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飞蝗养殖示范基地建设可研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启动的切入点。 市委市政府将特色产业作为当前农业及农村工作的重要工作来抓,每年专门划拨农业资金用于特色产业发展;对入驻的龙头企业可以享受 市对外招商引资13 项目的一切优惠政策。 主要政策有:市鼓励投资优惠政策;关于市鼓励投资优惠政策的补充规定;市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优惠政策; 市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奖励办法;关于进一步改善发展投资软环境的六条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对企业服务的意见。 此外,还可以申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体现了地方政府对 特色农产品 项目的重视与支持。 国家 蝗虫产业战略: ⑴ . 全方位改造与提升传统养殖模式,采用成功标准化示 范 户带动分散养殖户规模化延伸特种养殖链的统一管理; ⑵ . 系统化生产养殖所需饲料草配套供应加工生产; ⑶ . 项目投资的风险性降为最低; ⑷ . 联合科研院所大力开发深加工高科技产品; ⑸ . 设定医药、食品、饲料、肥料等多元化系列深加工发展战略。 区位优势 市位于四川盆地中部西北边缘, 山 东麓,踞 江中游,幅员面积 xxxx 平方公里,地跨东经 104176。 11′ 34″至 104176。 53′ 36″ ,北纬 30176。 4′ 28″ 至 30176。 39′ 0″ 之间;东邻,西依,南连,北接。 距省会成都仅14 xx 公里。 它毗邻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最能接受成都向东 向南扩展辐射的一个县级市,也是成都经济区极富发展前景的市。 生态优势 市地处川中盆地,平均海拔 400— 500m,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具有春早、夏热、冬暖、雨热同步的特点;年平均气温 ℃;年平均日照时数 小时;年平均降雨量 ㎜ ,季节分布不均;空气相对湿度多年平均为 77%;无霜期 300 天以上。 土壤母质以紫色岩为主,土壤多为中性至微碱性,富含钙、镁等盐类物质,磷含量中等,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层较厚,特别适合特色农产品生产。 基础设施完善 ⑴ .水利设施 境内有大小河流 4 条,年均径流总量 亿立方米,外来水量 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 亿立方米。 建国六十多年来,经过以水为中心的水利工程建设,拥有水利工程xxxx 处,其中大型水库 x 座,中型水库 x 座,小( I)型水库xx 座,引水渠 x 条(都江堰引水工程),山平塘 xxxx 口,总蓄引提灌能力 62835 立方米,水源较为丰富,能满足特色农产品生产需要。 ⑵ .交通设施 15 地处成都东大门,距成都 xx 公里,属大城市远郊特色产业种植 养殖 大县。 铁路、 公路、 高速公路、 公路均从境内通过,乡乡通水泥公路,村村通水泥机耕道;境内铁路长 公里,设火车站 5 个,公路长 930公里,有 x 条连接成都,有 xx 条通往邻县;沱江穿境而过,航道 94 公里,水码头 3 个,交通方便。 项目区紧邻 高速公 路出口 , 便利的交通条件,使产品方便快捷地进入周边市场和销往全国。 ⑶ .电力 设施 电力建设较快,已建成 110 千伏变电站 x 座, 35千伏变电站 x 座,架设高压线 1703 公里,既与川南电网连接,又与川西电网沟通。 良好的电力条件有利于产品加工贮藏设施建设。 ⑷ .通信设施 已建成中同轴电缆和光纤电缆,移动、联通网络覆盖 市全境,方便快捷的互联网接入,通讯发达,完备的信息网络便利于产品营销。 技术支撑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为 市农业局 ,现有多位高级农艺师和 植保专业人员以及十多位农艺师 ,其中多位参与 农 作物的品种选育、标准编制以及生产栽培 和农业病虫害防治 等专题研究和实践,具有丰富的一线经验。 长期与省内外科研、16 院校、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保持着密切的业务联系。 项目区群众基础好 项目区干部群众对蝗虫养殖兴趣浓厚,有较高的养殖积极性,合作社将进一步选择条件优越的养殖户发展为养殖示范基地。 同时,我市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 市场前景好 市场分析 昆虫食品市场前景分析: 1980 年,全世界的昆虫蛋白质短缺量为 1000 万吨,到 2020 年,人类的蛋白质需求量比 80 年代大 2— 3 倍,蛋白质供需之间已经差 2500 万吨。 昆虫食品是功能性食品,而蝗虫食品正 是 典型的功能性食品。 蝗虫生物量超过其他生物总量的 10 倍之多,是一项潜力 很 大的可更新的自然资源。 蝗虫虫体具有蛋白质含量极高,氨基酸种类齐全,并且含有许多生物活性物质。 蝗虫食品已经逐渐成为现代都市的食品新宠,市场供不应求。 据资料称,目前国内蝗虫 年需求量在千吨以上,而国内收购的 蝗虫 总量才几十吨,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发展趋势 蝗虫养殖是养殖业中 新兴 的 具有重要代表性和标志性的特种养殖项目,目前已知种 类达到一万余种,其中的一17 部分,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最著名的就是飞蝗一类。 飞蝗属暴发性、迁飞性、毁灭性农业有害生物。 如何通过变害为利。 可持续控制飞蝗发生的危害是目前亟待研究与实践解决的问题。 蝗虫的生产养殖与资源利用是 21 世纪农民致富的最佳选择。 利用蝗虫生产新型的营养保健食品、药品,已经展现出了广泛的发展前景。 项目自身优势 项目特点: 小蚂蚱大市场。 蝗虫喜食禾本科尖叶植物,特别是稻、麦、高粱和玉米等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作物,历史上因蝗成灾不计其数。 时至今日,蝗虫灾害仍难根治,如果能够将蝗虫变成健康美食, 制成养殖业饲料,种植业肥料 , 这个困扰人类几千年的问题就将迎刃而解了。 不过以往人们吃蝗虫只能在野外捕捉,数量 和质量没有保 障 ,并且野生蝗虫食用后会产生过敏,蝗虫食品因此未能普及。 人工养殖蝗虫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所以近两 三 年内此项目发展很快。 其实,除了作为食品外,蝗虫还有多种用途。 它是一种蛋白质含量极高的昆虫,其蛋白质含量达虫体平均干重的一半以上,昆虫活性蛋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18 蝗虫还可以做成标本,以供各大专院校进行昆虫课教学。 蝗虫全身都是宝,变害为益造福大众。 蝗虫养殖是特种养殖中的后起之秀,其开发、研究 、应用前景广阔,必将成长为一个巨大的产业。 ⑴ .医药、保健品原料添加剂: 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