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县某滑坡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计划 结合本工程设计要求,采用了采用 分级削坡清除滑坡体 、 新形成的边坡挡墙加固 及 截、排水沟 措施及加强监测的治理方案,整个工程主要有削坡、挡墙、拱形骨架坡面防护、截、排水沟以及平台种植苗木、坡面撒播草种绿化 的施工 ,可以同步交叉网状平行作业施工。 及时组织先遣人员及机械设备进场,进行施工测量、租用办公生活用房、修建临时道路、施工辅助设施、料场准备以及施工范围内的植被树木的清理等施工准备工作等,尽早形成施工能力,当具备施工条件后,及时展开各项目的施工。 施工顺序安排 首 先进行自上而下削坡施工,当 削坡 施工至设计平台标高 56m时,开始安排进行拱形骨架坡面防护、挡墙以及截、排水沟的施工,最后根据现场情况,安排进行平台绿化、坡面草种撒播。 施工进度计划 结合类似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 计划 工程 总工期 为 150 天 :施工准备工作 10 天;削坡施工、截排水沟施工 100 天;拱形骨架护坡施工 50 天;挡墙施工 90 天;绿化施工 75 天;完工后 5 天内退场。 具体 详见施工总体计划表、分项工程进度率计划、工程管理曲线、分项工程生产率和施工周期表。 16 第五章 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法 为确 保安全,施工过程中做好边坡 巡视检查 工作。 按设计要求设置监测点,对整个施工过程均进行 施工监测。 特别是雨天、台风天气,更应加强施工监测工作。 如有 异常,及时通知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进行处理。 削坡施工 一、削坡施工工艺 采用机械分层开挖,人工配合坡面清理的施工工艺,工艺流程为: 二、施工方法 测量量放样: 按图纸设计的平面位置,放出削坡大样,并洒上灰线,根据设计坡率设置相应的挖深控制桩点。 采用 液压反铲挖掘机 自上而下进行分层开挖, 分层高度一般按 4m控制,局部位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直接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至弃土场或临时堆放场,距离超过 50m的开挖料采用推土机、装载机配合液压反铲挖掘机挖土、装车。 土方开挖边坡按实际宽度每侧预留 10~ 20cm 以便人工修整。 开挖的 土石方,做到随挖随运。 开挖至风化基岩时,采用镐头机并配合手持式风镐碎岩进行开挖。 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土质临时边坡坡率小于 1:,高度小于 6m,岩质临时边坡坡率小于 1:,高度小于 8m,遇到不利结构面发育处(如断层等),必要时进行临时支护。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在设计标高 56m、 48m、 40m平台部位设置临时堆放场用以堆放部分可用于砌筑的块石及墙背回填砂砾石。 为减少超挖及对边坡的振动,土质边坡应预留保护层,采用人工开挖修整至设计位置。 对于岩质边坡,则采用人工并配备风镐进行修坡清理,将松动块石清理干净。 在削坡施工中,应根据现场情况,设置相应的警戒区,并有专人负责安全监督管理。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必要时予以停工处理,消除安全隐患后方可施工。 削坡施工过程中,采取永久与临时相结合的方法做好场内排水措施,以保护开挖坡面的稳定。 坡面整修 应避免在雨天施工,遇到强降雨时,必须对开 挖坡面采取相应措施予以保护。 测量放样 机械开挖 坡面整修 17 应严格按照剖面图纸所示削坡线进行削坡,并按规定设置马道,不能欠挖,也不准超挖。 若有超挖,按现场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回填并夯实。 采取的削坡程序应保持坡面的稳定,在工程最终验收以前,应对所有的坡面稳定和安全负责。 在施工过程中,坡面上的不稳定土、石或易伤人的材料、物品,应立即清除,以保安全。 削坡过程中,合理安排施工作业面,统筹安排调度车辆,及时外运土石方。 部分予以利用的块石及砂石,按要求堆放于指定堆场,且堆放高度不得过高,以不超过 2m 为宜。 