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215炉料有限公司日产450吨低硫活性石灰窑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学成分 (% ) CaO MgO SiO2 S P 灼碱 ≥ 52 ≤ 3 ≤ ≤ ≤ 煅烧石灰的燃料为回收的混合煤气。 混合煤气的成分见表42。 表 4— 2 混合煤气成分 (% ) CO CO2 CH4 H2 N2 02 H2S ≤ 18~ 25 24~ 26 1 200mg/m3 评价单元划分 为便于分析与评价,将该项目按功能与工艺流程划分为二个评价单元,即迈尔兹双膛竖窑单元(包括矿石原料 储运、炉窑上料、热工煅烧等)、成品楼单元(包括成品运输储存、成品外运等) 迈尔兹双膛竖窑单元 该装置设备先进,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采用了抽风系统和除尘系统,其工艺流程如下。 炉料有限公司日产 450 吨低硫活性石灰窑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LYP20xx002 娄底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18 页 共 45 页 注: P 一毒物 D 一一粉尘 H 一噪声 K 一高温 图 41 迈尔兹双膛竖窑工艺流程示意图 D 12窑膛煅烧 窑底料仓 助燃风机 石灰冷却风机 喷枪冷却风机 窑顶料仓 窑顶振动给料机 可逆皮带 12进料阀 煤气加压机 混合煤气 石灰窑废烟气 烟气除尘器 风机 烟囱 反吹压缩空气 石灰石料场 原料受料斗 振动给料机 振动筛 2皮带 料车 筛下料 1皮带 碎石仓 汽车外运 料车卷扬机系统 D D D、 H D D D、 H D D D、 H D、 H H H H P、 D H、 K H D、 H 炉料有限公司日产 450 吨低硫活性石灰窑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LYP20xx002 娄底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19 页 共 45 页 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该单元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石灰石输送、转运、筛分、贮存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噪声;石灰石煅烧过程产生的高温以及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毒化学物质;各种加压、助燃、冷却、除尘风机和振动筛、振动给料机产生的噪声;煤气加压过程中少量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氢。 成品单元 该单元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烧成石灰输送、转运、筛分、贮存、破碎、卸料、装车过程产生的粉尘、噪声;除尘风机产生的噪声。 炉料有限公司日产 450 吨低硫活性石灰窑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LYP20xx002 娄底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20 页 共 45 页 窑底振动给料机 3皮带 提升机 1振动筛 溜槽 筛下料 筛上料 溜槽 破碎机 56皮带 提升机 成品仓 2振动筛 卸料阀 成品仓 卸料除尘罩 卸料阀 汽车外运 卸料除尘罩 汽车外运 烟囱 风机 成品除尘器 转运含尘气 体 D、 H D、 H D、 H D、 H D D、 H D、 H D、 H D D D D、 H D D D、 H H 图 42 成品单元工艺流程图 炉料有限公司日产 450 吨低硫活性石灰窑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LYP20xx002 娄底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21 页 共 45 页 工作场所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通过对建设项目生产工艺过程及其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析可知,本建设项目工作场所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 因素见表42。 表 42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存在环节 评价单元 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 主要存在环节 迈 尔 兹 双 膛 竖 窑 一氧化碳 煤气加压、石灰石煅烧 二氧化碳 石灰石煅烧 二氧化硫 石灰石煅烧 氮氧化物 石灰石煅烧 硫化氢 煤气加压 粉尘 石灰石输送、转运、贮存、筛分、煅烧 噪声 加压机、助燃风机、冷却风机、除尘风机、振动筛、振动给料机 高温 石灰石煅烧 成 品 粉尘 烧成石灰输送、转送、筛分、贮存、破碎、卸料、装车 噪声 提升机、振动筛、振动给料机、破碎机、除尘风机 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 该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工种分布汇总情况见表 43。 炉料有限公司日产 450 吨低硫活性石灰窑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LYP20xx002 娄底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22 页 共 45 页 表 43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工种分布汇总表 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 作业工种 一氧化碳 控制室操作工、窑系统操作工、巡检工、维修工、煤气加压工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硫化氢 煤气加压工、维修工 粉尘 控制窒操作工、窑系统操作工、成品系统操作工、巡检工、维修工 噪声 窑系统操作工、成品系统操作工、巡检工、维修工、 煤气加压工 高温 窑系统操作工、巡检工、维修工 生产环 境及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在生产环境及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各操作室主操人员长期视频作业所致视力紧张或视力下降,运行人员由于晚夜班轮倒制所致生物钟紊乱、职业紧张。 炉料有限公司日产 450 吨低硫活性石灰窑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LYP20xx002 娄底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23 页 共 45 页 职业卫生防护设施 煅烧生产过程监控采用 siemss 7400PLC 自动化系统,多数操作在控制室通过远程操作即可进行,自动控制系统设置相应的手动控制与操作系统。 煤气加压站和有煤气管道的工作场所设有 CO 监测仪,煤气管道设有低压煤气报警装 置和快速切断阀装置,周围设有警示标识和固定式的 CO 报警装置,以防止发生煤气泄漏中毒事故。 煅烧采用了气体燃料,低硫无粉尘,从而减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煤气加压站设机械通风,自然排风,换气次数按 1 0 次/ h 计算。 煤气加压站面积 12 15m2,净高 12m,总排风量 216O0m3/ h,通风机选用防爆型轴流风机,共 8 台。 