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汛仓库。 建议 新修建防汛公路, 增补观测、监测设施,增设管理所和防汛仓库; ⑧ 天然建材坝体填筑土料可就近开采,质量储量满足要求,且运距近。 但块石料、砂砾料缺乏, 需外购,运距稍远。 工程任务和规模 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除险加固的必要性 三八水库 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小 (二 )型水利工程。 灌溉面积 900 亩, 养鱼 面积 516 亩 ,保护下游人口 300 口,耕地 300 亩。 坝址距红岩,黔城镇。 主副坝均无乡村公路通达坝顶,交通不便。 坝址控制集雨面积 , 坝址以上干流长度 ,干流平均坡降 ‰。 根据对三八水库大坝(主坝、副坝、溢洪道、输水建筑物等)历年运行情况的回顾与总结,以及根据大坝安全鉴定结论 ,复核三八水库大坝的安全,结论如下: ( 1)主坝 ( a)大坝 坝基透水率偏大漏水严重,大坝上游坝坡过陡,上游坝坡为 1:,无腰道,无防浪护坡;下游坝坡为自上而下为 1:,1:,1:,外坡有一定程度损毁,中 113 端有下沉,无排水系统,排水棱体失效;大坝上下游在各种工况中坝坡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均小于规范要求。 ( b)输水涵(卧)管 灌溉输水涵管接缝处施工质量差,未进行防渗处理,经多年运行,渗漏严重。 放水卧管基础处理不到位,在库水的浸泡下,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陷,接缝处出现错位,且主管损毁严重,渗漏 严重。 ( c) 溢洪道 溢洪道未衬砌,断面狭窄,不能满足泄洪要求;末端无消能设施,对溢洪道下游基础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 d) 观测设施 大坝无观测设施,影响大坝安全监测工作。 ( e) 防汛公路 无上坝防汛公路,坝区无防汛仓库,防汛物资无处存放。 ( 2)副坝 ( a)大坝 坝基透水率偏大漏水严重,大坝上游坝坡无防浪护坡,坝坡损毁严重,已严重变形,坝顶宽度狭窄,仅 ~ ; 大坝上下游在各种工况中坝坡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均小于规范要求。 ( b)输水涵(卧)管 灌溉输水涵管接缝处施工质量差,未进行防渗处理,经多年 运行,渗漏严重。 放水卧管基础处理不到位,在库水的浸泡下,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陷,接缝处出现错位,且主管损毁严重,渗漏严重。 ( c) 农田低洼处 左段农田标高过低( ),主坝未溢洪,洪水已先从此处溢出;历史上曾 114 多次发生过洪水从此处农田翻出,大片农田作物遭到冲毁,损失惨重。 ( d) 观测设施 大坝无观测设施,影响大坝安全监测工作。 ( e) 防汛公路 无上坝防汛公路,坝区无防汛仓库,防汛物资无处存放。 综上所述,该工程存在比较严重的质量问题和工程隐患,已严重影响到水库的安全,必须采取加固措施,才能使大坝安全运行。 除险加固初步设计的主要内容 根据《洪江市三八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中鉴定结论以及本次大坝安全复核,确定出险加固初步设计的主要内容如下: 主坝 ( 1)大坝工程 ( a) 对大坝上下游坡进行培厚整修,坝顶加宽,上游坝坡死水位至设计洪水位设预制六棱块护坡,设计洪水位上至坝顶及下游坝坡设草皮护坡,并完善下游坝坡排水系统,新建排水棱体;上下游新建上坝顶踏步。 (b)对坝基进行帷幕灌浆处理,坝体进行冲抓回填处理。 ( 2)输水工程 新建钢筋砼卧管设施和放水隧洞并衬砌,原灌溉涵管封堵。 ( 3)溢洪道工程 重新修 整溢洪道并衬砌地板和边墙,末端做消能设施。 ( 4)观测设施 ( a) 增设大坝位移观测点,以便对大坝位移进行全面观测。 (b)增设水文雨量观测站。 ( 5)防汛公路 115 修建 600m 上坝防汛公路。 ( 6)新修管理站房等生产生活设施。 副坝 ( 1)大坝工程 ( a) 对大坝上下游坡进行培厚整修,坝顶加宽,上游坝坡死水位至设计洪水位设预制六棱块护坡,设计洪水位上至坝顶及下游坝坡设草皮护坡,并完善下游坝坡排水系统,新建排水棱体;上下游新建上坝顶踏步。 (b)对坝基进行帷幕灌浆处理。 ( 2)输水工程 新建钢筋砼卧管设施和放水隧洞 并衬砌,原灌溉涵管封堵。 ( 3)观测设施 ( a) 增设大坝位移观测点,以便对大坝位移进行全面观测。 (b)增设水文雨量观测站。 ( 4)防汛公路 修建 400m 上坝防汛公路。 除险加固设计 大坝加固 主坝加固 设 计坝顶宽 , 上游坝坡以培厚 整形为主处理 ,下游坝坡以削坡整形为主处理 ; 上游坝 坡 面 (设计洪水位到高程为 的位置) 铺设预制 六棱 砼块护坡 ; 下游采用草皮护坡。 大坝上游坝坡做成 二 级坡,坡度 从上至下拟定为 1: 、 1: ;下游坝坡做成 二 级坡,坡度 从上至下依次拟定 为 1: 、 1: ;新建排水棱体。 对坝基、坝肩帷幕灌浆 处理;坝体采取冲抓回填处理。 副坝加固 116 设 计坝顶宽 ,坝轴线 前移 ;上游坝坡以培厚 整形为主处理 ,下游坝坡以整形为主处理 ; 上游坝 坡 面 (设计洪水位到高程为 的位置处) 铺设预制 六棱砼块护坡 ; 下游采用草皮护坡。 大坝上游坝坡做成 一 级坡,坡度 从上至下拟定为 1:2. 5;下游坝坡做成 一 级坡,坡度 从上至下依次拟定为 1: ; 对坝基、坝肩帷幕灌浆 处理。 新建溢洪道 主坝 新建钢筋砼宽顶 溢流 堰,其中 溢流堰宽度 , 溢流堰体长 ,堰顶进口 高程 ,溢流堰采用 厚 C20 钢筋砼; 新建 C20 钢筋砼导墙 , 导墙迎水面衬砌 15cm 钢筋砼;同时对宽顶 溢流 堰进行帷幕灌浆处理。 泄槽 总长 26m, 宽 , 底坡 i=(长 )及 i=(长 );底板采用 C20 钢筋砼结构,底板下设排水系统,沿 泄槽 底板纵缝中心线设纵向排水沟 1条,共设横向排水沟 5条;同时侧墙迎水面衬砌 15cmC20 钢筋砼。 侧墙与底板按桩号设一道横向伸缩缝;纵缝沿溢洪道中心线方向布置 2 条;缝宽均为。 放水涵封堵设计 因主、副坝灌溉涵断面尺寸较小,且漏水严重,不便于进洞进行处理,本次拟对主坝灌溉涵进行全断面灌水泥浆封堵,对副坝进行明挖拆除处理。 主坝灌溉涵封堵施工,首先在原灌溉涵管进、出口明挖一段,且拆除浆砌石箱涵,再浇筑179。 179。 C20 砼塞;然后在坝顶适当处钻¢ 100 灌浆孔至原灌溉涵,直至钻穿原灌溉涵顶进行灌水泥浆全断面封堵。 新 建 灌溉隧洞 、箱涵 设计 在 主 坝 右 岸山体新建无压输水 箱涵 ,采用卧管放水,洞身断面形式为城门洞形 式。 本次断面尺寸按施工要求采用城门洞形 式 ,其 断面尺 寸:高 179。 宽 =179。 , 长。 对 隧洞 全断面进行衬砌,拱顶、底板及直墙段 采用 C20 钢筋砼衬砌。 在 副 坝 117 右 岸山体新建无压输水 箱涵 ,采用卧管放水, 箱涵 断面形式为城门洞形 式。 本次断面尺寸按施工要求采用城门洞形 式 ,其 断面尺寸:高 179。 宽 = m179。 , 长。 箱涵 拱顶、底板及直墙段 采用 C20 钢筋砼衬砌。 隧洞 、 箱涵 按 10m 进行分缝,缝宽 2cm,设橡胶止水,以聚乙烯泡沫板填充。 在洞挖段 隧洞拱顶布设排水孔和回填灌浆孔, 回填灌浆 范围在 隧洞 顶部中心角 180176。 范围内,排距 ,每排布孔 2个,衬 砌后进行砼与围岩接触面的回填灌浆。 新修放水卧管设计 根据工程规模, 根据水库 主坝 灌溉面积为 600 亩,本次设计 输水流量为 根据相关经验取值 : Q=。 主坝 放水卧管根据进口处实际地形布置,放水卧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卧管全长 ,管顶高程 ,管顶设 φ 150 的通气孔,管底与消力井顶板相接 ; 卧管最上层的放水孔中心高程为 ,最底层放水孔中心高程为 ,放水孔间距(高差) , 放水孔内径。 根据水库 副坝 灌溉面积为 300 亩,本次设计 输水流量为 根据相关经验取值 :Q=。 副坝 放水卧管根据进口处实际地形布置,放水卧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卧管全长 ,管顶高程 ,管顶设 φ 150 的通气孔,管底与消力井顶板相接 ; 卧管最上层的放水孔中心高程为 ,最底层放水孔中心高程为,放水孔间距(高差) , 放水孔内径。 办公场所、防汛仓库及坝体白蚁防治 三八 水库一直没有办公场所和防汛仓库,根据国家对水库除险加固要求,结合 三八 水库实际地形条件,本次设计 在 新建总面积为 和防汛仓库 各两所。 大坝观测设计 三八 水库自建成 运行 以来,大坝至今尚无坝肩沉降、位移、坝脚渗漏水量的观测设施,无法掌握大坝渗流、稳定情况。 