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师生生活综合楼_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 十二 ” 个五年规划纲要》; 2.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 “十二五 ”规划纲要》; 3.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 义务教育 的决定》(国发〔 20xx〕 35号); 4. 《中华人民共和国 义务教育 法》;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 促进法》; 6.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决定; 7. 《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办法》( 20xx年); 8. 《关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决定》(中共广东省委文件粤发〔 20xx〕 19 号); 9.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 义务教育 工作的若干意见》( 20xx 年); 10. 国家现行的行业规定、法律法规、设计标准。 可行性研究范围 1) 对项目的投资环境、建设条件进行分析论证; 2) 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论证; 安塘中学 师生生活综合楼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9 3) 对项目总体规划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 4) 对建设项目建筑结构设计的技术可行 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 5) 对项目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节能措施、劳动安全等方面提出实施方案; 6) 根据可行性研究的规划方案和建设内容进行投资估算,并提出资金筹措方案; 7) 根据确定的规划方案制定工程实施进度及招投标方案。 研究结论 本项目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 对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有重要的作用,项目的建设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为教育建设、落实 “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 ”要求、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是非常必要的,应尽早实施。 本项目总图规划方案合理,配套设施齐全,满足节能、 环保、消防等要求,实施计划较为周密,综合分析认为,本项目是可行的。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工程量 1 建设用地 m2 2 建设面积 m2 3 建筑密度 m 安塘中学 师生生活综合楼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0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适应教育形势发展,建设教育强省的迫切需要 广东省 20xx 年度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后广东省教育发展的重点是全面建设教育强省、推进教育现代化、打造我国南方教育高地。 当前,全省教育发展工作正沿着 “创强争先建高地 ”目标进发。 1994年省委、省政府 提出了建设广东教育强省的目标, 20xx 年省政府出台的《广东省教育发展 “十二五 ”规划》提出到 20xx 年力争实现省教育强镇、教育 强市 (市、区)全覆盖。 建设教育强市是建设教育强省的重要内容和基础。 目前,珠三角地区 9 个地级市中已有 8 个市实现了广东省教育强市目标,其它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创强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市,云浮市必须抢抓机遇,奋起直追,加快启动 “创强 ”工作。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提升教育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的重要抓手 教育强市、教育强市(市、区)、教育强镇(街)是从政府责任、教育管理、 发展水平等方面综合衡量当地教育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尺,教育创强是推动区域教育加快发展、提升水平的强有力抓手。 云浮市必须充分利用 “创强 ”这个重要抓手,全面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全面提升云浮市教育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 安塘中学 师生生活综合楼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1 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科教兴市的先导工程 《广东省教育发展 “十二五 ”规划》提出到 20xx 年珠三角地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全覆盖,其他地区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实现区域教育创强是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云浮市要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必须通过 “创强 ”工作,全面夯实教育现代化的基础。 同时,科技发展依靠教育发展,教育强则科技兴,科教强则云浮兴。 云浮市要实现科教兴市的目标,必须依靠强大的智力支持、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必须继续加快教育发展,必须加快 “创强 ”工作。 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民心工程 促进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前提, “创强 ”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 云浮市农村人口占全市人口的大多数。 通过 “创强 ”,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提升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加快云浮市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实 现稳定就业,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同时,通过 “创强 ”,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优质发展,加快学前教育、特殊教育、高等教育和社区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好学,都能享有优质教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让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实现云浮科学崛起,建设幸福云浮的基础工程 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根本靠创新,关键在人才,基础安塘中学 师生生活综合楼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2 在教育。 要实现科学崛起、建设幸福云浮的目标,必须持续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高技能的劳动者,必须继续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必须加快 “创强 ”工作。 从 20xx 年开始,用 4 年时间把云浮市创建成为广东省教育强市。 