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寒地区铁路线路冻害整治工法结题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过小时,洒水车洒水;含水量过大时,翻拌晾晒,路基含水量稍大,可适当掺加骨料,再进行压实。 ⑥基床表层填筑改良土,由自卸汽车进行运送,推土机初平,压路机压实的机械施工方法,混合料摊铺完后,先用推土机初平和整形,再用压路机快速碾压 1~ 2 遍。 对于出现的坑洼应进行平整,当混合料接近最佳含水率时,压路机在路基全宽内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密度,且表面无明显的轮迹。 碾压时纵向重叠 40cm,基床表层以下填筑厚中粗砂,中粗砂中全断面铺设两布一膜 ,路基基床填筑压实标准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⑦路基底碴、面碴填筑:铺轨前采取预铺道床底碴 厚,并采用机械摊铺碾压密实,道床面碴在铺轨后分次进行道床补碴 24 厚。 采用人工并配合小型机具进行上碴整道。 ⑧混凝土轨枕铺设:混凝土轨枕铺设前,在轨枕侧面用油漆标出中心位置,以便布枕时对准线路中线。 布枕时,采用人工将轨枕由路肩抬至已铺道碴的路基中心,按照定测的线路中心线及轨枕间距铺设。 ⑨钢轨铺设:将钢轨顺序拨入混凝土轨枕承轨槽内,钢轨入槽后,紧固扣配件。 机械填补面碴,人工使用小型养路机械初次找平后利用大机捣 进行捣固作业,将线路按中心桩拨正,进行整道作业,人工二次找细。 ⑩进行轨面标高控制,预留好沉落量,进行线路中线控制,按规范进行线路轨向控制。 主要施工机具设备配置如下表 表 — 1 施工机具配置 序号 名称 单位 配置数量 备注 1 大型机械捣固车 台 1 2 内燃捣固镐 台 10 3 内燃软轴捣固机 台 2 4 液压起拨道器 台 6 5 齿条压机 台 8 6 石碴耙 把 50 7 耙镐 把 250 8 叉子 把 250 9 压路机 台 1 10 神钢 260 挖掘机 台 2 11 ZL50 型装载机 台 2 12 20t 红岩自卸汽车 台 6 25 表 — 2 防护备品配置 序号 名称 单位 拟配数量 备注 1 对讲机 部 8 2 移动停车牌 个 6 3 限速牌 套 4 4 响墩 个 6 5 火炬 个 2 6 信号旗 面 6 红、黄各 3 面 7 喇叭 个 4 8 作业标 个 6 道床补充一级碎石道碴粒径级配道碴的回填必须用铁筛过滤,不得有混碴现象。 , 表 — 1 碎石道碴粒 径级配 方孔筛边长( mm) 63 56 45 25 16 过筛质量百分率( %) 97~ 100 92~ 97 55~ 75 25~ 40 5~ 15 0~ 5 线路、道岔、曲线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值按保养标准进行控制。 表 — 1 线路养护标准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1 高低 6 10m 弦量 2 轨向 6 直线 曲线 20m 弦量 3 三角坑 5 万能道尺测量 4 轨距 +7; 4 万能道尺测量 5 水平 6 万能道尺测量 冻土地基基底换填时,含冰 量大的冻土、泥炭应清除至弃土场或至少距路基坡脚 20 m 以外。 复合土工膜技术指标,渗透系数不大于 10cm/s,断裂强度不小于 120kN/m,CBR 不小于 ,膜厚度不小于 ,满足抗冻。 土26 工布技术指标, CBR 不小于 ,断裂强度不小于 12kN/m。 改良土采用 B 组填料加石灰、粉煤灰而成,掺入比例体积比7::。 铺设土工格栅技术要求: 将地表整平碾压至规定要求,拆除既有路基坡面共性骨架清除浮土,在既有路基面上挖台阶,台阶宽度为。 分层填筑 碾压路基。 自地表起至路堤基床表层以下,在台阶上铺设一层宽度为 的聚丙烯单向土工格栅。 铺设土工格栅时 ,先将碾压达到规定 K30 值和密实度要求的填土表层整平 ,格栅每幅搭接长,纵向 ,格栅铺设时应拉紧并固定,然后在其上填土。 聚丙烯单向土工格栅向最大抗拉力 30kN/m,延伸率不应大于 10%,表面应有粗糙的花纹。 