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桑西移”工程蚕桑基地巩固提高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58"之间。 东西长约 85 公里,南北宽约 64 公里,总土地面积 2791 平方公里,约占商洛市总面积的 %,占全省总面积的 %。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 1200 米。 境内最高海拔 2646 米,最低点海拔670米。 最大相对高差 1976 米。 全县可分为河谷川塬、浅山丘陵,秦蟒中山三种地貌类型,属“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土石山区。 根据蚕桑的生物学特性和对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将县境内的卫东、永丰、四皓、谢湾、城关、景村、柏峪寺、麻坪等八个乡镇确定为优质蚕茧建设基地。 今年将继续在这八个乡镇对去年建设成果进行进一步巩固提高,配备相应的配套设施,以提高单产、提高产品质量。 自然资源状况: 洛南县地处我国中纬度南端, 暖温带的最南界,属暖温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春季干旱多风,气候回升快;夏季炎热多雨,温湿恒定;秋季多雨湿润,气温下降较快;冬季寒冷少雨,空气干燥。 年平均气温 11℃, 1月极端低温 18℃, 7 月极端高温 ℃,≥ 0℃的活动积温℃, 285 天,≥ 10℃的有效积温 ℃, 187 天。 年平均降雨量 毫米,其中 60%多集中于 6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 910 月多为连阴雨。 年绝对温度 30 毫米,相对湿度 70%,年日照时间 2075小时,无霜期 210 天左右。 社会经济状况:洛南 县辖 25 个乡镇 383 个村 3057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万人,占总人口 87%,有劳动力 万人。 全县拥有耕地 万亩,人均 亩。 2020 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为 亿元,财政收入 ,农民人均收入 3041元。 (二)项目实施有利条件 政策环境:洛南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的有利机遇,结合本县实际,把蚕桑产业作为振兴县域经济,实现突破发展的一项主导产业来抓。 积极引进九州公司投资扶持,于 2020 年 2 月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蚕桑产业的决定》 ,制定了《“十一五”蚕桑产业发展规划》,并出台 了相关的扶持奖励政策;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以建设绿色产业基地为重点,实现陕南突破发展”的战备部署,商务部实施“东桑西移”战略调整等,从中、省、县陆续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支持和扶持蚕桑产业发展的若 干政策,成立了主抓蚕桑产业的组织领导机构, 建立健全了技术服务网络体系。 这些都为发展蚕桑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加快和“东桑西移”发展战略实施,蚕桑产业又一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资源优势:发展壮大蚕桑产业土地资源丰富;现有青壮劳动力 ,劳动资源优势十分明显。 全县现有新老密植桑园面积 8万亩,其中优质投产桑园 万余亩, 06 年、0 0 09 年新建密植桑园 8万亩,为把我县建设成为陕南蚕桑基地奠定了良好基础。 同时,部分低产桑园采用嫁接等技术措施进行改造后,即可在短期内达到密植丰产桑园标准。 专用小蚕共育室建设可利用蚕农空闲房屋按照实施规范标准进行改造,标准化专用蚕室建设可利用农户闲置房屋改造。 方格蔟推广可按优惠政策支持蚕农。 市场优势:蚕丝及其制品是我国传统出口产品,占国际丝绸贸易总额的 70%以上。 蚕丝制品因其独特的纯天然属性,深受 世人喜爱,被人们誉为“纤维皇后”,近几年来,市场行 情趋于稳定,价格稳中有升,市场需求呈现旺盛。 技术支持能力:广大蚕农经过培训,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能力逐渐增强,生产经验积累丰富,生产设备日趋完善。 县、乡、村技术服务网络已经形成。 县上有蚕果站、茧丝办,乡镇有技术员,村有农民蚕桑技术员,组有蚕桑示范户、养蚕重点户,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建设优质蚕茧基地技术条件已完全具备。 基础设施条件:项目区内交通、运输、通讯等基础设施十分方便。 307 省道贯穿其中,乡镇全部油路化, 80%的通村道路水泥化,生产物资供应和 产品销售运输方便,为产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八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一)市场分析 产品市场供求状况: ①随着技术创新,我国各地丝厂均采用高速高效自动缫丝机代替了手工立缫。 