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6万吨绿色无公害优质大米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 18-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一、建设规模 与建设内容 (一)建设规模 绿色大米加工:年可加工水稻 9万 吨,可生产绿色大米 6万 吨; 稻壳棒加工:年可加工生产稻壳棒 11700 吨。 (二) 项目建设任务 土建工程。 项目共完成工建工程 15362 平方米, 基础工程 3 项,具体建设内容如下表 51: 项目土建工程计划表 表 51 序号 建设项目 单位 数量 一 土建工程 ㎡ 20350 1 加工车间 ㎡ 3400 稻壳棒车间 ㎡ 400 水稻加工 ㎡ 3000 2 加工生产库房 ㎡ 16000 原粮库 ㎡ 13800 成品库 ㎡ 800 散温棚 ㎡ 1000 上料钢板仓 座 1 稻壳钢板仓 座 3 稻壳仓库 ㎡ 400 3 办公楼 ㎡ 500 4 检 斤室及车库 ㎡ 200 5 配电室 ㎡ 100 6 泵 房 ㎡ 50 7 锅炉房 ㎡ 100 二 基础工程 20xx0 1 厂区道路及晒台 ㎡ 20xx0 2 大门及围墙 m 1240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 19- 设备购置。 项目购置设备 15 台套,完成基础配套工程 4项。 具体购置设备如下表 52: 项目设备购置 及配套工程建设 计划表 表 52 序号 建设项目 单位 数量 三 设备购置及配套工程 25 1 水稻加工设备 套 2 2 稻壳加工设备 套 1 3 粮食烘干塔 座 1 4 粮食运输设备 台 6 5 气油发电机 台 1 6 化验仪器设备 套 1 7 供暖锅炉 台 2 8 供热管线配件 套 1 9 消防设备 套 1 10 供电设施及配套 套 1 11 供水设施及配套 套 1 12 运输车辆 台 3 13 地衡 台 1 14 电脑设备 套 2 15 办公设备 套 1 二、建设标准和产品质量 建设标准 该 项目的建设将按 国家 食品 行业建设标准 进行设计和建设,达到国家规范标准和水平,将集生产加工车间、包装车间、成品库房与产品销售于一体, 该项目执行国家 食品 行业建设标准。 质量保证 体系 以完整的 HACCP(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 )系统确保食品的安全。 产品生产和质量符合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无公害、绿色食品产品标准、无公害、绿色食品包装标签标准、无公害、绿色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 20- 食品贮藏、运输标准的要求,企业将严格按各项标准执行,保证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满足国家无公害 、绿色 食品标准要求。 产地环境要求:五常市已通过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审定,因此产地环境符合要求。 原料要求:必须是按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操作技术规程生产的稻谷。 环境保护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1996)二级。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xx) Ⅳ 类。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 93) 2类。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二级。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 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 90) Ⅱ 类。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三 、项目规划和布局 (一)场区平面规划与布置 总平面布置原则 A、 场区地势平坦、向阳背风、排水通畅。 B、 根据场区自然条件,力求是工艺流程合理,总体布局紧凑,从而方便管理,节省工程费用。 C、 在总体布局上应注意到厂区区域分明,使建筑群体及厂区的环境和谐美观。 总平面布置方案(后附厂区平面图)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 21- 本项目厂区建设根据使用功能不同特点,共分为三部分,厂区北部为原料 收储、烘干 存放区,中部为 原料库和 生产加工区,南部为办公生活区。 厂区设出入口 1 处, 厂区 东部 设置 1条南北道路, 厂区南北各 设置 大门一处 ,紧邻开发区道路, 这样,可保证出入厂区的人流、物流的 通行与运输。 (二)土建工程与基础设施建设 生产 车间建设 该项目的生产车间建设,应根据生产需要,可根据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设计,初步设计为一层毛石基 础,框架结构,建筑面积 3400m2 ,室内净高 H=。 详细设计应聘请专业的设计人员,根据项目的生产技术要求,进行具体的土建工程设计。 库房 建设,设计为一层毛石基础,框架结构, 库房建筑规格为115 米 30 米, 室内净高 H=。 锅炉房 1座,一层毛石基础,砖混结构,建筑面积 100m2 ,室内净高 H=。 办公楼 1座,一层毛石基础,砖混结构,建筑面积 500m2 ,室内净高 H=。 水电泵房 , 一层毛石基础,砖混结构,建筑面积 150m2 ,室内净高 H=。 