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鑫煤矿叙永二井22采区方案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设 20m 保护煤柱),东边为矿区边界(为矿井深部水部水平)。 22 采区南北长(走向长) 约 1300m, 东西宽(倾斜长)680m。 22 采区中部位置布置四条上山,从北到南依次为轨道上山、架空行人上山、运输上山和回风上山;四条上山均布置在 茅口灰岩中; 轨道上山与架空行人上山 间的平面间距 为 15m,架空行人上山与运输上山 之间的平面威鑫煤矿 22 采区 方案设计 采区开拓方式及生产系统 四 川省川煤矿山勘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13 间距 为 15m,运输上山与回风上山 之间的平面间距 为 15m。 22 采区轨道上山, 为整个采区生产服务,用于运矸、进风、设备材料运输;巷道净宽 ,净高 ,净断面积 ,喷浆支护,喷浆厚度50mm,半圆拱型断面;铺设轨道,轨型 22kg/m,轨距 600mm。 上部标高 +982m与 +980m 运输大巷相连,下部标高 +860m 与 +850m 运输大巷相连, 上山倾角13176。 ,斜长 522m。 22 采区运输上山, 为整个采区生产服务,用于运煤、进风;巷道净宽,净高 ,净断面积 ,喷浆支护,喷浆厚度 50mm,半圆拱型断面;铺设皮带。 上部标高 +982m 与 +980m 运输大巷相连,下部标高 +860m与 +860m运输石门相连, 上山倾角 10176。 ,斜长 662m。 22 采区架空行人上山, 为整个采区生产服务,用于行人、进风、铺设管线;巷道净宽 ,净高 ,净断面积 ,喷浆支护,喷浆厚度50mm,半圆拱型断面;安装人车。 上部标高 +982m 与 +980m 运输大巷相连,下部标高 +860m与 +850m运输大巷相连, 上山倾角 13176。 ,斜长 522m。 22 采区回风上山, 为整个采区生产服务,用于回风;巷道净宽 ,净高 ,净断面积 ,喷浆支护,喷浆厚度 50mm,半圆拱型断面。 上部标高 +982m 通过联络巷与 +980m 运输大巷相连,下部标高 +860m与 +860m运输石门相连, 上山倾角 10176。 ,斜长 622m。 22 采区划分为五个区段,区段垂高为 20~ 24m,区段斜长 120~ 140m;采区内布置 1 个综采工作面( 2292 采煤工作面)和 1 个抽采工作面( 2291抽采工作面), 2个掘进工作面。 开采范围内 3 层煤可采( C17号煤层不可采),煤层之间开采顺序为从上往下开采,先采上层再采下层;采区内各区段之间先采上区段在采下区段,上行式开采。 详见方案 Ⅱ 平、剖面图。 威鑫煤矿 22 采区 方案设计 采区开拓方式及生产系统 四 川省川煤矿山勘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14 ㈡ 方案比较 方案 Ⅰ ⑴ 优点 ① 充分利用 矿井 现有巷道,简化采区开拓系统; ② 采用 下行式 开采, 有 利于解决采掘工作面的水患; ③ 简化中间环节,减少井巷工程量,节约投资; ④采煤工作面走向较长, 减少工作面搬家次数,有利于机械化开采,提高单产 ; ⑤ 22 采区开拓准备对 11 采区影响较小; 22 采区形成后, 11 采区煤炭从 22 采区运出,少去 +850m 运输大巷的皮带运输环节,节约运输成本。 ⑵ 缺点 ① 工作面下行式开采,回风巷为上区段运输巷;运输巷内需铺皮带要求巷道变形不大,增加维修工程量; ② 两个采区采用一套运输系统,运输系统故障就影响全矿井生产。 ③ 21 采区变为单翼采区减小采区服务年限。 方案 Ⅱ ⑴ 优点 ① 充分利用 矿井 现有巷道,简化采区开拓系统; ② 采用 上行式 开采, 运输巷为下区段回风巷,可少量维修即能使用; ③ 11 采区与 22 采区系统相对独立,互不影响; ④ 21 采区为双翼采区增加采区服务年限。 ⑵ 缺点: ① 工作面走向长较短,增加 工作面搬家次数, 不 利于机械化开采; ② 22 采区开拓布置对 11 采区影响较大; ③ 两套煤炭运输系统,运输成本增加。 