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某楼空调系统暖通课程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设计目的 河 北 联 合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4 风光好 45745747545河 北 联 合 大 学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5 第二章 方案初定 方案设计内容 5547457457设计方案论证分别为:冷热源方案,空调方式方案,水系统方案。 空调设计负荷概算 表 21 部分民用建筑空调冷负荷估算指标( W/m2) [1] 建筑类型及房间名称 室内人数 人 / m2 建筑负荷 W/ m2 人体负荷 W/ m2 照明负荷 W/ m2 新风量 W/ m2 新风负荷W/ m2 总负荷W/m2 1 办公 40 14 50 25 27 131 2 小会议室 60 43 40 25 92 235 3 大会议室 40 88 40 25 190 358 4 会堂:报告厅 35 58 40 25 136 269 5 贵宾厅 58 17 30 50 68 173 6 陈列室 58 31 20 25 68 177 7 图书馆 :阅览室 50 14 30 25 27 121 8 大厅接待 90 17 60 18 24 191 注 1. 本表总负荷为瞬时最大负荷 2. 编辑室,管理室,研究室,工作间,采编室,控制室,书记室,副馆长室,馆长室,都以办公室概算。 信息中心,视听中心,都以大会议室概算。 表 22 工程冷负荷概算表 空调面积 (m2) 空调体积 (m3) 冷负荷指标 (w/ m2) 人员密度(m2/人 ) 新风指标(m3/h人 ) 人数 冷负荷(kw) 新风量(m3/h) 14345 97200 110 5 25 2869 1578 71725 由《 采暖、制冷,空调手册》查得图书馆的热负荷荷概算 指标为 46— 76W/m2,本火锅店工程总建筑面积为 ,取热负荷概算指标为 60W/m2,则此工程的总热负荷为。 室内设计参数 . 1 设计参数 由设计手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查得:除个别房间的温度有特殊要求外需达到 26℃以上。 夏季设计温度为 26℃。 湿度在 60~65%,气流平均速度处于~,二次更衣室取一个过渡温度 27℃。 冬季设计温度为 20℃,相对湿度为 50%,气流平均速度为 ~。 河 北 联 合 大 学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6 空调系统的选择 空调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1)选择空气调节系统时,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使用特点、符合变化情况与参数要求、所在地区气象条件与能源状况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当各空气调节区热湿负荷变化情况相似,宜采用集中控制,各空气调节区温湿度波动不超过允许范围时,可集中设置共用的全空气定风量空气调节系统。 需分别控制各空气调节区室内参数时,宜采用变风量或风机盘管空气调节系统,不宜采用末端再热的全空气定风量空气调节系统; (2)选择的空调系统应能保证室内要求的参数,即在设计条件下和运行条件下均能保证达到室内温度、相对湿度、净化等要求; (3)综合考虑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系统应经济合理; (4)尽量减少一个系统内的各房间相互不利的影响; (5)尽量减少风管长度和风管重叠,便于施工、管理和测试; (6)各房间或区的设计参数值和热湿比相接近污染物相同,可以划分成一个全空气系统。 对于定风量单风道系统,还要求工作时间一致,负荷变化规律基本相同。 空调方案的确定 目前集中空调的空调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全空气系统和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比较如表 26所示。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全空气系统适用于面积较大,空间较高人员较多的房间以及房间温度,湿度要求较严格的空调 系统。 全空气系统所选用的空气处理设备一般是组合式空调器。 因此全空气系统对空气的过滤,消声及房间温,湿度控制都比较容易处理。 另外,全空气系统的新风调节方便,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新风,会风比。 过渡季节可实现全新风送风,充分利用天然冷源,可节约能源,降低运行费用。 空调房间较多,面积较少,各房间要求单独调节。 建筑层高不高,且方房间温湿度要求不严格的房间,宜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风机盘管空调器使用灵活,调节方便,噪音较小,在空调系统中普遍采用。 对于面积比较大的房间,如门厅,营业厅,多功能厅等。 可采用风柜空调器加新风 系统。 风柜空调器处理风量比较大,风压比较高,可以接一定长度的风管。 