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煤选煤厂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报告表可查出含矸率为 %< 5% 属于中矸煤,故不必考虑原煤入选前机械排矸的问题, 在破碎前设置检查性手选,只捡出杂物即可。 5. 由原煤筛分试验报告表可看出各粒级煤含量平均,灰分随着粒度的减小而减小,说明原煤中等易碎。 煤样浮沉资料整理分析与综合 浮沉试验资料综合的原则与方法和筛分资料相似,是按等密度级综合的原则进行。 浮沉试验通常按粒级进行,分为自然及和破碎级以上各表对应的原煤浮沉资料。 以这些资料为例,进行浮沉资料说明, 简单叙述如下: 表 310 甲 层煤自然级与破碎级浮沉试验综合表 Tab. 310 Table of second layer of coal and naturallevel drifting broken Experiment 密度级 kg/L 自然级 破碎级 综 合 占本级 占全样 Ad 占本级 占全样 Ad 占本级 占全样 Ad /% /% /% /% /%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小计 (去泥 ) 煤泥 总计 18 表 311 乙层煤自然级与破碎级浮沉试验综合表 Tab. 311 Table of second layer of coal and naturallevel drifting broken Experiment 密度级 kg/L 自然级 破碎级 综 合 占本级 占全样 Ad 占本级 占全样 Ad 占本级 占全样 Ad /% /% /% /% /%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小计 (去泥 ) 煤泥 总计 1) 将自然级、破碎级中各密度级所占本级质量百分数换算成占全样的质量百分数,然后按等密度级相加得该煤层 自然级和破碎级 ~50mm 的综合浮沉质量百分数,综合的密度级的灰分用加权平均法求出。 151296318 3 4 6 7 9 1 0 1 2 1 3 1 5 1 61818A A A A AA 2) 将占本层全样第 18 栏换算成占入选全样第 19 栏。 3) 将两层煤的自然级和破碎级分别综合 ,只是将自然级和破碎级分别综合后的总量进行综合即可。 4) 将两层浮沉综合表综合得到两层煤浮沉综合表。 5) 浮沉资料的灰分校正 XX 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 19 表 312 甲乙两层煤 级浮沉试验综合表 Tab. 312Tables of two coal Man Experiment 密度级 /kgL1 自然级 破碎级 本级 全样 Ad 本级 全样 Ad /% /% /% /% /% /% 1 2 3 4 5 6 7 ~ ~ ~ ~ 小计 (去泥 ) 煤 泥 总 计 续表 312 综 合 校 正 本级 全样 Ad 本级 全样 Ad /% /% /% /% /% /% 8 9 10 11 12 13 浮沉资料的校正通常用调出量法。 校正的基准 为筛分综合表中的相应粒级综合校正灰分值为准。 注意煤泥灰分不校正,则 Δ =A 筛 A 浮 式中 :Δ 灰分校正系数,此值可正、可负, % A 筛 筛分表中参加浮沉各粒级的综合校正灰分减去综合浮沉表中浮沉煤泥的灰分, % A 浮 综合浮沉表中各密度级累计灰分(去泥), % 而 A 筛 =% A 浮 =% Δ =% 由于Δ =%%所以计算得到第 13 栏的矫正灰分即可。 20 4 选煤产品结构方向与工艺流程制定 可选性分析 根据浮沉试验综合结果表 312 的计算,做 出入选煤层 ~50mm粒级浮沉试验综合表,见表 41。 并绘制可选性曲线见图 41 表 41 粒级原煤浮沉试验综合表 Tab. 41 Tables of two coal Man Experiment 密度级 /kgL1 产率 /% 灰分 /% 累计 分选密度 177。 cm3 浮物 沉物 密度级/gcm3 产率 /% 产率 /% 灰分 /% 产率 /% 灰分 /% 1 2 3 4 5 6 7 8 9 ~ ~ ~ ~ 小计 (去泥 ) 煤 泥 总 计 图 41 入选煤层可选性曲线 Fig. 41 Wash ability curve XX 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 21 由于入选是动力煤,并且精煤 灰分不超过 40%。 