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房一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图,按有关标准要求搭 设, 并设 立醒目标志等。 ⑮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所有的材料提前联系货源。 成品、半成品、特 殊材料等按照施工进度做好调研计划及按部位进场用量计划。 ⑯ 按设计图纸根据不同工程做好钢筋放样和下料加工工作,钢筋 在现场加工。 ⑰ 协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做好现场工程控制网点的交验工作。 ⑱ 根据季节需要,做好 冬 雨季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 ⑲ 做好开工报告、施工许可证等有关证件的办理登记工作。 ⑳ 做好各种机械进场后的全部检查试运转工作,防止在施工中出现问题。 ⑴ 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和施工组织总设计以及现场实际情况,提 前恢复、完善各项设施及搅拌站的建设,并做 好安装运作调试工作。 材料机械提前进场进行施工现场平面管理准备。 \ ⑵ 确定施工现场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和有关规章制度,建立各单位 台帐,并做好宣传工作,划分责任人,实行定岗定位管理。 我公司根据 IS09001 质量标准要求,对长期为我公司供货的单位已进 行了评审,建立了合格的分供方档案,工程所用材料、半成品、设备等的采购,均在合格分供方中选择,为材料的质量提供保证。 本工程对大宗材料、通用材料均由公司物资部门统一采购。 进场的材料均按规范要求取样试验,合 格后方可使用。 严禁无证和不 合格材料用于该工程上。 所有材料的进场登记、报验、标识等由项目部材料组专门负责。 料 的项目管理 按照河南省《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和《建筑企业材料试验管理办法》。 本工程所用材料均认真按规定要求做好取样、检验和试验工作。 施工测量 测量准备 ( 1)搜集与该工程有关的总平面图、工艺平面布置图、大临设施布置图、施工组织设计等经确认有效的文件资料,以便进一步准确地布设测量控制网及做好各个施工阶段的测量保障工作。 ( 2)签收和确认发包人或监理向我方交付的厂区首级测量控 制网成果资料及现场点位。 并对其进行现场测量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反馈发包人或监理。 ( 3)进行控制网的初步设计,尽量避开大临管线、物资堆放等设施和场所,确保控制点的可靠性、稳定性和通视条件,以及最优化的图形结构。 施工测量依据 ( 1)本标段平面布置图; ( 2)《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20) 使用仪器 ( 1)平面控制测量采用全站仪施测,仪器测角精度 ″,测距精度 2+2PPM。 ( 2)高程或沉降测量使用水准仪施测,测量精度为 / km。 ( 3)以上仪器设备均经有资质的实验 室校准检定,并在有效使用期内,仪器情况良 \ 好。 测量控制技术方案 按相当于一级建筑方格网精度的要求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 控制点布设时既要避免受施工的影响,又要同时兼顾施工放样的需要。 根据本工程的地理位置,在场地四周每隔100m~ 150m 布设控制网点。 待工程正式开工前,根据施工图及现场条件作详细的测量方案,报发包人及监理审批后实施。 测设时,将严格按照规范规定技术要求,精心施测。 控制网施测完成后,对测量手簿进行认真的检查和核查,确保测量数据无误。 施工控制网在提交使用前,经验收必须达到 规范规定的精度要求,并确保该控制轴线与发包人提供的首级控制网精度的拟合精度。 若发包人提供的首级控制点距施工区域距离合适,应尽量利用首级控制点作为施工高程控制,否则应在施工区域的合适位置埋设至少 3个高程控制点作为施工高程控制,并且新埋设的高程控制点在施工期间,定期与厂区首级控制点联测,确保其稳定性、可靠性、准确性。 测量时按三等水准精度要求精心施测。 计划在施工前期,测量控制网每周复测一次。 以后随着施工过程趋于平稳,经与监理协商许可,可适当延长控制网的复测周期。 每次复测结果 须形成文字报告或测量成果单递交发包人和监理,以备审核,以确保控制网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准确性。 按照设计要求,对建筑物布设沉降观测点,对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及时进行沉降观测,并以实测数据资料作为工程质量评定的依据之一。 沉降观测方法及要求,按《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20 执行。 水准点和平面控制点进行现场交接,并形成书面记录,作为施工的依据。 