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河电站初设报告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轮 机 安 装 高 程 m 升 压 站 型 式 户 外 式 主 变 安 装 场 面 积 mm 1917 主 要 机 电 设 备(1) 水 轮 机 型 号 ZD536LH180(+176。 )ZD536LH160( +176。 ) 台 数 台 3+1 额 定 出 力 kw 最 大 工 作 水 头 m 最 小 工 作 水 头 m 设 计 水 头 m 额 定 流 量 m3/s 3+(2) 发 电 机 型 号 SF50032/2600, SF40028/2150 台 数 台 3+1 额 定 容 量 kw 500/400 单 机 额 定 电 压 v 额 定 功 率 因 素 额 定 转 速 r/min (3) 主 变 压 器 型 号 S9630/10。 S9500/10 台 数 台 3+1 容 量 kvA 3630+50023工 程 特 性 表序 号 及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电 压 比 kv 输 电 线 路 电 压 kv 10 回 路 数 回 1 输 电 目 的 地 三穗35KV变 输 电 距 离 km 8七 、 施 工 推 荐 方 案 主 体 工 程 数 量 明挖土石方 m3 25579 砌石 m3 4501 砼 m3 9237钢筋制安 T 金属结构安装 T 主 要 建 筑 材 料 木材 m3 水泥 T 钢板 T 钢筋 T 总 工 期 年 1 劳 力 工 日 38292八 、 经 济 指 标 工 程 总 投 资 万 元 工 程 静 态 总 投 资 万元 建 设 期 还 贷 利 息 万 元 年 息 %, 70%贷 款 水 库 淹 没 处 理 补 偿 费 万 元 24工 程 特 性 表 主 要 经 济 指 标 多 年 平 均 发 电 量 万 657 单 位 干 瓦 投 资 元 单 位 电 能 投 资 元 / 年 利 用 小 时 : 3458h( kw) 单 位 售 电 成 本 元 / 经 济 内 部 收 益 率 % 财 务 内 部 收 益 率 % 上 网 电 价 元 / 含 CDM能 源 补 助 / 静 态 投 资 回 收 期 年 含 建 设 期252 水 文 流域自然地理概况六洞河属沅江水系,是清水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镇远县金堡乡境内,由西北向东南流经三穗、剑河、天柱、锦屏等县,在锦屏县三江镇汇入清水江。 六洞河全流域面积2070km 2,主河道全长179km, 3/s,天然落差551m,‰。 拟建的对河电站位于六洞河三穗县境内,是六洞河干流梯级开发规划中的第八级水电站,开发方式为混合式。 2,%,下坝址以上集雨面积787km 2。 对河电站以上流域已建有附廓(75kw)径流式电站。 流域地势西高东低,属中山区,流域内山峦连绵,群峰叠障,河谷纵横,溪流婉蜒,时有急滩。 河床大多为卵石、粗砂,也有部分基岩裸露。 六洞河属山区型河流,汛期水流湍急,洪水陡涨陡落;枯水季节浅滩多,河水清澈见底。 库区地貌特征与库区地层岩性、构造的展布及水文网的演变密切相关,本区地层岩性为下江群变质岩系,属单斜构造,岩层总体倾向右岸偏上游,河谷为切向谷。 两岸山体雄厚,河谷形态多呈不对称“v”型。 左岸山顶高程570~750m,岸坡坡度20176。 ~45176。 ;右岸山顶高程740~770m,岸坡坡度35176。 ~50176。 河水面高程525~535m,河谷切深45~245m,河谷宽50~70m,地貌类型为宽谷地貌。 26目前,六洞河流域内无控制性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故流域的来水、来沙条件历年无多大变化,其水文资料具有一致性。 气象特性对河水电站坝址以上有金堡、台烈、雪洞雨量站及三穗气象站,雨量站均属贵州省水文水资源局。 三穗气象站位于三穗县城区,地理位置东经108176。 41′,北纬26176。 58′。 