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珠宝中心桩基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场及钢筋笼制 作、堆放区,堆场及加工区长约30m,宽 15m。 . 资源配置计划 根据我公司类似地层施工经验及结合场地地基土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分析,以及招标文件的总工程量及确保满足总包方工期要求,我方拟投入 12 台套 GPS10 型正循环钻机。 GPS10 钻机:主要用于砂、粘土等第四纪软土地层φ 1000 以下深度 70m 以内的正循环钻孔施工。 部位 工种 人数 整工程 冲洗车 4 电工 2 机修工 1 保洁工 6 后勤 1 钻孔灌注桩施工 钻机操作工 24 钻机辅助工 48 制作钢筋笼电焊工 8 挖掘机驾驶 2 泥浆外运 4 合计 100 第 14 页 施工阶段选用的设备主要技术参数以及用电量情况详见下表。 ( 1) 钻孔灌注桩施工主要设备配备计划表 序号 机械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额定功率 ( KW) 总电量( KW) 备注 1 钻孔灌注桩机 GPS10 12台 60 720 工程桩、试桩施工 2 泥浆泵 12台 90 3 泥浆泵 3PNL 12台 22 264 4 清水泵 2台 5 排浆泵 2台 22 44 6 电焊机 BX300 4台 20 80 7 全 站 仪 2台 8 水 准 仪 S3 2台 9 氧气乙炔 2套 10 挖 掘 机 SK200( KOBELCO) 1台 配合施工 11 泥浆运输车 若干 泥浆外运 第 15 页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商品砼 C30水下 M3 15478 试桩及工程桩灌注 2 成型钢筋 综合 T 2245 钢筋笼 3 上述材料为清单量,实际用量以蓝图结合施工为准。 . 施工临时用电方案 ( 1)将根据建设单位现场提供的电源,工地用电采用集中管理,采用 TNS 三相五线制保护系统供电,贯彻公司 CI 有关标准。 ( 2)自从配电室接出,设一个Ⅰ级电箱,分五个Ⅱ级电箱,一个作为钢筋笼制作用电,另四个各供三台钻孔灌注桩施工机械设备用电。 ( 3)现场电缆主线采用 120mm2以上电缆,机械设备用电和其它施工用电均采用 75mm2以上电缆。 当电缆穿越施工场地内的主要路口时,在套管上回填黄砂并浇捣混凝土 加固处理 高峰期主要用电设备见下表 序号 机械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额定功率 ( KW) 总电量( KW) 备注 1 钻孔灌注桩机 GPS10 12台 60 720 工程桩、试桩施工 2 泥浆泵 12台 90 3 泥浆泵 3PNL 12台 22 264 4 清水泵 2台 5 排浆泵 2台 22 44 6 电焊机 BX300 6台 20 120 用电量合计 1242KW 本工程施工用电高峰值约为 1242KW, 按电机的功率因数为 ~ 计算,本工程高峰用电量 1242 =931KW, 业主现场需提供 1000KW 用电方能满足施工要求。 第 16 页 . 施工工期 计划按 2020 年 8月 28日开始进场计算,总工期为 70 日历天。 施工前期准备阶段节点控制计划: 设备进场及前期准备工作需 4 日历天。 桩基施工阶段节点控制计划: 根据本工程桩基工程量(总桩数为 1484根,含 15根抗拔试桩)。 拟投入 12台 GPS10型正循环钻机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 进场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先行施工 15 根抗拔试桩。 按 24 小时白夜两个工作班组施工,每台设备每天完成约 2 根,试桩完成需 2 日历天。 待试桩施工完毕后, 12台设备按每台每天完成约 2根,每天累计完成约 24根, 考虑不确定因素影响 4天,共需 66 日历天完成。 . 施工管理目标 满足总包方整体进度要求 确保本 工程分部分项工程 质量 100%一次性通过合格验收。 ( 1)控制和杜绝因公负伤事故的发生,死亡事故为零; ( 2)一般事故频率控制目标在 6‰以内; ( 3)无重大设备、 火灾 和中毒事故; ( 4)及时消 除重大事故隐患,一般隐患整改率达到目标的不低于 95%; 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达到《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合格以上标准; ( 5)消灭 三违章即“消灭 违章指挥 ” 、 “消灭 违章作业 ”、“消灭 惯性事故 ”。 第 17 页 争创文明工地,达到标化工地标准。 同时遵守上海市政府关于对市区范围内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产生的泥土、建筑垃圾等必须整治管理的若干意见和具体分工要求。 无环境污染和严重扰民事件。 第 18 页 .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项 目 经 理 项目副经理 项目工程师 施工员 安全员 材料员 资料员 工程资料 物质供应 桩机班组 土建班组 质量员 来往文件收发登记 协同测放控制点 工程报验及资料收集 材 料 验 收 钢 筋 供 应 水 泥 供 应 混 凝 土 供 应 工序质量控制 材料检测、验收 施 工 记 录 控制网建立和管理 桩位跟踪检查水准点 放样数据计算、放样 桩机移位,标高测量 模 板 加 工 施工记录 钢 筋 加 工 混凝土浇筑 材料检测 测量组 第 19 页 五、工程施工方案 . 测量施工方案 . 