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疑思导练教学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生 1: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等于 1 118 等,这个数就一定是 3 的倍数。 生 2: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 3 的倍数,这个数就一定是 3 的倍数。 师:刚才是从 100 以内数中发现了规律,得出了 3 的倍数的特征,如果是三位数甚至更大的数, 3 的倍数的特征是否也相同呢 ?请大家再找几个数来验证一下。 学生先自己写数并验证,然后小组交流,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全班齐读书上的结论 说说同时是 2, 3, 5 的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 三、回顾整理,运用拓展。 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判断下列哪些数是 3 的倍数,并说说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33 57 42 111 、 26 420 (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它是 3 的倍数 3□ 5□ 1646□ 400□ (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它成为偶数,并且是 3 的倍数。 □ 7□ 3□□ 06□ 0□ 81□□ ( 3)有一个数有因数 3,又是 5 的倍数,在两位数中最大的一个数是 ,在三位数中最小的一个数是。 板书设计 3的倍数 的特征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 3 的倍数,这个数就一定是 3 的倍数。 课后反思 课 题 的倍数的练习( P11~12 页题 6~11)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 3 的倍数的特征,并能正确判断所给的数是否是 3 的倍数,提高综合应用的能力。 教 学 重难点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 3 的倍数的求法。 关键内容核心知识点 熟练掌握 3 的倍数的特征,并能正确判断所给的数是否是 3 的倍数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 疑思导学 ” 点 一、学思学疑,质疑课题。 基本练习 1. 2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5 的倍数有什么特 征。 3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在下列各数中,哪些数有因数 3。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3.提问:在 3 的倍数中,哪些数是 9 的倍数。 它们是根据什么特征来划分的。 二、 回顾整理,运用拓展。 一、概念辨析 1. 凡是偶数都是 2 的倍数 2.没有因数二的自然数一定是奇数 3.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欧式 4.个位是 0 的自然数一定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 数 5.个位是 9 的数一定含有因数 3 6. 各位上的数字的和是 3 的倍数,所以这个数是3 的倍数 二、指导练习 1.第 6 题:这副图的条件是什么。 要我们求什么。 原有 22 人,再来几人才能正好安 3 人一组分完,说明再来的人数和原有的人数合并起来应该与 3 有什么关系。 22+2= 24 2.第 7 题:学生独立完成,讲评时要他们说出根据来 3.第 8 题:要求学生懂得这道题问了几个问题。 (必须是 3 的倍数,又要是偶数)先考虑哪个问题呢。 为什么。 4.第 9 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判断,并说一说自己判断的理由。 5.第 10 题: (1)当填奇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 (2)当填偶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 (3)当填 2 的倍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 (4)当填 5 的倍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 (5)当填 3 的倍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 (6)当填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3 的倍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 6.第 11 题:判断奇数还是偶数,只要看个位上的数字就可以了。 同时是 2 和 5 的倍数的数有什么特点。 同时是 2 和 3 的倍数 的数有什么特点。 同时是 3 和 5 的倍数的数有什么特点。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课 题 质数和合数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科学之谜的精神,充分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 教 学 重难点 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 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 数。 关键内容核心知识点 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 疑思导学 ” 点 一、学思学疑,质疑课题。 ,导入新课。 1.谁能说说什么是因数。 2.自然数分几类。 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就是按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来分,今天就来学习这种分类方法。 