厂区道路 及 晒台 20xx0 m2 ,采用三合土基础, 地面 20cm 厚浇筑砂石混凝土。 本建设项目,抗震设防为 级。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 22- (三)公共设施建设 水源工程 本项目生产用水量 不大 , 因此, 水源工程只需满足生活用水和冬季采暖用水,因此只需打一眼深水井即可,并配套供水管线。 消防工程 室内消防为临时高 压制,在泵站设置变频消防泵,室内消火栓箱设击碎报警和消防泵启动按钮,在消防时可随时启动消防车供水水源。 电力设施 本项目的外部电源电压等级为 1500KVo从外网引接一根 1500KV电缆线路至本项目高压配电室,电缆采用直埋敷设。 本项目用电设备的电压等级均为交流 380/220 伏,加工用电设备属于一级负荷,容量约为 100KW,其它设备均属于二级负荷。 在变电所低压配置电室内,装设静电电容器柜进行无功补偿,补偿后的功率因数要以提高到 以上,符合供电部门的要求。 本项目的变电所设备均衡采用接零保护,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采用 TNCS系统,低压电源电缆在进户处应做重复接地。 将重复接地与变压器工作接地装置连接在一起,形成接地网,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4Ω。 (四) 供热与通风 ① 建筑采暖热媒为 95℃ 热水、采暖回水温度为 70℃。 锅炉房内设置。 采暖系统定压采用补水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 23- 泵定压,室内采暖系统为垂直单管上供下回机械循环方式,散热器为M132。 ② 造粒车间主要通过组织自然通风进行通风换气,局部地方设置机械强制通风达到室内环境卫生标准。 四 、生 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 (一) 主要工艺(技术)参数 质量要求: 水份;含水份不超过 15%,秋季收购不超过 17%; 净度:杂质和破碎粒不超 1%,无霉粒; 纯度:品种纯度必须在 95%以上; 成熟度:糙米率达到 90%以上。 质量标准:精洁大米要求精度,以国家制定的精度标准样品检验为准。 特等:背沟有皮,粒面米皮基本去净的占 85%以上。 标准一等: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 1/5 的占 80%以上。 标准二等: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 1/3 的占 75%以上。 (二) 水稻加工生产技术方案 及流程 水稻加工生产技术方案 大米 作为我国居民的主食之一,其加工方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发展。 典型的 碾米 加工流程主要有清理、 砻谷 、 谷糙 分离、碾米 、擦 米 等几道工序。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 24- 原料的处理:稻米收购清理分级后, 采用机械烘干, 使 含水率处于 14%~ 15%,以利于 贮存 、 加工 ,提高 出米率、 降低 碎米率,达到减少损失浪费和提高经济 效益的目的。 砻谷:砻谷及砻下物分离是稻米加工的重要环节。 本工艺采用二次风选,即可以有效降低糙米温度,又可有效降低碎米率,砻谷后糙米与稻谷混合物到重力谷糙分离筛中筛选,筛选后的稻谷回到砻谷机重新砻谷,以减少糙碎的产生,提高出糙率及砻谷工序产量,混合物回到本道筛重筛,其中糙米进入厚度分级机,厚度分级机可除去糙米中未成熟粒,减少出糠率,减少碎米率,实现糙米精选。 碾白:本项目选用 立式碾米机,这种机型加工大米时,米粒在碾白室碾白过程中处于垂直悬浮状态,受到的碾削作用均匀缓和,碎米率很低。 抛光: 采用软抛光工艺,除 利用铁质抛光辊对白米进行除糠上光外,还设置白米表面热处理装置,利用过热蒸汽或饱和蒸汽对米粒表面进行短时间加热,以确保米粒表面淀粉真正胶质化,形成薄膜包裹住米粒,使米粒具有永久性的蜡质光泽。 用这种工艺及设备加工大米,抛光效果好,耐储存, 而且 正品率高。 为保证产品质量, 选用 34 道碾白, 2道抛光。 白米分级: 白米分级是 将 碾 白后的米进行 分级 ,按照不同的等级分别进入下一道工序,少量的米粞和小碎米在本工序直接淘汰。 白米分级工序必须设置在擦米、凉米之后,这样才可以避免堵孔。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 25- 色选: 色选是生产精制米的重要工序,用于除去米 粒中的异色粒及杂质。 配米 :经过色选后的米,按照不同客户的需求,配合出含碎量不同的商品米,同时也可根据客户的需求, 将两种或多种不同营养 、 不同口感的大米混合在一起,实现不同大米理化性能互补,从而提高大米的营养,改善大米的口感。 包装: 采用 礼品盒式包装,每盒 10公斤,每盒内有 4个小 纸袋包装 ,纸袋包装规格为 公斤 /袋 ,既可节省包装成本,又可满足工薪阶层对高档米的需求,方便人们在超级市场购物,也有利于大米保鲜。 贮藏:贮藏室要做到无鼠害、无虫害、无霉变、无异味、无有害气体。 经常保持贮藏室的清洁,物品摆放整齐有序。 每批产品的出入库和库存时的环境及库存指标均进行登记备案。 贮藏室内严禁吸烟。 严禁使用化学合成的杀虫剂、杀菌剂和灭鼠剂等;可使用验证合格准用的中草药制剂来防虫、防霉、防鼠等。 技术流程 大米加工 的碾 米 加工工艺流程如下: 原粮→烘干→初清筛→振动筛→去石机→砻谷机→谷糙分 离机→碾米→碎选→抛光机→滚筒精选机→色选机→配米→计量包装→成品→检验入库→销售发运 ( 三 ) 稻壳加工生产碳棒技术方案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 26- 据了解,作为传统燃料的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