测量依据 测量依据指 测量工作所执行和参照的技术性规定,除本工程相关图纸、技术核定单等之外,还将按照以下条目开展测量工作: 1)业主和设计所指定的技术要求和标准 2) CJJ899《城市测量规范》 3) GB500262020《工程测量规范》 4) 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5) JSB304《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测量规范》(建筑工程) 6) CH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 测量准备工作 定位程序:资料审核→内业核算→外业校测→定位测放→定位自检→定位验线。 做好工程坐标控制网和原始水 准点接受、复测、报请校核工作,做好工程总体的定位放线、复测和报请复核工作。 按有关规定定期做好测量、标养室计量器具等的检查,做好测量、计量资料的汇总、归档。 . 建立平面控制网 施工平面测量控制网既是各施工单位局部、单体施工各环节轴线放样的依据;也是监理等各检测单位的测量基准。 因此,务求达到可靠、稳定、使用方便的标准。 控制网除应考虑图形强度以满足工程施工精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密度和使用方便的特点。 应由测量人员对施工场地及控制点进行实地踏勘,结合工程平面布置图,创建施工测量平面控制网。 要求达到通 视条件好、网点稳固状况、攀登方便等各种因素。 各级控制网的创建,必须对各控制点相互之间,以及各级控制网之间进行闭合校验和平差。 保证各点位于同一系统。 每次使用前,必须对控制网校核。 随着施工的进 第 20 页 度,按重要性原则定期对其复测,以求得控制网稳固不变和防止地面变形、沉降或其他因素导致的控制点移位。 首级控制网设置备用控制点,并加强对各点的保护。 其他各级控制网如遭遇破坏,由上级平面控制网来恢复。 控制网建立完毕,交监理方复核确认。 ( 1)首级施工控制网 结合工程特点及业主提供的测绘成果控制点,在现场外围的稳固位置设置两两通视的四个基准控制点 G1~G4,并对该控制点构成的基准控制网作闭合平差,以建立一个稳固不变的永久平面控制网。 它是其他各级控制网建立和复核的唯一依据。 在整个工程时间跨度内,必须保证这个控制网的绝对不变,绝对避免前后期测量系统的不一致。 ( 2)二级控制网 二级控制网设置在施工现场附近,用于为受破坏可能性较大的下一级控制网的恢复提供基准,同时也可直接引用该级控制网中的控制点测量重要的或关键的测量工序。 其建立以首级控制网为依据。 二级控制网宜设置在工程现场外的道路一侧稳定处,且需考虑使用方便。 本工程二级网的设置形式采 用围绕施工现场一周的闭合网,布点位置由测量人员经过现场踏勘后确定,外业测量结束后对数据进行闭合和平差。 . 建立高程控制网 高程控制网的作用是为长期的工程结构施工提供一个稳定、统一的标高参照系统。 本工程设置二级高程测量控制网,施工现场之外在可靠处设置首级高程控制网;施工现场内布置二级高程控制网。 ( 1)首级高程控制网 首级高程控制网的创建以业主下发或城市测绘部门单位提交的城市高程控制点为依据。 为保证高程系统的稳定性,点位设置在不受施工环境影响,且不易遭破坏的地方,以距离施工现场 200 至 300m 左右 ,采用深埋水准点形式设置。 考虑季节变化、环境影响以及其他不可知因素,定期对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测。 首级高程控制点的建立使用电子精密水准仪并采用往返或闭合水准测量的方法建立。 ( 2)二级高程控制网 二级高程控制网设置在施工现场以内,作为施工所需的标高来源使用。 其创建以首级高程控制网为依据。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建筑物的不断升高。 自重荷载的不断增加,建筑物会产生沉降,因此要定期检测高程点的高程修正值,以及时进行修正。 由于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较差,产生破坏的因素众多,二级控制点需加密复测的次数,以确 第 21 页 保其坐标值正确可靠。 . 控制网复核 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建立后,由我公司测量队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提请监理及相关单位复测,并做好书面签证工作。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控制网进行复测,对于地面变形沉降或其他因素导致的控制点移位及时进行修正。 . 平面测量 桩基定位使用基准控制网 G1~G4 放样。 放样方法采用极坐标法测量,原则上应一次测量到位。 轴线坐标控制点投测完毕之后,互相之间应进行校核。 同时可检验偏差情况,以及时纠正。 放样流程如下: 依据场内平面控制网 (点),测量定出各纵横向轴线,再按设计的桩位图所示尺寸由 纵横轴线引测每个桩位样桩,用钢钉做好标记,并做好两级复核。 地下连续墙平面测量由施工单位依据场内平面控制网 (点),用全站仪按基座位置定出导墙中心轴线,并做好木桩控制点,及做好两级复核。 导墙中心轴线的定位点,设置在不受施工直接影响的地点。 依据场内高程控制网,测出177。 标高,在桩机架上做好标记 (每打一根桩做一 第 22 页 次),用水汶测绳测出桩底标高,项目部、监理两级复核。 . 测量精度要求 测角:采用三测回,测角过程中误差控制在 2 以内,总误差在 5mm 以内; 测弧:采用偏角法,测弧 度误差控制在 2以内; 测距:采用往返测法,取平均值; 量距:用鉴定过的钢尺进行量测并进行温度修正。 . 测量仪器配置 仪器的选用以工程施工所要求的具体精度要求和时效要求,同时结合考虑可操作性为标准。 本工程使用如下设备: 仪器 生产厂商 型号 标称精度 全站仪 SOKKA SET2C 2”,2mm+2ppm 经纬仪 Wild T2 2” 光学水准仪 SOKKA B1+光学平板 177。 其他辅助仪器如垂直目镜、棱镜、靶标、塔尺及钢尺等。 以上仪器均按照国家规定年检鉴定合格,并在 使用有效期内。 在使用过程中,随时检查仪器的常用指标。 一旦偏差超过允许范围,将及时校正以保证测量精度。 . 测量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委派专业测量工程师进行本工程的测量定位工作,定位尺寸均由电脑程序计算后到现场放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