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间断电源设计_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 23 U 2 13 U 1 7驱动器3 U 1 2过载保护6VVi3 R23 R23 R23 R23 D 2V23 D 312V6V3 C1 23 R1 212V6V12V81071115P W M161412131891 / 23 U 43 U 412V12V12V6V12V12V3 U 4IN HIN HIN HIN H12V5 2 20V E X B 8 4 16315 2 20V E X B 8 4 16315 2 20V631E X B 8 4 15 2 20V E X B 8 4 16316V6V+++++++ 12 (1)正弦脉宽驱动信号的产生 三角波发生器是由集成运放 33U 及电容器 153C 构成。 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经过2分频后,通过 273C 、 303R 加在 33U 反相端 (6 脚 ),在 33U 输出端输出三角波。 由于集成运放 33U 采用单电源,故 6v 直 流偏 置 电压通过 403R 加在 33U 的同相端,于是输出的三角波在 6v 基础上进行变化,其波形如图 32(a)所示。 输出 的三角波一路加在比较器 83U 反相端 (8 端 );另一路通过由 273R 、 383R 及运放 33U 构成的倒相器后输出反三角波。 由于 33U 采用单电源, 6v 偏置电压也通过 393R ,加在运放 33U 同相 端 (3 脚 ),故反三角波也是在 6v 基础上进行变化,其波形如图 32(a)中虚线所示。 反三角波信号加在比较器 83U 的反相端 (10 脚 )。 图 32 波形图 由交流误差放大器 43U 输出端 (8 脚 )输出的正弦波电压加在比较器 83U 同相端(9 脚、 11 脚 )。 若正弦波电压大十二角波电压,比较器输出端 (14 脚 )为高电位;若正弦波电压小于三角波,比较器输出端 (14 脚 )为低电位。 其输出波形如 图 32 (b)所示。 若正弦波电压大于反三角波电压,比较器输出端为高电位;若 正弦波电压小于反三角波电压,比较器输出端为低电位。 其输出波形如 图 32 (c)所示。 (2)由两组驱动信号变成四组驱动信 号 由于单相逆变桥由四个桥臂组成,放需要四组驱动情号 1T 的驱动脉冲与 2T 的驱动脉冲相位相反。 3T 的驱动脉冲与 4T 的驱动脉冲相位相反。 为了将两组驱动脉冲变为四组驱动脉冲,特采用两组同相器及两组反相器,同相器与反相器均由异或门 123U 组成,异或门有一个输入端接低电位,则构成同相1 2 3 4 5 6ABCD654321DCBAT i t l eN u m be r R e v i s i o nS i z eBD a t e : 9 J un 2 0 0 7 S he e t o f F i l e : D : \ P R O G R A M F I L E S \ D E S I G N E X P L O R E R 99 S E \ E X A M P L E S \ B A D 3 25 ~ 1 .D D BD r a w n B y:VV G 1V G 2V G 3V G 4V G 139。 V G 239。 t( g )t( f )t( e )t( d )t( c )t( a )t( b ) 13 器;异或门有一个输入端接高电位,则构成反相器。 其电路如 图 32 所示。 比较器输出端 (14 脚 )输出信号通过同相器时,其输出脉冲相位不变,波形如 图32 (b)所示;输出信号经过反相器时,其输出脉冲相位相反,波形如图 32 (d)所示;比较器输出端 (13 脚 )输出信号经过同相器时, 其输出脉冲相位不变,波形如 图 32 (c)所示;输出信号经过反相器时,其输出脉冲相位相反,波形如 图 32 (e)所示。 驱动电路 驱动电路的功能是为 IGBT 提供正、负栅压,保护 IGBT 模块,隔离主电路与控制电路的电联系。 它由达林顿驱动器和 Ex 跳 41 混合驱动器组成,其电路如图31所示。 (1)达林顿驱动器 在 图 31 中, 213U 采用的是 ULN20xxAN 集成芯片,它是达林顿驱动器,其外形及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 33 所示。 图 图 3- 3 达林顿驱动器 由于 EXB841 混 合驱动器的输入端需要的输入功率比较大,而与门 173U 输出脉冲的功率比较小,不足以驱动EXB841 混合驱动器正常工作,故需要设置达林顿驱动器以 放大驱动脉冲的功率。 (2) EXB841混合驱动器 EXB841 混合驱动器 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 31 所示,它内部包含光电锅合器、驱动器、过载保护电路。 光电 耦合 器的作用是隔离主电路与控制电路之间电的联系。 驱动器的作用是放大驱动脉冲功率。 