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因而在实践 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在此情况下,研究考察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促进我国内部控制相关规范的实施、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进而维护信息使用者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通过媒介向社会公众发布公司内部控制运行状况的信息”。 根据我国证监会颁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 2 号《年度报告的内部与格式 (20xx 年修订稿 )))的规定,年度报告中监事会应 对“公司决策程序是否合法、是否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公司董事、经理执行公司职务时有无违反法律、法规、公司章程或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发表独立意见,明确了上市公司公开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义务。 根据美国的COSO 报告,企业的管理当局有责任建立并维持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并应定期对其设计和执行进行评估,将评估结果提供给投资者和公众,这明确企业管理当局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有着持续的责任。 在美国萨班斯法案颁布之后,我国政府相关部门提出了借鉴该法案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和加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构想。 证监会以及其 他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 从《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到《会计法》、《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的不断修订,再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简称《沪市指引》)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简称《深市指引》)的颁布,各项法律法规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及其信息披露提出了明确要求。 尤其是 20xx 年颁布的沪、深两市内部控制指引,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做了具体的规定,标志着我国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强制性要求包括了所有的上 市公司。 20xx 年 6 月 28 日由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简称《基本规范》)。 这说明我国对于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已经开始,更加突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目前为止,我国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还为数不多,主要都是参照国外的研究模式,并且由于样本信息质量低下,不能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持,因此有限的研究成果还尚不能形成公认的综合性观点。 蔡吉甫 (20xx)以 20xx 年 A 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 公司盈利能力、财务报告质量和财务状况显著正相关。 另外他还指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自愿性披露动机不足、多数披露流于形式。 方红星、孙篙 (20xx)对 20xx 年沪市非金融业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受是否海外上市、公司规模、审计意见类型、第一大股东是否为国有的显著影响。 李馨弘 (20xx)对 20xx 年沪市上市公司进行抽样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比例、公司规模、承销商声誉、审计意见类型、盈利能力、是否因违规而受到处罚、所属地区、发行市场这些因素都对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显著影响。 宋绍清 (20xx)从公司 治理角度对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证交所治理程度以及产品市场竞争力等外部治理机制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显 著。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 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我国学者大部分从公司治理、股权集中度、公司规模、公司业绩、审计意见类型、上市地点等方面来研究,但是由于选取的样本不同,研究结果也有所差异。 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标准的制定,也未达成共识。 本文从公司基本特征、内部治理结构、外部治理机制三个维度来研究影响 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因素。 公司基本特征方面 公司的基本特征,如公司规模、盈利能力、财务杠杆 等,可能影响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与披露水平。 据委托 代理理论,企业资产规模越大,监督管理的难度越大,企业失控的风险 越大,代理人提供的内部控制信息应该更加详细。 Cook 研究发现,公司规模越大越会自愿披露较多信息。 方红星、孙翯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总资产规模是影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因素。 李馨弘的实证结果同样表明 ,公司规模是影响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的因素。 根据信号传递理论,财务经营业绩好的公司倾向 于披露更为详尽的信息,从而获得更高的声誉,吸引更多的投资;而经营业绩不好的公司则倾向于披露较少的信息。 蔡吉甫研究发现业绩好、财务报告质量高的上市公司倾向于披露内部控制信息 ,而财务状况存在异常的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动力明显不足。 李馨弘的实证研究也表明 ,盈利能力是影响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的因素。 Jensen 和 Meckling(1976)指出 :具有高财务杠杆率的上市公司面临更高的监督成本。 因为除公司股东外,长期债权人同样需要此类上市公司提供充分的信息以保证其投资的 可靠性,规避投资风险。 另外从企业角度出发,提供更多的内部控制信息可以消除债权人投资的不确定性,从而获得更多资源。 陈美娟 (1997)通过实证研究台湾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发现,公司负债比率与财务信息披露水平显著正相关。 内部治理结构方面 内部治理结构方面,如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 等,可能影响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与披露水平。 