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_机械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第 12 页。 ( 1) 设计准则,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再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 ( 2)按齿面 接触疲劳强度设计,由式( 79)  3 11 12 uudKH tZZZd aEZHt  T1= 106 P/n= 106 mm 由图( 76)选取材料的接触疲劳,极限应力为 б HILim=580 б HILin=560 由图 77 选取材料弯曲疲劳极阴应力 б HILim=230 б HILin=210 应力循环次数 N由式( 73)计算 N1=60n at=60 148 (8 360 10)= 109 N2= N1/u= 109/= 108 由图 78查得接触疲劳寿命系数; ZN1= ZN2= 由图 79查得弯曲 ; YN1=1 YN2=1 由图 72 查得接触疲劳安全系数: SFmin= 又 YST= 试选 Kt= 由式 (71)(72)求许用接触应力和许用弯曲应力   PZS aNHHm M5801m inlim    PZS aNHHH M5862m inl im2    PYS Y aNFSTlinFF K3 2 81m i n11   第 13 页   PYS Y aNF STlinFF M3 0 02m i n22   将有关值代入式 (79)得  mmuudtHEUt TKZZZd )(3 1221   则 V1=(π d1tn1/60 1000)= ( Z1 V1/100)= (34/100)m/s= 查图 710得 Kv= 由表 73查和得 K A= 74查得 Kβ = Kα = KH=KAKVKβ Kα = ,修正mmtdd  M=d1/Z1= 由表 76取标准模数: m= (3) 计算几何尺寸 d1=mz1= 34=85mm d2=mz2= 104=260mm a=m(z1+ z2)/2= b=φ ddt=1 85=85mm 取 b2=85mm b1=b2+10=95 由图 718 查得, YFS1=, YFS2= 取 Yε = 由式 (712)校核大小齿轮的弯曲强度 .    1323211 FadF PMmZK    21212 FaFSFSFF PYY M  第 14 页 总结:高速级 z1=34 z2=89 m=2 低速级 z1=34 z2=104 m= 第四部分 轴的设计 高速轴的设计 由于减速器传递的功率不大,对其重量和尺寸也无特殊要求故选择常用材料 45 钢 ,调质处理 . 按扭矩初估轴的直径 ,查表 102,得 c=106至 117,考虑到安装联轴器的轴段仅受扭矩作用 .取 c=110则 : D1min= 1103 npc  D2min= 1103 npc 36m  D3min= 1103 npc  1 轴选轴承为 6008 2 轴选轴承为 6009 3 轴选轴承为 6012 根据轴承确定各轴安装轴承的直径为 : D1=40mm 第 15 页 D2=45mm D3=60mm (现只对高速轴作设计 ,其它两轴设计略 ,结构详见 图 )为了拆装方便 ,减速器壳体用剖分式 ,轴的结构形状如图所示 . (1).各轴直径的确定 初估轴径后 ,句可按轴上零件的安装顺序 ,从左端开始确定直径 .该轴轴段 1安装轴承 6008,故该段直径为 40mm。 2段装齿轮,为了便于安装,取 2 段为 44mm。 齿轮右端用轴肩固定,计算得轴肩的高度为 ,取 3段为 53mm。 5段装轴承,直径和 1 段一样为 40mm。 4 段不装任何零件,但考虑到轴承的轴向定位,及轴承的安装,取 4 段为 42mm。 6 段应与密封毛毡的尺寸同时确定,查机械设计手册,选用 JB/ZQ46061986中 d=36mm的毛毡圈,故取 6段 36mm。 7段装大带轮,取为 32mmdmin。 ( 2)各轴段长度的确定 轴段 1的长度为轴承 6008的宽度和轴承到箱体内壁的距离加上箱体内壁到齿轮端面的距离加上 2mm, l1=32mm。 2 段应比齿轮宽略小 2mm,为 l2=73mm。 3 段的长度按轴肩宽度公式计算l3=;去 l3=6mm, 4段: l4=109mm。 l5和轴承 6008同宽取l5=15mm。 l6=55mm, 7段同大带轮同宽,取 l7=90mm。 其中 l4,l6是在确定其它段长度和箱体内壁宽后确定的。 于是,可得轴的支点上受力点间的跨 距 L1=,L2=159mm, L3=。 第 16 页 ( 3) .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 为了保证良好的对中性,齿轮与轴选用过盈配合 H7/r6。 与轴承内圈配合轴劲选用 k6,齿轮与大带轮均采用 A 型普通平键联接,分别为 16*63 GB10961979及键 10*80 GB10961979。 ( 4) .轴上倒角与圆角 为保证 6008 轴承内圈端面紧靠定位轴肩的端面,根据轴承手册的推荐,取轴肩圆角半径为 1mm。 其他轴肩圆角半径均为2mm。 根据标准 ,轴的左右端倒角均为 1*45。 的受力分析 ( 1) 画轴的受力简图。 ( 2) 计算支座反力。 Ft=2T1/d1= N3 7 8 468  Fr=Fttg20。 =3784  FQ=1588N 在水平面上 FR1H= NlllF r 323  FR2H=FrFR1H=1377966=411N 在垂直面上 FR1V= NlllF t 3 5 5 3 3 7 7323  Fr2V=Ft FR1V=1377352=1025N ( 3) 画弯矩图 在水平面上, aa剖面左侧 第 17 页 MAh=FR1Hl3=966 = m aa。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