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虾恢复性健康养殖和虾产品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放在塑料筛上,用冷风吹干表面水分并降温 即可。 虾松 可作为面条或菜肴的佐料,也可作为汤料食用。 面包虾球串: 用各种碎虾肉为原料加工而成,加工方法类 似鱼丸和虾丸,在鱼糜中加入大量的碎虾肉制成球状糜制品,然后 将虾球丸裹上一层面包粉,数个一组用竹签插成串,经冻结包装后即得。 三、产品技术特点、创新性和自有知识产权情况 (一 )技术特点 引进中国对虾“黄海 1 号”, 筛选最适宜养殖的环境因子参数,控制这些环境要素变化的工艺和技术,使对虾减少应激状态,保质对虾的生理指标在养殖全过程处于正常值; 对过去的对虾流行病发病时间、致病因子、持续时间和辐射范围进行调查,对养殖水体中的病原体实施监控,建立虾病预警机制,提早预防疾病爆发。 迎合目前世界食品工业呈现的三 大趋势,以食品安全、方便、营养为开发虾产品的主 攻 方向。 高档虾产品定位在韩国、日本及国内大型城市市场,中低档虾产品定位在我国的中小型城市市场。 加工工艺简单、产品质量标准高,从养殖过程、原料收购、分选到药残检验、金探等均执行国际食品准入标准 (HACCP)。 (二 )创新点及难点 主要创新点: (1)中国对虾 “黄海 1 号” 种质保存和适宜 北方 环境条件的抗逆性 苗 种进一步选育。 (2)加工企业自建 GAP 健康养殖基地,全程强化农户 HACCP 规范操作。 (3)结合养殖虾规格大小不齐的特点, 恰 到好处的利用虾源,加工迎 合各层面的市场需求产品。 主要技术难点: (1)病害检测分析与病害防治技术。 (2)药物残留现场检测结果的技术。 (三 )技术路线 主要研究方案:采用 HACCP 管理体系的关键控制点设置环境因子平行虾池,进行最适养殖密度筛选、养殖水体环境因子监测、对虾饵料种类筛选和营养评估、对虾流行病检测和预警等研究工作,确定适宜当地养殖条件的中国对虾健康养殖操作规范,实施示范和推 广 ,从根本上解决虾产品的加工安全问题。 在 北京市食品研究所 技术依托下将加工虾产品原料的养殖基地与加工厂紧密的捆绑在一起, 加工工艺结合 ISO20xx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最终实现养健康虾,出安全产品。 研究的技术路线:健康养殖是世界养殖 业 发展的趋势,中国对虾养殖技术结合 HACCP、 ISO20xx 管理体系, 使虾 产品 的质量达到安全 品质, 迎合 当前世界食品工业发展呈现 的 三大趋势:一是 安全 食品;二是 方便 食品;三是 营养 食品。 项目精深加工的中国对虾 产品 ,经过 技术 工艺处理、添加调味配方 、安全检验后 使水产初级制品加工为 中 高级产品,积极探索食品深加工 新方法、开发新产品 是 本 项目科技创新 的主要宗旨。 (四 )自有知识产权 三疣梭子蟹生态育苗及养殖技术 20xx 年取得省级科技 成果鉴定、 20xx 年获得省科技成果转化三等奖和盘锦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并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1项。 中国对虾“黄海 1 号”北方养殖模式开发 20xx 年取得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获得盘锦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并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2项。 即食淡水鱼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白,其产品被评为盘锦市放心食品,二界沟牌商标被评为省著名商标。 第四章 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 集团有限公司 组 始建于 20xx 年,为民营股份制企业,注册资本 4094 万元。 主要 有三个生产基地 组成 ,一是水产苗种繁育基地,有工厂化育苗室 6 栋 10000 立方米水体 ; 二是 海淡 水产养殖基地,有海 淡 水养殖池塘 10000 亩 ; 三是 出口 水产品加工基地, 有冷库 等厂房 配套面积 5000 平方米。 企业 现有 员 工 121 人,管理人员 75 人,科技人员 41 人,有技术职称 25 人,外聘专家和高层 管理人员 8人。 企业有市级技术研发中心楼 20xx 平方米,拥有中、小型科研仪器 40 余台套,投资总额 350 万元。 20xx 年企业技术研发费投入资金 315 万元,占销售收入的 6%。 主要产品及技术水平: 一 、 苗种生产 自 公司 成立以来, 中国对虾工厂育苗、 南美白对虾 工厂 育苗、河蟹 工厂 育苗、三疣梭子蟹 工厂 育苗、 海参 工厂育苗、河豚鱼工厂育苗及三疣梭子蟹 土池生态育苗,本企业拥有独立的 自主 知识产权 和过硬的技术队伍。 二 、 养殖生产 (一 ) 三疣梭子蟹 生态育苗及养殖技术,先后获得“盘锦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技成果转化三等奖”。 (二 )中国对虾良种选用及养殖模式开发技术,获得“盘锦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三 、 水产品加工 (一 )即食淡水鱼等二界沟牌系列水产食品生产技术,先后被评为省部级“金奖”、“优质农产品”等荣誉,二界沟牌商标成为“省著名商标”。 (二 )对虾、 章 鱼 、河蟹 类产品 是企业主要的 出口货源 , 近 几 年加工 品 对韩国 出口总量已达 到 20xx 吨, 商品质量得到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外商的一致好评。 第五章 申请人基础条件 (产学研合作单位情况 ) 一 、 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科学研究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是我国对虾养殖产业形成与发展最早和最主要的创始单位。 该所建立了一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法箴研究员为首,以高学历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学科配套结构合理,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研究队伍。 “九五”以来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攀登计划B,国家“ 863”“ 973”计划在内的几十项对虾科研项目。 在对虾苗种培育,健康养殖,良种选育,病害防治,营养饲料等领域深入研究开发,取得了数十项科研成果。 其中“对虾全人工工厂化育苗”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对虾配合饵料研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对虾中型水面精养殖高产技术研究”“对虾细菌性疾病及几种常见病的防治技术研究”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对虾病弧胡菌快速检测和种类鉴别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获农业部科技进等三等奖;“无特定病原(SPF)对虾种群选育技术”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对虾病毒暴发性流行病防治技术研究”获“ 95”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科技成果奖。 在参加对虾品中培育,高健康对虾苗种培育,对虾健康养殖的技术 病害防治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 如:培育出中国对虾新品种“黄海一号”,“即抗 98”,探索建立起对虾健康养殖的工艺技术,明确了对虾遗传多样性和抗病性能之间的关系,构建了高质量对虾不同组织的 cDNA文库,测定并获得了EST 28,000余条。 其中 10,000条以上新基因序列,克隆获得了 33 个参与对虾免疫抗逆相关的功能基因 cDNA 全长序列,制作了第一张高密度的对虾表达谱芯片,筛选出近百个与WSSV感染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构建了中国对虾遗传连锁图谱,建立了新品种培育技术平台。 培育出“黄海一号”中 国对虾新品种,并选育出具有明显抗病性状“即抗 98”,培育和丰富了新的种质材料,揭示了环境胁迫对对虾抗病力的影响机制,构建了对虾存活时间与环境因子及WSSV感染数量之关系的数学模型。 探索研究了多种围拦生态防病模式,建立了以高位水池养虾为代表的四种对虾健康养殖模式。 二 、 北京市食品研究所 北京市食品研究所是全国实力较强的综合性食品科学技术研究机构之一。 创建于 1963 年,主要从事蛋白质食品、微生物发酵食品、方便食品、营养保健食品、儿童食品及中国传统食品的开发和研究,自八十年代中期就开展了高新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研究工作。 30多年来,共承担国家、部、市、局及企业横向委托研究课题 400 余项,荣获局级以上科研成果及其他项目奖 100 多项。 特别是“八五”期间,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中的生物工程技术、膜分离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微胶囊包埋技术、挤压技术、固定化细胞技术等现代食品工程高新技术的研究工作,技术成果分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有的还获得了国家重大“八五” 科技成果奖。 目前,该所共有工程技术、科学研究、经济管理专业人员 300多人。 固定资产总额 20xx 万元,占地面积 320xx平方米。 拥有先进的科 研仪器和设备,主要有德国流变仪、丹麦 DDS公司超滤、反渗透膜分离设备、德国冷冻干燥设备及超临界萃取设备等。 建有食品生物发酵技术、微胶囊技术及其产品中试基地,具备标准化厂房 20xx 多平方米。 