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拉尔根铜镍矿通风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际服务年限进行验证: mzncz TTTT ( 37) 式中 :zT—矿山实际服务年限, a; c—矿山从投产到达产的时间,取c=3 a; 新疆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mT—矿山末期产量逐渐下降时间,取 2 a; zn—矿山按设计生产能力正常生产的时间 ,znT 32c; 由式( 37)得: mzncz TTTT a 矿山工作制度 年工作日一般采用 306 天或 330 天。 每日工作班数一般为三班制,小型矿山亦可两班制。 每班工作时数通常为 8 小时工作制,放射性矿或其它特殊矿山,按保安矿山可缩短。 新疆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4 矿床开拓 井田划分 本次设计针对的是哈密图拉尔根铜镍矿 ① 号岩体,该岩体主要分布在矿区中部。 ① 号矿体走向长 740m,矿体最深底板埋深 ,最大视厚可达 ,总体沿倾向及走向均表现为品位变富,厚度变大,整个工业矿体分布比较集中,连续性好,成矿后断裂对其影响不大。 根据井田划分的原则,采用一个井田进行开采是合理的,且用一个井田开采还有诸多优越性,如用一个井田开采,人员、材料、设备、矿石、废石及充填料的运输方便;一个井田开采,管理方便且集中,可减少非井下生产人员,管理费用低,在经济上优越。 因此,本次设计采用一个井田来开拓矿床。 阶段高度的确定 阶段高度的确定及其依据 阶段的合理高度应符合下列条件:( 1)阶段高度的基建费和经营费摊到一吨备采储量的数额应 最少;( 2)保证能及时准备阶段;( 3)保证工作安全。 在设计阶段高度时,应对原有勘探巷道及其阶段高度进行综合分析;如原定勘探高度大体合理,就可利用原有阶段探矿巷道;或在原有勘探阶段高度的基础上加以适当调整。 按照矿山现状矿体走向长度为 740 余米;矿体倾角 68176。 ~ 74176。 ,为急倾斜矿床;矿体厚度为 5~ 10 m,最厚处达 m;矿体控制深度在 900 m标高以上;矿石体重 t/m3。 阶段高度一般在 40~ 60 m 之间。 根据以上条件及采矿方法的选择最终确定阶段高度为 50 m。 阶段的标高及服务年限 按照阶段高度为 50 m矿体可划分为九个阶段,各阶段储量及服务年限见表41。 新疆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表 41 各阶段储量及服务年限汇总 中段 标高 矿石储量( t) 服务年限( a) 体积( m3) 体重 (t/m3) 矿石量( t) 按工业储量算 按总储量算 地表~ 1300 2407464 1300~ 1250 2866708 1250~ 1200 2112278 1200~ 1150 1313380 1150~ 1100 1072106 1100~ 1050 1133809 1050~ 1000 1337085 1000~ 950 1773177 950~ 900 1508330 总计 17931801 矿床开拓方法的选择 岩体移动范围 根据矿体赋存条件,矿岩稳固性以及开采深度,参照类似矿山的实际资料,设计选定岩石错动角为:上下盘 65176。 ,端部 65176。 ,对采区进行岩体错动范围圈定,详见图 41。 新疆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图 41 岩体移动范围 开拓运输方案的提出 根据矿体埋藏条件、上部矿体走向较长、下部矿体走向短、矿体为急倾斜以及地表地势平坦等特点,设计选用斜井开拓、立井同翼开拓、立井侧翼开拓。 方案一:斜井开拓 主、副井均为斜井,布置在 17 号勘探线矿体下盘地表错动带外 40m处,沿矿体斜向下延伸到 900 m中段,两井相距 30 m,均用箕斗提升。 采用对角式通风,风井布置在 12 号勘探线矿体下盘,地表错动带外 20m处,井筒净直径 , 方案二:立井同翼开拓 主、副井均为立井,布置在 17 号勘探线矿体下盘地表错动带外 40m处,两井相距 30m。 