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梯曳引系统设计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停车时的安全性。 联轴器 联轴器是连接曳引电动机轴与减速器蜗杆轴的装置,用以传递由一根轴延续到另一根轴上的 扭矩 ,又是制动器装置的制动轮。 在曳引电动机轴端与减速器蜗杆轴端的会合处。 电动机轴与减速器蜗杆轴是在同一轴线上,当电动机旋转时带动蜗杆轴也旋转,但是两者是两个不同的部件,需要用合适的方法把它们连接在同一轴线上,保持一定要求的同轴度。 联轴器的种类: ( 1) 刚性联轴器:对于蜗杆轴采用滑动轴承的结构,一般采用刚性联轴器,因为此时轴与轴承的配合间隙较大,刚性联轴器有助于蜗杆轴的稳定转动。 刚性联轴器要求两轴之间有高度的同心度,连接后不同心度不应大于。 ( 2) 弹性联轴器:由于联轴器中的橡胶块在传递 力矩时会发生弹性变形,从而能在一定范围内自动调节电动机轴与蜗杆轴之间的同轴度,因此允许安装时有较大的同心度 (允差 0. 1mm),使安装与维修方便,同时,弹性联轴器对传动中的振动具有减缓作用。 曳引轮 曳引轮是曳引机上的绳轮,也称曳引绳轮或驱绳轮。 是电梯传递曳引动力的装置,利用曳引钢丝绳与曳引轮缘上绳槽的摩擦力传递动力,装在减速器中的蜗轮轴上。 如是无齿轮曳引机,装在制动器的旁侧,与电动机轴、制动器轴在同一轴线上。 (1)曳引轮的材料及结构要求 ①材料及工艺要求:由于曳引轮要承受轿厢、载重量、对重 等装置的全部动静载荷,因此要求曳引轮强度大、韧性好、耐磨损、耐冲击,所以在材料上多用 QT60— 2 球墨铸铁。 为了减少曳引钢丝绳在曳引轮绳槽内的磨损,除了选择合适的绳槽槽型外,对绳槽的工作表面的粗糙度、硬度应有合理的要求。 ②曳引轮的直径:曳引轮的直径要大于钢丝绳直径的 40 倍。 在实际中,一 10 般都取 45~ 55倍,有时还大于 60倍。 因为为了减小曳引机体积增大,减速器的减速比增大,因此 其直径大小应适宜。 ③曳引轮的构造型式:整体曳引轮分成两部分构成,中间为轮筒 (鼓 ),外面制成轮圈式绳槽切削在轮圈上,外轮圈与内轮筒套装,并用铰制螺栓连结在一起成为一个曳引轮整体。 其曳引轮的轴就是减速器内的蜗轮轴。 (2)曳引轮绳槽形状 :曳引驱动电梯运行的曳引力是依靠曳引绳与曳引轮绳槽之间的摩擦力产生的。 曳引钢丝绳 曳引钢丝绳也称曳引绳,电梯专用钢丝绳联接轿厢和对重,并靠曳引机驱动使轿厢升降。 它承载着轿厢、对重装置、额定载重量等重量的总和。 曳引机在机房穿绕曳引轮、导向轮,一端联接轿厢,另一端联接对重 装置。 曳引钢丝绳一般为圆形股状结构,主要由钢丝、绳股和绳芯组成。 钢丝绳股由若干根钢丝捻成,钢丝是钢丝绳的基本强度单元;绳股由钢丝捻成的每股绳直径相同的钢丝绳,股数多,疲劳强度就高。 电梯用一般是 6股和 8股。 绳芯是被绳股的缠绕的挠性芯棒,通常由纤维剑麻或聚烯烃类 (聚丙烯或聚乙烯 )的合成纤维制成,能起到支承和固定绳的作用,且能贮存润滑剂。 钢丝绳中的钢丝的材料由含碳量为 0. 4%~ 1%的优质钢制成,为了防止脆性,材料中的硫、磷等杂质的含量不应大于 0. 035%。 11 查国家标准 GB/~- 97中的规定 曳引条件计算 本计算书中所涉及的数据均来自实验塔样梯技术参数表,电梯布置图及电梯产品设计图。 额定载重: Q= 1000kg 轿厢自重: G= 1200kg(轿底 PVC 地板) 对重重量: Wb= G+ K 平 Q= 1200+ 1000=1690 kg 额定速度: V=2m/s 提升高度: h=50m 曳引钢丝绳附加重量: Gy= 50 8 49/100=192kg,( 8 根φ 12 钢丝绳49kg/100m) 补偿链附加重量: G1=50 2 =149 kg, (2 根φ 8 穿绳电梯补偿链) 随行电缆附加重量 :Gb≈ 64 3= ,(3 根 40芯带钢芯 ) 曳引轮直径: D=φ 900mm 导向轮直径: D=φ 500mm 曳引比: i=1:1 电梯传动总效率: η =~ (取η =) 曳引绳在曳引轮上的包角: α =176。 曳引机绳槽类型: 带切口的半圆槽, γ =25176。 ,  =90176。 曳引电动机功率计算 公式: 式中: N――电动机功率 KW K 平 ――电梯平衡系数 ~ ,取 K 平 = Q――电梯额定载重量 1000kg V――电梯额定速度 2m/s η――曳引系统总传动效率 取η= 0. 85 102 QV)1( 平KN  12 关于η取值的说明:整机传动效率可达 ~,计算取η=。 kwN . 8 5102 210 0 0)(  表 41 Y 列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选取 Y160M22 型齿 轮曳引机,功率 N= 15KW,满足要求。 曳引条件 根据 GB758820xx 标准,附录 M注释,曳引应满足下列条件: 用于轿厢装载和紧急制动工况 faeTT 21 用于轿厢滞留工况 faeTT 21 (注:对重压在缓冲器上,曳引机向上方向旋转 ) 式中: f— 曳引绳在曳引轮槽的当量摩擦系数。 