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梁桥式起重机毕业设计说明书_(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设计说明书 9 表 31 桥式与龙门式起重机常用的起升机构滑轮组倍率 起重量 Q( t) 3 5 8( 10) 16 20 32 50 80 100 125 160 200 250 倍率 1 2 3 3 3 3 4 4 5 6 6 6 8 8 钢丝绳的选 取 桥式起重机几乎都用钢丝绳来起升重物的,钢丝绳之所以会被广泛的 利用,其特点在 于: 1) 机构简单,自重轻。 2) 磨损程度及钢丝断线可以从外面发现。 3) 寿命长,安全可靠,工作时无噪声。 4) 由于钢丝的绕制方法可以保持它的弹性,增强了耐磨冲击性。 起重机用钢丝绳多用双捻钢丝绳,即先将钢丝捻成股,再将各股捻成绳,因其中部有一柔软的芯子,挠性较好,制造工艺也不太复杂,而应用广泛。 钢丝绳有多种构造形式,一般优先采用线接粗钢丝绳,在有腐蚀性的环境中工作时,应采用镀锌钢丝绳。 根据起重机的额定起升重量,选择双联起升机构滑轮组倍率为 4,钢丝绳缠绕方式如图 32 所示。 图 32 主起升机构 钢丝绳缠 绕方式 选用的 钢丝绳所受最大拉力: 双梁桥式起重机毕业设计说明书 10 0m ax02500 000 105 002 4 GQSmKN (31) 主起升机构的工作级别为 M6 查表 32取 安全系数 6k 表 32 钢丝绳的安全系数 机构工作级别 选择系数 C 值 安全系数 钢丝公称抗拉强度 ( N/mm2) 1550 1700 1850 M1~ M3 4 M4 M5 5 M6 6 M7 7 M8 9 整绳破断拉力 0 m a x 52 .3F S k KN 查表选用钢丝绳 888918108177019624  GBZSFCWXN AT 因此所选用的 钢丝绳直径 为 d=40mm 确定滑轮主要尺寸 为了确保钢丝绳 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滑轮的直径应满足:    1 4 0 2 2 . 4 1 8 5 6D d e m m      式中系数 e为轮绳直径系数比 主起升机构的工作 级别为 M6 查表 33取 e= 表 33 轮绳直径比系数 e 机构工作级别 e M1~ M8 16 M4 18 M5 20 M6 M7 25 M8 28 双梁桥式起重机毕业设计说明书 11 选用 Mc尼龙滑轮,查表知 D=1015mm, R=, B=100mm, 1 615D mm 卷筒 的选取 主起升机构工作级别为 M6, 查表 34可得筒绳直径比系数 e=20 表 筒绳直径比 e 机构工作级别 e M1~ M3 14 M4 16 M5 18 M6 20 M7 M8 25 卷筒直径: 选用 D=830mm, 由 [1]查表知绳槽螺距 :p=d+(2~4)mm 取 p=42mm。 卷筒长度: 10241 8 0 0 0 42 2 4 4 2 6 9 08702500hHiL Z t LDmm           ( 32) 取 L=3300mm 式中: D0 —— 卷筒的计算直径 0 870D D d mm   卷筒壁厚: 0 .0 2 (6 ~ 1 0 )0 .0 2 9 0 0 (6 ~ 1 0 )2 4 ~ 2 8Dmm    取 24mm 卷筒壁的压应 力验算: pSy  m a xm a x  (33)    1 4 0 2 0 1 7 6 0D d e m m     双梁桥式起重机毕业设计说明书 12 26 5 7 8 6 . 0 8 1 3 5 3 6 . 2 3 /8 . 5 2 . 7 N c m 对于 ZJ40MN2,抗压强度极限   2/14994 cmNy  max y 故强度足够。 由于卷筒的长度 L3D, 尚应计算有弯矩产生的拉应力 拉应力公式: WMwl  ( 34) 式中 m 1358878691WM S lN cm 卷筒断面系数: D DDW  ( 35) 44 383 35 45 .183 cm 式中: D— 卷筒外径,取 D=83cm; iD — 卷筒内径, 2 83 2 66ID D c m      由此可得: 3/ 5 0 4 cmNWM Wl  合成应力:    m a x39。  yylll  ( 36) 3 5 3 61 4 9 9 43 0 0 5 0 4   lcmN  2/ 式中许用拉应力:   2/30005 cmNbl   电动机 的选取 计算静功率: 双梁桥式起重机毕业设计说明书 13  60102 0 vGQN j ( 37)   16105050000   = 式中: —— 机构的总效率,取  (注:一般规定在初选电动机时取 ~。 