驱动 信号 为 mv 时, EXB841 输出端 3 脚为高电位,驱动电流沿 3 脚 174。 IGBT 模块输入电容 174。 isC 174。 1 脚流动,向电容器 isC充电, cv 逐渐上升;当 cv 上升到 IGBT 的开启电压时, IGBT 模块导通, IGBT 随 cv 幅度上升而逐渐进入深度饱和。 驱动 信号 为“ 0”时, EXB841 输出端 3 脚与 1脚之间出现 - 5v 电压,输入电容 isC 通过 3 脚、 1 脚放电;当 cv 下降到 IGBT 的截止电压时, IGBT 模块截止。 IGBT 模块截止后,发射极与栅极之间承受反向电压,维持 IGBT模块截止。 瞬时保护电路的作用是保护 IGBT 模块。 14 IGBT模块的过载能力低,瞬时过载便可使之损坏,故需要设置瞬时保护电路。 它由过流检测电路、低速切断电路组成,其功能是将过载电流限制在安全工作区域。 该电路采用延迟搜索方法进行保护。 所谓“延迟搜索”,就是实时检测 UBT 模块两端电压:若超出设定电压值,先将栅极电压从 15v 降至某 一设定值 (如 10V),延时 10ms 左右再进行检测;如故障消失,自动将栅极电压恢复到 15V;如放降未消失,自动将栅压降至 0V 以下,关断 IGBT 模块。 调整电路 闭环负反馈调整电路的功能是 稳定 UPS 输出电压、改善 UPS 输出波形。 它是由调整电路、 SPWM 电路、驱动电路及主电路组成。 调整电路包括波形调整电路、电压调整电路。 (1)波形调整电路 波形调整电路由检测电路、给定电压、误差放大器组成。 检测电路在这里指的是交流电压检测电路,它由降压变压器 13B 、电阻分压器263R 、 253R 组成。 设变压器的变比为 n,则变压器次级电压为: 2V = 0Vn 电阻分压器输出电压为: 25 22 5 2 6333f RVVRR=?+ 令 ( )2525 26333RF R R n= + 则 0fV FV= 上式表示:检测电压 fV 与 UPS 电源输出电压成正比。 该电压通过 353R 及校正网络 ( 313C 、 173R 、 333R )加到误差放大器 43U 的反相端。 给定电压是由 Sigma PWM1300L 集成芯片提供。 给定 信号通过 14 脚加在 8分频器输入端,经过 8分频后变成 100Hz 对称脉冲加在外接 2 分频器输入端,经过 2分频后变成 50Hz 对称脉冲,由 12 脚、 13脚接回集成芯片。 800Hz、 100Hz、 50Hz 脉冲同时加在阶梯波 发生器输入端,在其输出端获得 16 阶梯波。 由 12 脚输入的 50Hz 脉冲经过变换器变成同频率窄脉冲,加在 15 电子开关的控制端。 电子开关输入端接固定 6v 直流电压。 每当阶梯波过零时,电子开关闭合, 6v直流电压便加在阶梯波上,使阶梯波向上提高 6v。 阶梯波通过滤波器变成光滑正弦波输出。 正弦波电压通过 163R 、 123C ,加在误差放大器 43U 反相端。 设给定电压为 mv。 误差放大器的功能是放大给定电压与测量电压之差,以提高闭环调整系统精度。 误差放大器是由 43U 中 8脚、 9脚及 10 脚,电阻 173R 、 183R , 电容器 183C 、 193C构成的比例积分放大器。 静态时,比例积分支路 183R 、 193C 不起作用。 由于” mv与 fv 相位相反,故误差放大器输出电压 cv 为: cv = 3k ( mv - fv ) 式中 , K3为误差放大器的放大倍数。 在图 31 中, 53C 、 53R 是校正环节, 12v 电源、 63R 及 33VR 构成直流偏置电压,它们的作用是抑制失调电压。 闭环波形调节系统的方框图如图 34 所示。 因中 3K 是误差放大器的增益, 4K是正 弦脉宽调制器的传递函数, 5K 是逆变器的传递函数, F 是检测电路的反馈系数。 根据图 34可以看出: 图 3- 4 闭环波形调节系统的方框图 0V = 345KKK (mv - fv ) 令 K= 3K 4K 5K K 为环路总增益。 则 0V = 1 mKvFK+ 由于 fV = F 0v ,只要反馈系数 F 是常数,则检测电压 fV 与 UPS 的输出电压波形一样, 即 检测电压波形=输出电压波形 1 2 3 4 5 6ABCD654321DCBAT i t l eN u m be r R e v i s i o nS i z eBD a t e : 8 J un 2 0 0 7 S he e t o f F i l e : D : \ P R O G R A M F I L E S \ D E S I G N E X P L O R E R 99 S E \ E X A M P L E S \ 3 1 .D D BD r a w n B y:VmVfK3 Vc K4 K5 VoF 16 由于负反馈足够大,故 mv 187。 fv 则 检测电压波形 187。 输出电压波形 因此, UPS 输出电压波形与给定电压波形相同。 由于给定电压是标准正弦波,故 UPS 输出电压也是标准正弦波。 (2)电压调整电路 电压调整电路由检测电路、给定电压、误差放大器及跟踪器组成。 其中 检测电路这里指的是直流电压检测电路,它由降压变压器 13B 、整流电路、电阻分压器223R 、 213R 、 363R 组成。 