井筒净直径均为 m,内设梯子间,均为罐笼井,副井设有管缆间。 采用对角式通风,风井布置在矿体的侧翼。 方案三:立井斜井混合开拓 主、副井均采用地表立井开拓,延伸到 1200 m 中段时采用斜井开拓,筒净直径均为 m。 风井布置在 12 号勘探线矿体下盘,地表错动带外 20m处,井筒净直径 , 新疆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开拓方案的经济技术比较 开拓方案技术经济比较详见表 42。 表 42 开拓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可比项目名称 单位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方案简述 主副斜井开拓 主副立井联合开拓 立井斜井混合开拓 矿山规模 t/d 20xx 20xx 20xx 立井工程:净直径 m 长度 m 492 851 工程量(竖井工程) m3 工程量(斜井工程) m3 基建时间 月 90 50 92 提升设备 箕斗(主、副井) 罐笼(主、副井) 箕斗(主、副井) 支护方式 混凝土 混凝土 混凝土 井筒维护难易程度 困难 容易 困难 开拓方案的选择 由上表可看出,方案一、方案三基建时间长,基建工程量大,井筒长度较长,投资相对较多,消耗成本高,提升量相对较少。 而方案二基建时间短,投资少,井筒容易维护,结合地表地形平坦条件和管理方便,生产较为灵活,设计推荐采用方案二设计的开拓方式。 开拓运输方案简述 主、副井为两条罐笼井均布置在 17 号勘探线矿体下盘地表错动带外 40m处,两井相距 30m。 主、副井一次下掘到 900m中段(含井底到 880m标高)。 主、副井井筒净直径均为 ,井口标高 1370m,最终井底标高 880m,总深 492m,内配 4#多绳双层 罐笼带平衡锤提升,内设梯子间。 与各中段相通,设双面马头门。 主井和副井这两套提升系统完全相同,主井主要负担矿石提升任务,副井主要担负废石和井下生产人员、材料、设备的提升任务。 风井布置在 12 号勘探线矿体下盘,地表错动带外 20m 处,井筒净直径,下掘到 1200m 水平,井深 ,与 1200m, 1250m, 1300m 中段相通,内设人行梯子间,作安全出口。 盲井布置在 5 号勘探线附近矿体下盘地表错动带外,井筒净直径 ,与1200m以下中段相通,主要利用来 1200m中段以下矿体回采的回风井。 水泵 房、水仓、中央变电所设在 900m中段,在 1300m中段设铲运机修理硐新疆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室,电机车牵引变电所和井下炸药发放室和修钻室前期设在 1250m 中段,后期下移至适当中段。 确定保安矿柱 保安矿柱只有在矿井结束阶段才可能回采,而且回采时安全条件差,矿石损失大,劳动生产率低,甚至无法回采,而成为永久损失。 保安矿柱的圈定,是根据构筑物、建筑物的保护等级所要求的安全距离,沿其周边画出保护区范围,再以保护区周边为起点,按所选取的岩石移动角向下画移动边界线,此移动边界线所截矿体范围就是保安矿柱。 由于主副井位置布置在移动带以外 40m,故不需要预留保安矿柱。 井田中阶段开采顺序和阶段中矿块开采顺序 井田中阶段的开采顺序采用下行式,即先采上部阶段,后采下部阶段,由上而下逐个阶段(或几个阶段)回采。 这种开采顺序能节省初期基建投资量;缩短基建的时间;减少基建工程量,在逐步向下回采过程中能进一步勘探深部矿体,避免资源浪费。 由于矿体的矿石和围岩性质较稳固,而且有害气体含量较低,适宜采用后退式开采,这种方法可减少沿脉巷道的维护费用,进一步探明深部矿体,采掘干扰少,管理方便。 新疆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5 矿山基本巷道 矿山基本巷道工程 主井、 副井、风井的确定 由于井筒位置的确定需要考虑矿体移动带分布和最小运输功,矿体总体沿倾向及走向均表现为品位变富,厚度变大,沿走向则总体表现为:以 P9~ P17 线区段为矿化富集中心,向东西两侧矿体逐渐变薄变贫,矿体埋深则总体由西向东逐渐变浅。 