威鑫煤矿 22 采区 方案设计 采区开拓方式及生产系统 四 川省川煤矿山勘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15 ㈢ 选定方案 经比较方案一、 二 较方案二经济技术上更为合理,特别是 增加采区走向长度 ,有利于减少回采准备工作 量,简化生产 环节,实现高产高效 ;采区开拓准备对现有采区 影响较小。 故 推荐采用方案 Ⅰ进行开拓布置。 方案综合比较详 见表 211。 威鑫煤矿 22 采区 方案设计 采区开拓方式及生产系统 四 川省川煤矿山勘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16 表 211 方案比较表 方案 Ⅰ 方案 Ⅱ 井巷工程量 煤巷 4849m,岩巷 10866m; 共 15715m 煤巷 3226m,岩巷 7130m; 共 10356m 井巷概算 万元 万元 优点 ① 充分利用 矿井 现有巷道,简化采区开拓系统; ② 采用 下行式 开采, 有利于解决采掘工作面的水患; ③ 简化中间环节,减少井巷工程量,节约投资; ④采煤工作面走向较长, 减 少工作面搬家次数,有利于机械化开采,提高单产 ; ⑤ 22 采区开拓准备对 11 采区影响较小; 22采区形成后, 11 采区煤炭从 22 采区运出,少去+850m 运输大巷的皮带运输环节,节约运输成本。 ① 充分利用 矿井 现有巷道,简化采区开拓系统; ② 采用 上行式 开采, 运输巷为下区段回风巷,可少量维修即能使用; ③ 11 采区与 22采区系统相对独立,互不影响; ④ 21 采区为双翼采区增加采区服务年限。 缺点 ① 工作面下行式开采,回风巷为上区段运输巷;运输巷内需铺皮带要求巷道变形不大,增加维修工程量; ② 两个采区采用一套运输系 统,运输系统故障就影响全矿井生产。 ③ 21 采区变为单翼采区减小采区服务年限。 ① 工作面走向长较短,增加 工作面搬家次数, 不 利于机械化开采; ② 22 采区开拓布置对11 采区影响较大; ③ 两套煤炭运输系统,运输成本增加。 威鑫煤矿 22 采区 方案设计 采区开拓方式及生产系统 四 川省川煤矿山勘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17 二、采区开拓方式 ㈠、采区巷道布置 22 采区轨道上山, 为整个采区生产服务,用于运矸、进风、设备材料运输;巷道净宽 ,净高 ,净断面积 ,喷浆支护,喷浆厚度50mm,半圆拱型断面;铺设轨道,轨型 22kg/m,轨距 600mm。 上部标高 +982m与 +980m 运输大巷 相连,下部标高 +860m 与 +850m 运输大巷相连,上山倾角176。 ,斜长 546m。 22 采区运输上山, 为整个采区生产服务,用于运煤、进风;巷道净宽,净高 ,净断面积 ,喷浆支护,喷浆厚度 50mm,半圆拱型断面;铺设皮带。 上部标高 +982m 与 +980m 运输大巷相连( 11 采区 +980m 运输绕道口位置),下部标高 +860m 与 +860m 运输石门相连,上山倾角 10176。 ,斜长 675m。 22 采区架空行人上山, 为整个采区生产服务,用于行人、进风、铺设管线;巷道净宽 ,净高 ,净断面积 ,喷浆支护,喷浆厚度50mm,半圆拱型断面;安装人车。 上部标高 +982m 与 +980m 运输大巷相连,下部标高 +860m与 +850m运输大巷相连,上山倾角 13176。 ,斜长 521m。 22 采区回风上山, 为整个采区生产服务,只用于回风为专用回风巷;巷道净宽 ,净高 ,净断面积 ,喷浆支护,喷浆厚度 50mm,半圆拱型断面。 上部标高 +982m 通过回风上山与 11 采区回风上山,通过联络巷与行人上山相连,下部标高 +860m与 +860m运输石门相连,上山倾角 9176。 ,斜长 749m。 区段内同一标高布置两 条石门,运输石门和回风石门平面间距 30m;运输石门采用三心拱断面,净宽 ,净高 ,净断面积 ,用于行人进风、运输、铺设管线;回风石门采用半圆拱型断面,巷道净宽 ,净高 ,净断面积 ,用于回风为专用回风巷,严禁行人和运输。 