据 GB758820xx 附录 M第 103 页 给出的 带切口的半圆槽当量摩擦系数 对带切口的半圆槽: 型号 额定功率/Kg 满载时 额定电流 额定转矩 最大转矩 转速(r/min) 电流/A 效率( %) 功率因数 Y80I2 2830 75 Y8022 77 Y90S2 2840 78 Y90L2 Y100L2 2870 82 Y112M2 2890 Y132S12 2900 Y132S22 Y160M12 11 2930 Y160M22 15 13 μ — 曳引绳与铸铁之间的摩擦系数 据 GB758820xx 附录 M 第 103 页 给出的摩擦系数: 装载工况: 紧急制停工况: 1021 10ν1 0. 1μ  轿厢滞留工况:  — 槽的角度值;  — 下 γ 部切口角度值; α — 曳引绳在曳引轮上包角 :(176。 , rad) 各工况当量摩擦系数ƒ值计算 对 V 型曳引槽: 装载工况: 紧急制停工况: 滞留工况: 曳引能力系数 efa 值计算 装载工况: 4 [ c o s( / 2 ) sin( / 2 ) ]sin sinf        γ γ γ4 [ c o s( / 2 ) sin( / 2 ) ]sin sinf        γ γ γ4 [ c o s( / 2 ) sin( / 2 ) ] 4 [ c o s( / 2 ) sin( 90 / 2 ) ] sin sin 90 sinf              γ 25γ γ 254 [ c o s( / 2 ) sin( / 2 ) ] 4 [ c o s( / 2 ) sin( 90 / 2 ) ] sin sin 90 sinf              γ 25γ γ 254 [ c o s( / 2 ) si n( / 2 ) ] 4 [ c o s( / 2 ) si n( 90 / 2 ) ] 82si n si n 7 si n 90 si nf              γ 25γ γ 0. 43 25 1 91faee  14 紧急制停工况: 滞留工况: 装载工况受力分析 轿厢装载工况计算 (当轿厢装载 125%Q 在底层,以额定速度上行时 ): 轿厢侧静拉力: T1= G+ + Gy= 1200+  1000+ 192= 2642kg (Gy曳引钢丝绳重量 ) 对重侧静拉力: T2= Wb+G1=1690+149=1839 kg(Wb对重重量, G1补偿链重量 ) 曳引能力系数: 轿厢装载工况曳引条件: T₁/ T₂= 2642/ 1839≈ < 结论:该工况合格 紧急制动工况受力分析 (G 轿厢自重, Q 额定载重, Wb对重重量, Gy曳引钢丝绳重量, Gb随缆重量,G1补偿链重量 ) a. 当轿厢空载在顶层上行制动时: 对重侧拉力: 19384N0 . 5 )( 9 . 8)1921690())((39。 1  agGWT nyb 轿厢侧拉力: NagGWGT nb 2 8 2 6 2)()1 4 91 6 9 01 2 0 0())((39。 12  曳引能力系数: 曳引条件: <1. 52 39。 39。 21 TT 结论:该工况合格 b. 当轿厢额定载荷由底层下行制动时: 3 23faee 0. 38 2 2. 75 6faee  1 91faee  3 23faee  15 轿厢侧静拉力: 2 4 6 3 7 N0 . 5 )( 9 . 8)1 9 21 0 0 01 2 0 0())((39。 1  agGQGT ny 对重侧静拉力: 1 7 1 0 2 N)-0 .5( 9 . 8)1491 6 9 0())((39。 39。 12  agGWT nb 曳引能力系数: 曳引条件: <1. 5 10 224 63 739。 39。 2 39。 1 TT 结论:该工况合格 曳引机主轴最大静载计算 轿厢装载至 125%额定载荷的情况下: (G 轿厢自重, Q 额定载重, Wb对重重量, Gy曳引钢丝绳重量, Gb随缆重量,G1补偿链重量 ) GGGQWGT byb  T=1200+1690+ 1000+192++149=4481kg 选取 Y160M22 型齿轮曳引机,功率 N= 15KW,符合要求。 曳引钢丝绳安全系数计算 绳径与曳引轮径,导向轮径之比 根据 GB7588- 20xx 标准 要求: (1)曳引钢丝绳与曳引轮径之比: 40dD 曳引机曳引轮径 D= 900mm,曳引钢丝绳径 d=12mm。 7512900 dD (2)曳引钢丝绳与 导向轮径之比: 本设计的曳引系统导向轮径 D1=500mm 4042125 0 01 dD 故曳引轮,导向轮直径与绳径之比均符合标准要求。  16 曳引钢丝绳的安全系数 根据 GB7588- 20xx 附录 N 中规定: 钢丝绳的安全系数: ) o g (l o g6rtrte qu ivfdDdDNS rS — 安全系数 equivN — 滑轮的等效数量 tD — 曳引轮的直径 pD — 曳引轮除外的所有滑轮的平均直径 rd — 钢丝绳的直径 其中: 7512900 rdDt 由 5009004  ptP DDK得: equivN equivN 得 1psN 0prN 故: 9)041()4()(  prpsPpe q u iv NNKN )()(  te q u ivpe q u ive q u iv NNN 代入公式计算得: rS 同时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