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柽柳、青海云杉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造林绿化步伐加快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张掖市 地处西北干旱荒漠区典型地段,是我国的主要风沙源区,防治荒漠化历史悠久,在与自然界漫长的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防沙治沙成效明显,基础条件较好,经济实力较强,科技水平较高,特别是随着《防沙治沙法》的颁布以及退耕还林、“三北”四期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使防沙治沙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沙化土地治理速度、质量、荒漠化动态监测、科技支撑、沙产业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以大工程带动防沙治沙向纵深发展的新格局,呈现出了依法治理,科学治沙,全民参与的 喜人局面,步入了整体规模推进的新阶段。 当前,防沙治沙与生态建设的形势一样,正处在“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呈现出脆弱性、艰巨性的特点。 严酷的自然条件和脆弱的生态现实,使的实施封滩育林、防治荒漠化工作显得非常重要。 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历届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林业方针政策,组织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积极防沙治沙,全力建设区域性生态体系,把增加、培育、管护森林资源作为改善生态和优化农业生产条件的大事来抓,林业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 林业组织管理机构 健全,技术力量雄厚 项目主管部 门为张掖市林业局,项目承担单位为张掖市绿化局。 张掖市绿化局为张掖市林业局的直属单位,张掖市林业局具有以下优势: ㈠管理机构健全,具有较强的技术力量。 市林业局局直系统下设三院(甘肃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市林业调查规划院) 、两局 ( 市绿化局 、市野生动植物管理局) 、一场 (市寺大隆林场) 、 三 站 (市 XX 市 柽柳、青海云杉 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林业技术推广站、市森防站、市林木种苗管理站)。 局直系统 现有 干部职工384 人, 其中:技术人员 129 人,高级以上职称的有 20 人,中级职称人员64 人, 在专业技术人员中,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 4 人,省 33 555 人 才 6人,省优秀专家 2 人,市管拔尖人才 4 人,市级学术带头人 15 人, 技术力量雄厚 , 为该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㈡科技能力较强,具有承担项目的能力。 先后承担完成国家、省、市下达的科研项目 150 多项,其中有 60 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市科技进步奖,建立各类科技示范点 120 多个,推广应用新技术 156 项,并培养了20xx 多名农民林果技术员,建设了一批精品工程和亮点工程,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㈢组织管理经验丰富,具有较强的组织实施该项目的能力。 围绕建设“生态文明、生态安全、生态良好”构建和谐张掖的目标,全市林 业工作按照“南北封育、中间改造、周边退耕”的总体布局,实施项目强林、强化科技兴林,坚持依法治林, 先后 认真 组织实施了 1— 4 期“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 天然林保护、生态公益林绿色通道、林网改造、林果产业建设、 日协贷款风沙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大型工程 ,取得了显著成效。 特别是成功组织实施了张掖市二环路 高标准城市道路绿化工程 、金张掖景观大道、南环环路延伸段、西大街延伸段、县府街延伸段、南环路东延段及旧城区绿化改造工程 ,受到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赞誉和好评。 