丝厂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从而对原材料既有了量的需求,又提出更高质的要求,优质蚕茧供不应求。 ②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丝绸产品出口的歧视性或限制性措施被削弱,产品出口量逐渐增加,蚕茧需求量大,高质量蚕茧价格上涨。 生丝及其制品销售市场十分看好。 就项目单位而 言,该单位以高品位蚕茧销售一直供不应求,经济效益较好。 产品市场前景分析:茧丝绸行业生产链条长、环节多,且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 茧丝绸行业成为主导国际市场的优势产品(占全球产量70%),随着国际丝绸贸易和消费格局的变化,世界丝绸业科技生产中心正在向中国转移。 2020 年以来,茧丝市场价格总体上扬,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对蚕农是一个极大鼓舞,有力刺激着蚕农发展蚕桑生产的积极性。 从 2020 年 1 月 1 日起,世界贸易组织已取消全球纺织品的配额,这对市场供应占有主导作用的中国茧丝绸行业来讲,既是冲破贸易壁垒,扩大出田占据更多市场的十分有利条件 ,也是发展蚕桑生产的市场基础。 同时,蚕丝制品因其独特的纯天然属性,迎合当今人们追求自然、环保、健康的生活理念。 因此蚕丝及其制品市场需求旺盛,前景广阔,而做为蚕丝及其制品的原料 —— 蚕茧,生产厂家需求量大,必将有很大的生产发展空间。 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由于洛南县的自然条件适宜桑蚕的饲养,所生产的蚕茧具有优秀的内在品质,茧形大、茧层厚、上车率高、解舒好、出丝率高,市场竞争能力强,销售市场一直看好。 (二)产品生产及销售方案 根据市场需求,项目产品定位在上车茧率 95%以上,解舒率 78%以上,多年来,一直受 到浙江、重庆等丝厂的欢迎,产品供不应求,项目单位在洛南未建厂前,交蚕茧拉回总公司加工,待 2020 年洛南缫丝厂前增年投 产建成后,就地加工,减少长途运输费用。 九 、项目建设方案 (一)建设任务和规模 ①桑园管理设施配置,修剪工具 1000 套、喷雾器 1000 台。 ②建设小蚕示范共育室 200间( 处 ) ,共 4000平方米。 ③ 省力化蚕台 1000套。 ④ 推广方格蔟 20 万片。 ⑤ 购置小蚕共育恒温仪 200台 ⑥ 改造提升 烘茧站一处。 (二)项目规划和布局 巩固和提高 在 本 县 卫东、永丰、四皓、谢湾、城关、景村、柏峪寺、麻坪、三要 、灵口等 10 个 重点 镇 192 个村的蚕桑基地。 完善桑园管理配套设施。 配套建设项目区小蚕共育室、蚕室。 推广使用省力化蚕台、方格蔟等。 改造 提升 蚕茧收烘设施,推广使用热风循环烘茧机 ,使处理能力由 10 吨 /日提升到 20吨 /日以上。 十、 财务 评价 (一)财务评价依据 项目建设总 投资 404万元 现行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 %,贴现率 10%。 项目投产受益期 12年 项目生产能力:投产后年增养蚕量 3万张,产茧量 120万公斤,年增净产值 2400万元 按照现行茧丝绸行业规定利润标准,结合 市场行情变化, 经 计算得出增净利润 108万元 (二) 财务 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 ①投资利润率 =108/404 100%=% ②年增量净现金 =170万元 ③静态投资回收期 = ④内部收益率: P/A, IRR, 12= 则:查表算得财务内部收益率 IRR=% ⑤净现值 ==( PA, 10%, 12) =733 清偿能力分析 以每年利润、折旧和利息逐年偿还,预计 3年即可全部偿清项目投资。 十一、组织管理及保障措施 项目的实施建设在县政府和市商务局的直接领导下,在县经贸 、林业及基地乡镇的紧密配合下,由洛南县九州茧丝绸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规范设计、技术方案和规范要求实施建设。 具休抓好以下组织管理和措施的落实; (一)组织管理 成立洛南县蚕茧生产基地巩固提高项目筹建领导小组,县政府党建平副县长任组长,县经贸局长屈生慧、林业局长倪青山和洛南县九州蚕丝绸有限公司经理 卞忠明 任副组长,财政、扶贫及 10 个项目乡镇长为成员,全面负责项目筹建实施工作。 下设项目建设办公室,具体抓好项目建设管理工作。 (二)保障措施 严格技术规程 成立项目实施技术指导组,洛南县蚕桑生产办公室主任雷项成任组长, 抽调县内蚕桑技术骨干及养蚕大户参加,全程抓好蚕园科管,配套设施建设和养蚕生产等各个环节的技术服务工作。 严格财务管理 严格按照项目资金相关规定和相关财务标准,切实加强财务管理。 项目实施确定专职财务人员,设立工程专户,确保建设资金专款专用,真正发挥效益,项目建设竣工后,由相关部门组织竣工验收,并进行专项审计。 加强施工管理 ( 1)制定项目施工方案。 由项目建设单位和技术依托单位,按照项目规划和相关技术标准,制定详实可行的项目施工方案,呈交项目筹建领导小组审定后,由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印发实施。 各乡镇和蚕农 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建设,确保项目建设达到技术规范要求。 ( 2)加强技术服务。 项目建设实施前,组织开展有关乡镇主管行政领导、蚕农参加的蚕桑基地建设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