在施工场地附近进行场地内施工控制网点布设。 测量控制点埋设方法如下:在施工场 \ 地内挖 1m 1m 1m深坑,在坑内浇筑成凸形的混凝土墩,并在其上表面埋设 200mm 200mm不绣钢板,在钢板中心位置刻出平面控制标志,在钢板一角埋设不锈钢水准标志。 控制测量准确性的措施 ( 1)所有的操作必须遵守规范要求。 ( 2)测绘人员进入现场作业,必须持证上岗。 ( 3)进入现场作业的测绘仪器必须有鉴定合格证在有效期内,进入现场作业前,对所使用的仪器进行检查,确保测量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 4)坚持定人、定岗、定仪器的“三固定”原则,保证测量成果的可靠性 正确性。 ( 5)做好现场轴线、高程控制点的保护工作,并定期根据业主提供的原点坐标及原点高程进行校核。 ( 6)对结构阶段的轴线及标高引测遵循以下标准:经纬仪测量角采用三测回,测距采用往返测法取平均值。 钢尺传递高程采用正反测各两测回。 ( 7)对坐标引测和控制轴线引测等关键环节,请有资质的专业侧量单位进行复核。 ( 8)每次测量做好技术复核记录,并请现场监理验收。 土方工程 测量定位放线 施工现场控制点交接后,在施工区域设测量控制网,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平基准点。 进行测量控制点坐标与基础行、列轴线 的换算并引测、加密行列轴线,设置龙门板、放出基坑挖土灰线和水准标志。 核对土方开挖图的轴线及各部尺寸,复核无误后开挖。 在开挖过程中,测量和复核基坑的平面位置和水平标高,防止位置偏移或超挖。 基坑开挖方法 ( 1)土方开挖前的准备工作 拆除障碍物 :将施工区域内旧有房屋、构筑物、道路、沟渠、管道、电线电杆、树木等拆除或搬迁。 作好设备试运转:对进场挖土、运输车辆及各种辅助设备进行维修检查、试运转。 ( 2)基坑开挖 \ 由于本工程基础密集,土方工程采用机械开挖,人工清底修边的施工方法,为使不破坏基底土的结构, 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 300mm 厚土层人工清理,如人工挖土后不能立即进行基础施工时,可保留 150— 300mm 一层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前挖除。 开挖应分段进行,并及时作好基础尽量防止对基土的扰动,挖出的土不得堆放在边坡顶上。 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对土质情况,地下水位和标高等的变化经常检查,作好原始记录。 如发现基底土质与设计不符时,需经有关设计人员研究处理,并作出隐蔽记录。 人工刷坡:待基坑开挖出一定范围后进行人工刷坡,依据现场土质和周围环境情况计划坡比,放坡系数为 1: ,人工刷坡与机械开挖同时进行。 要求配 合机械挖土的施工人员清楚挖土区域及机械前后行走范围及回转半径,严禁在机械前后行走范围及回转半径内行走及施工配合作业。 ( 3)施工排水 地面排水遵循先整治后开挖的施工顺序,施工前先做好地面排水,地面排水随地形坡势沿开挖基坑外边缘设 30 公分高阻水带,再修 200 300 水渠排水,以防地表水流入坑内。 土方回填 ( 1)基坑回填 基础四周回填土采用人工夯填。 用手推车送土,以人工用铁锹等工具进行,回填前,应将基础模板、支撑及坑内垃圾等清理完毕。 填土应分层进行,分层厚度不宜大于 250mm,人工打夯前应将填土初步 整平,人工夯打要按一定方向,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两遍纵横交叉、分层夯打。 基坑内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回填与夯实。 ( 2)室内土方回填 主厂房土方回填至标高 米处,层厚不大于 250mm,采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进行夯实。 ( 3)压实排水要求 ①填土区应在四周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 ②已填好的土如遭雨水浸泡,应把稀泥晾干或局部铲除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 ( 4)质量控制与检验 \ ①回填土不得掺用杂填土,耕土及有机物含量大于 5%的土,素土回填时要均匀回填,分层夯实,压实系数λ C≥。 ②基坑和室 内填土,每层按 100500m2 取一组环刀试样,取样部位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 ③土方开挖完毕,经验槽后,开始下道工序施工。 基础工程 本工程基础为独立基础。 ( 1)经勘察、设计、监理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垫层施工,施工过程应尽量缩短工期,以防止基坑遭雨淋或曝晒,影响土壤承载力。 ( 2)垫层施工时,清除表面浮土,如果土层过于干燥则应洒水湿润,施工过程中不得对土壤结构进行破坏(如架子车不得直接行驶土壤上,如要做为道路必须使用木板或架板铺在土壤上)。 ( 3)砼采用砼输送泵送至浇灌部位直接浇灌。 浇注砼时应按台 阶分层一次浇灌完毕,每层先浇边角,后浇中间,施工时应注意防止上下台阶交接处砼出现脱空、蜂窝现象,措施是待第一台阶捣实后,继续浇第二台阶。 砼浇注终凝后要按规定进行浇水养生。 ( 4)基础质量验收执行 GB5020420 GBJ1078 GB502002020 进行。 施工流程:基础放线→基础垫层施工→基础施工→土方回填。 基础钢筋工程 ( 1)钢筋配料根据配筋图,绘出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单根钢筋图并加以编号,然后分别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和根数,填写配料单,申请加工。 ( 2)配料计算注意事项 ①在设 计图纸中,钢筋配置的细节问题无注明时,一般可按构造要求处理。 ②配料计算时,要考虑钢筋的形状和尺寸,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有利于加工和绑扎。 ③配料时,要考虑施工需要的附加钢筋。 (3)配料和料牌 钢筋配料完毕后,填写配料单。 列入计划的配料单。 将同一编号的钢筋制作一块料牌 \ 作为钢筋加工的依据,并在绑扎中作为区别工程项目、构件和各种编号的标志。 ① 基础钢筋制作 :本工程采用新购钢筋,有锈钢筋不得进入现场。 : 一级钢筋末端作 180176。 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 d的 倍 ,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 d的 3倍。 预留柱箍筋做成 135176。 弯钩,直线段长度不小于 10d。 二级钢筋末端做 90176。 或 135176。 弯曲时,弯曲直径D不宜小于钢筋直径 d的 4倍。 对焊前应将端头 150mm 范围内清除干净,钢筋端头有弯曲,应予以调直或切除。 夹紧钢筋时,应使两钢筋端面的凸出部分相接,以利于均匀受热和保证焊缝与钢筋直径轴线垂直。 焊接完毕后,应待接头变黑红色,才能松开夹具,平稳取出钢筋。 做好对焊试件,按规定送实验室进行抗拉和冷弯实验,合格后,才能批量焊接。 焊接场地应有防风、防雨措施。 ② . 基础钢筋绑扎与安装 、形状、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料单料牌相符。 、绑扎工具、绑扎架等。 ,其厚度应等于砼保护层厚度。 d钢筋绑扎接头,下料时一定要保证搭接钢筋长度满足设计要求。 基础模板工程 ( 1)模板施工 混凝土结构的模板工程,是砼成型施工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工程模板采用胶合板模板,模板内楞采用 50*80mm 木方,外楞采用钢管脚手架。 模板的固定均采用Φ 14mm 对拉螺栓,对拉螺栓两端用小木块 封堵,防止漏浆,拆模后将木块凿除,用防水砂浆封堵。 模板支设的工艺流程: ①根据模板设计,先复查地基垫层标高及中心线位置,并在垫层上弹出模板边线位 \ 置,基础模板面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根据标高初步调好其高度及加固支架。 ③然后用水平尺调整整个模板的水平度。 ( 2)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①严格控制顶标高,因为它是决定基础标高的关键,误差不得大于177。 10mm. ②模板块在装拆、搬运时均要轻放,严禁摔、扔、敲、砸。 每次拆下的模板要认真清理。 ③模板的边缘及孔眼,均涂刷防水涂料。 ④模板安装时,必须严格按模板设计平面 布置图就位施工。 模板相邻板面,高差不得超过 2mm. ⑤模板使用前涂刷脱模剂,严禁在模板表面涂刷废机油。 预埋件及预留孔事先按位置配好模板,以保证其位置准确,安装牢固。 ⑥胶合板模板在支设前,按图纸设计的尺寸进行配模设计,并将模板进行编号,按设计的模板尺寸进行加工制作,然后按配板图进行支设。 模板支设时板缝粘贴海绵条防止漏浆。 基础砼工程 本工程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泵车泵送入模的方法浇筑。 ( 1)砼的浇筑 ①泵送混凝土尽可能采用布料杆直接入模的方法浇筑。 ②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湿润,模板 的清扫口应在清除杂物及集水后再封闭。 混凝土自出料口下落的自由倾斜高度不得超过 2m,如超过 2m时必须采用串筒或其它防止混凝土离析的措施。 ② .混凝土入模处,每处配备 2台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 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捣棒上下抽动,以使上下振动均匀,每点振动时间一般为 20S30S为宜,但还应视砼表面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