有大、中、小型从试验到生产的成套发酵设备和微胶囊包埋生产香辛料、速溶茶粉等成套中试生产设备是国家技术监督局及北京市技术监督局审查认证的产品质量检验测试机构,拥有日本岛津公司气相色谱、高压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及紫外分光光度仪等先进检测仪器。 三 、 项目单位经营情况 集团有限公司拥有总资产 8511 万元,其中固定资 产 5757 万元,流 动资产 1218万元。 资产负债率 29%。 20xx 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 2550 万元,出口创汇 13 万美元,出口交货值 15 万美元,实现利税 82 万元。 与农户签订合同 125 份,带动农户 1050 户,解决农村闲置人员就业 800 人 /次,创造社会效益500 万元。 20xx 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 3620 万元,出口创汇 28 万美元,出口交货值 55万美元,实现利税 415万元。 与农户签订合同 380份, 带动农户 1370 户,解决农村闲置人员就业 20xx 人 /次,创造社会效益 1500万元。 20xx 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 5310 万元,出口创汇 51 万美元 ,出口交货值 122 万美元,实现利税 659万元。 与农户签订合同 975 份,带动农户 2253 户,解决农村闲置人员就业 3000 人 /次,创造社会效益 2500万元。 四 、 项目负责人情况 项目负责人张玉满,男, 1962 年出生,省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硕士、经济师。 全国乡镇企业家、盘锦市劳动模范,省“五一劳动奖章” 省星火计划先进个人 获得者。 从事水产养殖专业 25 年,历任养虾技术员、养虾场场长、育苗场场长、加工厂厂长等。 自从事水产科技工作以来,先后主持、引进国内外先进项目与品种近百项, 并 及时得到推广并实现 较好 的社会 经济效益。 受到 上级部门和广大农户 一致 好评。 20xx 年主持的海洋与渔业局项目《三疣梭子蟹土池育苗》,被专家组评为“国内首创”。 20xx 年主持实施的《水产品深加工科技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河蟹原粉等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改造》项目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 20xx 年 主持的省科技项目《三疣梭子蟹土池生态育苗》通过 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并获得 省科技成果转化三等奖、 盘锦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xx 年 主持 实施 的 即食 淡水鱼产品 通过省级验收,试销期间受到广大 消费者 一致好评。 20xx 年 主持 引进 的 中国水产科学院 黄海水产科学研究所中国对虾 “黄 海 1号” 取得成功,其养殖模式被省水产专家组鉴定为“国内 先进”水平,被评为“盘锦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第六章 项目 进度安排和实施方案 (包括运行机制 ) 一、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一 )项目建设期: 2年,第 2年达产。 (二 )工程实施进度:第 1 年 4 月 5 月完成养虾池改造 和 闸门、杨水站、高低压线路建设; 6 月 10 月完成加工厂土建工程; 11月至翌年 2 月购进加工厂设备, 3月 4 月设备安装并试车, 5月 12月加工厂正式生产运营。 项目 调研、 编制 可研阶段 养虾 池 土建 和设备安装 阶段 加工厂土建建筑工程阶段 加工 厂 购进设备安装试车阶段 加工厂生产运营期 20xx 年 20xx 年 20xx 年 20xx 年 20xx 年 20xx 年 2020 年 1 月 5 月 9 月 11 月 12 月 4 月 工程建设形象进度图 二、实施方案 本着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的经营宗旨 ,在中国对虾 “黄海 1 号”新品种 养殖上,培育放养健康虾苗,防止环境恶化、密度拥挤、营养不平衡等胁 迫因素的发生, 尽全力 切断病源传播途径。 采取 半 封闭式、生物控病等 综合预防措施 ,解决制约我国食品安全的瓶颈问题。 在国内外市场越来越重视食品 安全 的 重要时期 , 本项目 对虾加工 更 应 以 致力发展绿色 安全为 方向。 如何控制 产品 品质 、 保证良好的 产品 质量是企业 今后发展 的首要问题。 本项目首先 立足内需,积极扩大出口 ,坚持质量第一, 强化 提高组织化程度。 尽快 减少或 淘汰周边 地区 或国际市场对虾供应商共有产品, 加速 研发与扩大我国独有产品,提高中国对虾产品的核。中国对虾恢复性健康养殖和虾产品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