这一组组的数据中,你会发现跨国公司对人才异常重视。 而企业人才问题的重点又在于薪酬管理体系。 合理有效的薪酬管理体系 ,能够帮助企业网罗人才、激励人才 ,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对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 作用。 2 薪酬管理相关 概述 薪酬的相关概念 现代社会,人们将薪酬视为个人隐私,将薪酬管理视为企业的商业机密,这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薪酬及薪酬管理的神秘感色彩。 那么,究竟何谓薪酬。
trainees learn about real or hypothetical circumstance and the actions others take under those circumstance. Besides learning from the content of the case , a person can develop decisionmaking skill.
的,因此,本文的实证结论只能说是具有相对性,只可以提供相对参考价值。 在实证部分建立回归方程时,本文假设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只存在着线性相关关系,没有考虑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曲线或者更为复杂的其它相关关系, 这可能会影响到本文实证研究的结论。 第二章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理论概述 几个基本概念的约定 股权结构概念 股权结构 是指股份公 司 总股本中 ,不同性质的股份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 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