矿体产状 124176。 ∠ 68176。 ~ 74176。 ,长度为 1200m,根据地质资料可知,含矿岩体是一个波状、上缓下陡、东浅西深的豆荚状体。 综上可知,矿体分布不规则,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矿体的厚度和倾角变化较大,左右两翼矿量分布相差较大。 主井为竖井,布置在 17 号勘探线矿体下盘地表错动带外 40m处,坐标: X: Y: Z:。 井筒净直径为 ,总深 492m,采用 300mm 厚的素混凝土支护,内配 4#多绳双层罐笼带平衡锤提升,采用钢性罐道,内设梯子间,主井主要提升矿石。 副井为竖井,布置在 17 号勘探线矿体下盘地表错动带外 40m 处,与主井相距 30m,坐标: X: Y: Z:。 井筒净直径为 m,总深 492 m,采用 300 mm 厚的素混凝土支护,内配 4#多绳双 层罐笼带平衡锤提升,内设梯子间。 副井布置与主井相同,副井主要承担废石和井下生产人员、材料、设备的运输提升任务。 风井布置在 12 号勘探线矿体下盘,在地表移动带外 20 m 处,坐标: X: , Y: , Z:。 井筒净直径 m,采用 200 mm 厚的素混凝土支护,下掘到 1200 m 水平,井深 m,与 1200 m, 1250 m, 1300 m中段相通,内设人行梯子间,作安全出口。 1200m水平以下的矿体采用矿石溜井回风到风井,最后由风井抽到地面。 盲井布置在 5 号勘探线附近,井筒净直径 ,采用 200 mm 厚的素混凝土支护,与 1200m以下中段相通,主要利用来 1200m 中段以下矿体回采的回风井。 新疆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主、副井井筒断面的确定 立井井筒横断面形状有圆形和矩形两种。 我国矿山立井井筒横断面一般采用圆形。 依据《采矿设计手册》采用圆形断面(受力条件好,通风阻力小,适用于井筒服务年限大于 15 年的矿山)作用是提升原矿。 井筒横断面布置应力求紧凑,也要保证必要的安全间隙,以达到既经济合理又安全的目的。 ( a)提升设备选型 根据《采矿手册》第 5 卷 228 页,选用 4多绳双层罐笼和平衡锤提升系统主要参数详见表 43,选用侧卸式 YCC2( 6)矿车提升,内设梯子间,由于主井服务年限大于 20a,井筒要穿过少量破碎带,故竖井断面选择圆形,井筒采用混凝土喷射支护,厚度为 300mm,在遇到破碎地段时选用钢筋混凝土喷射支护。 表 43 4多绳双层罐笼主要参数 罐笼型号 断面尺寸( mm) 适用矿车类型 最大载重( t) 自重( t) 钢绳终端荷重( t) 乘人数 4 双层罐笼 33001450 YCC22( 6) ~ 50 提升绳直径( mm) 提升绳根数 尾绳直径( mm) 尾绳根数 平衡锤断面尺寸( mm) 平衡锤重量( t) 罐笼总高( mm) ~ 30 4~ 6 ~ 2~ 3 1500*500 10570 ( b)井筒断面设计 ① 罐道,罐道梁及梯子梁的选择 根据《采矿手册》第 5 卷 226 页按照罐笼类型选择刚性罐道的尺寸为180200mm2,罐道梁选用 I22 型钢,平衡锤罐道梁亦选用 I22b 型钢,梯子梁选用 I14a。 ② 主井断面尺寸确定 2 4 5 05 0 05 0 01 4 5 0211 EEcL mm 8 8 05 0 03 8 012 EbL mm 其中: 1L ——罐道梁间水平中心间距, mm; 2L ——平衡锤水平中心间距, mm; b ——平衡锤宽度, b=380mm; c ——两侧罐道间的距离, mm; 2 2 6101 8 021 1 221 EE mm 梯子间的宽度 bm 根据梯子间和管道间的布置及其结构尺寸确定。 新疆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mm103621121804004002400400 smb m 式中: 400——梯子孔宽度, mm; s ——罐道梁宽, mm; bm——梯子间的宽度 m ——梯子孔至 2 号罐道梁的距离,一般取值为 180mm; M =2 (700+60)=1520mm 式中: M ——梯子间长, mm; 700——梯子孔前后宽度, mm; 60——梯子梁宽度 mm 取梯子间的长度 M=1520 mm; N=MT=1520300=1220mm 式中: N ——下梯子边梁中心距井筒中心线距离, mm; T ——上梯子边梁中心距井筒中心线距离,一般取 200300mm, T =300 mm; 竖井的右侧中下方布置梯子间,上方布置管子间。 