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绵阳td_scdma基站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问题及改进对策》,集团经济研究,因此,有关部门需要加强政策制度的制定,国家和行业部门应对以往的规定进行修改审定,制定新的、便于操作的、且科学合理的有关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的规定,使得可行性研究有法可依,有章可遁;加强对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人员培训;同时加强企业管理。 就可行 性研究而言,最重要的是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包括质量意识和管理措施。 (《可行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中国工程师咨询, 20xx 年第 10 期)。 第 二 章:绵阳 2G网络现状和 TDSCDMA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 10 1. 绵阳 2G 无线网现状 GSM 网络规模 :绵阳 地区基站子系统设备开通了 GSM900MHz 系统 ,还未启用GSM1800MHz 系统 .截至 12 期工程 B 阶段扩容完成后 ,绵阳市 GSM 无线网络总计有BSC92 个 ,基站 1344 个 、 载频 3567 个 ,宏基站约 1121 个 ,室内覆盖约 323个 ,20xx年 3 月全网总忙时话务量 万 erl。 目前网络正在进行 TDSCDMA 系统 工程建设 ,规划建设宏基站 420 个 ,扩容和新增净增载频共计 815 个 ,预计到 20xx 年 12月份 ,全市将有 2052 基站 ,4382 余个载频 ,全市的无线网络容量约为 20万 erl。 本期建 TD 基站 420 个,室内分布 288 个。 GPRS 现状 :绵阳 公司的 GPRS 无线接入网采用 GPRS数据信道与 GSM信道共载频的方式 ,根据小区的载频数量和数据量需求配置 GPRS 信道。 截至 20xx 年 7月 ,共计有 59040 个 GPRS 信道 (其中专用 GPRS信道 18464 个 ,动态 GPRS 信道 40576 个 )、 448 个 PCU。 GPRS 的热点地区主要集 ,1,在市区 ,20xx 年 8 月全市的日平均 GPRS 数据量为 543MbPs。 覆盖情况 :目前 GSM无线网已基 本 实现市区 、 郊区 、 县城 、 镇全覆盖。 从 绵阳 城区的情况来看 ,根据绵阳市 20xx 年 4 月进行的网络测试的测试结果 ,绵阳 市城区网络覆盖率在 99%以上 (测试时长 15 分钟 ,试呼总次数 59 次 ,接通率 100%,通话质量 97%)。 在网络建设的同时中国移动 绵阳 公司也在不断进行网络的优化工作 ,提高网络运行质量。 20xx 年 8月份 ,网络的无线接通率大都 在 99%以上 ,掉话率 O%一 l%之间。 业务分布分析 :对 GSM 网络最近一月连续一周的小区忙时话务量进行统计分析 ,得出以下统计 ,见下表 : 表: 0 序号 区域 区域面积( km^2) 基站数量(个 ) 所占比例 小区忙时话务量 所占比例 话务密度 1 密集市区 122 2 二环内市区 109 3 涪城区 13 4 高新区 15 5 经开区 21 6 科创园区 8 9 7 市区其他 2 12 279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 11 8 市内小计 301 15 9 郊县县城 78 56 10 郊县乡镇农村 343 11 室内分布 321 1312 12 合计 1344 1 通过统计分析可以石出 ,绵阳市 GSM 网小区忙时话务分布很不均衡 ,密集市区所占比例较高而且密度很大 ,分别为 18%和 437erl/km^2 二环 内所占比例较高而且密度较大 ,分别为 34%和 208erl/km^2,绵阳市 GPRS数据业务主要集中在密集市区 ,和话务分布相比 ,数据流量在密集市区的分布更为集中 .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20xx 年 l 月 ,国务院为中 国移动 、中 国电信 、中国 联通分别颁发 TDSCDMA、CDMA20xx、 WCDMA 等三种制式的 3G 网络牌照 ,中国移动的竞争对手从原来的一个变成两个 ,而且在个业务竞争上中国移动还处于劣势 ,其它两家运营商可以利用其在固网 、 宽带等领域的优势开展交差补贴来蚕食中国移动现有的高端客 户。 这就要求中国移动要尽快利用其在移动通 行领域的优势将 TD 的建设与优化工作做好 ,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的需要 ,尽可能多的保留高端客户 , 其次是推动产业链发展 ,支持推动自主创新 ,肩负起民族产业发展的重任。