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具工业现状和模具技术发展趋势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气体辅助注射一般采用氮气辅助注射,与常规的注射成型相比,其注射压力较小,熔体流动性好,制品翘曲变形较小,易于成型壁厚差较大的制品 ,成型的塑件表面 质量好。 该技术已在汽车和家电模具中得到应用。 最近,气体辅助注射成型中的一项新的技术是高压注射成型 , 其原理是利用高压气体在塑件内部产生中空截面,利用气体保压代替塑料注射保压,消除制品缩痕,完成注射成型过程。 纳米模具技术为微细成型提供了技术支持 纳米技术是在纳米尺度内,通过对物质反应、传输和转变的控制来实现创造新的材料、器件和充分利用它们的特殊性能。 纳米技术最简单的应用是用纳米模具作为生产工具。 纳米模具有 2种定义: (1)精度及尺寸达到纳米级的模具,例如纳米碳管、纳米塑料模具。 碳纳米管是中 空的碳纤维,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个纳米之间,长度为数毫米,甚至数微米。 纳米级塑料模具由日本住友电工公司研制成功,该模具可生产精度达纳米级的细微零件,是使用波长极短的辐射波制作完成的。 波长仅 ,比在半导体加工过程中经常使用的紫外线激光的波长(约为 380 )短得多,适于进行精细加工。 该公司使用辐射波制成塑料模具,将模具泡在电镀液里,然后从电镀液中析出金属,在模具中形成精细零件,产品的精度可在 30〜 50 间调整。 使用这种技术制造的金属弹簧探针长 3011,直径仅 .,用来检查半导体元件。 第 8 页 共 27 页 (2)在模具表面涂覆一层纳米级薄膜材料,以增加模具强度,减少模具磨损 ,提高模具寿命。 例如,在挤压筒的内表面、工作带等易磨损部位进行陶瓷纳米复合薄膜涂覆处理,纳米薄膜的致密性和高强度既能抗磨损,又能提高工模具的强度。 在模具型腔表面涂上纳米润滑剂,在加工温度范围内具有足够的黏性和表面吸附能力,具有摩擦因数低、高稳定性和抗腐蚀性能力,可以增强材料 的可加工性,该技术在国内已有应用。 逆向工程(亚)又叫反向工程或反求工程。 高速、高精度检测仪器的应用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使得逆向 工程在新产品开发、模具设计与制造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它与传统的设计方法和理念不同,通过对实物或零件进行扫描测量和数据处理,获得零件的几何信息,再通过造型得到零件的几何模型,经对零件的几何模型进行数据重构来满 足其功能和结构的设计要求 , 最终确定零件的形状,然后经由编程 , 直接加工出零件的成形模。 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设计者的理念和设计思想、设计经验和创新思维。 模具热处理与表面强化技术 模具热处理与表面强化是提高模具零件强度与硬度、改善其表面组织、确保使用寿命的关键,是影响模具材料性能发挥的关键环节。 模具热处理技 术主要从渗入单一元素向多元共渗、复合渗方向发 展;由一般扩散向离子渗入、离子注射方 向发展,热处理手段向真空热处理发展,采用的覆膜有贾 20 等。 其他新的表面强化技术也得到重视和应用,如激光强化、辉光离子氮化技术等。 高能束激光相变硬化技术对汽 车覆盖件模具特别有效,除提高模具型腔的表面硬度外,还能减小模具的变形,因而提高产品质量。 如某微型车前隔板拉深模,材料为铸铁,原工艺为表面火焰淬火 ,硬度为 40〜 461,型腔硬度不够,容易被拉伤,模具返修率高。 经激光表面处理后 , 型腔表面硬度提高到 55~651,硬化层的 有效深度达 ~,达到使用要求,模具使用寿命明显提高,工件质量也明显提高。 信 息化和网络化是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模具制造企业要想提高管理水平就必须实现内部管理的信息化。 信息化系统是保证模具企业具有市场快速反应能力 第 9 页 共 27 页 的必要 条件。 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信息化管理提高内部的管理水平,通过项目计划与进程监控,对模具的制造过程实现全程实时管理, 掌握模具生产进度、控制模具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实现工程数据库在企业内部共享。 合肥工业大学现代 模具研 究所提出了基于模具项目工作流的模具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将模具数据管理、模具工艺管理、生产制造管理、资 源管理、供应链管 理和客户管理等 ,按照现代管理思想 ,将其集成为综合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分散多变的模具项目进行并行化管理。 中小模具企业应重视信息化管理,结合自身企业特点,在曰趋成熟的系统基础上,开发适用于本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网络化社会。 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网络化的 背景下,中小模具企业之间的网络化制造平台也发展起来。 网络化制造能使中小企业在投资不大的情况下 ,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为企业创造更 大的效益。 企业之间实现协同设计、协同制造、信息共享,提升企业的形象和企业的制造能力。 华中科技大学的李德群、张宜生教授等在模具企业网络化模式方面作了相关的研究,提出战略联盟模式的协同制造等。 战略联盟是在动态联盟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新的网络环境下的企业组织形式,不同的企业根据自己的实力在联盟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发挥自身的优势。 — 模式的协同制造是一种公共服务平台,许多模具工业协会和地方模具协会都相继建立了这种服务平台,使得中小企业在资金投入较少、技术和人力较弱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享受网络平台带来的好处与 实惠。 第 10 页 共 27 页 第 2 章 中国模具产业中的现存问题 近年来 , 我国模具行业结构调整取得不小成绩,无论是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进出口结构 , 都在向着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目前全世界模具总产值约为 680 亿美元,中国只占 8%左右,为更新和提高装备水平,模具企业每年都需进口几十亿元的设备。 在创新开发方面的投入仍显不足,模具行业内综合开发能力的提升已 严重滞后于生产能力的提高,主要问题体现在十 个方面。 ( 1)各层次的模具技术人才资源不足,尤其是高级模具钳工、数控机床操作工、高级模具设计人员等,需求缺口较大。 ( 2)模具标准化程度不高,模具及其零部件的商品率偏低。 ( 3)模具制造的专业化程度和集中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 4)模具修理机制不健全 , 因修模拖期影响生产的事时有发生。 ( 5)模具寿命偏低 , 使模具费占产品成本比率过高且长期居高不下。 ( 6)模具及其零部件市场价偏低 , 模具修理费用更低,而且没有市场指导价 , 完全靠购销双方 “ 议价 ” ,地区与厂际之间价差悬殊。 ( 7)模具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推广应用缓慢,特别是国内自行开发的模具新材料大多至今未能推广应用。 ( 8)设备老化严重 , 超期服役的情况普遍。 ( 9)各类模具 的标准及技术指导性文件不齐全,特别是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各类模 第 11 页 共 27 页 具国家标准缺口大。 ( 10)模具钢的精炼和模具锻坯的锻造技术推广应用问题,至今未能解决。 模具是工业生产中极其重要而又不可或缺的特殊基础工艺装备。 由于模具生产过程集精密制造、计算机技术、智能控制和绿色制造为一体,因此既是高新技术载体,又是高新技术产品。 由于使用模具批量生产制件具有的高生产效率、高一致性、低耗能耗材,以及有较高的精度和复杂程度,因此已越来越被国民经济各工业生产部门所重视。 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开始走出低谷并开 始缓慢复苏,其中新兴国家经济发展较快,情况要好于发达国家。 20xx 年中国经济仍高速增长,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全球经济回暖的影响下,中国模具行业在后危机时期获得了较好的恢复性增长。 20xx 年增长又迈上了 2位数,全国模具总销售额达到 1120 亿元左右,比上年增长14%以上。 其中模具出口的发展速度高于整个行业的总体发展速度,并首次实现外贸顺差。 根据海关统计, 20xx 年模具出口 亿美元,比 20xx 年增长 %,实现顺差 亿美元。 从 20xx 年以来,我国模具制造行业规模在不断扩大,截止到 20xx 年一季度,整个行业的总资产为 亿元,具体增长趋势如下图所示: 我们可以看一下 20xx 年全国模具产量对比: 20xx 年 111 月,全国共生产模具 13202779 套,同比下降 %。 据中商情报网数据中心监测, 20xx 年 11 月份,全国生产模具 1116715 套,同比下降 %; 20xx 年 111 月,全国共生产模具 13202779 套,同比下降 %。 20xx 年 11 月份,山西省生产模具 60046 套,同比下降 %; 20xx 年 111月,山西省共生产模具 1860508 套,同比下降 %。 20xx 年 11 月份,浙江省生产模具 47015 套,同比增长 %; 20xx 年 111 月,浙江省共生产模具 475659 套,同比下降 %。 20xx 年 11 月份,吉林省生产模具 27870 套,同比下降 %; 20xx 年 111月,吉林省共生产模具 411265 套,同比增长 %。 20xx 年 11 月份,河北省生产模具 253783 套,同比下降 %; 20xx 年 111月,河北省共生产模具 2556049 套,同比增长 %。 20xx 年 11 月份,上海市生产模具 18690 套,同比下降 %; 20xx 年 111月,上海市共生产模具 170804 套,同比下降 %。 第 12 页 共 27 页 20xx 年 11 月份,辽宁省生产模具 3740 套,同比增长 %; 20xx 年 111 月,辽宁省共生产模具 38089 套,同比增长 %。 20xx 年 11 月份,天津市生产模具 3356 套,同比下降 %; 20xx 年 111 月,天津市共生产模具 34570 套,同比下降 %。 20xx 年 11 月份,重庆市生产模具 2027 套,同比增长 %; 20xx 年 111 月,重庆市模具产量为 14645 套,同比增长 %。 20xx 年 11 月份,北京市生产模具 1133 套,同比下降 %; 20xx 年 111 月,北京市共生产模具 12660 套,同比下降 %。 20xx 年 11 月份,江西省生产模具 1092 套,同比增长 %; 20xx 年 111 月,江西省模具产量为 10204 套,同比下降 %。 20xx 年 11 月份,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模具 18套,同比下降 25%; 20xx 年 111月,宁夏模具产量为 157 套,同比下降 %。 上述一系列问题表明 , 中国目前的模具产业结构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增长方式也需要进一步转变,必须从量的扩张逐渐转变到以质为先的轨道上来。 只有这样,我国模具产品的质量与水平才能真正提升 , 才能拥有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才能使模具产品的出口量的增长与质的提升相结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