对可能接触 CO、高浓度 CO2的工种配备了便携式 CO 检测报警仪、便携式 02检测仪以及空气呼吸器。 废气除尘系统 废气除尘系统采用负压式,除尘器采用低压脉 冲布袋除尘器。 窑顶废气及装料系统产生的粉尘经混风处理,通过火花捕集器,粒径大于 1 mm 的粉尘捕集,然后进入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 98%以上。 含尘气体经过布袋除尘器滤尘后,由 3O 米高的烟囱排至大气。 除尘器收集下来的粉尘经埋刮板输送机送至 2粉料仓,由汽车定期外运。 成品转运除尘系统分别在 3#、 5#皮带的头轮和尾轮、斗提机顶部、料仓出料口、卸料阀、斗式提升机顶点、成品筛、粉灰筛处均设置了风罩,总处理风量为 1O000Om3/ h。 除尘器选用低压脉冲布袋除尘器。 除尘器收集的粉尘经埋刮板输送机送 至 2炉料有限公司日产 450 吨低硫活性石灰窑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LYP20xx002 娄底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24 页 共 45 页 粉料仓,进行回收。 地面进行冲洗,减少二次扬尘。 主控室采用空调降温。 液压站、煤气加压站、操作室等采用轴流风机降温。 石灰窑单独布置在控制室的西北侧,建筑设计采用露天布置,充分利用自然通风进行散热。 迈尔兹双膛竖窑在世界上属于先进的石灰煅烧设备,具有蓄热的特点。 1窑膛煅烧时,能将 1#窑膛燃烧产生的高温废气送至 2#窑膛,高温废气在 2#窑膛向上流动预热石灰石; 2窑膛煅烧时,能将2#窑膛燃烧产生的高温废气送至 1#窑膛,高温废气在 1#窑膛向上流动预热石灰石。 如此往 复,高温 废气下降到一个很低的温度后才排出窑膛。 整个石灰窑系统的生产过程采用 PLC,实现了自动集中控制,操作工人在控制室完成对石灰窑的监测和控制,远离了高温热源。 每年七、八、九月三个月,企业给高温作业工人发放防暑降温药品及凉茶、清凉饮料,以保护工人身体健康。 罗茨风机都安装在隔声降噪的、全封闭的风机房内,每台风机的进出口处均装有消声器,风机房顶进风口安装有过滤消声器。 煤气加压站的 3 台风机全部安装在密闭隔音降 噪的煤气加压站内,每台风机的进出口处均装有消声器,煤气加压站设有操作室,操作室设有消声设施。 振动筛、给料机等全部为密闭型,并设有专门的操作室或值班室。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 炉料有限公司日产 450 吨低硫活性石灰窑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LYP20xx002 娄底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25 页 共 45 页 毒物检测按《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xx)和《工作场所中有害因素测定方法》 (GBZ/T16020xx)操作进行。 依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 (GBZ220xx)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 粉尘检测按《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xx)和《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 GB57481985)操作进行。 依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 (GBZ220xx)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 根据噪声的特性选择适宜的测定方法,并严格按照《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 (WS/T691996)进行测定。 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xx)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价。 微小气候、辐射热的检测按《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 (GBZ220xx)进行,并依照《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 (GBZ220xx)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 照度检测按《建筑采 光设计标准》 (GB/ T5003320xx)、《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xx)进行评价。 工频电磁场按《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卫生标准》 (GBl62031996)进行检测评价。 测试条件。 测试日期: 20xx年 9月 27 日 9月 29 日。 气象条件:室外温度 ℃,相对温度 %,气压744749mmHg, 风速 ,天气晴。 生产状况:设备满负荷正常生产。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运行状况:正常运行状态。 根据《工作 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220xx)国家标准,按照最高允许浓度或者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 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测试要求进行测试。 在设备满负荷生产的情况下,各测试炉料有限公司日产 450 吨低硫活性石灰窑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LYP20xx002 娄底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26 页 共 45 页 点至少有反映三个工作日(班)的完整测试数据。 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通知附件二中相关条款及《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15920xx)的测试点设置原则,通过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后,具体按下列办法确定各岗位有害因素测试点和测试方法。 ( 1)工作场所有 毒物质的测试 测试点应设在有代表性的劳动者接毒地点,尽可能靠近劳动者,但不影响劳动者的正常操作,且应避免生产过程中待测物质直接飞溅入收集器内。 选择的测试点必须包括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作业点,并应作为重点测试点。 收集器应放置在劳动者的呼吸带。 ( 2)工作场所粉尘的测试 测尘点应设在有代表性的劳动者接尘地点;测尘位置应选择在劳动者经常活动的范围内,且粉尘分布较均匀处的呼吸带,有气流影响时,一般应选择在作业地点的下风侧或回风侧,移动式产尘点的采样位置,应位于生产活动中有代表性的地点,或将采 样器架设于移动设备上。 ( 3)物理因素的测试 噪声测试按《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 WS/T691996)要求进行,噪声测试的区域必须包括所有劳动者的观察或管理生产过程而经常工作、活动的地点和范围。 测量时,应将传声器放置在操作人员的耳朵位置(人离开)。 其它因素测试(包括辐射热、高温、微小气候、工频电磁场)执行相应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提出的测试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