根据《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 (SL6094)和《湖南省土石坝原型表面变形、渗流观测细则》 (试行 )的有关规定,为了加强水库大坝工 118 程监测,保证工程安全运行,拟增设坝体表面变形观测设施、渗流设施和水文观测设施。 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 三八 水库属无污染型小 (二) 型水利工程,对该工程除险加固处理,水库有关特征水位的改变不大,不会对库区和水库下游带来不利影响。 因而没有制约本工程的环境影响问题。 但工程施工对工程所在地方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将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可通过相应措施加以减免。 具体措施有: 加强施工区环境保护; 道路及护坡工程施工时队边坡进行草皮护坡处理,对有交通要求的路面进行改造; 设置环境保护管理机构。 工程管理设计 新建施工 和防汛 公路,管理人员暂借住租用的附近民房,由水利局统一调度使用。 在库内设水尺观测水位,完善水库调度系统。 根据水利部颁发的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编制定员试行标准》规定和水库的规模,设置 三八 水库管理所,隶属 洪江市 水利 局,其职责负责水库的经营、运行、维修等全面管理。 为加强水库工程管理,合理调度,按有关规定和工程实际核定水库管理人员为 5人。 施工组织设计 本工程 对外交通不方便,须新建防汛公路;施工水、电直接由库内和电网供应。 坝壳料当地残破积土可满足要求,冲抓回填土需到县城附近开采,运距约 ,块石料需到 黔城 附近采购,运距约 ,运距较远,砂卵石料需到 黔城潕水或沅水沿线砂砾石场采购,运距约。 本次加固主要工程量如下: 土石方开挖 : 2052m3 土石回填: 4236m3 砼及钢筋砼: 777 m3 砌石: 558m3 119 钢筋制安: 帷幕灌浆: 40m 回填灌浆: 164m2 冲抓回填: 146m 本次加固工程主要材料用量如下: 水泥: 312t 砂: 875m3 砾石: 869m3 块石: 603m3 钢筋: 18t 本次加固工程施工总工期为 6个月,主体建筑工程劳动总工时为 万个工时。 资金筹措:本项目已列入湖 南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重点小(Ⅱ)工程,工程投资由中央资金及省市县配套资金组成。 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依法依规严格管理。 根据本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特点,分别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进行防护。 工程概算 编制依据 ① 三八 水库工程除险加固初步设计资料、图纸; ② 本 工程投资概算采用 湖南省水利厅湘水建管( 20xx)第 16 号文颁发的《湖南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 有关规定执行。 ③ 概算定额采用 水利部总( 20xx)第 116 号文颁发的《水利 建筑工程概算 定额》 ;《水利 工程 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 ; 《水利 工程概预算补充 定额》 (水利部水总[ 20xx] 389号 ); 《水利 工程概预算补充 定额 (水文设施工程专项 ) 》 (水利部水总[ 20xx] 140号 ); 《水利 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 定额 (水利部水建管[ 1999] 523 号 ); 《 中小型 水利 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 定额 (水利部水建[ 1993] 63 号 ); 120 ④ 监理费按发改价格 [20xx]16 号文发布的《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计算。 此次计算取建安工作量的 %。 ⑤ 设计费按计价格 [20xx]10 号《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算 ,此次计算取计费基数的 %。 