梯子间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 1)梯子安置的斜度不应大于 80; ( 2)相邻两个梯子间的平台不应大于 8m; ( 3)平台梯子口尺寸不应大于 ; ( 4)梯子的上端应伸出平台 1m; ( 5)梯子的下端与井壁的距离不应小于 ,梯子宽度不小于 ,脚踏的间距不大于 ; 提升容器与井壁的安全间隙取 200mm; Lm=M+L2+L1=1520+526+1662=3708mm ③ 风量验算 V 允 =Q/Sj=8 m3/s ④ 主副井井筒断面见图 45。 新疆大学本科毕业设计。图拉尔根铜镍矿通风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明施工进行一次检查并作好记录 ,有不符合项及时整改。 注意成品保护,施工过程中不得乱动或损坏其它施工单位已施工的成品,施工工位如与其它施工单位发生冲突时,应该通过施工主管进行协商解决。 制度由施工主管负责、由项目经理监督。 1 对未佩戴安全帽或未扣帽带者 100 元 /每人 .次 2 对安全网陈旧破损或未绑扎牢固的现象 100 元 /每处 3 对高空作业未系安全带或有带不扣者 100 元
地址。 为操作各器件作好准备。 跳过 ROM OCCH 忽略 64 位 ROM 地址,直接向 DS1820 发温度变换命令。 适用与单片工作。 告警搜索命令OECH 执行后只有温度超过设定值上限或下限的片子才做出响应。 正 文11指令 约定代码 功能温度变换 44H 启动 DS1820 进行温度转换 12 位转换时最厂为750ms(9 位为 )。 结果存入内部 9 字节 RAM 中。 读暂存器
工业中被测目标的类型有很多,如气体、液体、还有固体等等,因而 测量温度的方法 也 很多,但从感受温度的途径来分,有下面两大类:一类是接触式的,即通过测温元件与被测物体的接触而感知物体的温度;另一类是非接触式,即通过接收被测物体发出的辐射热来判断温度。 因此也就产生了各种测温传感器:传统的分立式温度传感器(含敏感元件);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智能温度传感器(即数字温度传感器)。 ( 1) 分
箱体、机柜等的接地部分,由设备、箱体、机柜等连接至总配线间、分配线间的接地端子上。 与 土建 工程界面 : 承包人需考虑本标段招标范围内的 设备基 础、预留洞(包括安装就位所需的洞口)、预埋件、砌筑墙体内的预埋管及盒(含穿带线)、 墙面开槽及恢复、 补洞、堵洞 ,须达到土建验收要求。 与 桥架及预埋管 工程界面 : 桥架及预埋管路工程已单独招标完成
............................................................................... 46 履约担保 的释放 ..................................................................................... 46 参考资料 .............
大时(混凝土浇筑量最大时)为日施工用水量。 q1= K1Σ Q1N1K2/( 8 3600) K1— 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取。 K2— 用水不平衡系数,取。 Q1— 以每日生产现浇砼 100m3或每班取最大值 100m3。 N1— 混凝土用水量 20xxL/ m3。 则 q1=( 100 20xx )/( 8 3600)= 工地生活用水量: q3= P1N3K4/ t( 8 3600) K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