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的指导下 ,中国移动 TD一 SCDMA二期试验网的建设将进一步给产业链以明确的信号 ,提高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信心。 并且随着中国移动 TD 一 SCDMA 设备 、 终端等进一步采购 ,将很大程度上促进 TD 一 SCDMA 设备 、 芯片平台 、 手机终端进一步成熟。 进而试验网的成功及后续的商业化将为保护和支撑民族产业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战略性意义 ,同时也将提高我国通信行业在世界经济 中 的国际竞争力。 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l)国家政策的支持 国家把发展 TD 的重任交给中国移动 ,就是希望中国移动能够高举振兴民族产业的大旗 ,有效整合产业链 ,带动一大批民族企业的振兴 ,为此国家在一系列政策上给予 中 国移动倾斜 ,为 中 国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TD 技术口趋成熟 ,产业链不断发展壮大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 12 中国移动获得 TO牌照后 ,全身心的投身到 TD的发展中 ,利用自身的技术 、 资源 、资金等优势 ,积极推动 TD 产业链的整体发展 ,经过多年的努力 ,TD 的发展己走上正轨 ,产品成熟度得到大幅提升 ,跨国巨头 NOKIA 等公司在中国移动的带动下也积极投入到 TD的研发 ,为 TD 的后续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3)数据业务经过多年培育 ,逐渐形成气候 ,为 3G 培养了大批潜在客户 移动通信领域在语音业务增长乏力的情况下 ,大力推广数据业务 ,经过多年的发展 ,数据业务收入占总体收入的比重已上升到 20%多 ,为 3G 业务的商用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同时培育了大批对 3G业务充满期待的客户。 (4)有利于提高国家宏观经济效益 通信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 ,是为社会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公用事业 本项目的建设将发挥强大的产业带动效应 ,形成一个庞大的具有白主特性的产业群体 ,有利于增加当地和国家税收收入 ,而且可以促进和带动技术进步 ,提高劳动生产率 ,方便人民生活。 从国民经济角度来看 ,本项目在增加税收收入 、 促进技术进步等方面所带来的社会宏观经济效益 十 分可观。 第 三 章:绵阳移动 TDSCDMA市场用户 预测 本预测是对市移动 TDSCDMA 网用户进行预测,预测时间是 20xx20xx,预测结果应用期为 20xx 年绵阳移动 TDSCDMA 用户数。 ( 1)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近期三年的滚动规划; ( 2)国家给与信息产业的相关政策; ( 3)技术的成熟性对设备价格的影响,他直接影响用户的承载能力、影响移动电话业务的发展; ( 4) 近年移动电话普及率不断提高 . 本期工程的预测思路为根据四川省移动总体发展战略,对绵阳市移动用户历史数据进行分析,结合绵阳市的人口,人均 GDP、移动电话普及率等因素,最终预测出此次工程绵阳市移动 TDSCDMA 网用户。 截止 20xx 年底绵阳市的移动用户数达到了 220 万。 20xx 年底绵阳是联通用户数达到了 万户。 20xx 年同期绵阳市移动用户数达到了 201 万户;可看出,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 13 绵阳市移动 20xx 年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 有以下几个原因: 通过四川省移动 09 年工程的建设,绵阳市移动网络容量、覆盖水平及业务质量均有较大的提升,尤其是重点地区、密集地区 GSM 网络承载能力增强,使得网络服务的质量上升,用户对移动的认可度进一步提高,继而用户数发展顺利; 加大了对信号薄弱区的投入,大力挖掘有移动通信需求的用户,对市场的占有率提供的先决条件; 移动市场部推出各种套餐和调整资费来适应不同群体的用户,进一步刺激了移动用户的高速增长; TDSCDMA网网络发展的大方向。 ( 1)提高现有资源利用率 对现有的网络应进行优化,发挥现有网络的最大化作用,要以促进市场发展为导向、以提高产出效益为核心,最终达到资源的节约和利润的最大化。 ( 2)网络建设的优先级为:满足市场发展需要、用户感知度、容量、覆盖。 保障重点地区业务发展需求,解决网络存在的质量问题,加大郊区及农村区域话务量的投入,提高整体网络质量,提升用户感知度。 