1削坡施工过程中,加 强监测与日常巡查力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施工,排除隐患后方可继续施工。 拱形骨架护坡施工 一、拱形骨架护坡施工工艺 削坡施工完成,边坡整修完成后即可开始拱形骨架护坡的施工,采用人工挖槽法施工,工艺流程为: 二、施工方法 坡面整修:按照边坡坡度、基础高程等数据设置固定的样板挂线,进一步的坡整修,清除表面浮土,填补坑凹并拍实使坡面平整。 测量放样:按设计图纸对拱形骨架轮廓进行放样,对基槽开挖位置准确定位。 拱形骨架基槽开挖:采用 人工开挖基槽,开挖时注意几何位置的准确,基槽开挖深度 40cm。 拱形骨架砌筑:采用座浆法施工, 砂浆块石自下而上进行砌筑,并与平台浆砌块石护面或下方挡墙连成一体,并按要求设置流水槽及阶步流水槽。 沿水沟方向每隔 10m设置一道 2cm宽的伸缩缝,用沥青麻筋填塞深度不小 200mm,砌体表面 砂浆勾缝养护后,格构中撒播草种进行绿化施工。 截、排水沟施工 一、截、排水沟施工工艺: 采用人工开挖基槽,浆砌块石座浆法施工。 工艺流程为: 坡面整修 测量放样 骨架砌筑 勾缝养护 18 二、施工方法 测量放样:按设计图纸要求位置,结合现场地形测量放线,确定水沟中轴线。 基槽开挖:,按设计要求尺寸分段人工开挖基槽,当截水沟壁最低边缘开挖深度不能满足断面设计要求时,可在沟壁较底一侧培筑土埂,土埂顶宽 1~2m,背水坡度为 1: 1。 基底处理:截水沟基槽开挖完成后,回填厚度 10cm砂石垫层,并予以 夯填密实。 砌筑、勾缝:采用座浆法砌筑,要求砂浆必须饱满,表面勾凸缝。 陡坡处,采用阶步式。 截水沟每隔 5m 设一道沉降缝,用沥青麻筋仔细塞实。 截水沟结合地形合理布置直接舒顺,在转处应以曲线连接;沟底纵坡不小于 1%,以免水流停滞。 砌体 表 面应平整、压实、抹光、直顺,不得有裂缝、空鼓现象。 挡墙施工 一、挡墙施工工艺 采用座浆法砌筑,工艺流程为: 二、施工方法 测量放样:按图纸设计的平面位置,准确放出基脚大样尺寸。 基槽开挖:采用机械结合人工的方法开挖基槽,基槽开挖保持良好的排水,可设置集水井,以利于基底排水。 基槽开挖后应检验基底,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步施工。 基底处理:基槽开挖后,进行基底清理, 验收合格按设计要求浇筑砼垫层,而后进行墙体砌筑。 墙体砌筑: A、基础砌筑后,进行墙身的放样。 墙身为 水泥砂浆砌筑块石,块石强度不低于MU30,块石应大致方正。 B、砌筑时应先铺设砂浆后砌筑,石块应卧砌,上下错缝,内外搭砌,不得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 块石砌体的灰缝厚度应为 20~ 30mm,砂浆应饱满、石块间较测量放样 基槽开挖 基底处理 砌筑、勾缝 测量放样 基槽开挖 基础处理 墙体砌筑 勾缝克顶 19 大的空隙先填塞砂浆,后用碎块或片石嵌实,不得先填碎石块后填砂浆碎石块的施工方法,石块不应相互接触。 C、在墙身砌筑时采用样板挂线或两面立杆 挂线,内、外面线保证顺直整齐,逐层收坡,在施工过程中要经常校正线杆,以保证砌体各部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D、砌体分层砌筑, 2— 3 层为一个工作层,每一工作层大致找平,所有石块应座于新拌砂浆之上,在砂浆凝固前,所有缝应满浆,石块固定就位。 相对长和短的石块应交错铺在同一层并和帮衬石或腹石交错锁结,上下层竖缝错开距离不小于 100mm,可以用厚度不比缝宽大的石片填塞竖缝,片石应被砂浆包裹,砌筑上层时不能振动下层,不能在已砌筑好的砌体上翻掷、滚动和敲击石块。 E、按设计要求位置设置泄水孔。 F、水泥砂浆应按配合比进行拌制 ,并做到 随拌随用, 3h 内 使用完毕 , 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 30℃ 时, 则 应在拌成后 2h 内使用完毕。 G、墙背 回填材料为削坡开挖的碎石土。 碎石土应分层碾压,每层 40cm一层,无法碾压时必须夯实。 勾缝、克顶 墙身砌筑后,按设计要求采用 砂浆进行勾缝, C20 细石砼克顶,厚度 10cm。 绿化施工 一、绿化施工工艺 绿化施工工艺流程为: 二、施工方法 挡墙施工:采浆砌块石座浆法砌筑。 回填种植土:清除回填场地内所有杂物、杂草、石块和建 筑垃圾等,回填种植土,要求中性或微酸性土质。 按设计要求平整至设计标高后,先进行翻挖,通过翻松、加填或挖除,使地表平整细腻。 