给定电压是由 12V 电源、电位器 23VR 、电阻 43R 构成的分压器提供的。 17 转换开关的功能 是实现市电供电与逆变器供电之间的转换。 它由主电路、触发电路及控制电路组成,其电路如图 4 42 所示。 转换开关的主电路 转换开关分为手动开关和自动开关两种。 正常情况下,负载通过自动转换开关由一种电源供电切换为另 — 种 电源供电。 当自动转换开关损坏或在紧急情况下,便采用手动转换开关。 自动转换开关由两个交流电子开关 1KS 、 2KS 组成,每一个交流电子开关均由两只晶间管 (1T 和 2T 、 3T 和 4T )反向并联而成,其电路如图 4- 1所示。 在正常情况下,交流电子开关 1KS 工作、电子开关 2KS 不 工作 ,逆变器输出电压通过 1KS 加在负载上。 其工作过程如下。 设逆变器电压为: 1v = 1mV sin 1wt 图 41 转换开关 1 2 3 4 5 6ABCD654321DCBAT i t l eN u m be r R e v i s i o nS i z eBD a t e : 1 4 J u n 2 0 07 S he e t o f F i l e : D : \ P r o g r a m F i l e s \ D e s i g n E x pl or e r 9 9 S E \新建文件夹 \ P R 5 F 3 D ~ 1 .D D BD r a w n B y:T3T4T1T2K3N F B 2 K2整流电路 逆变电路Vo V1 VoG2K2G1K1K S 1G3K3G4K4K S 2 18 图 42 转换开关的主电路 1v 为止半周时, 2T 两端加的是正向电压, 1T 两端加的是反向电压, 1T 、 2T 的控制极虽然均加上正向电压,但是只有 2T 导通。 故 2TV = , 1TV = , 01vv187。 1。不间断电源设计_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qpqiiiiiiiiababab a bpqaba b a babpq abab 于 是 令得( 加时的不等式两端分别相,再对(两端同时乘以 nkba niqqinippi ,2,1))(1111 得 niqqinippiini i baba 11111 ))(( 9 由 holder 不等式我们可以看出当
61/293345165661/202535165661/169323573101/123212276721/971,最大层间位移发生在第一层,其值为(满足要求)。 其中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对第14轴线所在的横向框架进行内力计算。 在水平节点荷载作用下,采用值法分析内力。 由求得框架第层的层间剪力后,层柱分配的剪力及该柱上、下端的弯矩和分别按下列各式计算:柱端剪力
s li steni ng to vol in m usic, pl ayi ng mahjong, swimmi ng and readi ng. Spendi ng m oney on him sel f or l eadi ng a fortable li fe al so m eans very li tle to him. Indeed, he bel i eves that a
e (132cm 40cm 150cm ),with 66cm row spacing planting, spacing of 20cm and planting density of 5000plants per mu, using soil profile sampling method , stud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emporal and
年 月 日 河北农业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评分表 评分指标 分 值 评 价 内 容 得 分 论文选题 10 选题有重要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 立题依据充分。 文献引用 12 阅读、引用文献资料较广泛,较全面了解本领域学术动 态,综合分析能力较强。 论文难度 及工作量 14 难度较大,工作量大。 论文成果 的创新性 12 有独到见解,有较大的创新性成果。 理论基础与科研能力 16
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硒氧化物 ;然后 在半胱氨酸亚砜裂解酶的作用下生成胶太硒甲烷, 最后 生成二甲基二硒化物( DMDSe)。 另 一部分硒代半 胱氨酸 是胱硫醚 γ合成酶 对 硒代半胱氨酸 产生催化 ,生成硒代胱硫醚, 而 胱硫醚 β裂解酶 对硒代胱硫醚作用, 生成硒代高半胱氨酸,然后进一步 生成硒代蛋氨酸。 其中一部分硒代蛋氨酸进入细胞质,在蛋氨酸甲基转移酶作用下产生硒甲基蛋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