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长期异堇叶碎米荠叶挥发性成分及硒含量分析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硒氧化物 ;然后 在半胱氨酸亚砜裂解酶的作用下生成胶太硒甲烷, 最后 生成二甲基二硒化物( DMDSe)。 另 一部分硒代半 胱氨酸 是胱硫醚 γ合成酶 对 硒代半胱氨酸 产生催化 ,生成硒代胱硫醚, 而 胱硫醚 β裂解酶 对硒代胱硫醚作用, 生成硒代高半胱氨酸,然后进一步 生成硒代蛋氨酸。 其中一部分硒代蛋氨酸进入细胞质,在蛋氨酸甲基转移酶作用下产生硒甲基蛋氨酸,在高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 BHMT)作用下生成硒代高半胱氨酸;而硒甲基蛋氨酸 通过 甲基蛋氨酸水解酶 生成 二甲基硒化物。 对于不耐硒植物 来说 , 当 植物吸收硒以后, 硒 经过有毒的硒代半胱氨酸在半胱氨酸脱硫酶作用下形成单质硒,而单质硒就会和铁硫蔟中的硫发生竞争而形成铁硒簇,而铁硒簇没有铁硫蔟稳定,可以参 与到蛋白质的形成,从而可以形成硒蛋白, 但是 由于硒的加入使蛋白质的折叠发生了改变,进而影响蛋白质的功能,从而导致对植物的毒害。 硒化合物有着促氧化的作用,当硒通过硫转运蛋白进入植物细胞后, 会形成硒代谷胱甘肽, 由于 谷胱甘肽是植物体内一种主要的抗氧化物质, 所以造成 植物体内谷胱甘肽的 含量 减少 ,使得 活性氧的积累 增加。 造成 植物体内的氧压力增加, 最终导致 毒害 作用 [18]。 这些 原因 导致了不耐硒植物在富硒土壤中难以生存,但是一些植物 能够 通过将吸收的硒代谢生成二甲基二硒化物和 4 二甲基硒化物排出体外, 从而降低体内硒含量, 起到植物解毒 的功能,使得植物有一定的耐硒能力。 在富硒植物中 ,硒酸盐在进入植物体内后经代谢产生的甲基硒代半胱氨酸 无法 进入蛋白质中 ,只能独自存在于细胞质中。 所以 硒能够 在植物组织中 不断 积累,从而 使得植物体内硒含量 达到较高的 水平 [19]。 这个代谢过程 一定程度的 解释了植物对硒的耐受 ,使得硒含量在植物体内增加。 图 植物硒代谢途径 metabolic fate in plants 异堇叶碎米荠的性质 异堇叶碎米荠特征 异堇叶碎米荠 ,也 名 壶瓶碎米荠 [20]。 它是一种 十字 花科 ( Brassicaceae) 碎米荠属 ( Cardamine Linn) 的 一 年生草本植物, 能够高度耐硒,其体内硒含量高,属于聚硒植物。 异堇叶碎米荠的叶片 形状 呈圆心形或肾状心形, 叶片 边缘 有 齿状;顶生小叶 面积 较大, 有 较长的小叶柄 [19]。 异堇叶碎米荠的 生长时期主要分为幼苗 5 期、抽苔期、开花期、结荚期 这四个时期 ,在 这 四个时期 中, 其叶片在形状上大致相同,面积大小差异较大。 花瓣呈白色, 没有 明显的花柱。 异堇叶碎米荠可 当做 野菜 食用 ,也可以入药, 能够 清热解湿。 用于尿道炎,膀胱炎,痢疾,白带;外用治疔疮 , 具有十分重要的药用价值。 下图 为种植的异堇叶碎米荠。 图 种植的异堇叶碎米荠 Fig plant of Cardamine violifolia 异堇叶碎米荠的地理分布 异堇叶碎米荠 生长温度一般为 10℃ ~ 25℃。 当温度比 10℃ 低时 , 异堇叶碎米荠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发育 变 得缓慢;当 高于 25℃ ,其品质 会下降,温度过高甚至 死亡 [20]。 因此异堇叶碎米荠对于温度要求较高,生活在低温环境中。 但是 异堇叶碎米荠 在各种光照强度下均能生存,对于光照要求不严格。 异堇叶碎米荠在适宜温度下,偏好弱光。 同时异堇叶碎米荠一般生 活在 pH值偏碱性的土壤中,由于有很强的耐硒能力,因此一般生活在富硒土壤环境中。 主要分布 在湖北 省的 西部、安徽 省的 九华山 以及 浙江 的 柴桥 等地 [21]。 湖北恩施双河地带土壤具有高浓度的硒环境,海拔 1400 多米,在其地区上生长的异堇叶碎米荠主要分布在含硒量较高的土壤中, 其土壤疏松, 空气中水分含量较高, 特别是在硒矿旁的小水沟边 生长 极其 旺盛。 异堇叶碎米荠的研究现状 由于碎米荠有着很强的耐硒能力,其体内有着很高的硒含量,具有很高的价值,目前国内 对于碎米荠的研究 有很多。 卢金清等 [22]对华中碎米荠挥发性物质通过气 相色谱 质联用进行了测定 , 分析 出华中碎米荠中各种 化学成分以及 相对百分含量。 丁莉等 [23]对堇叶碎米荠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 发现 维生素 C、纤维素、硒 6 这三种物质的质量分数为 、 %、 g1,含量均 比 同类蔬菜 高。 一定程度证实了碎米荠中硒含量较高,而且拥有很好的食用价值,对于富硒产品的开发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彭诚等 [24]对堇叶碎米荠不同时期营养成分与含硒量的关系 进行了研究 ,表明含硒量和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苔期达到最高。 说明了硒含量和可溶性蛋 白、可溶性糖三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这个猜想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牟敏等 [25]对恩施堇叶碎米荠通过采用环已烷萃取有机硒,将无机硒与总硒同时测定,通过恩施双河渔塘坝溪沟边、石煤渣堆和坡地上生长的 三种 恩施堇叶碎米荠进行测定,表明堇叶碎米荠有机硒含量最低 92%以上,生长在溪沟边的堇叶碎米荠总硒和有机硒含量最高 ; 雷红灵等 [26]对恩施碎米荠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进行了研究,通过不同硒浓度 研究 ,得出恩施碎米荠的叶片抗氧化酶活力的最适硒质量浓度是 3060mgL1。 