通过 “创强 ”工作,提升教育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使我市初步实现学前教育规范化、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优质化、职业教育特色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社区教育多样化,初步建立人民满意、特色鲜明、和谐发展、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体系,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把规范化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装备工程、 “三室一场五有 ”工程、教育信息化一体化工程、校安工程与教育创强工作有机结 合,加大力度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全面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使义务教育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实现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加强教师 义务教育 理想和 义务教育 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深入实施 “强师兴教 ”工程,加大教育人才引进力度,加强教育教学骨干、 “双师型 ”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造就一批名师和学科带头人。 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重点,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短缺的问题。 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和社 会地位。 建立健全教育教学工作激励机制,调动广大教师的安塘中学 师生生活综合楼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优化育人环境 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 20xx〕 8 号)精神,坚持德育为先,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实施富有亲和力、感染力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接受熏陶,磨砺品质,陶冶情操,健康 成长。 加强对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市场的管理,净化社会文化市场环境,为未成年人提供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食粮。 免费开放德育活动场所,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社会实践条件。 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和各种娱乐场所的综合整治力度,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通过分析和论证,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市 **区 **中学师生生活综合楼 建设 项目的开发建设符合省、市委政府的关于创建教育强市的工作要求,项目规划和建设方案科学、合理,财务评价结论较好,法律、政策、工程等风险较低。 因此, **市 **区 **中学师生生活综合楼建设 项 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及可行的 安塘中学 师生生活综合楼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第三章 项目建设基本条件分析 区域建设条件 云城区坐落广东省西部,西江南岸,位于云浮市中部。 总面积762 平方千米。 到 20xx 年底,全区总人口 万人,有港澳台同胞和旅居海外的华侨 万多人。 云城区是云浮市的市辖区,云城区是云浮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现管辖四个街道和四个镇,共 92 个村委会、 17 个居委会。 全区总面积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 万亩。 气候条件 云城区地理环境优越、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区内矿产资源 丰富,素有 “硫都 ”和 “云石之乡 ”的美誉,现已探明的矿藏有 50 多种,其中硫铁矿储量、品位均居世界之首,大理石、花岗岩、石灰石的储量也很大。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城区内的蟠龙洞是省级风景名胜区,是世界三大 “宝石花洞 ”之一。 交通条件 城区各项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国道 324 线、三茂铁路和广梧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西江主航道流经区内,区内有云浮港及都杨港等广东内河 大港,航道运输便捷,是沟通珠三角、连接大西南的“黄金水道”; 于 20xx 年底通行的南(宁)至广(州)高速铁路,正在 建设中的有汕湛高速公路,肇云轻轨将进 一步拉近与周边城市的距离。 安塘中学 师生生活综合楼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西江主航道流经辖区的都杨镇,都杨煤码头、温氏都杨码头以及 3000吨的都杨港口码头是沟通珠三角、大西南黄金水道西江的重要河港,货物可通过公路、铁路、水路顺利进出。 区内电力充裕、水力充沛、通讯网络发达。 经济条件 云城区,素有 “云石之乡 ”的美称,有悠久的石材加工生产历史,到目前,云城区已成为世界石材的生产加工和贸易集散地,中国石材基地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材业已成为全区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实现了 “点石成金 ”,产生了 “一石惊天 ”的效应。 目前全区已发展上规模的石材企业 3000 多家, 尤其在区内 324 国道两旁形成了连绵 “百里石材走廊 ”。 20xx 年,预计全区完成生产总值 亿元 ( 现行价,下同 ) ,比上年同期增长 %,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 6%、 %、%;人均生产总值 19488 元,比增 %。 农业总产值完成 亿元,比增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比增 %。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亿元,比增 %。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亿元,比增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元,比增 %;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元,比增 %。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单位 GDP 能耗进一步下降,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减排控制在市下达的目标范围内。 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等多项指标增幅排名全市第一,全区呈现经济加速发展、安塘中学 师生生活综合楼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公共设施条件 项目所在区域为 **市 **区 **中学内 ,周边主次干道早已建成运营,区域的供水、供电、排水、道路等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已全面到位。 施工 条件 项目施工区位 **市 **区 云城 **中学内 ,而且学校紧临城市主次干道,施工所需设备及建筑材料进场均不受任何限制,施工场地大,施工条件较好。 安塘中学 师生生活综合楼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第四章 建设方案选择 建设原则 总平面布局,根据学校建筑的特点和建设、使用、管理、卫生等方面的要求,对建筑进行综合设计。 拟建 项目 与其他已建学校建筑应协调一致,且联系方便,并与校园绿化、美化融为一体,给师生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空间。 避免各种城市噪声的干扰和污水、废水、尘埃的污染。 充分利用场地地形提高土地利用率。 充分考虑消 防通道和消防设施安置的需要,满足安全出口、人流疏散的要求。 建设内容 本工程为独立一栋,占地面积 ,总建筑面积 ,地上五层;首层为学生饭堂和厨房,二层为学生饭堂和教师饭堂,三至五层为教师宿舍。 建筑高度 米。 建设方案设计 设计原则 严格遵循国家基本建设和有关法律、法规,坚持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做到选址合理、功能健全、设施完善、安全卫生。 安塘中学 师生生活综合楼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学师生生活综合楼_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