因 ojh   ,卷筒效率 ~j ;加速器一般效率为 ,故对于一般的传动效率取 比较合适。 ) 电动机计算功率: kwNkN jde  式中:系数 dk 由 [1]中表查得, dk 查表选用电动机 YZR280M8 ,其 75eN kw ,转速 1 725 / minnr 转动惯量 221 7 .0 8dG D kg m 算电动机的发热条件 则 按照等效功率法求得: jx NkN  25 ( 38) 式中: 25k —— 工作类型系数,查表得 k  —— 系数,查表取  由此得 ex NkwN  0 6 则由计算可知,初选电动机满足发热条件。 标准减速器 的选取 卷筒转速: 016 vmn D (39) / minr 减速器总传动比; 10 588 4 0 .1 72 2 .6jni n   (310) 查表选 ZQ1000, 当中级工作类型时 , 许用功率   kwN 432 ; 传动比 39。 0  , 自重双梁桥式起重机毕业设计说明书 14 kgGg 3200 , 输 出 轴 允 许 最 大 径 向 载 荷   NR 107000 , 输出最大扭矩  118000M N m ; 输入轴直径 mmd 1201  , mml 2101 。 起升速度和实际所需功率 的验算 实际起升速度: m in/16 39。 39。 00 miivv  误差: %10039。  vvv (311)   %15%%10016   误差在许用范围内,故可 行。 实际所需等效功率: exx vvNN 39。 39。  (312) eNkw  0 216 0 8 减速器输出轴强度 校核 输出轴最大径向力:有 [1]中公式  jGaSR  m a xm a x 21 (313) 式中: NaS 57 8 62m a x  ; kgGj 1113。 最大容许径向载荷   NR 107000。 因此    RNR  7 1 3 5 11 1 1 3 5 7 8 6221m a x 输出轴最大扭矩:    MiMM e  00m a xm a x 39。 ~  (314) 式中:11509 7 5 9 7 5 2 4 8 7 . 2588ee NM N mn   —— 电动机的额定力 矩;  —— 电动机最大力矩倍数;  —— 减速器传动效率; 双梁桥式起重机毕业设计说明书 15   118000M N m ,因此   4 8 ~ a x M  9 2 6 1 5 .9 ~ 1 0 5 8 4 6 .7 N m M 由以上计算可知所选减速器能满足要求。 制动器的选取 所需静制动力矩:   39。 239。 000mi DGQkMkM ZjZZ  (315)   0 5 0 05 0 0 0 0   = m 选用 2YWZ — 600/200 制动轮,其额定制动力矩 5000eZM N m ;制动轮直径 mmDz 600 ;制动器重量 kgGz 250。 联轴器 的 选取 高速轴的计算扭矩: 2 0 8  nMM eljs  (316)  式中: 2 等效系数,查 [2]表 2— 7得 n 安全系数,查表 2— 21 得 elM —— 相应于机构的电动机额定力矩换算到高速轴上的力矩。 11 2 5 . 6 29 7 5 9 7 5 2 0 8 3588eel NM N mn    (317) 由表查得 YZR— 355L2— 10 电动机轴端为圆柱形, d=110mm, mml 210 . 由附表查得 QJR— D— 710— 16— Ⅲ PW 减速器高速轴端为圆柱形, d=120mm,l=210mm。 从[1] 中查得选用 CLZ7 联 轴 器 , 最 大 许 用 扭矩  m a x 18000M N m ,飞轮矩 221 .2 5lGD kg m ,重量 kgGl 106 浮动轴 的 尺寸为 mmd 115 , mml 210。 从 [1] 表中选用一个带制动轮的直径为 600mm 的联轴器。 最大允许扭矩双梁桥式起重机毕业设计说明书 16  m ax 19000M N m , 飞轮矩  2235zGD kg m , 重量 kgGz 218。 高速浮动轴的计算 ① 疲劳计算:轴受脉动扭转载荷,其等效扭矩: eI MM 1 ( 318) 式中: 21 —— 等效系数 eM —— 相应于机构工作类型的电动机额定力矩传至计算轴的力矩 1975 nNM ee  ( 319)   由此, 1 2 2 2 1 .3 4 4 2 .6IeM M N m     由上节选择联轴器中,已确定浮动轴端直径为 115mm,因此扭转应力为: WMIn  ( 320) 41660 2/ cmkg 许用扭转应力:   11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