土工合成的铺设范围、材料搭接宽度、竖向间距、回折长度、 上下层接缝错开距离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序号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 mm)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铺设范围 0100+ 每 100 m 等间距检查 3 点 尺 量 2 搭接宽度 050+ 3 竖向间距 177。 50 4 回折长度 177。 50 5 上、下层接缝错开距离 177。 50 27 路基基床的压实标准 改良土填筑层石灰、水泥掺料剂量配比允许偏差和检验为+ 1%~- %。 铺设底碴应采用压强不小于 160 kPa 的机械碾压,压实密度不低于 g/cm3。 底碴厚度允许偏差为177。 50 mm,半宽允许偏差为 050+ mm。 预铺道碴应采用 压强不小于 160 kPa 的机械分层碾压,压实密度不得低于 g/cm3。 碴面平整度用 3 m 直尺检查不得大于30 mm。 预留起道量不得大于 50 mm。 道岔前后各 30 m 范围应做好顺坡并碾压。 有缝线路单层道床轨道,铺轨前每股钢轨下预铺碴带宽度应不小于 800 mm,厚度 150~ 200 mm。 ; 作业完毕后应整平路肩,整平后的路肩应达到平整、坚实、无积水现象,无裂缝和杂草。 层 位 填料类别 压实指标 细粒土、 黏砂土、粉砂土 细砂、中砂 粗砂、砾砂 砾 石 类 碎 石 类 块 石 类 混 合 料 Ⅰ级 Ⅱ级 Ⅰ级 Ⅱ级 Ⅰ级 Ⅱ级 Ⅰ级 Ⅱ级 Ⅰ级 Ⅱ级 表 层 压实系数 Kh — — — — — — — — — 地基系数 K30 ( MPa/cm) — — — — 相对密度 Dr — — — — — — — — — 孔隙率 n( %) — — — — 28 33 28 33 — — 底 层 压实系数 Kh — — — — — — — — 地基系数 K30 ( MPa/cm) 相对密度 Dr — — — — — — — — 孔隙率 n( %) — — — — 33 35 33 35 — — 28 作业完毕后恢复线路标志,标志埋设正确,状态完整,油漆鲜 明。 对作业后的弃土的要求:对回填后的弃土除补充路基外,对路堑地段的土应进行外运,达到不影响防洪,防沙和线路排水等,使路基和路堑达到标准断面。 安全领导小组责任:承担施工安全的主体责任;严格督促执行营业线施工的各项规章制度,科学制定施工方案,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责任制,落实施工安全措施和责任,严格责任追究;严格按审定的方案、范围和批准的封锁慢行计划组织施工,认真落实施工安全措施;千方百计减少对行车的影响,确保行车和施工安全。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按规定 设置驻站联络员、施工地点两端及现场设防护员,互相之间要随时保持联系,驻站联络员及时、准确、清楚地向施工负责人汇报施工现场提供信息,严格执行呼唤应答制度,在车站运转室与当班值班员保持联系并做好各项登记工作,值班员必须签认,了解列车运行情况,负责用对讲机或其它有效通讯工具与工地防护保护联系,驻站防护员与工地防护员应每 3~ 5 分钟通话一次,并作好记录,工地防护员在施工负责人未下达开通命令前不得撤除防护 ,无论是开工、收工或转移作业地点,均应及时告知驻站防护员。 施工安全小组作业前检查确认防护备品(响墩、火炬 、信号旗、防护喇叭、对讲机等)齐全有效。 驻站联络员发出给点命令后,现场负责人下达施工命令, 29 开始封锁线路,按封锁命令规定时间进行施工,在接到封锁命令后按《安规》规定进行防护后进行施工。 在封锁命令下达后,由电务现场配合人员拆除施工地段连接线,并通知现场负责人可以拆除线路轨道施工时,现场领工员及作业人员才能拆除线路轨道施工;在没有接到现场负责人的命令前,施工单位只能进行松扣件、扒道床等线路轨道拆除前的准备工作。 按照“不给点不准上线施工;给点不确认不准上线施工;给点没有进行安全防 护不准上线施工”的原则进行施工。 作业点出现影响既有线行车安全的险情后,立即组织人员抢险并立即向行车部门报告,及时排险,确保行车畅通。 施工时,工具使用堆放执行既有线施工规定,施工时集中放在封锁线路外侧不影响行车安全的地带,施工中工具顺线路放置,易造成人身伤害的工具(如撬棍、压机等)注意使用方式和放置位置,施工机械由专人统一指挥进行,以防施工机械施工时伤人。 铁路线路冻害整治完毕后,立即进行补碴,捣固,检查确认线路质量良 好,确保行车安全,达到列车放行条件时,进行销点放行列车。 