进一步完善市区、城镇、产出 效益高及话务量较大等重点区域的网络质量和覆盖,提升用户感知度,坚持效益领先,提高投入产出率,为市场、增值业务的良性、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网络支撑。 通信业务发展过程,可以用“成长曲线”来描述,大体要经历三个阶段。 及起步、起飞和平稳发展阶段。 最初,网络规模较小,用户数增长缓慢,即“起步时期”。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随着人们对此业务的了解和认同,开始出现普遍的使用需求,这一时期,用户数增长速度很高,即“起飞时期”。 再经过一个时期的高速发展,普遍的需求得到满足后,电话发展进入相对“平稳发展时期 ”,即增长速度趋缓,进入基本饱和期。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 14 图 1 绵阳市移动用户发展现状 表 1 项目 20xx 年 20xx 年 20xx 年 20xx 年 20xx 年 20xx 年 20xx 年 人口数 529 530 533 537 540 544 人均 GDP(元) 9110 9150 10530 12530 13760 15074 某市是移动计费用户数(万户) 89 115 156 177 201 220 移动计费用户增长率 5 2 5 3 7 移动电话普及率 2 1 683 9 2 2 预测方法 移动市场规模受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居民收入水平、移动业务资费、手机价格、替代业务、需求等等。 在移动用户预测中本文采用 BP 神经网络滚动预测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 15 法。 模型 Ⅲ —— 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移动 20xx,20xx 年绵阳移动用户数预测 ( 1)模型原理: 鉴于神经网络在预测方面的强大功能和高精度,以及对非线性问题的很好逼近,故采用这种方法来进行预测。 而 BP 网络在预测中应用广泛,它是利用非线性可微分函数进行权值训练的多层网络,它包含了神经网络中最为精华的部分,结构简单,可塑性强,逼近性好,故我们采用 BP 网络来预测 20xx,20xx 年绵阳移动用户数。 图 2 BP 神经网络的原理示意图 网络的输入有 1个元素,即测试时间(年),网络的输出有 2个元素,即测得的绵阳市移动用户人口和测得绵阳市人口。 这样输入层 有 1 个神经元,输出层也有 2 个神经元,中间层的神经元个数可取不同值进行尝试,取误差最小的为最终结果。 网络中间层神经元函数采用 S 型正切函数 tansig,输出层神经元函数采用 S 型对数函数 logsig,用变量 threshold 用于规定输入向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最大值为 1,最小值为 0,设定网络的训练函数为 trainlm,它采用LevenbergMarquardt 算法进行网络学习。 ( 2)模型准备(数据归一化): 在训练之前应将所有数据归一化处理,使其落在 [0,1]区间,对于测试时间(年)和 测得的绵阳市移动用户人口 ,我们采用的归一化函数是: Y=log(x)/6;对于测得的绵阳市人口,我们采用的归一化函数是: Y=log(x)/10。 这是因为数值相差较大,须采用不同的归一化函数。 模型求解: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 16 我们用这种方法预测第 20xx,20xx 年的绵阳市移动用户人口和绵阳市人口。 输入向量 P 为 20xx 年及 20xx 年之前的测试时间加 1,目标向量 T为对应测试时间绵阳市移动用户人口和绵阳市人口。 测试向量 P_test 为 20xx,20xx 年,经多次尝试,当模型的训练次数取 6000,训练目标为 ,学习速率为 ,中间神经元个数 取 11 时误差最小(图 3 为训练误差曲线) 图 3 预测结果: MATLAB 软件 预测 20xx 年绵阳移动用户数 为 227 万户, 综合其他省份的数据 和四川绵阳的独特性 , 绵阳 TDSCDMA才开始建设的 用户数基本为 总用户的 %,再考虑 人口增长 和 2G 转 3G 等因素, 以后 10 年内平均 每年 以 15%左右 的增长计算。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缺点:由于 BP 算法是一种梯度收索算法,因此对于高度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 17 非线性的问题,常常会使收索陷入局部极小,而不是全局最小,加之在预测模型中未考虑四川 绵阳发生不确定因素对 人 口 数的影响,所以难免会带来一定误差。 为了减少误差,可能要对网络进行工作量极大的训练才能实现。 神经网络模型的优点:可以不断的对其进行实时修正。 在 人口预测 系统中,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