左惟、乔晔认为股权集中度越高,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的风险越大,企业倾向于披露更详细的内部控制信息,使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经营情况,维护小股东利益。 Hossain 等认 为股权集中度与内控信息披露水平存在关系,并以 75 家马来西亚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股权集中度与披露水平正相关。 管理人员持股比例越大,越可以降低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成本,使得双方站在同一立场 (Jensen 和 Meckling1976)。 进而具有制定信息披露内容权的管理人员便会站在股东的利益角度对会计信息进行尽可能多的披露。 因此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将会刺激其披露更多的会计信息。 独立董事比例高的公司,其公司治理结构也相对建立的更为完善。 根据信号传递理论,其自愿性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动机也就越大。 Fama 和Jesen(1983)提出,独立董事比例越大,对董事会的约束越有效,进而使得公司倾向于自愿披露更多的信息。 向凯 (20xx)发现独立董事比例与自愿性信息披露呈显著正相关。 外部治理机制方面 外部治理机制方面,可能影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审计意见类型和会计师事务所声誉。 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保证企业经营以及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性,而注册会计师正是在鉴证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 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后才会发表无保留意见。 因此,注册会计师所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间接地反映了公司的内部控制完善程度以及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的高低。 声誉好、名声大的会计师事务所较其它会计师事务所拥有更专业的业务水平,及更高的会计信息鉴证标准。 因此,聘用此类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则需要披露尽可能多的信息以满足其严格的认证标准。 此外,由于“内控指引”要求上市公司可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出具核实评价意见,因此选用高声誉事务所的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程度更高。 本文选取十家大事务所为国内主审会计师事务 所,他们是 普华永道中天、安永华 明、德勤华永、毕马威华振、中瑞岳华、立信、信永中和、大信、利安达信隆、 中审。 第三章 实证研究 研究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 选取 湖南省 沪市、 深 市 A 股上市公司 20xx— 20xx 五 年的年报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信息进行自愿披露的因素。 研究首先剔除了仅在 20xx— 20xx 年其中 一年上市的公司、年报及其他资料不全的公司、退市公司。 其次,由于证 券、银行和保险等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信息 披露有专门规定,与其它行业不具备相比性,因此在本研究中 予以剔除,由此得到有限样本 57 家,其中沪市 19 家,深市 38 家。 本文所用的关于 20xx— 20xx 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资料取自巨潮资讯网 、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大多数的融资方式对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指标都有着严格的规定,这些严格的规定大大提高了企业融资的门槛。 而通常企业在生产经营陷入困境时很难达到融资的相关条件和标准,这就使得陷入经营困境的企业 难以通过融资来解决资金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很可能会出于融资的需要选择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因为在当前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的经济环境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可以使企业在资产、利润
有部分监督权,并且是对于公司业务管理、公司财务方面的监督权,缺少对于人事监 督权,使得监事会行使职责的难度增大。 ( 2)监事会缺乏健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监事会成员在行政关系下受制于公司董事会和高层管理者,监事的报酬和各种履行职权的费用的审批都由董事会和高层管理者掌控。 同时监视会的职权范围有明确的规定,但缺少对于监督不力的处置措施。 ( 3)监事会成员的专业素质较低。
: ① 参见 章雁 . 试论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 . 商业研究, 20xx( 3) 北京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13 ( p S) ( q S) +TC 则机构投资者愿意参与公司治理。 需要指出的是 , 公司数效应模型是建立在股数效应模型基础之上的 , 即在不稀释机构投资者对某上市公司权益的前提下 , 机构投资者拥有足够多的资金 , 投资于多家上市公司。 机构投资者的目标公司越多。
70% 以上的关联交易金额是在上市公司 与其控股母公司之间发生的。 根据 深交所完成上市公司 20xx 年 年报事后审查工作 可知, 深市上市公司 20xx年约有 70%的公司发生向关联方提供资金(特指非经营性)的行为,发生额合计超过 435 亿元,余额为 359 亿元,与 20xx 年的发生额和余额相比分别减少 65%和15%。 其中,向大股东及其子公司提供资金发生额为 312 亿元
点就不同,对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制定不同的约束机制,保证会计信息的披露真实、可靠。 11 表 1 三方主体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比较分析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标准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标准 会计信息使用者标准 可理解性:指会计信息是便于使用者理解的 客观性:指会计信息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 股东:了解财产状况、盈利能力、现金流动等信息 相关性:指会计资料必须与使用者决策需要相关 相关性:会计信息
时,应根据视觉要求、工作性质和环境条件,使工作区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合理的照度和显色性,以及适宜的亮度分布。 ( 2 在确定照度方案时,应考虑不同建筑对照明的不同要求,处理好电气照明与天然采光、建设投资及能源消 耗与照明效果的关系。 ( 3)照明设计应重视清晰度,消除阴影.控制光热,限制眩光。 ( 4)照明设计时,应合理选择照明方式和控制方式,以降低电能消耗指标。 照明方式 照明方式可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