从原煤筛分综合表可以看出 50mm粒级的煤产率 =%,矸石产率 矸石 =%, 矸石A =%; 精煤 =%,精煤A =%。 对此在原煤入选前不采用预先排干。 精煤理论灰分确定为 11%、 12%、13%三个级别,对应的理论分选密度为 3/mg 、 3/mg 、 3/mg。 方案 Ⅰ 取精煤灰分为 11%,通过可选性曲线可得,精煤产率为 %,理论分选密度为 3/mg ,精煤和中煤分界灰分为 %,通过 δ177。 为 %,说明原煤在这个分选密度 难选。 矸石灰分为 %,矸石产率为 %,则中煤产率为 100%% =%, 计算得到 中煤灰分为 %。 方案 Ⅱ 取精煤灰分为 12%,通过可选性曲线可得,精煤产率为 %,理论分选密度为 3/mg ,精煤和中煤分界灰分为 %,通过 δ177。 选密度邻近物的产率为 %,说明原煤在这个分选密度下 中等可选。 矸石灰分为 %,矸石产率为%,则中煤产率为 100%%%=%, 计算得到 中煤灰分为 %。 方案 Ⅲ 取精煤灰分为 13%,通过可选性曲线可得,精煤产率为 %,理论分选密度为 3/mg , 精煤和中煤分界灰分为 %, 通过 δ177。 为 %,说明原煤在这个分选密度下 易 选。 矸石灰分为 %,矸石产率为 %,则中煤产率为 100%%%=%,计算得到中煤灰分为 %。 根据可选性曲线,确定出如下方案:例如方案 1 取 精煤A =%,根据可选性曲线,可查出浮物产率 =%,临界灰分 =%, 沉物产率 %, 理论分 选密度 = 3/mg ,取矸石灰分 矸石A =%,所以中煤产率 矸石精煤中煤 100 =%, 中A = 100 AAA 矸 石 矸 石精 煤 精 煤总中 煤=% 22 根据 动力煤 等级划分及基本价格计算 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 =年处理量 [ 精煤产率 精煤灰分基价(元) 煤种比价( %) +中煤产率 中煤灰分基价(元) 煤种比价( %) ] 方案一: 销售收入 =2400000[ %500136%+%500%]= 万元 方案 二 :销售收入 =2400000[ %500133%+%500%]= 万元 方案 三 :销售收入 =2400000[%500130%+%5000%]= 万元 由此可见方案 二 即精煤灰分取 12%,矸石灰分取 %时的利润为最大值,因此确定方案 二 为最终选煤方案。 表 42 产品结构及选煤方法综合比选表 Tab. 42 Product mixes and the coal dressing method synthesis ratio chooses the table 产品结构方案 分界灰分 精煤产品 中 煤产品 销售收入 /万元 γ/% Ad/% Mt/a γ/% Ad/% Mt/a 方案一 11 方案二 12 方案三 13 表 43 选煤产品设计方案经济指标比较表 Tab. 43 Table of the parison of the design product plan’s economic indicators 方 案 粒级 /mm 产率 /% 比价 /% 基价 /元 总价 /元 方案 A 50~25 500 25~13 500 13~6 500 6~0 500 合 计 方案 B 50~13 500 13~6 500 6~0 500 合 计 方案 C 50~25 500 25~13 500 13~0 500 合 计 由表 42 可知,第二种方案经济效益较高,所以选用第二种方案,即洗产品为洗中块、洗小块,洗粒煤和洗粉煤四种产品时。 所以通过对灰分和粒度方案的比较,最终确定出最优方案为:精煤灰分 Ad=12%,浮物产率γ β =,沉物产率γ θ =%,沉XX 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 23 物灰分 Aθ =%,临界灰分 A 临界 =%,理论分选密度δ =,γ δ 177。 =%,取矸石灰分 A 矸石 =%,矸石产率γ 矸石 =%。 对 ~ 50mm 粒级原煤可选性曲线进行分析,在动力煤的灰分要求范围内, δp177。 的产率为 %,根据我国 δp177。 含量评定标准,可选性等级为中等 可选或难选。 所以在生产工艺流程上选择重介选煤生产工艺。 表 44 选煤产品理论平衡表 Tab. 44 Coal dressing product theory balance 产 品 理论分选密度 δ= 名 称 产率 γ, % 灰分 Ag, % 精 煤 中 煤 矸 石 合 计 100 . 选煤方法与工艺流程的制定 根据煤质特性确定出选煤方法、选别深度、入选方式、主选中间产物及黄铁矿处理 方法。 