该站于1958年1月设站,为一般农气站,四段制观测。 观测项目有气温、降水、风、湿度、蒸发等。 气象站观测方法正确,资料可靠。 其观测成果经省气候中心整编刊印,成果可靠性强,资料系列年限长,代表性好。 各站点资料情况见表21。 表21 气象、雨量站资料系列统计表站名 设置地点资料统计年代主要观测项目多年平均降雨量(mm)金堡雨量站镇远县金堡乡1966~1997降雨量 台烈雨量站三穗县台烈镇1967~1997降雨量 雪洞雨量站三穗县雪洞镇1967~1997降雨量 三穗气象站三穗县人民街1958~20xx降雨、蒸发等对河电站坝址处无气象观测资料,电站的主要气象要素统计以三穗县气象站进行统计,其主要气象要素如下表22。 27表22 气象要素统计表项目 单位 三穗 多年平均降水量 mm 多年平均气温 ℃ 极端最高气温 ℃ 极端最低气温 ℃ 多年7月份平均气温 ℃ 多年1月份平均气温 ℃ 最热月月平均 % 82相对湿度最冷月月平均 % 82多年平均 m/s 夏季平均 m/s 冬季平均 m/s 最 大 m/s 风向 N全年频率 16风向 N夏季频率 10风向 N风向冬季 频率 21时数 h 1254全年百分率 % 28时数 h 54日照 冬季百分率 % 17多年平均雷暴日数 d 多年平均无霜期 d 277根据六洞河流域内的三穗县气象站实测资料统计,流域多年平,(1967年),年最(1966年)。 汛期4~9月降雨量占全年雨量的%。 28 水文基本资料 水文观测及资料整编工程所在地的六洞河流域内,下游有六洞桥水文站。 六洞桥站历年水文资料由黔东南州水文水资源局整编后报贵州省水文水资源局审查汇编刊印,已刊印至1979年水文资料,1980年至今有整编成果。 六洞河流域内的六洞桥水文站位于三穗县桐林镇杨家村,地理位置东经108176。 48′,北纬26176。 57′。 于1964年8月设立,该站集水面积788km 2,观测项目有水位﹑流量﹑降水,水温和蒸发。 1964年11月~1969年属水电部贵州省水文总站。 1969~1983年5月属贵州省黔东南州水电局。 1983年5月至今属贵州省水文水资源局(原水文总站)。 m m。 测验河段长约250m,较顺直,水流平缓,基本水尺、测流断面位于河段的中上部,其上游250m处水流冲击而下,即成一急滩,变化较大。 在基本断面以下共有连续三个卵石滩堆组成的急滩,作为中低水控制。 基本断面下游500m处有六洞桥为高水永久性控制,河床基本无变化。 20xx年12月31日前为假定高程系统,20xx年1月1日后为黄海高程系统,即:黄海=假设+。 该站基本水尺位于基本断面上游1m处,为直立式木质水尺板。 采用人工与自记相结合观测,人工观测严格按照《规范》规定控制测次,每日8时以人工观测与自记校核,20时作辅助观测,视水情情29况而增加人工观测次数。 自记水位计高、中、低水时均能正常工作并与人工观测值相吻合。 流量测验采用流速仪,测验方法为常测法和一点法,全年流量测次在90次以上,测次在时间、变幅和过程上分布较均,基本掌握了低、中、高洪水的变化过程,符合水文测验规范要求。 六洞桥站水尺安设牢固,刻度清晰。 人工观读一日内等时距观测,用算术平均法计算日平均水位,非等时距观测,用面积包围法计算日平均水位。 水尺零高校测,一般在汛期前、后进行,有时也在汛期中、小水进行,遇大洪水如水尺有变动,则及时校测或重新安设水尺。 经复查,水位观测能反映洪水变化过程,无缺漏测现象。 水位观测能保证精度,因此,水位资料较可靠,能满足工程设计需要。 流量施测能控制洪水变化过程,每年实测流量的水位变幅,绝大部分在年内实测水位变幅的90%以上,流量测验以流速仪施测为主,每年水位、流量关系定线有足够依据。 据分析各年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勾绘合理,外延幅度较小,年头、年尾的流量衔接合理。 根据以上资料的复查,该站流量测验以流速仪为主,且测次多,每年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外延幅度很小,断面借用和流量推算方法合理,流量成果比较可靠,可供设计使用。 系列一致性分析点绘六洞桥站1965~20xx年径流单累积曲线,见附图1。 