证实了恩施碎米荠的高度耐硒能力,为研究恩施碎米荠提供了 一定的参考价值。 向天勇等 [27]通过不同浓度的外加硒对恩施碎米荠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发现了恩施碎米荠对硒的耐受能力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提高。 还有很多关于碎米荠的研究,但总的来说这些研究都为碎米荠与硒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研究价值,建立了一定的研究体系。 选题意义 硒作为一种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在我们的生活中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 重要 的作用,通过对植物中硒含量的研究,进而研究植物中硒的代谢途径,了解植物体内硒的代谢机理,通过一定技术手段,从而提高植物内硒含量 ,对于有机硒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 于低硒、缺硒地带,人们在平时生活饮食中的硒摄入量不足,严重影响着我国人口的身体健康 ,对于缺硒人群进行补硒迫在眉睫。 因此 生产 富硒产品, 进而 提高缺硒人群 体内 的硒 含 量显得十分重要。 而异堇叶碎米荠在富硒土壤中生存,对于硒有着强耐受能力,其体内硒浓度 很 高,属于聚硒植物,研究其 体内 硒代谢途径,对于开发富硒产品,从而提高人体的硒含量, 保持人体内正常的硒含量水平, 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测定异堇叶碎米荠不同时期叶片的挥发性成分以及硒含量,寻找挥发性物质中是否存在硒化合物,为研究硒在异堇叶碎米荠中的代谢机理 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为开发新的富硒产品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7 2 材料与方法 材料 供实验用的异堇叶碎米荠来自于 20xx 年湖北恩施双河的种子,通过取自 湖北恩施 双河的硒矿渣培育获得的不同生长时期异堇叶碎米荠。 药品 优级纯:硝酸;盐酸 分析纯:无水氯化钙; 硼氢化钾;氢氧化钾 10μgmL1硒标准溶液 设备 分析天平( ME204E/02,瑞士 梅特勒 托利多有限公司 );石墨消解仪( SH220,济南海能仪器有限公司);数显鼓风干燥箱( GZX9420MBE,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 Agilent6890N/5975C,美国安捷伦公司);萃取头( DBV/CAR/PDMS 50/30μm, 美国 Supelco 公司);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 AFS9760,北京海光仪器公司) 异堇叶碎米荠叶片的挥发性物质测定 样品准备 取处于幼苗期、抽苔期、开花期、结荚期的异堇叶碎米荠叶片,按照叶片大小的不同, 取样的数量不同。 一般表面积较大的叶片取 1 片,表面积较小的叶片取 23 片,轻轻去掉叶片上面的杂质,用滤纸擦干叶片表面的水分。 SPMEGCMS 测定挥发性物质 取样: 称取 2g无水氯化钙(用于干燥)放入洁净干燥的 50mL试剂瓶中,剪取一张与 50mL试剂瓶瓶底大小一致的滤纸放入瓶中,完全盖住无水氯化钙。 将 擦拭 干 净 的叶片放入瓶中的滤纸上,用 8 层封口膜对试剂瓶瓶口进行密封,并用 2根橡皮筋将瓶口的封口 膜 扎紧。 萃取: 放入设置为 60℃ 的数显鼓风干燥箱中,保持 30min,然后将装有样品的试剂瓶取出冷却至室温, 迅速插入已在进样口( 250℃ )老化 30min的萃取 头 ,用手柄 推出 纤维 头,在常温下萃取 30min。 8 进样: 将已经萃取 好 的 纤维 头推回,将萃取 头 迅速插入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的进样口,推出 纤维 头,解吸 3min,进行测定。 色谱条件: HP5MS 石英毛细管柱( 30m),载气为氦气,流速为 1mLmin1, 进样口温度为 250℃ ,不分流进样。 程序升温条件( 40℃ 保持 2min,再以 5℃ min1升温至 130℃ ,保持 1min;再以 15℃ min1升温至 280℃ ,保持 2min)。 质谱条件: 离 子源 EI 源,电子能量 70eV,离子温度 230℃ ,四级杆温度 150℃ ,倍增管电压 ,扫描质量范围 m/z35~ 550。 异堇叶碎米荠叶片硒含量测定 标准曲线绘制 分别量取 10mL浓度为 20μgL1 的硒标准溶液在原子荧光光度计上测定硒含量,以 B道浓度为横坐标,以 B道荧光值为纵坐标作图, 得到 图。 得出线性回归方程 y=。 相关系数为 R2=,说明 120μgL1之间线性关系良好。 05001000150020xx25003000350040000 5 10 15 20 25硒浓度( μ g/L)荧光强度 图 硒。不同生长期异堇叶碎米荠叶挥发性成分及硒含量分析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