以原料煤性质、用户对产品的要求、最大产效比为依据,提出技术上可行的工艺流程结构方案,并绘制其原则工艺流程图。 原煤由原煤输送皮带运输到准备作业车间,经预先筛分, 50 mm 的筛上原煤进入破碎机,破碎后与预先筛分 50 mm 粒级一同进入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得到三种初产品:精煤、中煤和矸石。 精煤、中煤和矸石分别经过一次脱介和二次脱介。 精煤二次脱节中进行分级,筛上物为洗中块产品,筛中物再经振动筛脱水分级,筛上物为洗小块产品,筛中物为洗粒煤产品,筛下物进入离心脱水机得到洗粉煤产品。 中煤经离心脱水机得到最终中煤 产品。 两次离心液进入高频振动筛得到粗煤泥混入洗粉煤产品。 经脱介筛脱除的合格介质分流一部分进入稀介质,其余返回循环介质桶作为循环介质。 经脱介筛脱除的稀介质与浓介质分流的一部分经磁选后进入浓介质桶,最后返回循环介质桶。 煤泥水进入煤泥浓缩机,然后压滤得到煤泥。 浓缩机和压滤机溢流全部返回循环水池。 24 图 42 原则工艺流程图 Fig. 42 Principle process flowsheet XX 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 25 5 选煤产品计算 1)。动力煤选煤厂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协助工地负责人制订和落 实安全措施,检查本工地设备电器的安全。 及时发现事故隐患,与工地负责人一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及时报告工伤事故,做好事故调查工作和安全检查原始记录。 有权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带头执行安全法规。 总结经验教训,协助各级领导落实杜绝事故的措施。 经常保持工地安全标语牌及各种禁令标志的安好无损,督促工地文明生产。 淮北华松时代住宅小区安全 施工组织设计 ~ 16~
不应少于30秒,不超过一分钟。 混凝土工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控制,避免出现振捣时间不够、过振等现象出现,以每个振捣点在振捣时无汽泡产生为准。 标高变化处的断面应认真振捣,以防出现吊角、烂根等现象。 三十分钟后应立即进行二次复振。 振动棒操作时,应避免碰到钢筋。 混凝土工在操作时应避免直接踩踏钢筋,如有钢筋被踩踏变形的情况应及时恢复钢筋至原位置。 严禁振动棒直接接触螺栓
⒈真空式需要一套真空设备,较为复杂 ⒉虹吸式水头损失较大,脉冲周期较难控制 ⒊操作管理要求高 ⒋对原水水质和水量变化适应性较差 ⒈进水悬浮物含量一般小于3000 毫克 /升,短时间内允许达 5000~ 10000 毫克 /升 ⒉可建 成圆形、矩形或方形池子 ⒊适用于大、中、小型水厂 河北工程 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12 悬浮澄清池(无穿孔底板) 优点: ⒈构造较简单
计导管 Φ108 无缝钢管 20钢 m 20 2 卸油管 Φ894 无缝钢管 20钢 m 50 3 出油管 Φ48 无缝钢管 20钢 m 362 4 通气管 Φ57 无缝钢管 20钢 m 50 三 装卸油 1 预留油气回收管 Φ89 无缝钢管 20钢 m 75 2 量油口 DN100 个 3 3 加油机 税控 单 枪加油机 台 4 四 柴油发电机 8kw 台 1 、项目外部依托条件和设施
活塞环 ,支撑环时,油品质量升级改造工程 \120 万吨 /年催化汽油吸附脱硫装置 反吹氢,补充氢压缩机安装施工方案 中国石化集团第五建设公司 10 活塞环、支撑环在槽内应自由活动,活塞环有不同切口应交叉装配。 检查活塞环与活塞环槽,活塞与气缸的止点间隙,活塞体与气缸的径向间隙,其数值符合 压缩主要配合部位装配间隙表 规定。 装活塞部件 时,活塞杆尾部应涂润滑油并装上填料护套。
,mi n/,6,40 mmfzd z ,即 27m/min,因此, m i n/21440 2710001000 rd vnws 。 现采用 X51 立式铣床,取 min/210rnw ,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 fm 应为:mi n/ mmnzff wzm , 查机床使用说明书,取 mi n/100 mmf m 。 铣削基本工时: m tm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