卧式吊顶风柜使用方便,不占用建筑面积,应用比较普遍,但是噪声偏高,尤其是安在空调房间里,更要注意噪声的河 北 联 合 大 学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7 控制。 水系统的选择 5474574574574574574 管制的选择 表 28 水系统管制比较 [4] 水系统 二管制 三管制 四管制 特点 供回水管各一根,夏季供冷水,冬季供热水,简便;投资省;冷热水两相差较大 盘管进口处设有三通阀,由室内温度控制装置控制按需要供应冷水或热水;使用同一根回水管,存在冷热量混合损失;初投资 较高 供冷、供热的供回水管均风开设置,灵活实现同时供冷供热。 管路复杂,投资高,占空间 由于本工程没有同时供冷和供热的需要,且考虑节能和系统简洁采用常用的双管制。 定、变水量选择 表 29 定变水量优缺点比较表 [4] 类型 定流量 变流量 特征 系统中的水量保持定值,负荷变化时改变供回水温度来匹配 供回水温度保持定值,负荷变化时改变系统中的水量来匹配 优点 系统简单,操作方便。 不需复杂的的自控系统 输送能耗随流量的减少而减低,配管设计可考虑同时使用系数,管径相应减小 缺点 配管设计不能考虑 同时使用系数,输送能耗始终处于最大值 系统复杂。 必须配自控系统 通过上表比较,并考虑到节能,所以选择变流量水系统。 同、异程选择 表 210 同程和异程系统比较表 [4] 类型 同程 异程 特征 供回水干管水流方向相同,经过每一环路的管路长度相等 供回水干管水流方向相反,经过每一环路的管路长度不等 优点 水量分配、调节方便。 便于水力平衡。 不需回程管,管道长度较短,管路简单,投资较低。 缺点 需回程管,管道长度较长,投资较高。 水量分配、调节难。 不便于水力平衡。 通过上表比较,同时考虑到此 工程风机盘管分布房间不规整,同程式布管不方便且浪费管材。 所以选择异程式系统。 但是个别的房间需要采用同程式布置。 河 北 联 合 大 学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8 第三章 冷负荷的计算 在空调工程设计中,存在两种冷负荷计算的计算方法:一为谐波反应法(负荷温差法),一为冷负荷系数法。 冷负荷系数法是在传递函数的基础上为便于在工程中进行手算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简化计算法。 通过冷负荷温度与冷负荷系数直接从各种扰量值求得各分项逐时冷负荷。 谐波反应法(负荷温差法)计算的冷负荷的形成包括两个过程:一是由于外扰(室外综合温度)形成室内得热量的过程(既外扰量)。 此过程考 虑外扰的周期性以及围护结构对外扰量的衰减和延迟性。 二是内扰量形成冷负荷的过程。 此过程是将该热扰量分成对流和辐射两个成分。 前者是瞬时冷负荷的一部分,后者则要考虑房间总体蓄热作用后才化为瞬时冷负荷。 两部分叠加即得各计算时刻的冷负荷。 本设计运用的是谐波反应法进行冷负荷计算,热负荷采用稳态计算方法。 房间负荷计算方法 (一 )、外墙和屋面传热冷负荷计算公式 外墙或屋面传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 Qτ (W),按下式计算: Qτ =KFΔ tτ ξ (31) 式中 F— 计算面积,㎡; τ — 计算时刻,点钟; τ ξ — 温度波的作用时刻,即温度波作用于外墙或屋面外侧的时刻, 点钟; Δ tτ ξ — 作用时刻下,通过外墙或屋面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温差,℃。 注:例如对于延迟时间为 5小时的外墙 ,在确定 16点房间的传热冷负荷时 ,应取计河 北 联 合 大 学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9 算时刻τ =16,时间延迟为ξ =5, =165=11。 这是因为计算 16点钟外墙内表面由于温度波动形成的房间 冷负荷是 5小时之前作用于外墙外表面温度波动产生的结果。 当外墙或屋顶的衰减系数β ,可用日平均冷负荷 Qpj代替各计算时刻的冷负荷 Qτ: Qpj=KFΔ tpj 式中 Δ tpj— 负荷温差的日平均值,℃。 (二 )、外窗的温差传热冷负荷 通过外窗温差传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 Qτ按下式计算: Qτ =KFΔ tτ (32) 式中 Δ tc— 计算时刻下的负荷温差,℃; K— 传热系数。 (三 )、外窗太阳辐射冷负荷 透过外窗的太阳辐射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 Qτ,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按下列各式计算: Qτ =FCsCaJwτ (33) 式中 Jwτ — 计算时刻下太阳总辐射负荷强度 ,W/㎡; Qτ =FCsCaCnJwτ (34) 式中 Jwτ — 计算时刻下太阳总辐射负荷强度 ,W/㎡; Qτ =[F1Jnτ +FJnnτ ]CsCa (35) 注:对于北纬 27度以南地区的南窗, 可不考虑外遮阳板的作用,直接按式 ()计算。 Qτ =[F1Jnτ +FJnnτ ]CsCnCa 河 北 联 合 大 学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10 (36) 式中 Jnτ — 计算时刻下,标准玻璃窗的直射辐射照度, W/㎡; Jnnτ — 计算时刻下,标准玻璃窗的散热辐射照度, W/㎡; F1— 窗上收太阳直射照射的面积; F— 外窗面积(包括窗框、即窗的墙洞面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