概算投资 三八 水库加固工程静态总投资 万元。 其中:建筑工程投资 万元;机电设备投资 万元;金结投资 万元;临时工程投资 万元, 其他 费 万元,基本预备费 万元,环境保护工程投资 万元,水土保持工程投资 万元。 主体工程总投资 万元。 21 2 水 文 工程概况 三八水库 位于湖南省 洪江市红岩乡菊花村 境内 ,坝址地理位置坐标为北纬27176。 07′ ,东经 109176。 59′ , 坝址控制集雨面积 , 坝址以上干流长度 ,。三八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40 台;民用汽车 2711 辆。 (2)水利及交通设施 沙雅县有灌溉渠道总长 3980 千米,干渠总长 593 千米,支斗渠总长2245 千米,干、支、斗渠现已防渗 千米。 干、支、斗、农,四级排渠总长 千米。 近几年沙雅县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有四条主要公路连通所有的乡及农牧场。 全县有平原水库七座,其中:中型水库 2 座 , 小型水库 5 座。 中型水库中:结然力克水库容量达到 6800
于本项目研究区域地形较为复杂。 因此,如何布线、合理利用地形,不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造价,甚至关系到路线方案的确定。 为此,我们在 1:50000 和 1:10000 地形图上反复对路线方案进行研究,赴项目所在地收集各方面资料并广泛听取甲方及地方意见。 鉴于本项目的特殊性,为加强项目的管理与技术指导,由单位领导及部分专家组成该项目管理组,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 初步研究阶段 ( 1)现
58 截面尺寸 58 材料强度 58 框架柱端弯矩和剪力调整 58 框架柱配筋计算 59 第七章 现浇板配筋计算 64 荷载计算 64 配筋计算 64 第八章 基础设计 66 地基承载力验算 67 基础抗冲切验算 67 基础底面配筋计算 68 第九章 板式楼梯计算 69 梯斜板 69 板厚 70 荷载 70 截面设计 70 平台板计算 71 荷载计算 71 截面设计 71 平台梁计算 72
工作给予各方面的支持,要求尽快建成投产。 千头立 体型养猪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项目区群众发展 生猪养殖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当地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劳动力基础。 项目选址拟建在 , 养猪场 远离人口居住区,空气流畅,背风向阳,自然环境较好。 项目建设占地 10 亩,现已完成项目建设区土地平整 并已开工建设。 沼气建设随着 立体型养猪场 建设将同步展开。 项目建成后
减噪、隔音等措施,所以基本可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中 2 类标准的要求。 15 其次为蒸汽锅炉和污水处理中的引风机、鼓风机、水泵等噪声。 本项目所采用的锅炉、污水处理设备采用了性能优良的风机和水泵,经加设消声器、隔声罩和减振垫后排放的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4890)中规定 ॥类标准(昼间: 60dB( A)、夜间 55dB( A))的要求。
曲线对照来定量。 一次可同时测定多个组分,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准确性好 [13]。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液相柱层析的基础上,引入气相色谱理论并加以 改进而绪论 4 发展起来的分析方法。 与气相色谱法比较,不仅分析效能好,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而且应用面广。 对于气相色谱法分析时热不稳定和极性较差以及易于在 G C 柱上发生吸附的有机磷农药高效液相色谱法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14]。 气相色谱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