现有技术 成果为项目奠定基础 在项目区内已进行了青海云杉无性系技术的研究,现已建成了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 600 亩 (包括优树收集区 ),共有 260 个无性系。 建 XX 市 柽柳、青海云杉 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成青海云杉子代测定林 80 亩。 用自繁优质实生苗营建祁连圆柏母树林产120 亩。 为青海云杉优良品种选择奠定了基础。 张掖市林业局近年来组织、整合全市专业技术人员在相关项目的研究工作中,积累了土壤、造林、病虫监测、林木繁育等方面的科研经验和资料,使建设者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20xx 年又专门成立了“科技攻关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在全市范围内对 柽柳、青海云 杉 良种繁育技术进行攻关,为本项目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基地建设在技术上也是可行的。 3 项目 区 建设条件 分析 项目区概况及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优越的 自然地理位置 张掖市地处甘肃省西部,河西走廊中段,位于东径 97176。 20′~ 102186。 12′,北纬 37186。 28′~ 39186。 57′,东靠武威、金昌,西至嘉 峪 关、酒泉,南与青海省接壤,北和内蒙古毗邻。 全境东西长 210~ 465km,南北宽 30~ 148 km,总土地面积 万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 %。 独特的 地形地貌 张掖市位于全 国地形的第二阶梯中心,青蒙高原的交汇地带,境内海拔 1200~ 5565m,相对高差 4280m。 南北依山,地域狭长,形似 “奔马 ”。 东南高、西北低,大体可分为以冰川、天然林和草场为主的高山区 (祁连山 ),以裸露石质山,部分天然林为主的中低山区 (大黄山、合黎山、龙首山 ),以人工林为主的绿洲和沙漠戈壁为主的走廊平原区 (张掖盆地 )三大主要地 XX 市 柽柳、青海云杉 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貌单元。 得天独厚的 气候 条件 我市地处中纬度地带,深居内陆腹地,除祁连山区属高寒半干旱气候外,其余各地均属典型的大陆性中温带干旱气候。 其特点是:气候复杂多变,时空分布不均,夏 季短而炎热,冬季长而严寒;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快,干燥缺雨,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 ⑴ 光照资源 充足 我市年太阳总辐射量为 ~ ,由东南向西北递增,年总辐射量为 ~。 全市年日照总时数为 ~ ,东南部云量多,日照时数少,西北部阴天少。 ⑵ 梯级 热量分布 我市川区甘州、临泽、高台三县区,年平均气温 ~ ℃ ,沿山区民乐、山丹两县年平均气温分别为 ℃ 和 ℃ ;肃南县地处祁连山区,年平均气温县城所在地为 ℃ ,浅山区为 2~ 3℃ ,山区为 0~ 1℃。 ⑶ 降水 少 蒸发量 大 我市深居内陆,受大气环流和蒙青高原大地形的影响,降水量小,蒸发量大,灾害性天气较多。 川区各县及走廊北山,年平均降水 60~ 200mm,年蒸发量 ,为干旱、特干旱区;南部沿山区年平均降水 250~330mm,为半干旱、半湿润区;祁连山高山区年平均降水 400~ 500mm,为半湿润、湿润区。 土地资源 丰富、 土壤 种类较多 全市总土地面积 万 亩 ,其中耕地面积 390 万 亩 ,林业用地 万 亩 ,草原 万 亩。 沙化土地面 积 万 亩 ,占总土地面 XX 市 柽柳、青海云杉 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8 积的 %;非沙化土地 万 亩 ,占总土地面积的 %。 在沙化土地中,有流动沙丘地 万 亩 ,占 %;半固定沙丘 (地 ) 万 亩 ,占 %;固定沙丘 万 亩 ,占 %;非生物工程固沙地 420 亩 ,占%;戈壁 万 亩 ,占 %;风蚀残丘 万 亩 ,占 %;潜在沙化地 万 亩 ,占 %。 全市共有 21 个土类, 55 个亚类, 74 个土属。 土地生产力评级结果,一级地占 %,二级地占 %,三级地占 %,四级地占 %,五级地占 %,六级地占 %,七级地占 %。 全市因受地理、气候、生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壤类型和养分状况的分布规律和特点极为明显,土壤养分由东南的肥沃向西北的粘重盐沙过渡,颗粒南粗北细,土层南薄北厚,质地南松北紧。 较为丰富的 水资源 ⑴ 主要河流 张掖市属黑河流域,境内有大小河流 26 条,年径流量 亿立方米,均发源于祁连山系。 