二、导疑导思,探究释疑。 ,看书自学(独学) 1.学习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预习反馈( 1)请写出 1~ 20 各数的因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预习反馈( 2)观察:①每个数的因数的个 数是否完全相同。 ②按照每个数的因数的多少,可以分几种情况。 ( 3)可分为三种情况: 生反馈: 只有一个因数 1 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2, 3, 5, 7, 11, 13, 17, 19 有两个以上的因数 4, 6, 8, 9, 10, 12, 14, 15, 16, 18,20 ( 4)教学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①自然数只有两个因数的,如: 1 1 119 等。 这几个数的因数一定是多少。 板书:一个数,如果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我们把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② 1 1 15„„ 这些数的约数与上面的数的约数相比有什么不同。 讲:一个数,如果除了 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外还有别的因数,我们把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板书“合数”) 注意: 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 5)提问:什么叫质数。 什么叫合数。 自然数按因数个数来分,可以分几类。 质数、合数的判断方法。 ( 1)我们应该怎样去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根据因数的个数来判断) ,讨论,梳理。 3.出示 P24 例题 1,找出 100 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 ( 1)提问:如何很快的制作一张 100 以内的指数表。 ( 2)按质数的概念逐个判 断。 也可以用筛选法。 ( 3)介绍筛选法:先排除 2 以外的所有偶数,接着排除 3以外的所有 3 的倍数,再接着排除 5 以外的所有 5 的倍数,最后排除 7 以外的 7 的倍数。 因为 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所以也必须排除,这样剩下的就是 100 以内的质数。 100 以内的质数: (略 ) ( 4)讲: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除了用质数的定义进行判断外,还可以查质数表,如 100 以内的质数表。 (或者看6 的倍数的左右) 三、 回顾整理,运用拓展。 师:说说今天你的收获。 如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1.判断 ①所有的质 数都是奇数 ②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③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④两个奇数相减,差一定是偶数 ⑤两个偶数相加,和一定是合数 2.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 20 以内的质数是,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数是。 3.把下列各数写成两个质数相加的形式 ① 10=( ) +( ) ② 16=( ) +( ) 24=() +()=( ) +( )=( ) +( ) 板书设计 质数和合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我们把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 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外还有别的因数,我们把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课后反思 课 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进一步形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教 学 重难点 掌握长方体 和正方体 的特征。 关键内容核心知识点 掌握长方体 和正方体 的特征。 教学准备 一些长方体 和正方体 物品,课件。 教学过程 “ 疑思导学 ” 点 一、学思学疑,质疑课题。 ,导入新 课。 课件出示:厨房的电冰箱,调料罐等长方体和正方体物体。 这些物体都是什么形状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从实物中抽象出立体图形。 ,提出问题。 学生提问: 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关面有哪些特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棱有哪些特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顶点有哪些特点。 ,问题归纳提炼。 (板书) 长方体有哪些特征 正方体 有哪些特征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与联系 二、导疑导思,探究释疑。 ,看书自学(独学) 要求: 让 学生勾画 出什么是面、顶点、棱 、旁注。 教 师巡视指导。 ,讨论,梳理。 1)面的讨论: 预设:长方体有 6 个面,正方体有 6 个面,正方体的 6 个面是正方形。 2) 棱的讨论 预设:长方体、正方体都有 12 条边 3) 3)顶点的讨论: 预设: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8 个顶点。 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 1) 面的认识。 教师重点指导“长方体和正方体是由 6 个面组成的,形状是长方形或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 2) 棱的认识。 