由附图1可见,径流单累积曲线基本光滑,曲线斜率没有突变现象,可认为30年径流系列一致性较好。 附 图 1 六 洞 桥 水 文 站 年 平 均 流 量 累 积 曲 线0100200300400500600700196519671969197119731975197719791981198319851987198919911993199519971999200120032005年 份∑Qi(m3/s) 系列代表性分析采用周期分析、累积平均分析和长短系列统计参数对比等方法,对六洞桥水文站1965~20xx年径流系列的代表性进行简要分析(1)周期分析绘制六洞桥站(1965~20xx年)41年长系列年径流模比系数差积曲线,见附图2。 附 图 2 六 洞 桥 水 文 站 径 流 模 比 系 数 差 积 曲 线1965 1969 1973 1977 1981 1985 1989 1993 1997 20xx 20xx 年 份∑(Ki1)从差积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六洞河流域周期变化规律明显,具有连丰连枯、丰枯交替和枯水段持续长等特点。 进一步分析311965~20xx年系列差积曲线,1967~1969年、20xx~20xx年为连续丰水年组,1979~1980、1992~1993年为连续平水年组,1985~1990年为连续枯水年组,系列为一个完整的丰、平、枯变化周期,其中丰水年15年,平水年11年,枯水年15年,且丰、枯水段又大致是对称分布的,系列有较好的代表性。 (2)累积平均分析自20xx年起逐年依次逆时序计算,以年径流模比系数累积均值与时间(年)绘制六洞桥站年径流模比系数累积平均过程曲线,见附图3。 附 图 3 六 洞 桥 水 文 站 径 流 模 比 系 数 累 积 平 均 曲 线20xx 20xx 1999 1996 1993 19901987 1984 1981 1978 1975 1972 1969 1966 年 份模比系数累积平均值由累积平均过程曲线图可知,随着时间的增长,变幅越来越小,变化趋于稳定,模比系数累积平均值随着系列变化逐步趋近于1。 (3)长短系列统计参数以20xx年为基准,采用每延后5年抽取一个样本,分别分析计算它们的统计参数,并进行比较,见表23。 表23 六洞站年径流系列统计参数计算成果表(日历年)32系列 系列年数 流量均值(m 3/s) Cv 短系列Cv/长系列Cv 短系列均值/长系列均值1965~1985 20 1965~1990 25 1965~1995 30 1965~20xx 35 1965~20xx 41 从表中可以看出: 3/s左右,样 本 接 近 30年 时 , 样 本 系 列 的 CV值 趋 于 稳 定 ,说明其径流系列的代表性好。 (4)代表性分析结论综合以上分析,六洞桥水文站1965~20xx年41年径流系列,包括完整的丰、平、枯水周期,统计参数代表性较好。 径流六洞桥水文站位于清水江一级支流六洞河主河道上,控制流域面积788km 2,对河水电站位于水文站上游与水文站流域面积几乎相同,有相似的水文气象特点,流域下垫面也较相近,雨量站有金堡、台烈、雪洞等多个站,且站网分布较合理,能反映流域内的雨、水情变化情况,故本次设计直接采用六洞桥水文站实测径流资料。 六洞桥水文站径流统计分析计算(1)统计参数的分析计算六洞河的径流由降雨产生,其径流年内变化由降雨产生。 按水文年(~)统计分析六洞桥水文站的径流参数,可以33较明显地反映出六洞河干流的径流特征及年内分配情况。 见表24。 表 24 六洞桥水文站年径流频率计算成果表适线参数 设计值(m 3/s)时段(m3/s)QCv Cs/Cv P=15% P=50% P=85%水文年 4~9月 10~3月 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丰水期(4~9月)径流量占全年流量的%;枯水期(10~3月)%。 (2)径流特性六洞河流域位于湿润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径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