每天施工前施工人员穿好防护服,严格执行班前安全教育,认真强调日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严格施工纪律,施工人员服从指挥,服从工作安排,对违章、违纪及不服从指挥者,施工负责人有权停止其工作。 施工时,施工机械、工具,挖除石碴、填料不得放置在30 整治位置路肩上,所有施工作业人员对施工场地进行检查,避免信号、通信、电力光电缆线路造成影响与破坏; 线路施工完毕后,在开通前施工负责人检查线路状态达到开通的技术条件和标准,材 料机具不得侵线;在施工过程中要求采取机械捣固,大机捣固作业后,几何尺寸等线路状态达到线路验收标准,同时达到相应的运营速度标准。 工务对股道线路轨缝变化进行监控,拆除轨道前全面复紧扣件和接头螺栓,避免胀轨跑道的发生,若发生胀轨跑道时,采取均匀轨缝的方式进行铺设线路。 施工地段作业未交工前施工安全小组检查线路解除封锁后的安全,现场补碴设专人进行检查补碴; 施工后道床断面确保符合规定标准,道碴不足及时进行补充。 收工前,对施工地段道床按标准整理,并进行夯实拍平,做到 均匀饱满、边坡整齐。 确保各工班工作之间衔接融洽。 工作上认真积极主动配合,不留死角。 施工负责人掌握好带队劳务工劳力状况,合理组织分配工作量,保证各项工作在线路封锁时间内完成。 完工清场工作依据完工一段、清理一段、防护一段的工作原则进行。 对固体污染物运至当地环保部门指定的垃圾场进行掩埋, 31 不得就地处理,严禁现场焚烧固体污染物。 施工时严禁对附近植被造成破坏。 施工过程中挖取土方不得破坏环境,废弃物处理符合环保要求。 1经济、社会效益 分析 经过本课题组使用该工法在严寒地区铁路线路冻害整治实施, 消除了局部病害地段的冻害冻胀高度, 延长了反复维修线路作业周期,阻止道床的脏污和道碴陷槽的发展,而且大大降低了路基发生其它病害,提高了列车进站速度,提高了列车通过能力,车站日均通过能力由整治初期 21 对上升到整治后日均 25 对,运输收入增长 14%,增加运输收入 340 万元。 通过工程和工务维修 措施整治铁路线路冻害,节约冻害整治投入,降低了工务维修劳动强度和难度,降低了冻害整治工作量、工作强度与处理难度,工程整治方法见效快, 施工程序及工艺简单,取材方便; 易实施 , 技术要求也不高,作业安全隐患少、 且选材广泛、易实施、因地制宜、 对症下药、持久有效、经济合理 ,很大程度上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提高了路基的稳定性,提高了冻害整修效果,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此 工法经济、适用、施工工期较短,大大降低了铁路线路冻害整治其他施工常用方案投资成本,为冻害整治施工提供了实践经验,优质、安全、可靠的解决了沿线冻害的难题 ,根据养护直接投入线路设备病害维修及增加运输收入资金计算,直接经济效益可达 460 万元左右。 利用严寒地区铁路线路冻害整治施工工法,清筛注 盐整治 10mm32 — 25mm 冻害处所 20 处,拆除轨道路基换填整治冻高 55— 70mm 冻害处所 2 处治理后, 通过合理的整治措施,提高了线路设备维修质量,主要表现在: 节约冻害整治投入,降低了工务维修劳动强度和难度,降低了冻害整治工作量、工作强度与处理难度,很大程度上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提高了路基的稳定性,提高了冻害整修效果,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消 除了局部病害地段的冻害冻胀高度隐患 ,保证了行车安全。 延长了反复维修线路作业周期,阻止了道床的脏污和道碴陷槽的发展,而且大大降低 了路基发生其它病害,提高了路基的稳定性,减少了线路设备病害维修频率。 提高了轨道的工作条件,特别是减少了更换冻害垫板维修作业频率,大大提高了轨枕和联结扣件的使用寿命,在铁路运营及线路维护工作中消除了安全隐患。 降低了设备劣化状态程度,恢复和改善了设备功能,提高承载运营能力,最大限度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证了铁路安全运营。 33 四、施工现场图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