教师重点指导:有序数棱的条数和对棱进行分类以及棱的概念 ( 3)顶点的认识。 重点引导:有序的数顶 点的个数以及顶点的概念 板书: 8 个顶点。 指名让学生把长方体的特征完整地总结一下。 ( 1)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放在桌面上观察,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 (三个面) ( 2)怎样把长方体画在纸上或黑板上。 、宽、高。 ( 1)讨论:要知道长方体 12 条棱的长度,只要量 哪几条棱就可以了。 ( 2) 归纳:我们把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习惯上,长方体的位置固定以后,我们把底面中较长的棱叫做长,较短的棱叫做宽,和底面垂直的棱叫做高。 ( 3)拓展 :老师将长方体横放、竖放,让学生分别说出长方体的长、宽、高。 三、 回顾整理,运用拓展。 ,知道了长方体的相关知识,谁愿意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 立足空间想象,巩固并利用特征解决问题。 (教材 21 页第一题) 2) 有图示想实物,促进表象建立,选择一个物体并画出它的三条棱,请你想象并估计,这是什么物体。 ( 1)出示长、宽、高( 21 厘米、 15 厘米、 1 厘米) ( 2)出示长、宽、高( 6 厘米、 6 厘米、 6 厘米) ( 3) 出示长、宽、高( 21 厘米、 15 厘米、 厘米) 板书设计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叫做长方体的 长 . 、 宽 . 、 高 .。 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有 6 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相等。 有 12 条棱,每条棱长度相等。 有 8 个顶点。 课后反思 课 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并初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发 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教 学 重难点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关键内容核心知识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投影仪 教学过程 “ 疑思导学 ” 点 一、学思学疑,质疑课题。 ,导入新课。 、宽、高。 什么是正方体的棱长。 、宽、高,并说出长方体的特征。 指出正方体的棱长,并说出正方体的特征。 ,提出问题。 学生提问: 什么是表面积。 怎么计算表面积。 教师预设问题: ,问题归纳提炼。 (板书) 1 什么是表面积。 2 怎么计算表面积。 二、导疑导思,探究释疑。 ,看书自学(独学) 要求: 让 学生勾画 出什么是物体的表面积 旁注。 教师巡视指导。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疑思导练教学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换行 车道 , 到处在路边停车泊车,行车过程中喜欢抢道, 致使机动车的 实际通行能力 严重 降 低 ; 5. 城市道路布局 不合理,道路网的级配不协调,缺乏全面考虑交通通行影响的各个因素 (包括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 交叉口 优化 设计的分析 在交叉口中, “冲突点 ”也称为 “交叉点 ”, 不同行车方向互相交叉的点, 是由左转和直行车辆所形成的, 一般行车线的交角等于或大于 90176。
元的几何尺寸及构件的变形误差 ,检查内容如下 :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跨度最外端两安装孔与两 端支承面最外侧距离 + 接口截面错位 拱度 L/20xx(L 为构件长度 ) 预拼装单元总长 177。 5. 0 节点处杆件轴线错位 吊装方 案 立柱安装 19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钢结构吊装按照分区进行立柱安装前对构件质量进行检查,变形、缺陷超差时,处理后才能安装。 吊装前清除表面的油污、泥沙
务 经理 土建生产经理 安装 生产经理 政工书记 技术 部 工程部 安装部 后勤部 商务部 亿泰 御珑华府 4住宅楼 工程 15 –河北辉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15 表 11 序号 职 务 人数 职称 主 要 职 责 1 项目经理 1 高级工程师 负责项目部的各项工作 项 目 部 管理体系 钢筋工长 木工工长 砼 工 长 电气工长 水暖工长 通风工长 架子工长 电焊工长 泥工工长 防水工长
圆整后取 mmB 851 , mmB 802 (三 )、链传动的设计 ( 1)、选择链轮齿数 取小链轮齿数为 Z1=20,大链轮的齿数为 Z2==30, (2)、确定计算功率 由表 96 查的 AK ,由图 913 查得 zK ,单排链,则计算功率为 KWKKP zAca (3)、选择链条的型号和节距 根据 KWPca , 转速 min/ rn ,查图
行性分析报告环境影响报告书连锁店加盟店运营手册作业指导书招标投标招聘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物业管理经营企划商务礼仪创业金点子销售指南营销创新经济管理选拔企业文化项目管理 )经济管理市场分析国内外市场情况预测……………………竞争力分析…………资金筹措投资估算效益分析项目总论项目名称项目性质项目意义研究结论第三章…………………… 25第 四章………………………… 36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闭环调速控制系统
坚持自主创新为主,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做大做强汽车摩托车、机电设备制造、材料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四大主导产业,培育扶持一批产值上十亿元、百亿元的重点龙头企业集团,形成大集团支撑大工业带动大发展的格局。 — — 做强汽车摩托车产业。 积极支持庆铃、铁马等整车企业不断推出新款新品,加快拓展市场,提高市场份额,支持发展改装车,引导有实力的摩托车企业进入汽车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