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腰山铜矿采矿技术改造工程初步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81 14 土 建 .................................................................................................................... 82 概述 ................................................................................................................ 82 矿区自然条件 ................................................................................................ 82 矿山建筑、结构设计方案 ............................................................................ 82 主要建(构)筑物 ........................................................................................ 83 15 能源利用与节能措施 ......................................................................................... 84 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 84 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 84 节能综合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 85 16 环境保护 .............................................................................................................. 87 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及目标 ................................................................ 87 建设地区环境现状 ........................................................................................ 87 南陵县铜铁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戴腰山铜矿 采矿技改工程初步设 计 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IV 工 程概况 ........................................................................................................ 87 资源开发可能引起的生态变化 .................................................................... 87 主要污染物及控制方案 ................................................................................ 88 土地复垦 ........................................................................................................ 89 绿化 ................................................................................................................ 89 环境保护资金 ................................................................................................ 90 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 90 17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 91 设计依据的标准 ............................................................................................ 91 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 91 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 92 “六大 ”系统 ....................................................................................................... 99 工业卫生主要措施 ...................................................................................... 109 安全管理措施 .............................................................................................. 109 工业卫生 ...................................................................................................... 109 矿山安全机构设置 ...................................................................................... 110 18 消 防 ...................................................................................................................111 设计依据及标准 ...........................................................................................111 工程中的火灾、爆炸因素分析 ...................................................................111 设计的主要措施 ...........................................................................................111 消防管理机构 .............................................................................................. 112 预期效果 ...................................................................................................... 112 19 投资概算 .............................................................................................................. 113 项目概况 ...................................................................................................... 113 投资范围及内容 .......................................................................................... 113 编制依据 ...................................................................................................... 113 总投资概算 .................................................................................................. 114 附件: 委托书; 南陵县铜铁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戴腰山铜矿《采矿许可证》(安徽省国土资源厅)( C34000020xx123120xx5111); 南陵县铜铁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戴腰山铜矿《安全生产许可证》(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皖 FM 安许证字 [20xx]Y0650 号); 南陵县铜铁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戴腰山铜矿《营业执照》(南陵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340223000000670( 11) ]; 南陵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同意认定南陵县铜铁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戴腰山铜矿年产 5万吨开采规模的通知》(发改投资 [20xx]60 号);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南陵县铜铁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戴腰山铜矿矿产资源开发 利用方案审查意见书备案的函》(皖国土资矿便函 [20xx]119 号); 南陵县铜铁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戴腰山铜矿 采矿技改工程初步设 计 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V 芜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南陵县铜铁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戴腰山铜铁矿延伸方案设计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的意见》(芜安监 [20xx]179 号) 芜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南陵县铜铁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戴腰山铜矿初步设计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的意见》(芜安监 [20xx]3 号) 南陵县环境保护局 20xx 年 4月《环境评价审批意见》; 芜湖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南陵县铜铁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戴腰山铜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的审查意见》(芜国土 秘 [20xx]218 号); 1南陵县铜铁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戴腰山铜矿采矿技改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意见; 1南陵县铜铁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戴腰山铜矿年产 5万吨采矿技改工程初步设计复核意见。 南陵县铜铁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戴腰山铜矿 年产 5 万吨 铜 矿石采 矿工程初步设 计 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江苏178。 南京 1 1 总 论 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 自然地理及交通 矿区位于南陵县城 265176。 方向,平距约 17 千米处,行政区划隶属芜湖市南陵县工山镇(原工山、桂山、戴汇三乡合并)管辖。 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18176。 10′ 36″,北纬 30176。 55′ 14″。 区内有简易公路向北与 S320 省道衔接,东可达南陵县城与 G318 国道 连接,西可达铜陵及长江码头铜陵港,钟鸣镇设有宁(南京)~铜(陵)铁路客、货运站,沿江高速经钟鸣镇南通过,汽车运输最大距离在 50 千米之内,交通运输方便(见交通位置图)。 矿权设置情况 南陵县戴腰山铜铁矿现采矿许可证由安徽省国土资源厅于 20xx 年 12 月 31日换发,许可证号为 C34000020xx123120xx5111,采矿权人为南陵县铜铁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矿山地址为南陵县工山镇大工村寺冲岭,私营企业,开采矿种为铜矿,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生产规模 万吨 /年,。戴腰山铜矿采矿技术改造工程初步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时,改变移位寄存器初始状态只改变序列的初相。 这样的序列称为最大长度序列或 m序列。 《 数字传输系统误码率测试器的 MATLAB 实现及性能分析 》 第 6 页 共 30 页 图 23 线性移位寄存器 图 24 15 级的 m序列 ( 2) 加密、解密原理 数字通信的一个重要优点是容易做到高度保密性的加密。 在这方面伪随机序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数字信号的加解密原理可用图 25 表示。
8k bytes 的可重复编程的Flash 存储器和 256 bytes 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 ( RAM), 3 个 16 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 1 个 全双工串行通信口,器件采用 ATMEL 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 MCS51 指令系统。 AT89S52 可以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编程,也可以在线编程。 其将通用的微处理器和 Flash 存储器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可反复擦写的
5760 万元,主导产品精细陶瓷烹调器,具有 年产高端耐热陶瓷产品 350 万件、年产日用陶瓷 600 万件的 生产能力。 公司座落在抚州市黎川县坪山工业区,距京福高速公路 1公里,交通便利。 企业人员结构 企业职工总人数 432 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 166 人,占职工总人数 %。 企业有管理人员 38 人,技术 人员 72 人,生产人员 242 人,销售人员 80 人,比例为 :
中标通知书》,《中标通知书》 对中标人和采购人具有同等 法律效力。 27. 替补候选人的设定与使用。 六 、质疑 的提起与受理 28. 投标人认为政府采购文件的内容使自己权益受到损害的 ,可 以在采购文件公示期间或者自期满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通过实名书面形式 向 招标代理机构 提出 (逾期的作无效处理)。 29. 投标人认为采购过程、成交结果使自己权益受到损害的
..................................................................................... 47 8 节能与环境保护 ....................................................................................................
别是其他的领域的发展也带动了实验教学系统往更加强大的功能满足复杂实验环境下的需求,实验教学系统也进入到了一个大发展的阶段。 实验教学系统的第一个发展阶段是由于各种原因所开发出来的系统只是普通的实验样品管理,普通的实验报告的打印等,可以说是功能简单,同时系统结构也不够完善,在后续的系统维护和进一 步的功能扩展方面显得困难。 实验教学系统的第一代系统目前来说已经在国外很少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