其中黑河 亿立方米,占 63%。 ⑵ 地表径流 地表水总资源量为 亿立方米,径流深度 110 毫米,径流系数 左右。 其中入 境水量 亿立方米,自产水量 亿立方米。 ⑶ 冰川贮量 祁连山在我市境内共有冰川 960 条,冰川面积 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 %,冰的总储量达 亿立方米。 ⑷ 地下水资源 我市地下水静储量 亿立方米,现有大中型水库 40 余座,总库容 XX 市 柽柳、青海云杉 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量 亿立方米。 自然 植被 南多北少 ⑴ 北部荒漠草原护牧林区 本区指绿洲以北的干旱荒漠地区,面积 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 该区结构简单,植被稀疏,种类较少,呈现荒漠植被的特征,主要有白刺、珍珠、红砂、碱蓬、骆驼 刺、甘草、芦苇、芨芨、麻黄、沙蒿、柽柳等。 ⑵ 绿洲农田防护林区 本区主要指走廊绿洲地带,总面积 万亩,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 %。 该区植被结构简单,种类稀少,主要有红柳、白刺、盐爪爪、骆驼刺、芦苇、苦豆子、芨芨、红砂、苔草等;野生经济植物有甘草、麻黄,零星分布有胡杨、银白杨、河柳、沙棘等。 造林树种有:二白杨、新疆杨、优胜杨、钻天杨、旱柳、柽柳、白榆、沙枣、花棒、梭梭等;果树有苹果、梨、桃、杏、红枣、葡萄等,呈现出人工植被景观。 ⑶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 本区南临青海,东到武威的土塔河、西至玉门石油 河、北以山麓坡积带与走廊分界。 总面积 4756 万亩,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 76%。 植被主要有青海云杉、祁连园柏、山杨、青杨、小叶杨、榆树、高山柳、忍冬、高山绣线菊、黄果悬钩子、鬼箭锦鸡儿、金露梅、珍珠梅、苔草、鲜生马生蒿、珠芽蓼、猪毛菜、针茅、火绒草、冰草等。 据初步调查鉴定,祁连山高等植物有 1044 种,隶属于 84 科 399 属,其中乔木 48 种、灌木 145 种、草本 851 种。 计有优良牧草 50 种,纤维植物 17 种,芳香植物 20 种,药用植物 300 多种,观赏植物 25 种,农药植物 8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裸果 XX 市 柽柳、青海云杉 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木、星叶草、桃尔木、蒙古 扁桃等。 森林资源 较少 全市森林面积达到 577 万亩,其中天然林 389 万亩、人工林 188 万亩;林木蓄积量 万立方米 , 森林覆盖率 %;其中:山丹县 %、民乐县 %、甘州区 %、临泽县 %、高台县 %、肃南县 %。 野生动植物资源 较多 境内森林、草原、沙漠、戈壁广布,十分有利于野生禽兽的栖息、繁衍和活动。 据初步调查,全市共有野生动物 262 种,占全国 1636 种的 16%,占全省 578 种的 %。 其中兽类 59 种,占全国 450 种的 %,占全 省137 种的 %;鸟类 203种,占全国 1186种的 17%,占全省 441种的 46%。 属于国家保护一、二类野生珍贵兽类有雪豹、野驴、马熊等 17 种,占全省35 种的 %;一、二类野生珍贵鸟类黑颧、白肩雕、白尾海雕等 38 种,占全省 66 种的 %。 并有凤头鸊虎鸟等候鸟 61 种,祁连山还是我国雉鸡类集中分布地区,现有 11 种。 有食虫鸟类 105 种。 初步查明有各类昆虫1300 余种,林地土壤中还有多种原生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社会经济 发展良好 张掖市总土地面积 万 km2,占全省总面积 的 %,辖山丹、民乐、甘州、临泽、高台、肃南五县一区,有汉、回、藏、裕固等 26 个民族。 20xx年底,全市总人口 万人,其中乡村人口 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 %。 城镇人口 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 %。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张掖市经济发展较快,产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的调整及变化,逐步趋向合理,突出体现在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 XX 市 柽柳、青海云杉 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