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锦商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后,按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征收方案及补偿标准进行补差,并按征 收土 地程序完善征地手续。 县国土资源局出具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茶 囯土资预审字﹝ 20xx﹞ 38号。 县规划局出具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茶规选字第 ﹝ 20xx﹞ 城西 — 27号。 因此, 建设单位拟在此宗地开发建设商城项目,符合 县城市总体规划,也符合 县土地利用规划。 16 第四章 建设条件 设地区经济社会概况 县位于北纬 26176。 3039。 2527176。 0739。 25,东经 113176。 2039。 55113176。 5539。 23。 古因陵谷多生茶茗而称“茶乡”,后因炎帝神农氏崩葬于“茶乡之尾”而得名“ ”。 行政隶属株洲市。 总面积 2500km2,辖 20个乡镇和 2个办事处。 县域东界江西省莲花、永新、井冈山三县(市),西抵郴州安仁,南接炎陵,北邻攸县。 是一座历史古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 202 年)置县,宋代曾为军,元、明、清曾为州。 设治之始,含炎陵全境。 南宋嘉庆 4 年( 1211 年),置酃县。 1994 年酃县更名为炎陵县。 是一个红色摇篮,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六县之一,是湘赣革命根据地重点县、模范县,是毛泽东亲手缔造的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 —— 县工农兵政府的诞生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7 为革命牺牲达 5万余人,有 25位农家子弟成长为共和国开国将军。 是一方绿色之邑,是农耕文化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茶命名的行政县,是一块投资沃土。 境内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达 20 余种,水能开发量达 20 万千瓦,已建成水电站 32个。 20xx年, 总人口为 ,其中县城区人 口。 20xx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增长 %;完成财政收入,增长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增长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增长 19%。 4. 2 自然条件 地形: 境内山丘蟠纡,盆谷镶嵌。 万洋山绵亘东南,武功山雄踞西北,茶永盆地斜枕于中部,醴攸盆地东南端延伸于境西。 西北、东南山地矗立,地势逐渐向中部倾斜,形成一个向西南敞开的丘陵性盆地。 县境地貌按形态类型分山地和丘陵(含岗地、盆地及河谷平源),分别占总面积的 %和 %,大体形成“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加庄园”的土地构成。 2 、 地貌:西北、东南山地崛起,西北有武功山绵亘,东南有万洋山蜿蜒,中部和西部丘岗起伏,地势朝中部、西南部倾斜,并呈阶梯状逐级下降,形成一个三面环山,朝西南开口的半环形盆地。 县内最高峰为西北边界处的太和仙,海拔 ,次高点是东部的石峰仙,海拔 1344米。 全县地貌类型以山地为主,丘 18 陵次之,岗、平俱备。 项目所在区属丘陵地貌,地形起伏相对较小,便于土方平整。 地质:全县地质状态主要为砂页岩、变质岩、花岗岩和石灰岩,中部、西南部为 红岩和第四纪松散堆积物。 地质构造稳定,属弱震区,基本地震烈度相当于Ⅵ度。 项目区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属 II区、 III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较小,稍作工程处理,基本可满足建设要求。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 ,反映谱特征周期 ,无自发性震源,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属地震稳定地带。 气象: 县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境内四季分明,同时,由于西北有武功山阻挡,减弱了北方冷空气南侵的势力;东南万洋山植被较好,温度大;中部朝西南开口的走廊状盆地,成为西南暖湿气 流的天然通道,因而形成了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年降雨量 1500mm;日照充足的农业气候资源特征,年平均气温 ℃;平均年日照 ,年日照率为 39%,属全省日照最多的县之一。 