威鑫煤矿 22 采区 方案设计 采区开拓方式及生产系统 四 川省川煤矿山勘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18 ㈡、采区区段划分及开采顺序 22 采区划分为五个区段,第一、二、三区段垂高为 24m,四、五区段垂高为 20m,区段斜长 120~ 140m。 第一个区段 +972m~ +948m、第二个区段+948m~ +924m、第三个区段 +924m~ +900m、第四个区 段 +900m~ +880m、第五个区段 +880m~ +860m。 开采 4 层煤,煤层之间开采顺序为从上往下开采,先采上层再采下层;采区内各区段之间先采下区段 在 采上区段,下行式开采。 ㈢、采煤工作面、运输巷和回风巷 22 采区范围内 C17号煤层不可采,第一个工作面布置在 C19号煤层。 采区内布置 1 个综采工作面( 22910采煤工作面)和 1个抽采工作面( 2299 抽采工作面)。 运输巷和回风巷沿煤层布置,采用锚网索支护;运输巷净宽 ,净断面积 ;回风巷净宽 ,净断面积。 工作面回风巷采用沿空留 巷,作用上一区段的工作面运输巷。 ㈣、采区硐室 +860m 运输石门内布置 1 个采区变电所。 +850m 运输大巷内布置 1 个永久避难硐室。 威鑫煤矿 22 采区 方案设计 采区开拓方式及生产系统 四 川省川煤矿山勘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19 第二节 采区生产系统 一、 运 煤系统 从采煤工作面运输巷开始全部采用胶带输送机连续运输,运输路径为:采煤 工作面 → 工作面运输巷 →+ 860m运输石门 → 22采区运输上山 → 22采区煤仓 →+ 850m 运输 大 巷 → 地面原煤仓。 二、 运 矸系统 掘进 工作面 →+900m 运输 石门 → 区段石门矸仓 → 22 采区运输上山→ 22 采区矸仓 →+ 850m 运输 大 巷 → 地面。 三、通风系统 新鲜风流从 +850m 主平硐进入,经 +850m 运输大巷 , +860m 运输石门 ,到 22910 工作面 运输巷和采煤工作面,乏风经 22910 工作面 回风巷、 +880m回风石门、 22 采区 回风上山、 11 采区回风上山 、 +1100m 回风 大 巷、 +1100m回风平硐 ,最后从 +1100m 回风平硐排出地面。 四、供电系统 22 采区 电源 取自中央变电所 10kV 母线不同母线段,分别 用 两回70 型 ,长 的 电缆 经 +850m 运输大巷 引入 22 采区 变电所,再引到 各工作面 ,详见 22 采区配电系统图(一)、 22 采区 配电系统图(二)、 22 采区配电系统图(三) ( 图 F120xx0926101 、F120xx092610 F120xx0926103)及第六章。 五、设备 、材料 及人员提升系统 22 采区 布置 轨道上山 用于提升设备、材料。 采区 工作面 运输巷的设备 、材料由 +850m 运输大巷 至 采区轨道上山下部车场 , 22 采区轨道上山 → 区段运输石门 → 工作面回风巷、回风巷。 人员可从 +850m运输大巷通过平巷人车运送至 22采区架空行人上山下部人车停放站 ,再经 22 采区架空行人上山 → 区段联络巷 → 区段运输石门 →威鑫煤矿 22 采区 方案设计 采区开拓方式及生产系统 四 川省川煤矿山勘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20 工作面回风巷、回风巷。 六、 辅助生产系统 ㈠ 压风系统 威鑫煤矿现有 压风系统 及压风自救系统 威鑫煤矿 现 有 矿井压气系统及压风自救系统 采用 地面 固定压风机 房供压风自救系统、矿井下固定硐室压风机供动力用风;地面 压风机房位于+850m主平硐 外侧 ,装备 3台 SA90A( N=90kW、 P=、 Q=)型压风机, 2台工作, 1台备用。 入井主压风管路为 Φ1335mm的 无缝钢管,经 +850m主平硐 、 +850m运输大巷、 集中行人上山、 +980m水平运输大巷、+980压风机硐室、至一区段运输石门。 支管选用φ 68 无缝钢管。 