可 用呋喃丹按每亩 8 斤混入泥沙均匀撒在回填土上,然后通过多次翻耕充分混合,以消灭害虫及虫卵。 用草甘磷预防杂草生长。 种植苗木:按照设计要求位置开挖苗木植坑,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树形端正和根系发达的苗木。 方法是用手将树干扶直,放入坑中,另一个将坑边的施工挡墙 回填种植土 种植苗木 养护 20 好的土填入。 大泥土填入一半时,用手将苗木向上提起,使根茎交接处与地面相平,然后将土踏实。 继续填入好土,直到与地平或略高于地平 为止,并随即将浇水的土堰做好。 栽植树木后 24h 内必须浇上第一遍水,水要浇透,使泥土充分吸收水分,树根紧密结实以利根系发育。 撒播草种:将坡面 场地内的杂草进行清除,消灭多年生杂草,初步平整后撒施基肥,然后普遍进行一次耕翻,土壤疏松、通气良好有利于草坪植物的根系发育,也便于播种。 对种子的处理,需用专用药水对种子消毒,避免播种后草坪生长势不好,而且容易产生各种病虫害,保证草坪的正常生长。 播种需按设计要求确定播种的量,然后均匀的撒播在种植土上,撒播草籽时脚步要轻,有顺序的后退进行。 播种后一般要盖土,盖土后浇水,以保持草种的湿润度,保证草坪的正常生长。 撒播后用滚筒轻压,碾压顺方向进行。 碾后立即喷水,水要细,从上往下自然降落,第一遍水不能太多,喷后检查草籽是否露出土面,露出的地方再复细土,然后进行第二次喷水,水量可稍多。 以后早、晚各喷水一次,直至发芽出苗。 浇水以保持草种的湿润度为量,不宜多浇。 养护:苗木种植、草种撒播后,应做好浇水、修剪、病虫害的防治等日常养护工作,以确保成活率,如有必要,则需进行补种。 21 第六章 质量 保证措施 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要保证工程质量,必须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把材料关,严格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等,只有如此,工程施工质量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建立和健全专职质量管理:在工程项目中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首先使全体职工提高质量意识,掌握施工方法,制定全面质量管理计划,对工程项目领导班子成员,管理人员直到第一线生产工人,采用分层次施教方式,除项目经理要抓质量外,技术负责人主管技术质量工作,使质量管理不断深化、不断提高。 制定明确的质量计划:质量计划是实现质量目标、组织与协调质量管理活动的基本手段,也是各阶段、各环节质量工作的行 动纲领。 各阶段、各环节的具体计划,形成一整套质量计划体系,项目经理及时组织检查分析,以保证及时完成,实现质量改进措施,达到预期的目标。 建立质量信息反馈系统:通过自检、互检的质量信息,由质检员输送给各班组,做好工序交接检查,预先发现前道工序的质量问题,分项工程检查情况由工程部各施工组负责人传给技术部质量员,原材料进场质量检查,各种材料测验以及设计图纸等方面的质量问题,分别由材料员、质量员和技术员传给项目经理,并把材料方面等问题传给有关方面,项目经理经常要直接组织各专业负责人进行联合检查,掌握第一手资料。 建立质量管理制度:每三天作一次质检情况汇报,总结经验,解决问题,各级现场人员必须认真地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 在经理部成立领导小组 , 由总部派质检员和现场技术员、施工员共同负责本工程的计量、施工的全面质量管理。 制定工程施工质量细则,形成质量保证体系,做到责任明确、奖罚分明,有章可循,对质量问题全权处理,所有工程内容经质安科检查合格后,方可向监理工程师报 检。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成立各级质检小组,针对质量要求高的工序展开活动,及时反馈给施工人员进行改进和调整,提高全体施 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整体素质。 实行项目负责人质量责任制和技术质量双向承包责任制,组成鉴定技术质量责任状,以经济手段激发全体参与项目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工程质量的 提高。 