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特色农产品展示及畜产品加工项目建议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35千伏变电所 6座,农村电网改造全面完成,已建成农村电气化县;城市电网改造已全面开始, 为生产、加工提供了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 (三)销售市场广阔 瓜州东接石油名城玉门,西南与国际旅游名城敦煌毗邻,西北与吐哈油田相接,南与青海相连,西北与多民族的新疆接壤,牛羊肉 系列产品需求量非常大,销售市场广阔,销售渠道十分畅通。 同时瓜州县有悠久的养牛养羊历史,但由于受传统畜牧业及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畜产品市场不完善,畜产品数量少,品种单一,绝大部分为半成品和粗加工产品,特别是当地市场上鲜肉、冻肉在春秋季节供应比较紧张,牛羊肉小包装食品更为缺乏。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在牛羊肉生产加工方面,严格按照国家卫生标准,生产优质的精肉、卷肉、排骨、烤熟肉等肉食品,各种食品均小包装常年均衡供应上市,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四)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畜牧产业化逐步形成 近年来,瓜州县抢 抓西部大开发与加入“ WTO”的有利时机,大力实施草畜一体化项目建设,全县已发展牛羊 50万头只,年出栏 25万头只,畜牧养殖专业户达 3000 户,建成畜牧养殖示范点 58个,引进肉牛肉羊优良种畜 (只),种草面积达 万亩。 全县经过五年努力,建成河西走廊最大的肉牛肉羊生产基地县,到 20xx年实现“ 123”的奋斗目标,即能繁殖基础母羊存栏达到 100万只,育肥出栏肉羊 200 万只,羊饲养量达到 300 万只,对 建成 1 万吨牛羊肉系列加工项目的资源提供了保障。 (五) 具有强有力的技术依托单位 20xx年 6月中国 农业科学院把瓜州县确定为西部省区第一个“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县”。 瓜州县将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和省内外科研院校的科研技术和人才优势,搞好项目科研实施,进行先进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必将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技术支撑。 (六)具有主导产业发展优势 瓜州县的温性荒漠类草地约占土地总面积的 84%,部分地域分布有优良的草甸草场和山地草场,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游牧的场所,至今仍是甘肃省重要的半农半牧区。 享誉省内外的瓜州牛就是这片草地培育出来的地方良种,瓜州羊肉味鲜美而不膻,为人称道。 近年来,由于粮、棉等种植业效益下 降,农民收入受到直接影响。 目前,瓜州县以市场需求、经济效益和农民增收为方向,加大依靠科技调整农业结构的力度,基本形成了农业的区域化格局。 在提高以棉、瓜为主的传统基础产业的同时,以牛羊、草地牧草为主的新兴支柱产业正在兴起。 目前全县建成肉牛冻配点 18个,引进西门塔尔等良种牛冻精实施黄牛改良,繁殖无角道赛特、小尾寒羊等改良种群,人工种草,利用自然资源优势以及农牧交错带的区位优势,通过实施该项目,更深一步发展以牛羊、草地为主的新兴主导产业,对瓜州县草畜主导产业的培育、强壮以及增强市场竞争力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五、项目区概况 (一)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瓜州县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地处北纬 39176。 5239。 — 41176。 5339。 ,东经 94176。 45' — 97176。 00'之间,属于中国植被区划的蒙新温性荒漠区,植物区系表现为极旱荒漠植物区系。 其地理分布南接祁连山,北依马鬃山,南北高起,向中部逐渐延伸为低山残丘、戈壁、绿洲。 其行政区东与玉门市接壤,西与敦煌市为邻,南北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毗连,西北与新疆哈密市相接。 全县东西长 185km,南北宽 220km,总面积 万 km2。 (二)气候资源 瓜州县属典型的荒漠半荒漠大陆性气候区 ,境内平均海拔 1500m,县城海拔 1173m。 年日照总时数达 3260小时,平均日照百分率为 73%,年辐射总量为 千卡 /cm2,年平均降水量 ,年蒸发量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39%,年平均气温 ℃,年平均气温日较差 ℃,年平均无霜期 142天,≥ 10℃的积温 ℃,有利于发展草畜产业。 (三)水资源 瓜州县境内有疏勒河、榆林河两大河流,均发源于祁连山冰川,年径流量 m3。 其中疏勒河在境内流经 242km,流域面积 km2,年径流量 m3,进入双塔水库,为本县主要水源;榆林河流入瓜州县踏实盆地,全长 118km,流域面积 5494km2,年径流量 m3。 还有大量的露头泉水经修建塘坝拦蓄用于灌溉草场和地下水源丰富,水质较好,宜于人畜饮用及打井提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