威鑫煤矿 22采区 压风系统 及压风自救系统 威鑫煤矿 22采区矿井压气系统及压风自救系统的设计利用现有系统。 从 +850m运输大巷接入 压风自救 系统, 到各用风地点。 在 +880m运输石门 靠近 2298工作面回风巷 、 2297工作面回风巷设一移动压内站, 供 掘 1(煤巷综掘)、掘 2(煤巷综掘) 动力用风。 22 采区用风量计算 ⑴ 救生压风量为 Q=Q 硐室 +Q 自救 =215 =在上式中,按照 2 个避难硐室计算,每个硐室按照 15 人计,每人 m3/min 需风量计。 ⑵ 生产动力用风 量 生产动力压风需风量 计算 统计见表 221。 威鑫煤矿 22 采区 方案设计 采区开拓方式及。威鑫煤矿叙永二井22采区方案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JC/T88220xx 1《中空玻璃用弹性密封胶》 JC/T48620xx 1《坚固件机械性能》 GB/309820xx 建筑 幕墙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国家建筑幕墙 施工 壹 级企业 获 ISO9001 质量体系 认 证书 ~ 10 ~ 江苏金宇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1《建筑橡胶密封垫预成型实芯硫化的结构密封垫用材料》 GBl0711 检测方法 《建筑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方法》
机构负责 人 分班 教师 教务处 专业 及培训 班名称 添加 市场部 综合办公 室 培训班申请审批 教学授课计划审批 培训计划审批 用人单位意见查看 登录账号管理 查询 个人 管理(修改口令、退出系统) 培训班申请、审批 填写用人单位意见 填写 教学计 划(教 学日志、授课计划、考勤 记录 表) 查看教学日志 培训 计划制 定(制 定培训 教学计划、学员 考核成 绩登 记
..................................................................................................... 61 7. 2 测试项目测试用例 ................................................................................
好溶剂。 但具有腐蚀性,能耗较高。 低温甲醇洗法:称 Rectisol法,为冷甲醇工艺,由林德和鲁奇 (Lindeamp。 Lurgi) 50年代联合开发的, 1954年于南非工业化。 利用低温下甲醇的优良特性脱除二氧化碳、硫化物以及氰化物、轻烃物质 , 1964年林德公司又设计了低温甲醇洗串液氮洗的联合装置,用以脱除变换气中的二氧化碳和 H2S及微量的 CO, CH4
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是一汽 —— 大众奥迪品牌唯一授权内 经销商,公司在 市 新 建一个奥迪汽车 4S 店,采用一汽 —— 大众奥迪品牌的统一管理模式,并结合当地市场实际情况共同管理, 而与 相邻的江西、湖北两省,奥迪 4S 店也仅有南昌 2 家、武汉 3 家、 宜昌 1 家 , 因 此 在 建设奥迪 4S 店 , 虽 然城市的保有量相对集团在其他 城市(如苏州、南京等)不大,但只要拓展得当
本课题的研究成功,对创建能源节约型,环 境友好型社会具有较大的意义,也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太阳追踪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太阳能跟踪方面,我国在 1997 年研制了单轴太阳跟踪器,完成了东西方向的自动跟踪,而南北方向则通过手动调节,接收器的接收效率提高了。 1998 年美国加州成功的研究了 ATM 两轴跟踪器,并在太阳能面板上装有集中阳光的透镜,这样可以使小块的太阳能面板硅收集更多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