施工图纸会审制度 22 施工图纸会审是很重要的环节,其会审程序为:施工前先熟悉图纸,发现问题,然后召开各方会议,由设计单位介绍设计意图、设计特点及对施工的要求,由施工方提出图纸存在的问题和对设计要求,讨论协商解决,写出纪要,由设计方提出变更资料,审图必须注意关键,特别应注意构造和结构,必须形成图纸审查修改文件,并存档。 技术交底制度 项目经理部以作业指导书形式向作业班组交底,从而建立技术责任制、质量责任制,加强施工质量检验、监督与管理,技术交底的主要目的是:以设计图纸、施工方案、工艺规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为依据,编制技术交底文件,突出交底重点,注重可操作性,以保证质量。 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工。三门县某滑坡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畜为现状的 倍左右。 根据《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文本》对大、小牲畜用水定额的要求,确定项目区大牲畜用水定额为 50L/头 d,小牲畜用水定额为5L/头 d。 计算成果见表 22。 项目区设计水平年 大牲畜数 量达到 8246 头,小牲畜 达 到 19610头, 项目区集体或专业户饲养畜禽用水量 W2。 计算成果见表 22。 公共设施用水量 W3 按 居民生活用水量的 10%估算。
时,应根据视觉要求、工作性质和环境条件,使工作区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合理的照度和显色性,以及适宜的亮度分布。 ( 2 在确定照度方案时,应考虑不同建筑对照明的不同要求,处理好电气照明与天然采光、建设投资及能源消 耗与照明效果的关系。 ( 3)照明设计应重视清晰度,消除阴影.控制光热,限制眩光。 ( 4)照明设计时,应合理选择照明方式和控制方式,以降低电能消耗指标。 照明方式 照明方式可分为
点就不同,对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制定不同的约束机制,保证会计信息的披露真实、可靠。 11 表 1 三方主体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比较分析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标准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标准 会计信息使用者标准 可理解性:指会计信息是便于使用者理解的 客观性:指会计信息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 股东:了解财产状况、盈利能力、现金流动等信息 相关性:指会计资料必须与使用者决策需要相关 相关性:会计信息
劳动力人员计划(每段) .............................................1382 劳动力保证措施 .....................................................138 .............................................138 .......................
晶体的极化状态,在晶体内部建立电场,这种由于机械力作用使介质发生极化的现象,加速度传感器就是利用了其内部的由于加速度造成的晶体变形这个特性,晶体变形 就 会产生电压,只要计算出产生电压和所施加的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三轴位置传感器模块设计与实现 5 就可以将加速度转化成电压输出。 而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是加速度传感器的一种,因此它也是基于这个原理设计的。 加速度传感器 的应用 加快度 传感器 可以
主动轮转速 n1= 640r 齿数比 3 640 转矩 : T1= 66112 . 8 81 0 9 . 5 5 1 0 4 2 9 6 0640P N m mn 圆周速度 : v≤ 4m/s 设计任务 确定一种能满足功能要求和设计约束的较好的设计方案包括 : 一组基本参数 m﹑ z1﹑ z2﹑ x1﹑ x2 主要几何尺寸 d1﹑ d2﹑ a等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