冬寒期短,无霜期 286天。 水文: 县有大小河流 79 条,主要支流有米水、茶水,境内控制集雨面积达。 平均年降水总量 亿 m3。 项目区 毗邻 云阳山 ,米 水 畔,水 资源十分丰富。 交通:县城北去长沙 212km,距株洲市 167km,沿 106 国 19 道南行 654km,直抵广州。 交通便捷 ,“ 4211”的大交通格局融通湘赣闽、连贯湘桂粤。 县内已村村通公路。 有航道 242千米,全年通航 109 千米,交通运输十分方便,周边县(市)的物资多在此集散。 项目区位于新城区,与衡炎高速出入口不足 ,与衡茶吉铁路 火车南站不足 3 公里,而且项目区周边三面环路,尤其是 西 临新城区主干道路 —— 犀城大道,对外交通运输十分便捷。 给排水 给水: 该项目用水由县自来水厂供给, 犀城大道 、东阳商街两侧分别敷设有市政给排水管干管, 市政给水管网 DN200 的给水管为给水主管道,供水水压、水量有保证,饮用水质达到《生活用饮用水卫生标准》, 项目的给排水条件可满足当前建设和今后生活的要求。 排水: 区内排水实行雨污分流制,设有排水管道,区内雨污水汇集后就近排入市政雨污水管网,进入曲江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 供电 该项目用电由县供电总公司供给, 犀城大道、东阳商街均设有 10KV的电力线路,可向项目供电。 供电电源可以就近的开关站引入。 电源就近供电网接线,在项目区内建设变电室,即可满足商业 生活用电需要。 电信 20 县城区内的电信、宽带网络、有线电视等电信设施条件良好 , 犀城大道、东阳商街均设有 且项目附近均有接入点,通讯条件可满足项目的需求。 燃料 城区居民现用燃气是以瓶装石油液化气为主,城区内瓶装石油液化气的供应站点较多,可为项目区的居民用气提供方便。 十二五期 燃气规划已实施,目前燃气公司正敷设供气网管,将来该项目区居民生活用燃料可由燃气公司提供。 项目所在地为 县城新城区, 北接东阳商街, 临近 县市民服务中心、县文体中心,加油站、洋岭农贸市场、茶业交易市场、世纪星学校及在建的东阳学校、中医院。 距县人民医院、一中、云阳中学、城西小学等社会公共设施均不超过 3km。 随着新城区开发力度的加大,项目区周边的生活配套设施条件将会日益完善。 21 第 五 章 平面布置 、竖向布置 、交通组织及 商业业态 1)、 犀城大道与东阳商街交汇处(西北角),为项目主出入口,布 置半弯形 1号栋 4+8F小高层 商业楼 、 3 号栋 4F商业楼; 北部地段,与东阳商街平行布置 2 号栋 1+4+8F 小高层商业楼; 2)、 项目区南向地段、与 白云路平行分别布置 10 栋 6F 办公楼、 8 号栋 4F商业楼; 3)、 项目区西向 地段, 与犀城大道平行布置 5号栋 4+8F小高层 商业楼 ; 4)、 项目区 白云路与欧江路 交汇处 布置 11号栋 24F星级大酒店; 5)、 项目区东部地段, 与欧江路平行 布置 4 号栋 、 7 号栋、 9号栋 4F 商业 楼 ; 6)、项目区中部地段布置 4 号栋 4+8F 小高层商业楼; 7)、上述建筑物中心地段布置布置下沉式广场, 并设置中心景观 ; 8)、 绿化主要布置在 项目 区四周、中心地带的广场,以及区内道路两侧 22 项目场地东 北 部 高、 中、 西 南 部 低, 主要的控高因素是丘岗地,从东向南穿越场地标高从 米到 米,高差达 米,从东北向穿越场地标高从 米到西向标高 米,高差达 米。 各 建 筑 平面采取平坡式布置,有利于雨水、污水排入犀城大道市政排水干管。 为了减少土方和造价,场地的广场设计顺应地势向北面中间放坡。 南北向的高差则通过建筑和绿地系统来消化 , 使得整个广场的交通和排水都比较顺畅。 交通流线组织 1)、 项目区设有 11 个出入口,主入口位于 犀城大道与东阳商、街交汇处(西北角) , 宽约 56 米; 10个 次出入口 分别 位于 东向 4 个,南向 4 个,西向 1 个,北向 1 个。 沿小区周边及建筑物之间设置环形道路和回车场, 道路宽度不低于 15米,以 便于消防车等机动车辆通行。 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实用 2)、项目区 东 、南、西、北四个方位角设分别布置 5 个地下车库 出入口,中部下沉式广场设置 2 个车库出入口 3)、 区内 的交通流线分为外围流线和内部流线两部分,外围主要是车流通过式的交通,它被建筑、绿化、微地形等阻隔在广场的外围,减少对广场的影响;内部流线则主要分为目的性强的便捷道和游玩式的自由联系,广场内部几乎四通八达,各功能区块间都相互联系。 4)、建筑物周边停车是一种最普遍采用的停车方式,为了能够有一个合理有序而且又使用高效的停车设施,在布置车辆停车 23 位时,应当尽量使其靠近出入口;在平面设计上既要注意节约土地,又要考虑停车方 便,便于疏散和进出; 1) 、 第 1 号栋为本项目主体标志性建筑, 前部分 第一层为商业门面,第 二 层至第六层均为商业楼层,两侧裙楼部分五至 八层为商住楼; 2)、 第 3 号栋为本项目商业中心,为大型商场; 3)、 第 6 号栋一至四层为商业门面,裙楼部分五至八层为商住楼; 4)、 第 911号栋为商业门面; 5)、第 10号栋为综合办公楼; 6)、第 11号栋为星级酒店。 7)、地下 室 平时为本项目停车场,战时作人防工事之用。 第 六 章 主要工程技术方案 24 建筑结构与基础 ( 1) 设计依据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xx)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 GB5001120xx)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 GB5035220xx)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 GB5000920xx)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 GB5000320xx)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 GB5001020xx)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 GB500720xx)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 JGJ7420xx)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建筑版 20xx年 4 月)以及政府批文和其它国家现行标准规范、规程。 ( 2)地质状况 按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xx)、《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1120xx( 20xx 年版)附录 A,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 县抗震设防烈度小于 6 度,为非抗震区。 由于项目尚未进行地质勘探,参照场址周边已建项目的地质情况,初步推断项目场址的地质条件稳定,宜于本工程建设。 ( 3)设计荷载取值(标准值) ①活荷载 取值 楼面用途 活载( KN/m178。 ) 25 楼梯 住房 走廊、楼梯 不上人屋面 卫生间 ② 恒荷载取值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20xx920xx( 20xx年版)附录 A 计算 项目 恒载( KN/m178。 ) 90厚混凝土 空心 砌块内墙 190厚混凝土 空心 砌块内墙 190厚 MU10烧结多孔砖外墙 卫生间 楼面 ③施工荷载按规范取值。 ( 4)结构设计 ① 本项目建筑结构特点 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 结构重要性系数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抗震设防类别 6级 场地类别 Ⅱ类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丙级 ②自然条件 基本风压 地面粗糙程度 基本雪压 w0=178。 B 类 S=178。 ③结构体系 本项目建筑为最高层数为 33层,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功能特点、建筑体形,高度,荷载及施工工艺等因素,拟采用框架 26 结构,楼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板。 ( 5)基础设计 本项目尚未进行地质勘查,从现场表象观测,山体岩石均为砂页 岩,地质条件较好。 由于项目申报单位暂未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建议在工程实施前应进行工程 地质勘察,待工程地质勘探资料出来后,再科学确定建筑物基础。 ( 6)主要结构材料 ①钢筋 HPB235( fy=210N/mm178。 ), HRB335( fy=300N/mm178。 )HRB400( fy=360N/mm178。 )。 ②外墙采用 190 厚烧结多孔砖外墙, 190 厚混凝土空心砌块内承重墙, 90厚混凝土空心砌块内墙(非承重墙)。 烧结多孔砖强度等级为 MU10, M5混合砂浆,空洞率大于等于25%,混凝土空心砌块强度等级 ,砂浆 (地面以下或者防潮层以下的砌体所用材料均可采用以上强度等级)。 ③混凝土强度等级:基 础、柱、梁、板采用 C25~C35。 ④环境类别:基础、基础梁 及露天构件环境类别二 类。 ⑤主要构件尺寸 楼面构件截面尺寸为 100~120mm 现浇板;屋顶构件截面尺寸为 120mm现浇板 ( 7)抗震设防 27。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